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是本

来源 :文教资料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mx19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惟一指标。学生是本。教学的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因此,教师与文本的对话是能否有效教学的前提,教师与学生的对话是关键,学生与文本对话是核心,而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则是保障。
  关键词:语文教学 学生 教师 文本 对话
  
  钟启泉教授在他主编的《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中提到: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生学得好不好”。“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惟一指标”。学生的发展是本,课堂教学的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语文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通过对话来形成学生独特的思想和语言表达方式。我的思考是:教师与文本的对话是能否教学的前提,教师与学生的对话是关键,学生与文本的对话是核心,而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则是保障。
  
  一、教师与文本
  
  教师处理好与文本的关系,即所谓备课是教学的前提,也是能否进行有效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学生单位时间内学习了什么内容?学习内容的质量如何?学习情绪体验怎么样?是与新课程的教学目标打擦边球,还是进入了核心,理清了难点,摸透了重点?这些都与教师对文本的把握有关。那么,教师如何处理好文本?
  
  1 着眼文本,用好文本。
  有这样一堂研究课:课型是活动体验课。题目是毕淑敏的《我的五样》。教师先让学生浏览课本,然后仿文本选五样自己喜欢的东西,学生出现了海选现象,选择内容无所不有。在接下来的不断舍弃其它四样的活动过程中,学生的舍弃是随意的,甚至出现这样的答案:首先舍弃亲情友谊,保留金钱。在这位学生振振有辞地大谈金钱的重要性,还赢得了满堂掌声。虽然学生的参与性很强,课堂的气氛很活跃,但从最后的实绩来看,这堂课未发挥出它应有的效能。
  分析原因,文本中作者给出的五样有内在的逻辑关系“生存一生活一生命”,师生没有走进文本,去揣摩,去品味,去思考,没有领悟作者通过不断地舍弃其实在传递一种情感态度价值观:哪怕舍弃生命,也不能放弃自己的信念和追求。所以这堂课问题出在教师在课堂中未发挥应有的导航作用,未能吃透文本。于漪老师认为:教师与文本对话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文本的质量。语文教材是落实新课程目标,提高学生语文能力、陶冶学生思想情操、增强学生文化积累的基本材料。教师独立处理教材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教学质量的高低。所以教师只有熟读教材,钻研教材,才能真正有效教学。
  
  2 拓展文本,开发文本。
  新课程指出:教学不是课程传递和执行的过程,而是课程创生和开发的过程,鼓励教师创造性教学。这就昭示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应教教材,而应用教材教。好的拓展不仅能活跃学生思维,拓展眼界,还有反哺文本的作用。
  我在教朱自清的《春》时让学生为文中的五段描写春天的文字配图配诗,学生既丰富了课外积累。又通过此环节悟出描写景物要抓住特点。深化了对文本的认识和理解。又如上述的《我的五样》案例,我觉得拓展应该唤醒学生记忆深处的有强烈情绪体验的往事,借助于具体的、感人的、带着学生体温的热乎乎的往事,师生交流互动。达到对主题的同化、深化认识。
  
  二、教师与学生
  
  “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喜欢教师,就会学得更好。无数前例告诉我们,学生喜欢哪个教师,那么这门功课便会在这位学生的所有学科中相对突出,甚至达到优秀。我觉得师生之间的关系决定着教学的效率,是影响有效教学的一个关键因素。从一名教师的角度来思考。怎么在这个环节创造最大效益呢?
  
  1 对师生关系的准确定位。
  现在的学生由于生长环境、时代因素的影响,越来越有个性。很多教师抱怨:学生怎么越来越不听话?如果把教学效益定位在假想中的学生对教师的言听计从,当然是一种幻想。事实上。如果我们故作威严甚至以牺牲学生的尊严来换取自己的“权威”时,学生根本不会理睬,只会逆反、抱怨;相反,师生之间建立一种民主、和谐关系,教师努力追求高尚的品德、出色的教育、真诚的情感,并注意维护、尊重学生的尊严时,学生会把他们的爱心和好感奉献出来。彼此心灵就会敞开,就会流动、沟通、吸纳,就会产生教学效益。这种现象在语文这门特殊的学科上尤为明显。
  
