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Charen的辉煌过去(下)

来源 :汽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ns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BFuce McLaren虽然英年早逝,然而McLaren车队的发展却没有因此中断。就在他意外身亡后不到两个星期,Dan Gurney就在当年CanAm开季首战中驾着McLaren的赛车夺下胜利。虽然他们在1972年退出了该系列的赛事,但是那43胜的做人成绩,一直到了CanAm系列赛事在两年后吹熄灯号,都没有其他车厂可以打破的。
  Bruce McLaren逝世后的两年,车队在南非大赛中由Hulme驾驶着M19C拿下了胜利,但是当时车队虽然名将如云却没有办法能够拿下世界冠军。一直到1974年Emerson Fittipaldi替McLaren摘下了首个世界冠军的头衔,接着又等了两年到1976年才看到James Hunt以一分之差气走了法拉利的Niki Lauda。没错啦,这也就是电影《Rush》里面的剧情!
  接着咱们快转到1984年,看到了Niki Lauda和Alain Prost两个队友互别苗头,Lauda击败自己队友成为当年的世界车手冠军,同时也因为他们车队的绝对优势,在当年以86分的领先差距击败了Ferrari,拿下该队史上的第二座车队冠军。而随后的1985与1986两年,Prost连续拿下世界车手冠军的头衔,当时的McLaren已经是赛道上大家想要超越的假想敌。
  只要是F1粉丝,就绝对不可能不知道谁是RonDennis,实际上大家所熟悉的McLaren车队几乎可以说是因为有了他,才使得车队的发展更上一层楼。在1980年以前,他自己有一支名为Project 4的车队,他是从Teddy Mayer手中将车队并购,Ron Dennis成为车队的领队,McLaren车队开始成为一支钢铁劲旅。AyrtonSenna在1988年摘下世界冠军,但是来年又被Prost从他手中给抢下来,接着他又在1990年把冠军头衔给抢回来,接着又在1991年蝉联世界冠军,似乎大家就只看到McLaren的两位车手在玩就好了,而这些年冠军车队的荣衔自然也是属于McLaren的。
  不过富不过三代,同样的,Robin常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没有一支车队会永远排在后面集团的。当然这是假设车队本身没有经济困难的前提之下,又愿意花钱去研发,而不是光要摆在那边给人家看的。McLaren车队与Honda分道扬镳之后,虽然在空气力学以及车架的研发上面仍然有优势,但是在动力方面却始终无法找到可以门当户对相匹配的。还记得当年他们采用标志动力系统的时候,几乎没有多久就可以看到McLaren橘白色涂装的赛车在赛道上演出“跨年烟火”!因此他们在90年代确实是一度陷入了低潮,幸亏当年有芬兰飞人MikaHakkinen不离不弃,始终效命于车队,当McLaren决定采用Mercedes的动力系统之后,仿佛是看到了半世纪前的“银箭”重现江湖!配上了Mercedes这颗心脏,果然让McLaren战车的整体战力提升,提供了足够的火力让Mika能够在1998和1999两年连续夺得世界冠军车手的荣衔。也谈GPS导航系统
