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理如何遏住成熟产品颓势

来源 :销售与市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fzou3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赵是某饮料公司的某区域经理,该公司的T品牌在全国范围来看是二线品牌,但在该地区也算比较强势的品牌,这两年销量一直平稳上升。
  但就在去年,T品牌的夏季销量却极不乐观。常用的压货手段竞遇到重重阻力,订货量比往年同期减少30%。小赵走访了该市问题最严重的A区域,明显感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首先,终端价格已经纷纷跳水,有的便利店竟然比超市卖得还便宜。超市经理打电话已经提出交涉,并威胁说要拿该品牌打特价。
  其次,很多二批已经把T饮料摆在了最不起眼的位置,堆头也明显减少了。
  最后,由不满的二批散布的谣言已经开始传播,若不及时控制,对T饮料将是致命的打击。
  结论很清楚:T饮料面临所有快速消费品在进入成熟期的共同难题——产品利润对于二批来说已经沦为鸡肋,二批的兴趣已经开始向下一个品牌转移。
  延长T饮料在该市的寿命的惟一途径就是保证二批还有利润。如果价格穿底,只能加速其死亡。
  
  救火
  
  由于问题的紧迫性,小赵必须先救火,解决最重要而又最紧迫的事情。
  小赵私下了解到有3家二批喜欢杀价,导致其他二批加入战团。小赵给所有一批打招呼,禁止向这3家二批发货;接着,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私下派人把这3家二批的所有货买断;最后,小赵召集所有的批发商开会,在会上强调了公司的政策,并对这3家二批予以除名。
  通过这件事的教训,小赵开始反思自己的渠道管理漏洞,并对自己的渠道策略进行调整。
  
  反思
  
  首先,在产品进入成熟期以后,渠道管理重点要从一批向二批转移,下沉渠道重心。
  小赵在终端上增加了3个人手,一个负责商超,两个负责便利店。负责商超的主要职责是:监控价格,货架管理,促销堆头的洽谈和促销活动的规划实施等等。负责便利店管理的每天要完成30个店的拜访任务,与店主搞好关系,最大限度地占领货架。
  如此操作实现了4个方面的突破:
  1.由一批管理二批,转变为由区域经理管理。
  在实现这个转变过程中,小赵遇到两个难点:一是一批不愿意把二批拱手让给区域经理;二是二批众多,分布广泛,区域经理管不过来。
  小赵以为一批建立客户档案为名,对二批进行全面摸底,二批自然到了区域经理手中。
  同时,小赵也非常清楚,完全跳过一批去管理二批也不现实。于是小赵利用一批业务人员对二批熟悉的特点,从每个一批中选拔一个业务员成为该一批负责区域的协管员,及时反映二批的杀价行为。协管员由区域经理提名,由公司发固定工资,价格控制好的区域的协管员给予奖励。
  2.建立了一整套经销商评价体系,渠道管理精细化。
  以销量完成度、价格执行度、分销网络多寡、配送设施完备等指标对经销商进行综合评价。以价格执行度为例,公司规定了二批向外供货的参考价格,当超过参考价格的一定范围(2%以内),将在返利上有所反映。
  3.合理规划了二批的布局。
  终端销售人员在拜访客户过程中,经常会发现有的便利店二批根本就没有覆盖到,或者是出现断货或品类不齐。小赵及时把这种情况反映给该区域的二批,同时着手加强二批的布局管理,在尊重便利店购货习惯的基础上,把没有覆盖到的便利店交给就近的二批管理,并派业务员跟踪检查。
  4.兼职业务员解决人海战术成本问题。
  小赵也曾考虑使用人海战术,通过自己的业务员控制终端来把握二批的货物流向。但实行下来把仅有的几个基层业务人员累得够呛,而且公司总部考虑成本压力,根本不允许再招人来做终端。
  如果招聘正式员工不行,兼职的可行吗?小赵开始谋划与做饼干、方便面、酒类供应商的业务人员联系,降低单品的配送成本。小赵认为,只要各品类不构成竞争,那么其他业务人员在跑市场过程中附带查看我们的品牌铺货和补货情况,基本不需要付出额外的精力(边际成本基本上为零),反而可以得到额外的收入(提成比例按终端业务员的提成比例计算,当场兑现)。小赵的这项举措已经开始施行。同时,小赵也鼓励二批商做饼干、方便面和酒类等,二批商做得越多,出车越频繁,配送成本越低。
  
  其次,建立情报收集和汇报机制,密切注意价格异动。
  保证二批利润和保证二批批售价格稳定是一枚硬币的两面。小赵要求销售人员每天汇报终端的价格,同时,自己也亲自明查暗访,得到二批价格异动的第一手数据。小赵专门针对价格异动建立了应急处理办法(见表3)。
  
  再次,实行严格的奖惩。
  对经销商实行分级管理(见表4)。小赵把二批分成A、B、C三个等级,A级是会得到重点扶持,并有希望成为一批的经销商;B级经营业绩一般,受到投诉不超过3次;C级是投诉超过5次,属于淘汰之列。对经销商实行分级管理的目的是要建立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机制。
  表4注:1.销量完成、价格执行、分销网络、配送力量都分为5个等级,每个等级梯度是5分。
  2.销量完成按百分比计算,1OO%为满分25分.每1 O%降5分。
  


  5.严格按渠道价格执行为满分25分,价格异动警告3次以上为最低分5分。
  4.覆盖率80%以上,补贷及时为满分25分;覆盖率在60%以下,业务人员拜访3次缺贷断贷为最低分5分。
  5.配送力量主要从人员、车辆等硬件和配送管理等软件来评估。
  6.对经销商的支持主要从三个方面:返利梯度支持(A级经销商返利高于B级经销商);扶持为一批;管理支持(邀请参加免费培训)
  
