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8世纪《五经》在西方的翻译活动概述

来源 :新生代·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nebirds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五经》等儒学典籍代表了中华文明的核心部分,明清之际,随着西方耶稣会士来华,《五经》也随之被逐渐地翻译和引进到欧洲。本文通过对17-18世纪的译本、译者及其相关的翻译活动进行全面、系统的梳理,展现出此阶段欧洲耶稣会士对《五经》的翻译和传播的概貌。
  【关键词】:五经 耶稣会士 典籍翻译
  一、引言
  《五经》是儒家学说的核心载体,两千多年以来,《五经》一直被人们公认为中国儒家文化的经典及中国思想体系形成的主要理论依据。17-18世纪,欧洲的耶稣会士陆续地来到中国,这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在这一历史时期内,中国与西方的文化交流活动主要是以耶稣会士为主要媒介。17、18世纪是中西文化交流的一个高峰期,也是《五经》翻译的第一个高潮期。《五经》的大部分都被传教士所翻译。为了证明儒家思想和基督教义并不冲突,以便于更好地在中国传教,传教士们开始翻译儒家经典。
  二、欧洲17-18世纪的《五经》翻译情况
  1.目的
  17、18 世纪,以西方耶稣会士为主的译者学习汉语,了解中国文化习俗和宗教,他们翻译了《五经》中的大部分,以拉丁文、法文和德文为主。西方翻译儒家典籍的目的是用天主教教义来代替中国的儒家思想,用其来主导中国的意识形态。“这些泰西诸公对孔老夫子有什么天生的爱好,须知,他们的身份和使命,是来华送经,而不是东来取经。他们真正的本意是要引经籍以阐道,在中国古籍和圣人语录中,挖掘有利于传教的理论、历史根据,然后一方面向中国人论证他们带来的天学在古代中国早已有之;另一方面,又向教廷和同会报告,以此证明在中国传教实属必要,亦有可能以此获得教中上层人士对赴华传教的各种支持。所以他们群起研究中国的历史与文化,竞相翻译中国的经史古籍,以各种方式(如信件、报告、著述、日记等)向欧洲介绍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因此,欧洲耶稣会士翻译《五经》的目的是为传教服务。
  2.翻译的形态
  17-18世纪,西方人翻译和引进《五经》的形式有以下几类:第一是耶稣会士自己将译本在中国刊印或者把它们寄回欧洲刊印;第二是传教士向教会呈交的信件和报告,此类作品原来仅是内部文件,但由于各种原因,后来由他人或作者本人整理刊行,其中就有一部分《五经》的相关译作;第三是传教士撰写的著作和与国内来往的信函,其中有的是为了向欧洲介绍中国的情况。大部分传教士长期在华传教,多通晓中文,并对中国古经典籍有透彻的研究,此类作品涉及面颇广,且有相当的深度,也是欧人理解中国的重要渠道,其中有很多作者对于《五经》的译本;第四是欧洲的没有来华的汉学家或者耶稣会士通过整理他人的著作、信函、日记等,通过归纳总结,博采众长,将《五经》的译本于欧洲当地刊印。
  3.过程及结果
  作为耶稣会传教之初最早、最有影响的奠基人,意大利籍传教士利玛窦(Mathew Ricci,1552-1610)是第一个直接掌握中国语文并对中国儒家典籍进行钻研的西方学者。他在其著作《中国札记》中多次提及《五经》,他认为《五经》是为着国家未来的美好和发展而集道德教诫之大成。而在其著作《天主实义》中,将中西文化交流整合,内含《诗经》、《尚书》、《礼记》、《周易》等精义,这是利玛窦来到中国后“博览儒学”的结晶。
  而最早对《五经》进行翻译的是来自于法国的耶稣会士金尼阁(Nicolas Trigault,1577-1629),作为利玛窦的弟子,他也试图调和基督教教义和儒家思想。他于1610年来华,1626年将五经译为拉丁文(Pen tab ilion Sinen se),并在杭州刊行,这是最早刊印的《五经》的西文译本。不过,由于种种原因,此译本并未保存到今天。金尼阁之后,大量的法籍耶稣会士来到了中国,对《五经》的翻译和研究活动也日益频繁起来。
  五经中最早受到耶稣会士注意的是《周易》。比利时传教士柏应理(Philippe Couplet,1623-1693)也是一位著名的汉学家,他于1687年在法国巴黎以拉丁文出版《中国哲学家孔子》一书,该书对孔子学说及儒家经典文献做出了详细的介绍,书的一部分是给法國国王路易十四的“献辞”,除了包括《中庸》、《大学》、《论语》的译文,还有程朱三人对四书五经的注,此外,还附有《周易》六十四卦及卦义的介绍,包括伏羲八卦次序图、方位图以及周文王六十四卦图。随后,法国派遣白晋、张诚、李明、刘应、洪若翰等人来到中国,有力地促进了儒学典籍的翻译活动。
  18世纪时,来华的传教士以法国人居多,耶稣会士李明(Louis Le Comte,1655-1728)返回法国后所写的《中国近事报道》是他在华期间的个人书信集汇编,1696年在巴黎出版,在此书中介绍了《五经》的情况。
