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黛西之歌》作为辛西娅·沃格的第一部获奖作品,其成功离不开作者精湛的叙述手法及对至真、至善、至美的文学诗性品质的追求与独特表达。本文拟围绕以主人公黛西为中心的两组叙述人物方阵,探讨作者对人物性格的深刻塑造,揭示儿童文学的独特诗性指向。
关键词:《黛西之歌》 叙事人物方阵 儿童文学诗性指向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一 引言
美国著名儿童文学作家辛西娅·沃格(Cynthia Voigt)作品众多,“舵工系列”、“王国系列”、“坏女孩系列”都堪称其呕心佳作。其中,多部作品获奖,如《卡伦德文件》获1984年度青年类埃德加·爱伦·坡文学奖,《黛西之歌》、《独居者的悲伤》分别荣获1983年度、1984年度美国儿童文学最高奖项——纽伯瑞儿童文学金奖及荣誉奖。“舵工系列”中的第二部作品《黛西之歌》(Dicey’s Song)作为沃格的第一部获奖作品,被翻译成数十种语言,在世界范围内受到广泛关注。
隐含作者沃格在《黛西之歌》中以第三人称的叙述视角续写着“舵工系列”第一部小说《回家》(Homecoming)中那四个无家可归的兄妹的故事:十二岁的黛西,由于家庭贫困,被爸爸抛弃,而生病的妈妈又不幸进了精神病院,不得不独自承担起照顾三个弟妹詹姆斯、美贝斯和萨米的重任。这四个孩子在经历千辛万苦的艰难旅途之后,终于来到了他们从未谋面的外婆艾比的家。在那里,他们领悟了生活中最需要的东西——爱、幽默感、信任和勇气。作为一部儿童文学作品,《黛西之歌》无疑拥有儿童叙事所着意渲染的励志效果,小说中涉及的苦难生活、祖辈的爱恋、同学与老师的误解、冲突及友谊等经典儿童文学情节要素,对其受众无不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说服、劝诫、告知、或感染读者。然而,这部小说又不同于一般青少年小说,作者沃格运用精湛的叙述手法,使整部小说围绕以主人公黛西为中心的两组叙述人物方阵展开,通过对人物性格的深刻塑造,揭示了儿童文学的独特诗性指向。就儿童文学的意义,吴其南教授指出,“就是要引导儿童走入诗性的世界,培养儿童的诗性的体验能力,将儿童由于与现实功利的天然距离产生的萌芽性美感变成自觉的审美能力,从源头上反抗现实生活、理性等对人的异化,为人生保留一点诗性的绿洲。”在作家辛西娅·沃格所创造的这个“类真”世界里,其诗性指向的不仅是儿童精神生命中的独特诗性品质,还有彰显人类本真、善良、纯净的人文伦理价值观,及其成人的诗性表达方式。
本文拟以两组人物关系:黛西与其弟妹、黛西与其外婆艾比为分析对象,探讨作家辛西娅·沃格如何在复杂微妙的人物关系中穿插不同人物的迥异个性描写,从而将一系列发生在祖孙间、姐弟间的看似平淡无奇的故事衍化为人性深处潜意识的再现,并由此揭示儿童文学的诗性指向。
二 黛西VS弟妹——成人责任与儿童诗性生命的自洽
孩子?家长?黛西,这个十二岁的小姑娘由于父亲的离弃和母亲的因病失踪而被迫在这个只有孩子没有成人的家庭中拥有了多重身份。首先,对于整个家庭、对于她三个弟妹而言,她是一家之长。黛西必须扮演成年人的角色,承担起成年人的责任:照顾弟妹,设法弄到食物,不让大家挨饿——而这恐怕是让黛西最头痛,也可能是一个一直烦扰她的问题;为大家重新寻找一个家,为他们自己找一个能做他们监护人的成年人;操心詹姆斯为什么总是我行我素,美贝斯是不是真是外人所说的智障,萨米为什么总是怒气冲冲地去打架;因为和外婆一样担心有这么多人要糊口而主动寻找干零工的机会,赚钱补贴家用。