浅析语汇量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来源 :今日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j3044659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要积累丰富的语汇量却不是容易的。这是因为成熟语文能力所需的语汇量不仅是一个庞大的数字, 而且必须主要采用读写大量的言语作品这种分散学习的办法来掌握,而分散学习语词因重复率少容易遗忘。汉语的语素又具有强孤离性,更增加了大量积累词汇的难度。
  关键词:语汇量、阅读能力、语文教学
  人类在精神文化领域的活动绝大多数都是听说读写活动,但并非都是语文活动。语言只是思维的工具,而 不是思维的源泉。一个人只有在面临与其思维能力相适应的内容,却不能对其进行正确有效的听说读写时,才是缺乏语文能力的表现。因此,语文能力应该是能够满足思维运行与发展需要的听说读写能力,而不是毫无限 制的听说读写能力。这就是说,语文能力的培养和发展,需要凭借一定的思维内容,从而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思维能力的发展,但不可能替代和超越思维能力的培养与发展。语文学科之所以不是按学问性质划分出来的 具有系统、完整的知识体系的学科门类,而只是以文选为教材的教学科目,就是因为它不是为培养学生专门的 思维能力,而只是为学生获取字词语汇并借以训练、培养其正确熟练地运用语言而设置的。选文可以部分或全 部抽换,其原因就在于选文的思维内容不是直接构成语文能力的要素,而只是打开语文能力宝库的工具。教学 实践早已充分证明,把课文内容看成语文能力结构的要素而使教师对其不遗余力地阐幽发微和条分缕析,是无助于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的。
  要积累丰富的语汇量却不是容易的。这是因为成熟语文能力所需的语汇量不仅是一个庞大的数字, 而且必须主要采用读写大量的言语作品这种分散学习的办法来掌握,而分散学习语词因重复率少容易遗忘。汉语的语素又具有强孤离性,更增加了大量积累词汇的难度。
  中学生成熟语文能力究竟要掌握多少语词量,至今还没有一个明确的统计数字。这是因为汉语是以单音节 语素定型或者说是“字本位”的语言,词与非词的界限不清楚,因而统计不可能准确;而且由于汉字出奇的多 义和高度自由灵活而具有罕见的强大构词能力,在识了3000多常用字以后,判定一个词究竟是“熟字熟词”还 是“熟字生词”,往往要依赖于一定的语境,因而即使有词频统计也无多大实用。这就是说,对语词的掌握不 仅是一个识记过程,而且更是一个组合过程。所以,衡量中学生语文能力的高低,一般不看语词识记量的多少 ,而要看一定的言语行为的优劣。
  一般说来,语汇量的积累同语文能力的发展提高是成正比的。口语是以声传情一发即逝的,书面语是以形 达意历久不变的。而视觉捕捉和储存语汇的效率比听觉高30%左右。语文教学以书面语训练为主将更利于语文能 力的提高。
  当然,这样说并不意味着要在教学中摒弃和杜绝口语活动。复述、答问、讨论、质疑、听记等等,这些早 与书面语教学密切配合、行之有效的口语活动,仍会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永传不衰;而第二课堂的朗诵会、故事会、演讲会、辩论会、报告会等等,则更为少数有口语爱好和天赋的同学开辟了大显身手、发展个性的广阔天 地。但这些口语活动不应该也不可能与书面语教学平分秋色,却是无可争辩的。
  首先,阅读只是对语 形的再认,它常常只需扫视字形的外围轮廊,而可以忽略其内部细节;而写作则是对语形的再现,一笔一画都必须有清晰的内存和一丝不苟的输出。因而会认的字不一定会写,能写一字则能认多字。其次,阅读只是由文 到意的单向转化,而且是由显到隐、由多到少、由整到散、由精到粗的“为己”的转化,不必考虑别人的需要 与可能的反应;而写作则是“物意文”的双重转化,它不仅有类似或等同于由文到意的转化,而且还 有由隐到显、由少到多、由散到整、由粗到精的转化,因而必须考虑读者的需要和可能的反应。第三,阅读主 要是对信息的筛选与索取,即抓住读物的中心、要点和必要的细节,而不必经常顾及读物的作法和技巧;而写 作则是对信息的输送与装载,因而每次都必须根据目的、内容、对象和场合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手段和技巧。 第四,阅读只是脑力而非手力的操作,而写作则是脑力与手力并用的操作。可见,写作是比阅读更细致、更复 杂、更富于自主性和创造性的能力,因而完全可以说,会读却不一定会写,会写则读一般不成问题。
  语汇的迅速积累需要经过大量而广泛的阅读速读和熟读。熟读主要适合于从文言文中学习语言。因为文言文行文简省精练、语词密集,熟读背诵浅易的文言文,对中学生来说,是又一次集中积累语汇的机会。而从白话文中学习语言,中学生已经进入了分散积累语汇的阶段,这时只有大量而广泛的速读,才能克服阅读量大而新词新语复现时距长的缺陷。而写作训练必须有写作材料和写作动 力的不断支持才能得以频繁地进行。那么,以课文为写作材料,以写作要求为读写动力,让学生经常写课文提要、阅读体会、单元分析、读书报告以及缩写、扩写、改写、组写、译写等等,就不仅能迅速而牢固地扩充语词积累和解决学生常常无话可写或言之无物的写作难题,从而迅速提高写作能力;而且能多快好省地培养学生快速筛选信息的阅读能力。
  今天,当多中心即无中心的语文教学用几十年的时间把十八般武艺都用尽了而前进的路子却越走越窄的时候, 是否应该以实事求是的眼光和博大无比的胸怀对“写作中心”说投以回眸一笑呢?据上所述,笔者认为,语文教学应编写两套教材。一套为写读课本,以思想内容为单元选编中外古今适合 中学生阅读的文质兼美的白话文,不考课本,以使其具有足够的使用弹性,每册起码在50万字以上。教学时以 写作带动速读,考试时考适合学生思维能力的写读题。另一套为诵读课本,选编短小、精美、浅易的古典诗文 ,每册在2万字以内,当然也要允许有一定的使用弹性。教学时要求学生每篇都能译写和熟读背诵,考试时背诵, 默写题出自课本,理解、分析题则出自课外。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高校的扩招,各中学也在不断地扩班,其结果必然导致生源的质量逐年下降,收费生及体育、音乐、绘画等特长生的增多、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智力差异和个性差异越来越大,学生的现有数学学习水平、学习能力、学习习惯、认知水平等都还存在着很大差异,给数学教学带来了较大的困难。学生在经过高一高二的两年学习后,两极分化现象严重,特别是到了高三年级,随着课堂教学全面转入复习阶段,班内学生中的分层现象更加明显,各层次