  GPS导航系统是一样伟大的发明,也是汽车驾驶员的恩物。除了在陌生的地方开车需要它外,很多在自己老家开车的老司机也需要它来帮助找路,这主要是导航能让司机更快捷和准确地找到不熟悉的地址,节省时间之余更有节能效应,可以说导航是当代驾驶员不可缺的一样工具。在陌生的外地开车基本上没有把导航设定好是不敢出发的,可是导航也不是万能的,如在深圳这座很多地方因建设而临时改道的城市,或是在广州一些的老城区里还是不太灵光的,让靠着导航开车的人经常错过路口和走错路,但相比导航发明前情况还是好很多的。回想从前要在陌生地区开车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如果认识当地的人还可以先打电话询问或事前购买地图查阅。在国外的话便要更周密的策划了,在出发前要去书店买一本含当地交通资料和详细道路网图的驾驶旅游书,并把路线和途经的参照点详细地记录在笔记上写成路书以便在路上对照。到了当地的租车公司里再拿一份当地的地图和询问职员最新的路况,确认路线上没有特别的改道或封路。但这一切在导航和互联网发达后都变得方便多了。
  除了指导行驶路线外,导航的另一功能是语音提示驾驶者在陌生地区开车时,需要注意一些特殊的情况或一些如限速等安全资讯。但我对这些所渭安全提示不以为然,甚至觉得有点无聊。例如马上要通过隧道的时候语音提示会说:“进入隧道请开车灯。”这原来是一个很好的提示,但在出隧道后却没有提示说“离开隧道请关车灯”,让驾驶员出隧道后经常忘记关灯(虽然开着车灯跑高速能提升安全,但这可不是这提示的初衷)。此外,一些比开大灯更关系安全的提示却被忽略。例如“进入(昏暗的)隧道前请摘下你的墨镜”、“请打开收音机收听(隧道指挥中心的)广播”等。此外,“通过大桥注意慢行”这个也是让我很费解的。如果说“通过大桥时候请不要变道”这个我会理解,但为什么通过大桥要慢行呢?大桥上不是有限速的吗?难道这个限速还不够安全?如果是气候的原因(冬天桥面容易结冰或刮大风的季节)当地电台应有广播的,提前提醒驾驶员收听当地交通台的广播比什么提醒“注意慢行”更实用吧?另外一个我觉得无聊的提示是“你已严重超速”!首先我相信有人会“不经意地”严重超速而需要提醒。但这些提醒是更多出现在一些快速道路或高架上限速30km/h的弯道路段,或是高速公路限速50或30km/h的匝道上。先不说这些限速是否合理,当你用一个在当时的(良好气候环境)条件下已经是很安全的速度,或是车流的正常速度跟着大家一起过弯的时候,收到这个提示让人感觉很不爽的。原因是当大家都是五六十公里的时速过弯的时候,如果硬是要把速度降到30公里或以下的话,我会很担心给后面那些响着喇叭、凶巴巴冲上来的泥头车或大货车追尾的。当然,在导航的计算上我是超速100%,但实际上如果我不超速100%甚至200%(在收费站前200米的时速5公里限速区内)的话,我将会成为一件道路上的障碍物,严重危害道路安全。
  吐糟了那么多导航的问题,其实不是说导航不好。事实上导航再不济也总可以把你带到目的地,而且也比自己查地图书简单得多。但感觉上中国的导航除了“安全提示”有点搔不着痒处的感觉外,地图的资料还是不够仔细的。除了上述深圳的修路和广州的老城区外,我在很多国内机场和车站还车的时候靠导航是找不到租车公司的还车点的,让赶飞机的我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相反在看不明、听不懂的日本,我可以凭着导航周游和很轻松地在机场和车站找到停车场和还车点。在欧美这些汽车历史悠久的国家更是轻而易举了。相比国外导航体验差,可能也不完全是国内导航的原因,更多的可能是机场或车站的管理或规划安排的问题吧。总的来说,让导航来指路还是可以的,只是还是要多预留时间来找路。你需要有人跟你抢方向盘吗?   2014《终结者》里电脑主宰了人类世界,有一天电脑也会代替人类控制汽车?这一天正在到来,各大豪华品牌正在热衷于研发各类减轻人类驾驶疲劳和失误的电子系统,甚至它们已经进化到可以主动帮助你部分控制车辆。
  但这种控制有时候却是非常粗暴的,某些车厂的设计师简单地把所有的驾驶者,都认为是中国驾校出来的水平,于是设计一些傻瓜化、可以干预你驾驶的电子系统。他们觉得这佯能够帮助到驾驶者,但实际隋况却是…
  例如越来越多汽车设计有经济模式,开启此模式下,大脚踩油门车辆也不见得会加速快一些,这本是一个相安无事的设计。但某些品牌在此基础上配置了“节能踏板”,在ECO模式下当电脑检测到驾驶者大力踩踏油门,车辆不仅不会再加速,油门踏板还产生回馈力,主动把你的右脚顶上来!这个动作就像你开车中有人突然拍一下你大腿一样,不习惯会吓你一跳。而车厂这样做目的只是为节省5%的油耗。