在这个充当成人角色的世界里,黛西总是把自己的存在、需求放在一个最不起眼的位置。作为一名学生,黛西并不愿在自己的学业上花费太多精力,她认为,“学校里的事没什么好想的,……上学就是浪费人的时间。”学习只是按时完成作业、不旷课、能够顺利升级。唯一能让她担心的与学校、学习有关的烦心事一定都和三个弟妹有关。作为一个进入青春期的少女,黛西对自己的着装无所谓,对自己身体发生的细微变化视而不见,对异性的倾慕刻意忽视。这个成人角色黛西扮演得尽职尽责,但在这套“成人外套”下却始终无法掩盖住她的另一个真实身份——孩子的存在。
作为一个未成年的孩子,黛西拥有和其他所有孩子一样的诗性幻想、情感表达、游戏倾向。近代著名儿童心理学家让·皮亚杰发现,儿童思维具有泛灵性,即在儿童的眼睛里,所有的事物都是拥有生命的。而这种泛生论一直到儿童成长到12岁左右还存留在其潜意识中,滋养着儿童诗性的独特生命体验,丰富着儿童在其对现实生活的有限认识反衬下的绚烂想象力。正如侯颖教授所说:“诗性不是寓居在儿童生活之中,诗性即儿童生活本身。”黛西的生活从来就不缺乏幻想。虽然已是一个十年级的中学生,她仍然可以把由于酷热而无精打采地耷拉着的橡树树叶想象成无数条滴着口水的小狗舌头。而那艘她花费了大量金钱、时间和精力修缮的小帆船无疑承载着她所有的诗性期望。虽然在小说第一章,这艘小帆船还因船底的破损而不能下水,但黛西已经迫不及待地把它视为“她的幸运符,她的吉祥物,她的金罐子”。在黛西的潜意识里,与其说这是一艘破旧不堪的小帆船,不如说它更像现实世界中她那个支离破碎的家,对小船的整修和对新家的重建之间构成了一种明显的隐喻,成为主人公的精神寄托。每一次黛西在生活中遇到烦心事或情绪低落时,她总会躲到小帆船那里寻找希望、慰藉。在黛西泛灵性的思维中,这个残破的船体被赋予了生命,被内化为一个象征的能指,其背后所隐喻的是黛西妈妈那被疾病、困苦的生活折磨得不堪一击的母体,虽然虚弱,仍可以给予孩子力量、爱、抚慰。
小说中,黛西及其兄妹喜欢用唱歌的方式来思念远方的妈妈、表达他们的喜悦与悲伤,以及结交朋友。作为贯穿小说始末的主线,音乐和歌曲无疑充分体现了小主人公的坚强人格、乐观精神,当仁不让地成为作者在其主旨书写中不容读者忽视的一笔亮色。小说中的每一首歌曲都承载着一个故事,有关于爱意的、有描述人物的、有讲述离弃事件的,而这恰恰揭示了儿童故事性思维这一最艺术化、诗性最为丰沛的认知过程。在儿童的世界里,泛灵性特征让儿童倾向于把抽象的原理、概念、感觉具象化。而这些具象化的形象又被儿童能动地带入到一个又一个的具体事件中,形成儿童独特的故事性思维。正如专门从事教育发展心理研究的H·加登纳教授在《艺术与人的发展》中指出的:对于许多“能够理解音乐,找出节拍、旋律和节奏的儿童,……他们大多把音乐看成是‘关于某种东西’的,换言之,他们把音乐当成是在讲故事”。事实上,我们得承认,“‘一个讲故事的人即是生活诗人,一个艺术家’,因为他能‘将日常生活、内心生活和外在生活、梦想和现实转化为一首以事件而不是语言为韵律的诗。’”(罗伯特·麦基)除了音乐、歌曲,游戏同样展现了黛西及其兄妹的儿童诗性生命。在一次发生在谷仓的严肃谈话中,姐姐黛西一边用刀片刮着帆船上斑驳的油漆,一边和弟弟萨米讨论着他在新学校里不同寻常的乖巧表现。黛西想让萨米知道妈妈的得病、离开不是他的错,“那不是任何人的错,甚至不是妈妈的错。”他不用为此来压抑天性、勉强自己承担“一份相当辛苦的工作”。此时,黛西又一次充当着成人的角色,开解着萨米心中的困惑,为萨米减压。紧接着,作者沃格巧妙地运用姐弟间的玩耍、嬉闹作为谈话的结尾,既强调主人公黛西不过还是个孩子这一事实,也点明了源于对日常生活的独特审美趋向和儿童自由自在的闲适心态,儿童习惯于把日常生活的事件游戏化童趣化,通过一些令人忍俊不禁的行为、机智风趣的语言,诗意就这样被自然而然地营造、传递出来。 三 黛西VS艾比——伦理价值判断与成人的诗性表达
