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革命的引导者

来源 :大科技·百科新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kezhu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假如能活到94岁,你会选择依然坚守在工作岗位上或者继续追求自己的梦想吗?约翰·古迪纳夫就是这样一个人,到今天即使是在九旬的高龄,这位固态物理学家仍然在继续推动着电池行业发展的创新。
  也许你没有听过古迪纳夫这个名字,但是你一定用过锂电池。那些我们爱不释手的数码产品——手机、电动工具、手提电脑、平板电脑等无线设备,90%使用的都是用锂电池进行供电的。而古迪纳夫被誉为“锂电池之父”,正是他的杰出贡献才使得锂电池在今天能够得到广泛的应用。
  在逆境中成长起来的全才
  虽然古迪纳夫无疑是一位非常杰出的天才,但作为一个患有读写困难症的孩子,青少年时期的他在马萨诸塞州格罗顿中学的学习其实非常艰难。尽管如此,他还是克服了种种困难挑战,获得奖学金,进入耶鲁大学,而后他获得了数学学士学位,以班上最优异的成绩毕业。
  不久之后,古迪纳夫参加二战,1946年返回美国,24岁的他选择来到芝加哥大学攻读物理学博士。有位教授警告他,以他现在的年龄怕是难以在一个新的领域上取得建树。古迪纳夫并不理会,师从克拉伦斯·齐纳——齐纳二极管的发明者,顺利博士毕业。
  毕业之后,古迪纳夫在麻省理工学院的林肯实验室工作,对计算机内存进行研究。磁芯随机访问内存是由他的团队自主研发的,这是在计算机内存和电子产品中的一个革命性发明。
  1969年,古迪纳夫应邀负责福特汽车公司的电池项目,研究过渡金属氧化物。几年之后,他应邀来到英国牛津大学当无机化学教授,并继续研究电池问题。
  两次错失专利的发明
  说到电池我们都不陌生,它有着200多年的历史。而我们现在日常生活中常说的锂电池其实准确地说应该是锂離子电池。1976年,埃克森美孚发明了世界上第一个锂电池,锂电池质量轻、储能大,在当时是一个很大的突破。但是锂单质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使得人们在加工、储存和使用方面都要非常小心,所以也极大地限制了锂电池的发展。
  1979年,古迪纳夫展示了可以使用钴酸锂作为锂离子可充电电池的正极,既可以避免使用金属锂做电极的危险,又有可能实现比锂电池更高密度的能量存储。该正极材料在1991年由索尼公司商品化,将其应用于生产更轻、更便携的家用电子产品。于是便携式电子设备行业开始出现并快速发展。
  不幸的是,牛津大学从未为这个发明申请专利。尽管后来这个正极材料在商业上取得了巨大成功,但古迪纳夫基本没有从中获取什么利益。然而,锂离子电池改变了未来科技的发展。
  他仍然继续着他的工作,寻求电池设计上的改进。当他再次回到美国,他在得克萨斯大学的实验室研究团队开发出一个橄榄石晶体结构的磷酸铁锂正极,使得电池在充电时获得更高的效率。
  这一次,他的实验室中一个研究员涉嫌将这个成果上报给了日本的雇主,那边随后申请了专利且将此技术进一步发展。而后由此引发了一场横跨了十多年的知识产权大战,最终的结果是,得克萨斯大学获得3000万美元的赔偿和享受红利。但又一次,古迪纳夫没有从他实验室的工作中获得利益。
  寻找电池革命性的突破
  有意思的是,古迪纳夫的英文名叫“Goodenough”,拆开看就是“足够好”。如果成为世界上应用最广泛的电池正极的发明人之一还不够,那什么样的才叫足够好?在那之后,古迪纳夫已经享受足够的赞誉,但是他觉得还没有做完。
  锂离子电池显然还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最大的证据就是让三星、苹果智能手机制造商非常尴尬的接二连三的爆炸事件,一定程度上就是因为如果电池充电太快,将会导致电极形成树突,并穿过液态电解质使两极相互接触,造成可能会引发爆炸和火灾的短路。此外,虽然电力是既高效又清洁的能源,但是如果要将电池应用于电动汽车并进行长途旅行的话,我们需要频繁对其进行充电。目前的电池对电动汽车发展产生的障碍有:电池成本太高、充电所需时间过长、续航能力不足等。