  最后,加强经销商之间的沟通。
  小赵定期召集经销商开会,通报公司新的销售政策,分享目前的市场信息,举办两次免费的经营管理培训,剖析市场问题,分享成功经验,奖惩渠道成员。同时,举办一些运动项目、游览项目增加彼此的了解。
其他文献
随着体育用品市场全方位竞争时代的到来,中国体育用品行业的游戏规则在不断发生质的变化。品牌运营商将在产品的打造上不断创新,并且注重营销体系及市场服务体系的完善,最大限度地增加产品的时尚性及技术含量,而目标消费群也将越来越成熟。很多品牌运营商不得不在产品的性价比、品牌文化塑造及分销模式上多下工夫。应该说,中国体育用品的竞争,不再是一时一地某个单独营销战术的竞争,更是企业综合实力和企业品牌的竞争,和以此
期刊
一、柔牌字典    《易经》坤卦“彖辞”:“至哉坤元,万物孳生,乃顺承天”,“坤厚载物,德合无疆”。坤卦“象辞”:“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前者说大地是孳生万物的载体,它顺应客观必然性,以无限宽广的胸怀和无比肥厚的土壤养育了世间的一切。后者是说它给人们的启示,所谓“至顺极厚而无所不载也” (宋朝大思想家朱熹注释)。  自然界“顺动”,则日月运行、四季更替井井有条;企业家“顺动”,则稳健经营
期刊
特邀嘉宾:  田玉伟:河北义厚成纸业有限公司营销总监。  刘雄孝:国内某大型集团高级营销经理。  汤志庆:上海壹言街务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多家礼品企业战略营销顾问、品牌顾问。  案例提供:  栾玉东:某著名礼品企业区域销售经理。    案例陈述:栾玉东    孙经理是一家乳品企业(A企业)某省会市场(H市场)的区域经理。H市场拥有强大的消费能力,在全国的巾场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乳品竞争早已进入胶着
期刊
兵败全国市场,面临三面屏障    GNR是一家中型日化企业,2004年春天新上马了GNR车内空气杀毒净化剂。这是公司在引进美国专利技术的基础上,开发出来的一种车内空气净化产品。它能够方便、快速地去除汽车车内的苯、甲醛等挥发性的有害气体,净化车内空气,保护车内司乘人员的身体健康。  GNR产品价格低廉、使用方便、效果显著,但市场上的表现却非常地糟糕。反思GNR产品前期市场推广的失败,其主要原因就是战
期刊
万豪:超级细分专家    万豪酒店(Marraott)是与希尔顿、香格里拉等齐名的酒店巨子,是世界上著名的酒店管理公司和财富全球500强企业。万豪国际集团创建于1927年,总部位于美国华盛顿。万豪国际集团目前拥有18个著名酒店品牌,在全球经营的酒店超过2700家,年营业额近 200亿美元,多次被世界著名商界杂志和媒体评为首选酒店及业内最杰出的公司。    超级细分——扩张的入口是客户和品牌  与其
期刊
营销一线的将士们常常陷人这样的困惑:即便是在细分程度很高的市场,也有越来越多的品牌挤进来竞争,市场和产品的同质化使原先的优势很快失去依靠,甚至开始怀疑“定位”;  任何营销手段都会在很短的时间内被竞争对手模仿,甚至变本加厉地运用至极限;  消费行为和心理的复杂程度远远高过分析大师的预测或模型,“一不小心的成功”、“意想不到的失败”常常冲击着我们“成熟”的理念;  “渠道为王,决胜终端”的信念造成了
期刊
市场处处都是机会,但每一个机会后都可能隐藏着陷阱,仅有敢打敢拼的激情是不够的,你必须还要有善于把握机会的头脑、足够的理性、一双去伪存真的“慧眼”,否则,就可能掉到陷阱中。这不,A企业在操盘乡镇市场时就一不留神掉人了陷阱,付出了沉重的代价。    前程似锦    A企业是一个二线日化护肤品生产企业,它以低价格和终端促销为主要竞争手段,运用“避实就虚”的市场策略,走二三级市场路线。早先,它也过了几年的
期刊
问题在一线,根源在总部。这是我们诊断一线营销后的基本判断。  总部的心态通常是:业务员素质太差,要好好培训;业务员执行力太差,应好好学习。但我们认为:培训应该从老总和总部开始,老总必须参加培训。  中国企业的改造一定是自上而下的,不可能自下而上。因此,一线的“病症”,病根在总部。    总部总是最后知道坏消息    案例:我们在做市场调查时,发现由于主导产品的质量问题,市场已经处于危险的边缘。我们
期刊
越来越多的一线人员反映了这样的困惑:铺货、促销、广告、推广等“该做的都已经做了”,但产品就是卖不动。一线人员不知道还要怎么做。  是的,以往一线人员只要做好这些事,就能产生比较竞争优势,产品就能动销。现在,当大家都已经做好了这些事的时候,仅仅做好这些工作还能产生销量吗?  针对这样的困惑,“营销的最后一公里”的概念浮出水面。  为什么“营销的最后一公里”开始受到关注?因为它能够创造新的比较竞争优势
期刊
1、开篇寄语  面对中国奢侈品牌消费市场这个潜在的巨大“金矿”,我们不可回避的挑战和问题是:在奢侈品领域立足,还是将身边这座“金矿”拱手相让?如果想有所作为,我们又该如何过“坎”?成功的关键何在?    中国奢侈品市场的时机与挑战    当国人的注意力多关注大众消费甚至“三农”穷困问题时,从市场机会的商业角度而论,中国另一个潜在的巨大“金矿”已经浮现,并呈现出最具商业价值的前景。当欧洲企业家对此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