  但上面还不算疯狂,利用这个油门踏板会自动顶上来的功能,配合“防碰撞预警系统”,还会有更惊险的一幕在上演。例如高速巡航时左边和前面都有车,你想要变更车道超车,从两车间穿过去时,你会一边加速一边变更车道,当你还没完全变道成功,但因车速提高车身的部分肯定会更接近前面,这时唳电脑会误认为有碰撞发生,在帮你踩下刹车的同时,还会狠狠地把你的油门踏板顶起来防止继续加速!电脑这种疯狂的动作不一定会让你被别人追尾,但肯定会把你吓一大跳。
  就算不会开车的也知道,公交车司机旁边经常贴着:“行车请勿与司机谈话。”驾驶是一件很严肃、很主观,更需要集中精神随时判断的事情,容不得任何电子系统在你最集中精神开车的时候,给你来一记错误的提醒。
  甚至对一些新技术,也应该以辩证的思维来看待,聊一下时下热门的“电传动转向”技术。简单来说所有汽车转向系统都是靠机械来连接的,都是什么齿轮齿条之类,而“电传动转动”方向盘只是产生一个转向信号,然后把信号传递给电动机,让电动机去负责转向。这样它的转向速度就可以做到没有延迟,快慢也可以自由调节,甚至可以消除路面传递给方向的回馈。电传动是航空中一直在用,而70年代F-16战斗机完全放弃机械液压,第一次采用全电传动设计。
  战斗机采用电传动基于两个原因:一是战斗机的速度已经超过人的反应,完全靠机械传动会跟不上节奏;另一个原因是基于减轻重量,简化布线设计考虑。但汽车转向采用“电传动”要注意到两个问题:一是在车上人类的反应真的跟不上转向速度吗?肯定不是,因为我看到的更多是底盘反应跟不上转向速度。如果人的驾驶是如此不济,为什么最需要反应速度的F1没有采用电传动?还有一个是战斗机采用电传动,除了它是军用级的可靠设计外,每次出飞行任务前都有地勤人员作精心检查,但你每次开车出门总不能先到4S店检查一次吧?而豪华车电子系统故障已经是司空见惯的事情。
  谈到电传动传向可以“消除路面传递给方向的回馈”,但我却认为“路面回馈”是驾驶中最宝贵的东西,也是驾驶乐趣的源泉。没事你消除它干嘛?
  那么什么才是有用的电子辅助系统?我认为必须是有助提升驾驶者技能和安全,或者是消除驾驶中人类固有的盲区。
  例如现在所有正常车都装备的ABS,主要作用是急刹车时轮胎不至于抱死,你还可以转动方向盘逃过—劫。除非你是非常专业的赛车手,要不你的刹车技术干不过ABS。还有ESP对防止车辆失控非常有效,往往在关键时候救你一命。我们支持它,是因为绝大多数驾驶的技术不会超过ESP。而从ESP技术延伸出来的电子化LSD差速器,也真正能提高车辆弯路中的操控水平。
  一些看似简单的电子辅助系统,使用起来却非常有效。例如倒车的时候是人类盲区,一个最简单的可视倒车摄像头就可以解决问题,现在很多豪华品牌发展的360度倒车可视影像系统,也算是驾驶者的一大福音。
其他文献
GPS导航系统是一样伟大的发明,也是汽车驾驶员的恩物。除了在陌生的地方开车需要它外,很多在自己老家开车的老司机也需要它来帮助找路,这主要是导航能让司机更快捷和准确地找到不熟悉的地址,节省时间之余更有节能效应,可以说导航是当代驾驶员不可缺的—样工具。在陌生的外地开车基本上没有把导航设定好是不敢出发的,可是导航也不是万能的,如在深圳这座很多地方因建设而临时改道的城市,或是在广州一些的老城区里还是不太灵
期刊
东风启辰把2018年定义为跨越之年,在25%增速的基础上,东风启辰又提出了更高的梦想,这一次,销量不是唯一的衡量体系,它又提出了品牌向上的新课题。正欲高歌猛进之时,谁知车市温度陡转急下,危机面前,东风启辰顶风而上,虽然结果不尽完美,但这仍然是一场胜仗。 而危机终将远去,困难却会造就钢筋铁骨。新的一年,东风启辰即将扬帆起航。  今年琶洲国际会展中心各个展馆的专访间里,气氛较之年中举行的成都车展似乎多
期刊