  过去20多年里,许多新型电池被开发出来,但没有一个是同时具备足够强力、足够安全和足够便宜等优点,足够取代锂离子电池。这些“革命”电池的想法大多被证明是不切实际的应用。
  “超级电池”的迷人前景
  可喜的是,古迪纳夫最近提出的新型固态电解质电池非常适用于此,也算是完成他的“超级电池”的承诺。
  “超级电池”最大的特点是采用了玻璃作为固态电解质和以碱金属作为负极。选用固态电解质,首先会避免电极树突的形成,提高充电速度(仅需几分钟),且就算是颠簸之下电池也很难短路爆炸;其次,还能允许电池在极端的环境温度下(-20℃到60℃)正常工作,所以即使你驾车到冰天雪地里钓鱼或是穿行于撒哈拉沙漠欣赏骆驼,你的电池和你都会安然无恙;此外,玻璃电解质的应用使得电极材料不局限于锂,还可以将其更换为钠钾等碱金属,能够增加电池的能量密度(是当前锂离子电池的三倍以上)和实现更长的循环寿命(是锂离子电池的两倍),而且这会更加经济环保,因为钠是在海水中大量存在的元素。
  “成本、安全、能量密度、充放电速度和循环寿命是电池能否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的关键。我们相信这个发现解决了现在电池中存在的许多固有问题。”古迪纳夫说。他希望能够与电池制造商一起合作,开发和测试他们的新材料在电动汽车和能源储存设备上的应用。
  钴酸锂正极推动了便携式电子设备的发展,而似乎固态电解质电池也将会改写电动汽车的历史,古迪纳夫这一生的工作简直令人难以置信。
  仍在等待诺贝尔奖
  虽然古迪纳夫已经获得了许许多多的奖项和荣誉,但他仍旧没有获得诺贝尔奖,尽管他的研究彻底改变了一个产业——毕竟,晶体管的发展若没有锂离子电池可能会停滞不前;电动汽车没有固态电池也很可能不会实现大规模的应用。正如我们所知道的那样,电子工业也很可能不会演变成如今的这个样子。有些人就古迪纳夫能否获得诺贝尔奖的问题展开讨论,有可能是他的工作落在了太多的行业分类上,或者是他的发明成果很大程度上已被商业化。
  不论如何,他曾获得2009年的恩里科·费米奖——美国能源部门授予在能源生产领域科学家的终身成就奖。他还获得了2013年的美国国家科学奖章,这是由美国总统授予在数学、科学和工程有突出贡献之人的嘉奖。而这仅仅是他这一生中赢得的无数嘉奖中的少数几个而已。
  在将近40年的时间里,古迪纳夫在先进电池的领域上一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很多研究电池的同行都很期望看到他的突破。
其他文献
爱出错的自助结账  相信大家经常会在超市购物时碰到大排长龙的结账队伍。这时,如果你看到旁边有个写着自助结账的柜台前面没人,是不是很惊喜?当你拿出货物开始进行自助扫描,前几个还挺顺利,直到有个物品怎么扫都没结果,机器还在一旁聒噪地提示你要正确地放入货物。原来是缺了条形码,你只好手动选择物品名称。但是海量的货物让你不知从何找起,于是你无奈地按下求助按钮等待工作人员的帮忙。然后你抬头看到人工结账的队伍刷
期刊
物联网现在越来越流行,共享单车实际上就是物联网的再一次“扩张”。智能手机越来越普及、随时随地进行网络连接、Wi-Fi信号无处不在……这些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而且未来所有生活用品、办公设备都有连接物联网的趋势。  可是,这些无处不在的网络信号,也会存在一个巨大的隐患,有可能使地球和人类从此“固步自封”。  一场小小的争吵  最近,美国新闻的热门话题是一场小小争论,争论的一方是天文学家,
期刊
在科学史上,有些科学家为了得到一个科学成果,可谓疯狂到了极点。从不要命的“火箭人”到吃呕吐物的医生,这些疯狂大胆的实验就像是加了特技一样。虽然这些实验未必都能得出有价值的结果,甚至会引发道德伦理上的质疑,但是这种大胆勇敢的探索精神,还是值得我们借鉴一二。  用生命在实验的“火箭人”  汽车安全带是我们随处可见的必要防护装置,但是你知道安全带的诞生比汽车要早,且早期的汽车并没有规定配备安全带吗?安全