  1710年,白晋(Joachim Bouvet,1656-1730)曾奉康熙帝之命研究《易经》,经过六年的研究,完成《易经总旨》一书,1723年,他又用拉丁文写成《易经大意》与《诗经研究》两本著作,后来都传到了欧洲。
  而欧洲现存第一部完整的《易经》译本是由法国耶稣会士雷孝思( Jean Baptiste Regis,1663-1738 )用拉丁文所译的。该译本于1723年完成,但是直到一百年后才分为两册于1831年和1839年在巴黎出版,原名为《〈易经〉:用拉丁文译出的最古老的书籍》,第一卷是概述,介绍《易经》的作者、来源、写作目的以及各种注疏;第二卷是原文及注疏的翻译以及译者的注释;第三卷是对《易经》的评述。其翻译更加简约,如“谦”卦六二爻仅用了6个字。雷孝思的拉丁文译本是一部对《易经》进行翻译和研究的综合性著作,也是西方《易经》研究史上一部重要著作,首次为西方完整了解和研究《易经》提供了较充分的原始资料,同时又为尔后用各种欧洲民族语言翻译《易经》提供了可以参考和借鉴的样本。
  刘应(Claude de Visdelou,1656-1737)是法籍耶稣会士,于1687年与白晋一起来到中国,对中国典籍的研究很深入。他在1728年写成《易经概说》,此外,还曾以拉丁文译《礼记》多篇,《书经》四卷六册。   法国耶稣会士孙璋(Alexander de la Charme,1695-1767)精通古代典籍,其所譯的《诗经》有详细的注解,从1733年便开始进行。此外,他还译有《礼记》。
  1735年,法国传教士巴多明(Dominique Parrenin,1663-1741)以“六经”注释寄回本国;马若瑟(Joseph de Premare,1666-1736)于1699年来到中国,曾节译《书经》和《诗经》,被收录于杜赫德所编的《中华帝国全志》(巴黎,1735年)。1770年 ,法国传教士宋君荣( Gaubil,Antoine,1689-1759)用法文译的《书经》刊于巴黎,《书经》是中国儒学经典中最难解、最难译的,而他的译本用字恰当,中国色彩浓厚,颇受人们称赞。此外,宋君荣还翻译了《诗》、《礼》、《易》。之后的法籍耶稣会士巴多明(Dominique Parrenin,1663—1741)赫苍壁(Julplacidus Hervieu,1671-1745)、钱德明(Jean-Joseph-Marie Amiot,1718-1793)也有一些关于《五经》的译作。
  三、结语
  这些译作传到欧洲后,不仅对欧洲了解中国文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且对欧洲各国的哲学、文学、艺术、思想、经济、宗教等领域都产生了很大影响。17-18世纪西方对《五经》的翻译和引进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翻译人员主要以耶稣会士为主,他们是翻译的主力军,也是一批文化精英,都受过良好的教育,都试图在《五经》里寻找基督教教义的影子;第二,翻译的语言主要以拉丁文为主,因为在当时的欧洲,拉丁语是科学、哲学和神学的语言,也是传教士使用的主要语言。其次是法语,因为法国来华的传教士较多,且素质较高。第三,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五经》的翻译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范;第四,《五经》在西方已经和欧洲的学术思想界有了紧密的联系,其地位得到了很大提高;最后,译本并不特别忠实于原著,多数情况下是出于各种各样的目的和动机有选择地翻译,在翻译的过程中也发生了各种各样的变化,如选译、摘译、编译、变译、释译等,译本时有扭曲变形,变化较大。
  【参考文献】
  【1】 沈福伟.中西文化交流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
  【2】 李喜所主编.五千年中外文化交流史[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2
  【3】 张国刚等.明清传教士与欧洲汉学[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
  作者简介:张超(1993-),男,汉族,山西省襄垣县,硕士研究生,黑龙江大学,150080。
其他文献
【摘要】:蒋介石是中国现代史上及具争议的人物,从广州黄埔军校时期的蒋校长到后来的“四一二”反革命分子继而到抗战期间领导抗战的坚定的民族主义者最后再到国共内战时期的独裁者,以及迫害压制人民的刽子手……这些身份不一而足,最后败退台湾反思一生,身份地位总是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研究一个人关键是要了解把握这个人的思想,而思想的形成在早期又特别具有多样性和代表性。我们看一个人的早期思想可以从所受的教育背景、社
期刊