  2 教师观念层面上的一些认识。
  在《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整体感知、理清文章脉络部分,我的设计是:让学生自由看书,自己划分段落,思考文章的结构,小组交流讨论后,教师公布正确答案。结果看似简单的问题,学生的思考却不尽如人意。小组讨论也兴奋不起来。我虽公布了结论,让学生统一了认识,却觉得有点遗憾。课后经过反思,我改变了设计:在另一个班给出三小问: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有哪些原因;用文中一句话对这些原因总结概括;请分析本文的结构。小组讨论后汇总,效果良好,学生兴趣高昂。统观两节课,前者明显带有这样一些特征:整个过程其实是教师教、学生学,比较重结论,关注的是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而后者关注的不仅仅是某具体知识,更重视形成知识的过程,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在此过程中体验成功解决问题的愉悦的情感。
  某些时候,教师教学观念的差异导致了不同的教学效益。要有效教学,教师必须把课堂看成是一个动态的、开放的过程,必须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相互交流、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的过程,把学生看成是一个学习主体。关注他们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教师则是“平等中的首席”,“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3 教师语言素养对学生的影响。
  于漪老师在一篇《课堂要追求“三动”的境界》中谈到这样一件事:有一位学生回忆中学的语文课时谈到:同一个作者的文章,不同的教师教,效果真可谓天壤之别。初中学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时,对于一样一篇能感动学生的文章,老师只是作为一个旁观者,作了一点客观的叙述,结果未留下半点痕迹。高中学史铁生的《合欢树》,老师讲得激动万分,甚至把个人的坎坷遭遇袒露在学生面前,用自己刻骨铭心的经历剖析史铁生的心灵倾诉,至今老师的神情和文中一个个形象仍镌刻在我心里。“悲伤也成享受”,那无言的悲痛时刻在我脑中萦绕。
  事实证明:教师的语言水平直接决定学生脑力劳动的效率。课堂上教师富有激情、扣人心弦、感情丰富的语言往往更能叩开学生的心扉,能使学生精神饱满、激情洋溢,激发学生浓厚的学语文的兴趣。
  
  三、学生与文本
  
  语文教材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载体,学生是否乐学、好学、善学决定着其语文素养的高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语文(文本)的兴趣是有效教学的核心。怎样提升学生的兴趣呢?   
  1 让自主学习模式奠定学生对文本的阅读兴趣。
  许多调查研究表明:学生只有通过自己自己探索发现,解放自己的大脑,才能获得真正的学习乐趣;课堂效率高的知识、影响深刻的知识一定要自己动脑、参与其中。事实上如果学生的学习是强制的、被动的、受训的,那么不仅不能实现多元化的目标,而且就连知识也难以真正落实到位;只有通过自主性学习模式,让学生在学习中始终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对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具有自觉的意识反应,才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激活学生的潜能,激起他们浓浓的学语文的乐趣。
  
  2 让灵活的教学促进学生对文本阅读的兴趣。
  在课堂上精心创设一些紧扣文本理解、有一定思考性的能够激发学生兴趣的问题。
  情境,能激发学生探索欲和创造欲,能够使学生潜心于文本,获得解决问题成功的体验,更增加阅读的兴趣。
  如文本较长的说明文《国宝大熊猫》,对大熊猫的相关知识的介绍比较散。怎样激发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呢?我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了这样一个问题情境:“为大熊猫拟一份小档案。”学生积极性很强,思维很活跃。
  媒体手段的恰当运用也能让学生引起文本阅读兴趣,在教宋学孟的《柳叶儿》时,考虑到文中所叙之事离现实较为遥远,学生对文本兴趣不浓,对文中情感会把握不准,我挑选了两段风格有差异的音乐,让学生挑选哪个更适合配乐朗诵。学生在辨别、思考中生发了对文本的兴趣。
  教无定法,根据不同的体裁、不同的课例。教师要常变常新。通过不同手段促进学生对文本阅读兴趣,拨动学生心灵深处固有的那种把自己当成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的那根弦。
  
  3 良好的习惯维持学生文本阅读的兴趣。
  “学贵有疑”,“疑是知之始”。首先,要培养学生善于质疑的习惯,要能够发现问题,发现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善于发问对于学生来说需要思维方式的变革和创造性的想象,课堂上要多提供这样一些机会,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其次,要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习惯,将思维成果转化为语言形式表达出来,反过来能促进思维的深化。思维深了。学语文的视野就深了。再次,还要养成多阅读课外书籍的习惯,见多识广,厚积薄发,思维就活跃了,语言就精彩了,兴趣就提上来了。
  
  四、学生与学生
  
  《英才是怎样造就的》作者王金战有这样一个观点:单个学生一教一,效果未必怎样,但是把这个学生放到团队中,他就会被团队带动起来,他进步的速度就会快起来。靠的是什么?团队精神。学生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学习,靠集体的力量能促进有效教学。
  
  1 学会倾听。
  学生之间差异性很大,中学阶段又正是思维的活跃阶段,他们对于语文文本的理解可谓“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这种差异性是一个巨大的教学资源,学生之间的思维发生碰撞,热情被点燃,有的学生甚至有“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之感,这比教师的讲解更能促进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学会倾听、善于倾听,必将为有效教学保驾护航。
  
  2 学会合作。
  作为新课程改革学习方式中的三个核心术语之一的“合作学习”,它最大的特点是真正让学生动起来了,活起来了,思考起来了,如何让它把教学效益发挥得更好?首先小组分工合理,便于组内交流,组间竞争;其次分工明确,责任明确。这种形式比传统的师生单向交流更能促进不同层面学生的提高,并在此过程中形成相关的学习能力及心理品质等。
  