期刊
互联网是一个庞大的系统,运营和维持这样一个由无数计算机网络互相连接而构成的网络结构,需要消耗多少能量呢?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研究人员进行了一项研究,探寻运行英特网所需要的电量。根据之前的统计数据,专家估测互联网的运行会同时涉及全球7.5亿台台式电脑、7.5亿台笔记本电脑、10亿部手机、1亿台服务器的参与。研究人员将这些构建英特网的硬件设备以及网络基础设施都纳入统计范围。  数据中心是组成网
期刊
【编者按】《大科技·百科新说》2017年第5期刊登了《你看到的人工智能可能是假的——特立独行的侯世达》一文,介绍了美国当代著名认知科学家、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文理学院教授侯世达先生的科研事迹及其理论思想。这期杂志很荣幸地被远在美国的侯世达教授看到,他非常认真地指出了文章的一些讹误,介绍了自己更多的研究,也谈到了他对认知科学、人工智能更深刻的理解。通过这封信,我们更贴近地了解到认知科学最前沿的一些研究。
期刊
2015年7月4日和14日,相差仅10天,在贵州省毕节市纳雍县和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分别发生一起校园殴打致死案,受害者年龄分别为15岁和14岁;同样在2015年7月,一段女中学生的霸凌视频在网络上疯传,视频中一名女生被脱光上身,遭8名同校女生拳脚相向……如今,在这信息传播高度发达的时代,愈来愈多的校园霸凌事件跃入我们的眼帘,无不让我们感到纠心和痛心。社会应该有责任正视霸凌问题,而霸凌的根源究竟何在?
期刊
相传在亚马孙的丛林中隐藏着一个古老的文明,那里有一座由黄金构筑的神秘城市。1925年,58岁的探险家珀西·福赛特继承了探险家前辈的衣钵,深入巴西的丛林,找寻这个神秘的失落之城,他将这座传说中遍地黄金的神秘城市称为Z城。他和他的探险队在寻找Z城的探险中消失得无影无踪,成为那个时代最大的新闻和谜案之一。  时代精英福赛特  珀西·福赛特1867年出生于英国,他是一位颇负盛名的探险家,他的传奇冒险经历让
期刊
现代科学的发展,使人们揭开了许多未知事物的奥秘,其中之一就是年轮学。通过观测树木的年轮,分析木材的年代,年轮学揭示了很多隐秘。这门科学可以让科学家获得许多之前难以获取的信息,并且影响范围很广,包括考古学、气候学、火历史研究等。曾经有一把举世闻名的乐器,就因为年轮学的测定,而改写了自己的历史。  一把闻名于世的提琴  20世纪上半叶,世界上有一位著名的音乐家,名叫塞奇·库塞维茨基,担任美国波士顿交响
期刊
造价129億美元的杰拉尔德·R·福特号航空母舰是美国福特级航空母舰首舰。2017年4月,该航母完成海上测试,取代原来的尼米兹级航母,成为美国海军舰队的新生力量。  福特号航母舰体高76米,长337米,宽78米,整个甲板面积相当于3个标准足球场的大小,排水量11.2万吨,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航空母舰。  航母采用先进的核动力装置,可以50年不用更换核燃料。舰上搭载具有超高机动性和超强隐身能力的F-35
期刊
舍弗勒集团是一家起源于德国的家族企业,是全球汽车制造业中极具声望的供应商之一,舍弗勒生产的滚动轴承和直线运动产品一直居于世界领先水平。这样一个老牌企业也从来没有停止过创新的步伐,他们对于未来汽车的畅想冲破了想象的极限。从2016年开始,舍弗勒集团在全球范围内招募600名专家,致力于打造未来交通工具的数字化解决方案。  集團首席技术官说:“我们展示了自动驾驶的远景,电气化和网络控制汽车可以变为现实,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