【摘要】:民族地区的博物馆,缘于所处的地理位置、文化氛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加上书画展览特点,使得民族地区书画展览体现书画展览与博物馆展览共通性和书画与民族博物馆文化的差异性共存双重特点。而且受众民族文化差异,使得书画展览趋于复杂。因此,在设计上应该定位准确,主题明晰、创意新颖,展示活泼、精心组织,合理运作、拓展受众,务在宣传,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民族地区 博物馆 书画展览 设计
期刊
【摘要】:犹太人作为世界上最难被同化的族群,在美国这个自由之地的同化过程确实体现出一些不同于别的少数族裔的特点,使其成为美国同化历史过程中最具特色的部分。其中除了犹太人本身的民族特性外,还要归因于美国社会的多元特性。笔者将就美国犹太人的同化障碍问题,从犹太民族与美国社会两个方面寻找答案。  【关键词】:美国犹太人 同化障碍 结构同化  一、美国对犹太人同化政策回顾  美国同化理论的变迁,在很大程度
期刊
【摘要】:印共(马)和印共是当今印度政治舞台上最重要的两个左翼政党。新世纪以来,印共(马)与印共在思想上仍存在很大的差异。这表现在两党在对国家阶级性质的认定、革命任务的确定以及革命道路的选择这几个方面存在不同看法。印共(马)与印共的思想差异给两党关系带来了消极影响。  【关键词】:印共(马) 印共 思想  印共(马)和印共是当今印度政治舞台上最重要的两个左翼政党。进入新世纪以后,印共(马)和印共两
期刊
【摘要】:《帕米尔的春天》这首笛子演奏曲是李大同先生于1970年根据塔吉克族民歌为素材创作而成的,乐曲运用了典型的7/8拍节奏,充满了塔吉克族民族音乐色彩。作者用竹笛描绘了壮丽辽阔的帕米尔高原风光,将塔吉克族人民积极热烈的生活画面淋漓尽致的刻画了出来,表达了少数民族人民在社会主义时代生活的幸福心情。本篇文章中,笔者试图从乐曲的创作背景、曲调素材及来源、曲式结构、音乐特点及风格几个方面探析,第一部分
期刊
【摘要】:庐山谈话会统一了国民党内部各政治势力的对日分歧;对全国进行了抗战动员;向全国民众表明了国民政府的对日政策。  【关键词】:卢沟桥事变 庐山谈话会 对日政策  一、国民党内部统一思想的会议  (一)国民党内部政治势力的分歧  以蒋介石为首的亲英美派,对日本侵华的态度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转变过程。东北沦陷初期至1935年,蒋介石派坚决奉行不抵抗主义,对日寇不绝交,同时也不宣战。1935年至卢沟桥
期刊
【摘要】:从文化学的角度上来看,佛教的中国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具有共通性。两者都涉及到外来文化在中国的传播,扎根,交流,演变。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互包容,激荡,学习,并在逐渐适应中国特殊实际的基础上成为中国文化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的问题。因此,回顾佛教中国化的历程,总结其中的规律,可以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提供重要的启示。本文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可能性和必要性、中国传统文化能否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
期刊
【摘要】:中央红军先遣队是会理会议后,由中革军委组建的为中央红军主力北上开路的先锋。在其存在的短短数天时间内,中央红军先遣队逢敌开路、遇河搭桥,谱写了巧过大凉山、强渡大渡河、协助夺取泸定桥等一系列英雄史诗,胜利地完成了既定任务。中央红军先遣队为红军跳出敌军重兵包围、顺利北上与四方面军胜利会师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而聂荣臻作为中央红军先遣队政委在这其中也作出了重要的历史贡献。  【关键词】:聂荣臻
期刊
【摘要】:武汉国民政府自1926年12月13日武汉临时政府成立时起,至1927年秋宁汉合流之后停止,仅维持了8个月左右,但其在历史上的作用却不可忽视。前期是积极的、革命的,但后期却尤动摇走向妥协,最终淹没在反动的逆流当中,走向反动有政治、经济、社会等各个方面的原因,其中经济因素是其最主要的因素。本文将试图以武汉国民政府时期的经济为切入点,分析经济因素在武汉国民政府走向反动中所起的作用。  【关键词
期刊
【摘要】:儿童十字军东征是欧洲历史上发生的一件既荒唐又影响很大的历史事件,事件的发生与基督教会密切相关,那么事件的结果必将对基督教会产生影响,作为教会的头目,教皇的权力也必将受到一定影响。因此,本文将通过阐述儿童十字军东征这一事件及中世纪教皇权力的变化,揭示两者之间的微妙关系。  【关键词】:儿童十字军东征 教皇权威 衰落  一、儿童十字军东征的原因  (一)中世纪欧洲长期积淀的社会经济问题  从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