成人角色作为儿童文学作品人物屏风中一个不可或缺的元素,无疑在成人作家、成人世界和儿童角色、儿童世界之间搭起了一座交流沟通的桥梁,传递着成人的主体审美意识和伦理价值趋向。通过描写外婆艾比这个被主流社会所误解、所摒弃的成人角色,作者沃格聚焦于人的本性与社会伦理价值判断之间的矛盾。小说中艾比对外孙女黛西所传递出的伦理价值观也充分展示了作者对真、善、美这一人类理想诗性品质、美德的不懈追求。
“你必须尽力去付出,去了解你关心的人,不然,有一天他们可能会离开的。”正如艾比告诉黛西的那样,“对你所爱的人要尽力付出”。这一伦理价值观是艾比通过非常艰难的方式才获知的,为此她付出了失去生命中几乎所有亲人的代价。自从她的三个孩子离开家,她就再也没有和他们有过任何联系,连她的大儿子约翰通知她自己结婚喜讯的信,她也没有做出任何回复。在黛西及其弟妹来到他们外婆家之前,作为外婆的艾比竟然对他们四个的存在一无所知。自从丈夫去世后,艾比差不多失去了和外界的所有联系。迥异于常人的行为举止、伦理标准使得艾比在外人眼中就是个怪人,就像詹姆斯所说,“镇上的很多人都认为她疯了。”但四个孩子的到来,给了艾比重新来一次的机会。对黛西及其弟妹而言,外婆艾比代表着新家和新生活。反之,对艾比而言,四个孩子的到来也让她重新有了家的温暖与责任。艾比的伦理价值判断不以社会诉求为准则,而更关注人的本能欲望。当由于不想因为自己太聪明而显得与同学格格不入的詹姆斯准备写点同学们会感兴趣的东西时,外婆艾比却说,“我觉得你应该写你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当在家长会上听到萨米的老师表扬萨米是个难得的乖孩子时,艾比想到的却是,“但实际上他并不是那样的乖孩子,……,他只不过是努力装成那样。”她不希望才上小学二年级的萨米为了某个不应该是他这么小年级就承受的顾虑而伪装自己。艾比的伦理价值判断淋漓尽致地表达出了作者沃格的成人诗性指向,让读者体会到往往是人之常情,而非某些伟大但空泛的理想成为小说中最撼动人心灵的爱之歌。“质言之,个体的生命感觉千差万别,这种伦理要求带有鲜明个性色彩,是人自由意志的表现,尊重人之常情就是尊重常人的本能或天性的伦理,是一种现代性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你必须主动去接触每个人,接触你的家人。……你应该伸出自己的手。就算他们拒绝,你也要坚持不懈,……”“你不能把手紧握着伸出去,……”“伸出手”是艾比所提出的“要尽力为你所关心的人去付出”这一理念的具体实施途径,是艾比伦理价值观的具象表述方式,彰显着作者沃格对如何建构人与人和谐关系的价值趋向与审美立场。艾比把米莉为还远远不到工作年限的黛西提供一份工作看作是向黛西伸出手,把黛西的那篇关于妈妈的人物描写视为黛西的一次“伸手”,她主动告诉音乐老师林格勒先生自己在经济上的窘迫也是向外人伸出手的例证。“伸出手”不仅包含了伸手人的好意、诚恳、信任、和与人为善的愿望,也体现了作者沃格所推崇的一种仁爱与平等的伦理叙事形式。“伸手人”既可以是代表主流社会、拥有话语权的权力阶层,如成人、男性、老板、老师等,也可以是弱势群体的代表,如孩子、妇女、学生、或被社会边缘化的人。伸手的目的是为了沟通、对话、交流、了解。这种沟通、对话应当是真诚的、平等的、友好的、有启发性、和有意义的。对话的意义,用著名诗学理论家叶维廉的话可谓恰当,“用对话的方式达致两者不同意境的融汇”。而文学的诗性就是在这不同意境的融汇中得到了抒发。