  3 学会竞争。
  学生之间没有竞争就没有活力,也没有动力。引导学生学会竞争,有助于形成向上、好学的班风,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正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说:“教学的艺术不仅在于传授本领,而更重要的是善于激励、唤醒和鼓舞。”学会竞争就是对学生潜能的一种“唤醒”,对学习主动性的激发。
  在课堂上追求高效学习,以学生为本,这才是新课程改革的目的,也是对教育本质规律的尊重。
其他文献
摘要:对于康拉德的小说《黑暗的心》,女性主义批评家争议不断。本文作者从女性主义角度出发,运用主题分析的办法。探索了康拉德对于小说的女性角色及其小说的黑暗主题的阐释:女人正是导致男人沉沦的阴暗源头。在《黑暗的心》中,女人成了替罪的羔羊,而《黑暗的心》也因此成为了康拉德的厌女症的佐证。  关键词:康拉德 《黑暗的心》 女性角色 女性观厌女症    约瑟夫·康拉德的小说《黑暗的心》因其前瞻性曾备受批评家
期刊
摘 要: 本文以历史必修Ⅱ为依托,介绍在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中两种建构历史知识体系的方法:一是用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建构历史知识体系,二是用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建构历史知识体系。在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中,建构历史知识体系,厘清历史发展脉络,对于学生了解历史史实,理解历史事件的前后联系,进而发表自己的见解,实现能力迁移等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历史知识体系 历史必修Ⅱ
期刊
摘要:方方在小说《出门寻死》中,讲述了一个生活在都市中下层的中年女性何汉晴由于生活压抑出门寻死,却因为对亲人的牵挂和羁绊,又回到了“一地鸡毛”的生活现场。本文从人生的视角来思索像何汉晴这样的普通女性的命运。  关键词:《出门寻死》 何汉晴 女性 命运    方方是新写实小说家。在创作中,她将目光投向现实人生,更确切地说,是世俗人生,以细腻的笔触铺展原生态生活的琐屑庸常,再现日常生活里小人物的喜怒哀
期刊
摘要:陆川导演的作品《南京!南京!》公映以来受到很多关注。本文就影片中处于战争漩涡内的四位女性形象进行分析,指出她们所体现的正是人性中光辉的一面。  关键词:《南京!南京!》 女性形象 人性光辉    继电影《可可西里》之后,陆川导演又一部作品《南京!南京!》问世。和《可可西里》受到的广泛赞誉不同,《南京!南京!》引发了广大观众及专业人士的广泛评论,意见大相径庭,甚至走向两个极端,可以说毁誉参半。
期刊
摘 要: 大学生综合测评又称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是高校在校学生评优评奖,遴选免试研究生、推荐就业的重要依据和指标。本文通过对华南农业大学新旧综合测评条例的比较分析,阐述综合素质测评对培养大学生的导向作用。  关键词: 大学生 综合测评 导向作用    大学生综合测评也称为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是高等教育学校为了更好地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采用科学的评价
期刊
摘要:《白衣女人》和《蝴蝶梦》都涉及犯罪与隐瞒犯罪,两位男主人公珀西瓦尔和迈克西姆的命运与结局不一样。但无论是家庭背景,还是他们身上所具有的自私、残忍与虚伪的本性却如出一辙。从表面上看他们都是风度翩翩、很有教养的人,但内心深处却充满了邪恶,他们最终都不得不为自己的所作所为付出代价:一个失去了生命,另一个失去了被视为比生命还重要的家园。  关键词:珀西瓦尔 迈克西姆 对比分析    威尔基·柯林斯(
期刊
摘 要: 本文选取南京某高校在校研究生为调查对象,对其思想状况进行问卷调查,探析研究生思想主流,总结出当前研究生思想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以此呼唤能够贯穿这一工作始终的核心理念,为今后思想教育工作的开展拟定新的目标、原则及实践路径。  关键词: 研究生思想状况 科研学术 心理 思想价值 知行脱节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已由研究生教育的小国迅速跨入世界研究生教育大国的行
期刊
摘 要: 作者对自己的教学设计“文化创新的途径”进行反思,分析个人的做法和心得:选择来自学生生活的动漫案例作为贯穿整堂课教学的一条主线,从不同角度进行挖潜、剖析,创设了三组环环相扣的教学情境,一例多用实现了学生、生活、教师之间的对话,在重构教材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思维。将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实现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的有机结合。  关键词: 动漫 教学情
期刊
摘要:马丁·瓦尔泽的长篇小说《迸涌的流泉》讲述了二战期间德国南部瓦塞堡小镇上一群小人物的故事。这部小说在叙事上匠心独具,结构紧凑富于变化,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更好地突出了小说主题。  关键词:《迸涌的流泉》 叙事手法 真实性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期刊
摘要:古代哲人中谈生死,最现实的是孔子。他非常重视生前,而非死后。他不像海德格尔和庄周那样教人学会死亡,而是教人学会生活,其实真正会生活的人才会死得其所,也自然就学会了死亡。庄周是谈生死最有趣的人,他用充满文学灵性的哲理和自己潇洒逍遥的存在姿态完成对价值生命的雕塑。高歌生命的虚无而走向价值之不朽。时至二十一世纪,我们应该追求扬弃自然主义和价值主义的极端对立,做一个完全彻底的死亡悲剧里的英雄。这英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