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历史情境培养学习兴趣

来源 :当代教学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199106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兴趣是知识的入门。瑞士著名教育家皮亚杰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要依赖于兴趣。”当一个人对某 种事物发生兴趣时,他就会入迷地去追求,去探索。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兴趣,必将成为他学习的内在动力。 学生对学习有无兴趣,既是反映学生学习效率的重要标志,也是衡量教师教学成败的重要因素。因此,如何增 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的学习变被动为主动,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就成为众多教 师不懈追求、不断探索的重要课题。笔者结合新编初中历史第一册的教学实践,浅谈几点在课堂教学中激发学 生兴趣,增强课堂教学效果的体会。
  1 讲究开头,激发兴趣
  俗话说:“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每节课能否都有个好的开头,直接关系到这节课的成败。如果教 师一上课就照本宣科,平铺直叙,就会使学生产生厌倦情绪,甚至成为催眠曲,因此必须讲究开头艺术。要尽 可能一开始就引人入胜,把学生吸引住。要达到这样的效果,教师必须依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精心设计好 每一节课的开讲导语,用别出心裁、平中有奇的导语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学习。如 我在认真分析教材第1课《历史告诉我们什么》时,通过认真分析教材内容和结合当前形势的特点后认为:这 一课首先要告诉学生如何做人的道理以及应做怎样的人。所以讲这一课时,我这样开头:“同学们,你们一定 听过或读过许多历史故事,看谁能讲出秦始皇、曹操、秦桧、刘胡兰分别是什么时期的人物?他们是怎样的人 ?”这一问题的提出,顿时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不少学生七嘴八舌在议论。我先后叫了几个学生来回答,但他 们的答案都不够准确。这时,我先指出以上人物分别属于那个时期。在学生聚精会神地听时,我板书第1课课 题《历史告诉我们什么》导入新课:“历史上的人物形形色色,有的光耀千秋,象英雄刘胡兰,受到了世世代 代人民的崇敬;有的遗臭万年,象奸臣秦桧,长跪地上向人民请罪。”这时我指导学生看课文《刘胡兰》、《 秦桧》的插图。进而激励学生:“我们学习了历史,就应懂得怎样做人。我们应当做象刘胡兰那样的人,有远 大的理想,高尚的气节,将来才能为建设祖国多作贡献。”这样的开头,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达2 创设情境,以情求趣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中说:“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在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 感,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在教学中,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坚持情感教育 ,即在教学中创设能激发学生情感,有吸引力的环境,把学生引入课文内容所描述的情境中,使学生在感情上 受震动,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又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这是很重要的。如在讲第18 课《两汉经营西域和对外关系》一课时,我告诉学生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的目的是为了联络大月氏,东西夹 击匈奴。在讲到张骞带着100多人刚走出汉朝边境,就被匈奴兵抓住时,学生为张骞的安危担忧;当听到匈 奴人想让张骞投降,把他拘留了十几年,而张骞始终保持汉节,忠于祖国时,学生被张骞临危不惧,忠心报国 的爱国主义精神所感动;继而听到张骞终于找到悔会逃出时,学生又为之欢欣鼓舞;当再次得知张骞历尽千难 万险,从大月氏返回汉朝的途中又被匈奴人捉住并扣留一年时,学生又一次为张骞的命运担忧;当知道张骞好 不容易在经受13年的磨难之后,终于和另一个人回到了长安时,学生的高兴之情溢于言表。对这个故事具体 情节的生动描述,不但使学生产生了极大兴趣,尤如身临其境,为张骞的命运时忧时喜,同时又加深了对张骞 这个历史人物的了解,深深地被张骞的爱国主义精神所感动。这时我又强调张骞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探险家和 外交家。在他二出西域后,汉朝和西域的经济文化得到频繁的交流,并为后来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府,使新 疆地区正式归于中央政权的统治之下和开辟“丝绸之路”打下了坚定的基础。这样以情感人的教学,使学生对 张骞在历史上作出的重大贡献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也就能更好地回答课文中提出的“张骞对我国历史上作出 了什么贡献”的思考题。
  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说:“求知与求学的欲望应该采用一切可能的方式去在孩子们身上激发起来。” 激发学生学习历史兴趣的方法和途径还很多,如巧讲典故,以奇引趣;精读诗词,以诗牵趣;编写歌谣,以歌 导趣;设置图表,以图增趣等等,只要经过教师精心设计,巧妙安排,就一定能在教学中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历 史的兴趣,使他们的学习化繁为简,变被动为主动,从而在充满兴趣的教学中,既接受了爱国主义教育,又增 长了知识,提高了教学质量,真正达到学史明志,知史做人的目的。
其他文献