参考文献:
[1] 侯颖:《为童年留下一片绿洲——论儿童文学的诗性品质》,《当代文坛》,2011年第3期。
[2] 王悦:《〈陌生人的慰藉〉:不可靠的人物方阵及其叙述》,《国外文学》,2011年第2期。
[3] 辛西娅·沃格,周照宇译:《黛西之歌》,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2011年版。
[4] 吴其南:《守望明天:当代少儿文学作家作品研究》,宁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作者简介:范湘萍,女,1973—,河南开封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英美文学、英语教学,工作单位:上海政法学院外国语学院。
关键词:《黛西之歌》 叙事人物方阵 儿童文学诗性指向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一 引言
美国著名儿童文学作家辛西娅·沃格(Cynthia Voigt)作品众多,“舵工系列”、“王国系列”、“坏女孩系列”都堪称其呕心佳作。其中,多部作品获奖,如《卡伦德文件》获1984年度青年类埃德加·爱伦·坡文学奖,《黛西之歌》、《独居者的悲伤》分别荣获1983年度、1984年度美国儿童文学最高奖项——纽伯瑞儿童文学金奖及荣誉奖。“舵工系列”中的第二部作品《黛西之歌》(Dicey’s Song)作为沃格的第一部获奖作品,被翻译成数十种语言,在世界范围内受到广泛关注。
隐含作者沃格在《黛西之歌》中以第三人称的叙述视角续写着“舵工系列”第一部小说《回家》(Homecoming)中那四个无家可归的兄妹的故事:十二岁的黛西,由于家庭贫困,被爸爸抛弃,而生病的妈妈又不幸进了精神病院,不得不独自承担起照顾三个弟妹詹姆斯、美贝斯和萨米的重任。这四个孩子在经历千辛万苦的艰难旅途之后,终于来到了他们从未谋面的外婆艾比的家。在那里,他们领悟了生活中最需要的东西——爱、幽默感、信任和勇气。作为一部儿童文学作品,《黛西之歌》无疑拥有儿童叙事所着意渲染的励志效果,小说中涉及的苦难生活、祖辈的爱恋、同学与老师的误解、冲突及友谊等经典儿童文学情节要素,对其受众无不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说服、劝诫、告知、或感染读者。然而,这部小说又不同于一般青少年小说,作者沃格运用精湛的叙述手法,使整部小说围绕以主人公黛西为中心的两组叙述人物方阵展开,通过对人物性格的深刻塑造,揭示了儿童文学的独特诗性指向。就儿童文学的意义,吴其南教授指出,“就是要引导儿童走入诗性的世界,培养儿童的诗性的体验能力,将儿童由于与现实功利的天然距离产生的萌芽性美感变成自觉的审美能力,从源头上反抗现实生活、理性等对人的异化,为人生保留一点诗性的绿洲。”在作家辛西娅·沃格所创造的这个“类真”世界里,其诗性指向的不仅是儿童精神生命中的独特诗性品质,还有彰显人类本真、善良、纯净的人文伦理价值观,及其成人的诗性表达方式。
本文拟以两组人物关系:黛西与其弟妹、黛西与其外婆艾比为分析对象,探讨作家辛西娅·沃格如何在复杂微妙的人物关系中穿插不同人物的迥异个性描写,从而将一系列发生在祖孙间、姐弟间的看似平淡无奇的故事衍化为人性深处潜意识的再现,并由此揭示儿童文学的诗性指向。
二 黛西VS弟妹——成人责任与儿童诗性生命的自洽