30岁真好,对人如此,对一个致力于无限的品牌而言,亦是如此。那是一个还充满选择的年华。  30岁的英菲尼迪,未来一定是INFINITI!  有人说,博越运气好,它赶上了SUV最火的时代。但不妨看看博越上市至今的一些数据——上市20天,全国订单量突破3万辆;上市25个月,累计销量突破50万辆;上市31个月,累计销量突破61万辆。如果将这些数据平均一下可以发现,博越创造了一个月平均销量2万辆,平均2分
期刊
在“运动+”模式,这台变速器的表现则变得干脆利索、毫无拖泥带水。恰到好处的顿挫感让我感到齿轮的啮合迅速而紧实,以进一步实现动力的高效传递。  高速来到大直道末端,紧接着是全力制动,328Li的制动力度足够且过程线性。但在极限状态下,车身有些轻微的摆动,制动过程不如奔驰C260 L来得稳健和扎实。  在应对弯道时,328Li的表现是很轻快和积极的。低速弯中,它的车头能敏捷地遵从驾驶者的转向意图。而在
期刊
2018年只剩最后一个月了,回顾这一年上市的自主品牌新车,比亚迪的全新一代唐、秦Pro无疑是非常让人惊叹的车型。自从沃尔夫冈·艾格(Wolfgang Egger)加盟比亚迪、主导比亚迪的设计研发工作,在他的带领下推出了全新的Dragon Face(“龙脸”)设计语言的王朝概念车。作为继承王朝概念车衣钵最核心的车型,全新一代唐的亮相十分惊艳,在市场上也获得了极大的认可——已连续三个月销量破万,累计订
期刊
英菲尼迪Q50,包括它的前身G系列,一直是让我们“敬畏”的车。还记得很多年前我们测试G37,主编特别打了电话叮嘱:“开这辆车要小心一点。”事实的确如此,在绕桩和赛道测试中,这副底盘和强劲的VQ发动机组合,在完全关掉电子稳定系统后,稍有不注意就失控调头。我们很少遇到这样凶悍的车,这么多年来。从G变成Q50,然后搭载世界首创的DAS线控转向后,进口版的Q50 3.7依然强悍,它完全继承了英菲尼迪那种不
期刊
这个世界上有许多恣意浪漫的事情,开车沿着珠海海岸线情侣路兜风便是其中一件。  多年来,许多人与我一样,对珠海印象模糊,同为经济特区,珠海的光芒被东海岸的深圳掩盖得体无完肤。人们羡慕深圳有腾讯,有万科,有数以万计的优秀大企业大公司,还有比肩帝都的高房价,开放包容的文化。可珠海呢?  不过2018年10月,珠海彻底火了一把,因为港珠澳大桥。这一被誉为“新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浩瀚建筑将珠海拉回人们的视线
期刊
第一代传祺GS5的底盘悬挂源自阿尔法·罗密欧166。论实力这套底盘具备和宝马5系和奔驰E系正面硬扛的实力。体现在一辆不主打越野性能的城市SUV上,也就不难想象其出色的操控性了,甚至在当时还有“没有弯道的世界”这样霸气的宣传语。  然而,我们现在所处的时代不再是3寸屏幕的诺基亚时代,安卓手机厂商以近乎半年一更新的节奏加速产品迭代,即便是丧失创新能力的苹果也在每年固定时间硬着头皮上新。第一代传祺GS5
期刊
写在文前……  我们聚齐六台国产入门级豪房,预料之中是全军尽墨的中国加长版本,同在一片天地里厮杀,都有各自的风格与手段。虽有驱动方式上的差别,但仍近乎“统一规格赛”。我们把六台车放在赛道里开了一整天,就是让它们能使出浑身解数,分出一个高下。  我们检视的方向,正是这六路门派在机械设计、品质、在极限的状况下车辆的表现,具体有以下儿点:  ·和而不同的六台2.0T发动机分别配搭不同的传动系统,除了常规
期刊
2014《终结者》里电脑主宰了人类世界,有—天电脑也会代替人类控制汽车?这—天正在到来,各大豪华品牌正在热衷于研发各类减轻人类驾驶疲劳和失误的电子系统,甚至它们已经进化到可以主动帮助你部分控制车辆。 但这种控制有时候却是非常粗暴的,某些车厂的设计师简单地把所有的驾驶者,都认为是中国驾校出来的水平,于是设计一些傻瓜化、可以干预你驾驶的电子系统。他们觉得这样能够帮助到驾驶者,但实际情况却是…… 例如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