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是科学,是成熟的科学(一)

来源 :国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anjianjun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海外汉学家小传
  满晰驳,原名曼福瑞德·波克特(Manfred Porkert,1933— )德国汉学家,西医学者、中医学者。其中文名“满晰驳”取意“以饱满的责任感反驳西方明晰科学的不足”。他曾任德国慕尼黑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创办过“国际中医社团”,开展专题研究,并多次在世界各地举办学习班、报告会、学术交流会。数十年里,矢志努力,耕耘不懈。其编著出版的中医图书有:《中医临床药理学》、《中医方剂学》、《中医针灸学》、《中医论断学》、《中药学》、《中医基础理论》。其中《中医基础理论》一书风靡欧美,使西方人对中医有了全新的认识。
  【编者按】
  本期刊载的“他山”文章比较特殊,并不像以往各期那样出自作者的专著,而是《科技中国》对作者的一篇采访。鉴于该采访所涉及的话题为时下所热议,且作者身份特殊(作者身兼西医专家与中医专家,其论断有理有据,绝非外行人的感受),本刊决定打破惯例,将这篇精彩的采访奉献给各位读者。(限于版面,本文将分两期连载)
  《科技中国》采访者(以下简称采访者):满教授,您在讲演中说“没有中医,我早就不存在了”。是您把中医药学研究当作终身事业,视为生命一样重要呢,还是中医药使您的健康大受裨益,甚至挽救过您的生命呢?
  满晰驳:应该说,这两个含义都有。早在20世纪50年代,我就被中国传统文化深厚的底蕴征服了。我结识了不少华人朋友,并向他们学习汉语。在巴黎大学求学,有幸结识了李约瑟博士,更加深了我对汉学的兴趣。我的博士论文就是关于《道藏》的研究。取得博士学位后,又回德国学习西医,同时研读了南京中医学院编著的《中医学概论》。从此我与中医结下了不解之缘,将其当作了我一生最主要的事业。
  作为中医学家,我当然知道中医的保健方法,并在实际中广泛应用。有一年外出受寒,肩膀疼得很厉害,下飞机后胳膊都抬不起来了。开始时用西医方法治疗,很久不见效果。后来我改用艾灸,三次就完全恢复了。1989年,我患了膝关节炎,西医先让服用可的松,没有效果,后来建议动手术,换金属关节。一位姓周的中医师给我推拿、针灸,配中药吃,不到六个月,彻底好了。你看见我今天在会上,两个多小时都是站着讲演的吧,完全正常。两年前,我的眼睛视物模糊,西医说是中心性渗出性视网膜炎,没有办法治,搞不好会失明的。读书人眼晴失明是最可怕的事,我用中医方剂学里的伏兔丹和六味地黄丸为基础,做成药粉来吃,几个月后就好了。现在我73岁了,视力1.5,你看,我的眼睛不是好好的吗?
  采访者:您的太太和家人、朋友,是不是也相信中医,有病时是不是也请中医师来看?
  满晰驳:当然!我这次来北京,从王府井的平心堂给我的太太配了中药散剂,还要带回一些在欧洲不便买到的中成药呢!
  采访者:在德国,认可中医中药的人多不多?
  满晰驳:德国是使用植物药最多的欧共体国家,占领了欧洲草药市场的70%左右。据调查,58%的德国人服用天然药物,85%的德国人认为天然药物有效,毒性低。可是现在到德国和其他欧美国家的中医师,大多数水平不高。有的人到中国进修中医几年甚至几个月就开中医诊所,真正能用中医理论和方法诊病治病的中医师不多,许多中医师不会望闻问切。他们其实是假中医。中医是一门科学,希望中国要严格掌握培养标准,不要培养这样的假中医,这对中医在世界的传播影响很不好。真正好的中药也不容易买到,有些还是从其他国家进口的,药效得不到保证,这很影响中医药在国外的声誉。
  采访者:您在各种场合都说过,中医是成熟的科学。我们相信这是您对中医药学多年研究和深刻理解的结果。在您看来,中西医是不是各有所长,它们各自的长短主要是哪些?