孩子?家长?黛西,这个十二岁的小姑娘由于父亲的离弃和母亲的因病失踪而被迫在这个只有孩子没有成人的家庭中拥有了多重身份。首先,对于整个家庭、对于她三个弟妹而言,她是一家之长。黛西必须扮演成年人的角色,承担起成年人的责任:照顾弟妹,设法弄到食物,不让大家挨饿——而这恐怕是让黛西最头痛,也可能是一个一直烦扰她的问题;为大家重新寻找一个家,为他们自己找一个能做他们监护人的成年人;操心詹姆斯为什么总是我行我素,美贝斯是不是真是外人所说的智障,萨米为什么总是怒气冲冲地去打架;因为和外婆一样担心有这么多人要糊口而主动寻找干零工的机会,赚钱补贴家用。在这个充当成人角色的世界里,黛西总是把自己的存在、需求放在一个最不起眼的位置。作为一名学生,黛西并不愿在自己的学业上花费太多精力,她认为,“学校里的事没什么好想的,……上学就是浪费人的时间。”学习只是按时完成作业、不旷课、能够顺利升级。唯一能让她担心的与学校、学习有关的烦心事一定都和三个弟妹有关。作为一个进入青春期的少女,黛西对自己的着装无所谓,对自己身体发生的细微变化视而不见,对异性的倾慕刻意忽视。这个成人角色黛西扮演得尽职尽责,但在这套“成人外套”下却始终无法掩盖住她的另一个真实身份——孩子的存在。
作为一个未成年的孩子,黛西拥有和其他所有孩子一样的诗性幻想、情感表达、游戏倾向。近代著名儿童心理学家让·皮亚杰发现,儿童思维具有泛灵性,即在儿童的眼睛里,所有的事物都是拥有生命的。而这种泛生论一直到儿童成长到12岁左右还存留在其潜意识中,滋养着儿童诗性的独特生命体验,丰富着儿童在其对现实生活的有限认识反衬下的绚烂想象力。正如侯颖教授所说:“诗性不是寓居在儿童生活之中,诗性即儿童生活本身。”黛西的生活从来就不缺乏幻想。虽然已是一个十年级的中学生,她仍然可以把由于酷热而无精打采地耷拉着的橡树树叶想象成无数条滴着口水的小狗舌头。而那艘她花费了大量金钱、时间和精力修缮的小帆船无疑承载着她所有的诗性期望。虽然在小说第一章,这艘小帆船还因船底的破损而不能下水,但黛西已经迫不及待地把它视为“她的幸运符,她的吉祥物,她的金罐子”。在黛西的潜意识里,与其说这是一艘破旧不堪的小帆船,不如说它更像现实世界中她那个支离破碎的家,对小船的整修和对新家的重建之间构成了一种明显的隐喻,成为主人公的精神寄托。每一次黛西在生活中遇到烦心事或情绪低落时,她总会躲到小帆船那里寻找希望、慰藉。在黛西泛灵性的思维中,这个残破的船体被赋予了生命,被内化为一个象征的能指,其背后所隐喻的是黛西妈妈那被疾病、困苦的生活折磨得不堪一击的母体,虽然虚弱,仍可以给予孩子力量、爱、抚慰。
小说中,黛西及其兄妹喜欢用唱歌的方式来思念远方的妈妈、表达他们的喜悦与悲伤,以及结交朋友。作为贯穿小说始末的主线,音乐和歌曲无疑充分体现了小主人公的坚强人格、乐观精神,当仁不让地成为作者在其主旨书写中不容读者忽视的一笔亮色。小说中的每一首歌曲都承载着一个故事,有关于爱意的、有描述人物的、有讲述离弃事件的,而这恰恰揭示了儿童故事性思维这一最艺术化、诗性最为丰沛的认知过程。在儿童的世界里,泛灵性特征让儿童倾向于把抽象的原理、概念、感觉具象化。而这些具象化的形象又被儿童能动地带入到一个又一个的具体事件中,形成儿童独特的故事性思维。正如专门从事教育发展心理研究的H·加登纳教授在《艺术与人的发展》中指出的:对于许多“能够理解音乐,找出节拍、旋律和节奏的儿童,……他们大多把音乐看成是‘关于某种东西’的,换言之,他们把音乐当成是在讲故事”。事实上,我们得承认,“‘一个讲故事的人即是生活诗人,一个艺术家’,因为他能‘将日常生活、内心生活和外在生活、梦想和现实转化为一首以事件而不是语言为韵律的诗。’”(罗伯特·麦基)除了音乐、歌曲,游戏同样展现了黛西及其兄妹的儿童诗性生命。