期刊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重点,也是新世纪教育变革的根本任务之一。为适应新课改的要求,思想政治课教学应突破传统教育的束缚,从实际出发,大胆创新,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注重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重新构筑全新的教学理念。   一、源于教材,解放教材,不拘泥于教材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解放学生的头脑,使他们思考;解放学生的双手,使他们能干;解
期刊
关键词:作文教学 困惑解决对策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文是培养学生良好品质,健康审美情操,陶冶性情,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塑造学生健康人格的一种重要途径。但是,在作文教学中,还有很多困惑困扰广大的师生,下面,我就来谈一谈这些困惑和解决困惑的策略。  一、传统的作文教学给教师和学生带来的困惑  困惑一:写作与现实生活的断轨。当今的中学生,他们的生活大都单调而乏味。这样的生活,
期刊
长期以来,语文教学中学生的主体作用难以充分体现,究其原因,是因为语文老师教育观念落后。总以为对课文不讲得细致一些、透彻一些,学生就不能理解。其实,这种认识是错误的。教师面面俱到的讲解养成了学生的依赖心理,养成了学生不动脑筋的习惯,难以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更难以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   要改变这种状况,作为语文老师,必须改变对学生的看法。不要总以为,无论什么事情只有老师能行,学生不行。应该改变越俎代
期刊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对师生的学和教直接产生心理影响的环境因素,称为体育教学心理环境。在体育教学中,师生心理活动的主要内容是对教与学中各种客观因素的能动反映。为了发挥师生教与学的积极性,提高体育教学管理的效能,应重视体育教学中各种因素的构成和调适,力求形成良好的教学环境。因而,体育教学中创设一种能使师生奋发向上、充分发挥潜力的心理环境,这正是体育教学管理的重要任务之一。   一、体育教学心理环境的构成
期刊
摘要:新课程对课堂教学提出了严峻挑战,为适应新课程的变化,教学改革要努力实现新的突破。《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语文教学走向"素质教育",必须实现"三转变二优化一体现".语文教改势在必行。  关键词:中学语文;新课改;教师内涵;教学模式、思维;优化;体现  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教学过程中师
期刊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天真烂漫,爱说爱动。对自己的行为约束力差,注意力不集中。在课堂上,随心所欲,经常会玩一会儿与学习无关的东西。如何吸引学生学习,让他们爱学、愿意学、快乐学,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是我一直以来思考的问题。我认为打造“快乐课堂”能够营造出快乐和谐的学习氛围。   一、在故事中营造快乐,开发智力   低年级的孩子,刚走进学校开始学习文化知识不久。还沉浸在童话故事的世界里。他们爱听老师给他们讲
期刊
新课程理念确立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强调帮助学生反思、体验、提升和完善是新课程的基本追求。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采取有效的阅读教学策略成为众多初中语文教育工作者所必须积极思考的问题。本文试着从优化阅读课程资源以及在阅读教学中声像呈示策略、对话策略和体验策略的应用方面做一简单探讨。  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有效的指导显得很重要。笔者认为,在指导学生阅读中,如能做到“物我交融,个性化解读”,学生的阅读水
期刊
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地理》教材与原教材相比无论从内容的精练程度、插图的设计方式、活动安排顺序及活动方式都十分重视和推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既是一种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更是一种教师教学方式的变革,即需要教师对教材呈现形式、教学方法和师生互动模式进行变革,“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一、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探究兴趣   课堂教学,最普通、最有效的方法是将
期刊
《新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写话方面明确指出,要引导孩子对写话产生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但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低年级孩子能从写话中体验到快乐的是少之又少,他们普遍对写话兴趣不浓,一听到写话就蹙紧了眉头,不知如何下笔。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孩子学习和生活的空间比较小,他们又不善于观察生活,平时积累的词汇量有限,更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的想法。既无生活积累,又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