  满晰驳:这是个很有意思的问题,我要多说一点儿。国外是有许多人认为中医不科学。奇怪的是,居然也有许多中国的中医们对中医的科学性表示怀疑。我在世界许多地方讲演,我一再强调中医是一门成熟的科学。这是我几十年研究而得出的结论。
  什么叫科学?在我看来,科学必须符合以下三条标准:一、以正面经验为基础。“正面经验”是针对确凿的事实而取得的实际效果。正面的事实与主观的臆测是相对立的,离开了事实,科学便失去了形成的必要条件。所以“正面经验”,是经验的事实资料的积累,能够重复和验证的。二、陈述的单一性。即在一定的上下文意中,具体名词术语的含义是单一的。所陈述的内容都是有一致规定的,并排除其他含义,哪怕是稍微相似的含义。三、经验资料的严格、合理的综合。“严格的”,是指不是任意的、含糊的和近似的;“合理的综合”,是指从收集到的经验资料中建立起合乎逻辑的联系。这种合乎逻辑的联系,就是这个学科的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能使人们对未来事物迅速做出有把握的灵活推断,并使原有的结果再度产生。
  按照这三条标准,可大致将20世纪的各种科学分为精密科学、原始科学和伪科学。少数学科属于精密科学,如物理、化学、天文学几乎完全符合三条标准,是精密科学。多数学科只符合第一条,可称为原始科学。离开了取得正面经验的确凿事实,则应称为伪科学。在现代医学(西医)中,绝大多数是原始科学的知识,只有一小部分是精密科学,其中还有较大的伪科学的成份。与此相反,中医除了还有一部分是原始科学和伪科学的残余外,就绝大部分或者主体而言,应当称得上是精密科学。
  《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等等中国古代医书的传世,表明中国在两千多年前就已经形成了一套较完整的中医理论体系,而且很早就有自己的药物学专著,确立了中医学辨证施治的理论体系与治疗原则。我的好朋友、香港浸会大学中医学院教授李致重先生在他的《中医复兴论》里说:中医学以阴阳五行学说为方法论,以症候为研究对象,形成了以藏象经络、病因机理为核心,包括诊法、治则及方剂、药物理论在内的独特、完整的理论体系。中医认为人是一个有机整体,脏腑经络、四肢百骸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中医认为人体与自然界也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中医辨证论治所形成的诊治疾病的基本法则,是中医最突出的特色,也是西医不可替代的独特优势。这些结论性的观点,我完全认同。
  中医是内容最丰富、最有条理、最有效的一种医学科学。而西医学的发展只有几百年的历史,大踏步发展只有几十年。应当看到,它是借助物理学、化学的方法和理论,作为自身使用的技术才发展起来的,事实上它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药理学基础。从根本上说,西医学还只是一种典型的生物医学或动物医学,还远没有发展到真正意义上的人类医学。它将针对老鼠的实验结果应用于人类。须知,人类与老鼠毕竟有天壤之别啊。当然,西医在物理、化学方法基础上发展的医疗技术是很可贵的,但技术与科学是两回事。
  西方医学已进入方法学的死胡同,它不能像中医那样对个体机能失调作出精确的、特异的判断,并进行治疗。西医盲目用药的现象很普遍,动不动就用抗生素、激素,经常服用很容易造成药物依赖,破坏人体自身的免疫力。抗生素、激素的滥用,使高血压、心脏病、血栓等等病症随处可见。
  我开始是学西医的,而且在慕尼黑大学医学系当过老师,也有行医资格。如果不了解西医,我就没有资格批评西医。当然,我决不是说西医一无是处,这里我是从科学与技术的比较上讲的。从长远来看,中医应该比西医有更广阔的前景。因此,中医药学不仅是中国的骄傲,也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
其他文献
【诚如本文作者所说,礼法原是维护封建时代男尊女卑意识形态的有力工具,武则天却不是通过废除,相反积极利用礼法,确立了自己统治的合法性,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这个奇迹是如果成就的,本文将给你答案之一种。】  在儒家伦理道德思想基础上建立的封建礼仪制度是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一部分,是维护封建宗法等级制度,实现封建宗法统治的有力工具。秦汉以来,各代封建统治者无不注重修订仪礼,发挥其中尊君抑臣精神,维护自己的
期刊