【摘要】从感性到理性,从现象到本质,这是人们认识事物的规律,对于小学生来说更是如此。小学生正处在长知识的时期,他们对于外界的事物是敏感的,好奇心强,爱提问题,富于想象,渴望着认识世界,学生在一些简单的,直观形象的试验中可以获得生动的感性认识,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感知的表象进行比较、归纳、概括形成概念,这样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关键词】实验课;培养学生;学习能力     根据
期刊
【摘要】课堂教学的效果取决于教师与学生双方的因素,学生是主体,教师作为引导者、调控者在课堂中引导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兴趣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只有教师在实际教学中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设计好每个实验调动好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才能达到教育教学效果。   【关键词】兴趣;引导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地去学习,不但浪费时间、浪费精力,还达不到好的效果。而如果你满怀兴致地去学习自己感兴趣的知识
期刊
【摘要】新一轮的课堂改革,摒弃了“一言堂”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要求教师要努力为学生创造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把故事这种文学形式引入初中语文教学的课堂,使其成为课堂组织的纽带、培养能力的手段、解决疑问的钥匙和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帮手,让小故事发挥大作用。  【关键词】故事;组织;能力;释疑;思想教育  故事能拓展视野,启迪思维,陶冶情操,给人丰富的经验和教训,使人变得聪明起来
期刊
【摘要】近年来高考英语试题越来越注重对考生语言运用能力的考查。因此,我们在高考英语复习中必须突出学生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英语;复习;能力;培养  THE TRAINING OF ABIY-——THEVISION BEFORE NEMT  Qinglanshan Lixia  【Summary】In recent years,The test questions of NEMT pay mor
期刊
范读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 近二十多年来的初中语文教学,由于受应试教育的严重影响,加上自身的不重视,忽视了语文的社会性,许多初中语文教师根本不注重语文的范读,即使教师范读也只注意语言的通顺、流畅,而忽视了一个最根本的问题——有感情地范读课文。  感人先者,莫乎于情。 大家都知道文学作品的魅力就是以情感人,可为什么我们许多学生对文学作品不感兴趣呢?难道是他们不懂感情?不是!是我们语文教师在每一篇
期刊
《新课程标准》中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探究性学习方式,是学生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用自己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学习方式。它一般要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而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时学习的前提与关键。宋人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明人陈献章说:“前辈谓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者,觉悟之
期刊
【摘要】本文主要阐述了计算机在中职专业课教学中的运用,通过与辽宁省信息化项目的合作,开发多媒体课件,并将其运用于教学中,达到了改变专业课教学模式。培养通用与专业技能人才的培养目标。  【关键词】计算机;多媒体;专业课教学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特别是计算机领域日新月异的发展,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越来越不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了,“一支粉笔,一本教案”的时代已经过去,新一轮的教育改革已经到来。在中等
期刊
作为未来人才培养基地的教育系统随着信息化程度的提高和全球信息化的实现,首先受到巨大的冲击,教育系统受到信息革命的冲击,最突出的是现代信息技术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这给教育带来了新的格局和新的气象。它将过去传统的、静态的、封闭的课堂变成了现代的、动态的、开放的课堂教学模式,使科学课堂更形象生动,更富感染力,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让学生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轻松地学到更多的知识。为此,我就网络环
期刊
人们不管做事情都想追求完美,达到天衣无缝,并使最终效果超过预期,然而事情往往是事与愿违,虽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但效果仍不足人意。本人也一样,为了让自已的一堂公开课达到最佳效果,我费足心思,然而课后一细想,还是有很多地方有待完善。下面就谈谈这堂公开课的全过程。  1 课堂教学过程设计的背景及构想  这次上的公开课是七年级开学进入主要数学内容学习的第一节课,内容是“正数和负数一”,主要目标是认识负数和理
期刊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学有价值的知识,有实用性的知识,促使学生的发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在数学上有提高,有进步,有收获。它既关注学生当前的发展,又关注学生未来的发展及可持续发展。有效的课堂教学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认知和情感上均有所发展。我在从事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对于其有效性有以下几点思考:  1 重视情境创设充分调动学生有效的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