管仲在齐国当宰相的时候,奢侈程度超过国君,“镂簋而朱纮,旅树而反坫,山节而藻棁。贤大夫也,而难为上也。”按先秦礼制,镂簋、朱纮、山节、藻棁是天子才能用的,旅树、反坫也只有诸侯才能有。所以孔子批评管仲僭越礼法界限,又说这种奢侈做派叫人难以在他之上做国君。   在孔子看来,当管仲僭用天子和诸侯才可用的仪式的时候,天子和诸侯又该使用什么仪式呢?如果仍然用旧有的仪式或用品,则不能与作为大臣的管仲形成差别
期刊
北宋仁宗至和年间,刚刚调任潭州知州的王罕一上任就遇到了一起上访案件。   拦住王罕喊冤的是一位老妇人,还在她试图接近王罕的时候就被众多衙役迅速架开了。在老妇人哭天抢地的叫喊声中,在王罕充满讶异的眼神中,身边的人向王罕解释:“这是一个疯子!只要有官员出行上路,特别是得知新知州到任,她便过来拦驾喊冤。之前也询问过几次,但她语无伦次、颠三倒四,根本不知道说什么,只是一味吵闹,不过是一个疯婆子罢了,请大
期刊
抗战时期,国民党政府迁都重庆,但这并不影响孔祥熙的二小姐每星期都要从重庆乘飞机去香港烫一次头发。孔二小姐喜欢晚间散步,有一次恰遇一个教授也去散步,由于天黑,教授手中还打着手电筒,手电光无意间照到了孔二小姐的脸上。孔二小姐十分愤怒,冲上去打了这个教授一个耳光,说这个教授“调戏良家妇女”。谁知那时这个教授竟不依不挠,直把这件事告到蒋委员长那里。蒋介石权衡再三,居然指示教育部以安排这个教授出国考察作为安
期刊
在前一阶段结束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中,对于法律问题的讨论成为了大会的焦点。大会《决定》中提出的“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十六字方针更是被形象地誉为“2.0版依法治国理念”。在强调引进西方优秀经验的同时,习近平主席也强调了“礼法合治,德主刑辅”的中国古代传统的重要性。那么,中华法系漫长的发展历程中,还有那些优秀的传统是可以被当代所借鉴、吸纳,或者相反,需要为当代所批判、警惕的?这期《国学
期刊
【编者按】  说来惭愧,法学专业出身的小编竟也认为中国历代都是行政机构代行司法,而没有独立的司法体系。看罢此文,才知宋代的司法独立已然达到过那样的高度,前不久深改小组审议通过的《最高人民法院设立巡回法庭试点方案》也能在宋代找到其雏形。可见宋代的司法体系的建设,真真是当前法治建设的一面宝鉴。  这几天,“法治”大概会成为一个热闹话题吧。建立法治的治理体制,离不开一个基础:有一套专业化、职业化的司法机
期刊
四、读墨得力行  再说读墨。  孟子是不喜欢墨子的。孟子说:“杨氏为我,是无君也;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君无父,是禽兽也。”(《孟子·滕文公下》)杨氏就是杨朱,墨氏就是墨子,他们观点不同,却都被孟子骂作禽兽。这是孟子的偏见。其实孟子不必骂墨子,他们两人也不乏相通之处,这就是“行侠仗义”。实际上后世的“侠义”,就一半来自孟子,一半来自墨子。如果说他们有什么不同,那就是墨子侧重于“行侠”,孟子侧重于“
期刊
一千多年前的夜晚,全世界的城市都是一片漆黑,只有中国的城市灯火辉煌、光明灿烂。一千多年前的夜晚,全世界的城市都是一片安静,只有中国的城市人流拥动、欢歌笑语。  一千年前世界与中国差距有多大?   一千多年前全世界只有中国有超过百万以上的超大城市。11世纪,欧洲最大的城市英国的伦敦,法国的巴黎,意大利的威尼斯、佛罗伦萨等城市的规模都不过万人。而中国的首都有一百五十万人。一千年前中国的城市规模的超过
期刊
自唐开科取士以来,只有考中进士才有官做,而进士的录取率很低。据统计,中国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度,共录取十万余名进士,平均每年录取进士七十六人。杜佑在《通典·选举六》中说:“开元时每年录取的进士,在一百人上下。”据《文献通考》:“玄宗时期每年录取的进士平均不到二十七人。”所以,能考中进士的,大致相当于现在各省高考前三名。   被录取进士的人,自然不为吃穿发愁,而那些“名落孙山”或做了官又被贬或辞职
期刊
几年前,诗人北岛读小学一年级的儿子参加朗诵比赛,老师分配给他一首诗《假如我是一支粉笔》:“假如我是粉笔/我会很乐意牺牲自己/让老师在黑板上写字/让同学在黑板上画画/我不需要你们保护/但求你们不要让我粉身碎骨。”北岛很是愤慨,好在儿子不会委屈自己,一早就跟老师说:“老师,我不想当粉笔。”   做个好人,不一定粉身碎骨,却常会积毁销骨。1976年,北岛写下“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历史在进步,禁忌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