在一次发生在谷仓的严肃谈话中,姐姐黛西一边用刀片刮着帆船上斑驳的油漆,一边和弟弟萨米讨论着他在新学校里不同寻常的乖巧表现。黛西想让萨米知道妈妈的得病、离开不是他的错,“那不是任何人的错,甚至不是妈妈的错。”他不用为此来压抑天性、勉强自己承担“一份相当辛苦的工作”。此时,黛西又一次充当着成人的角色,开解着萨米心中的困惑,为萨米减压。紧接着,作者沃格巧妙地运用姐弟间的玩耍、嬉闹作为谈话的结尾,既强调主人公黛西不过还是个孩子这一事实,也点明了源于对日常生活的独特审美趋向和儿童自由自在的闲适心态,儿童习惯于把日常生活的事件游戏化童趣化,通过一些令人忍俊不禁的行为、机智风趣的语言,诗意就这样被自然而然地营造、传递出来。 三 黛西VS艾比——伦理价值判断与成人的诗性表达
成人角色作为儿童文学作品人物屏风中一个不可或缺的元素,无疑在成人作家、成人世界和儿童角色、儿童世界之间搭起了一座交流沟通的桥梁,传递着成人的主体审美意识和伦理价值趋向。通过描写外婆艾比这个被主流社会所误解、所摒弃的成人角色,作者沃格聚焦于人的本性与社会伦理价值判断之间的矛盾。小说中艾比对外孙女黛西所传递出的伦理价值观也充分展示了作者对真、善、美这一人类理想诗性品质、美德的不懈追求。
“你必须尽力去付出,去了解你关心的人,不然,有一天他们可能会离开的。”正如艾比告诉黛西的那样,“对你所爱的人要尽力付出”。这一伦理价值观是艾比通过非常艰难的方式才获知的,为此她付出了失去生命中几乎所有亲人的代价。自从她的三个孩子离开家,她就再也没有和他们有过任何联系,连她的大儿子约翰通知她自己结婚喜讯的信,她也没有做出任何回复。在黛西及其弟妹来到他们外婆家之前,作为外婆的艾比竟然对他们四个的存在一无所知。自从丈夫去世后,艾比差不多失去了和外界的所有联系。迥异于常人的行为举止、伦理标准使得艾比在外人眼中就是个怪人,就像詹姆斯所说,“镇上的很多人都认为她疯了。”但四个孩子的到来,给了艾比重新来一次的机会。对黛西及其弟妹而言,外婆艾比代表着新家和新生活。反之,对艾比而言,四个孩子的到来也让她重新有了家的温暖与责任。艾比的伦理价值判断不以社会诉求为准则,而更关注人的本能欲望。当由于不想因为自己太聪明而显得与同学格格不入的詹姆斯准备写点同学们会感兴趣的东西时,外婆艾比却说,“我觉得你应该写你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当在家长会上听到萨米的老师表扬萨米是个难得的乖孩子时,艾比想到的却是,“但实际上他并不是那样的乖孩子,……,他只不过是努力装成那样。”她不希望才上小学二年级的萨米为了某个不应该是他这么小年级就承受的顾虑而伪装自己。艾比的伦理价值判断淋漓尽致地表达出了作者沃格的成人诗性指向,让读者体会到往往是人之常情,而非某些伟大但空泛的理想成为小说中最撼动人心灵的爱之歌。“质言之,个体的生命感觉千差万别,这种伦理要求带有鲜明个性色彩,是人自由意志的表现,尊重人之常情就是尊重常人的本能或天性的伦理,是一种现代性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你必须主动去接触每个人,接触你的家人。……你应该伸出自己的手。就算他们拒绝,你也要坚持不懈,……”“你不能把手紧握着伸出去,……”“伸出手”是艾比所提出的“要尽力为你所关心的人去付出”这一理念的具体实施途径,是艾比伦理价值观的具象表述方式,彰显着作者沃格对如何建构人与人和谐关系的价值趋向与审美立场。艾比把米莉为还远远不到工作年限的黛西提供一份工作看作是向黛西伸出手,把黛西的那篇关于妈妈的人物描写视为黛西的一次“伸手”,她主动告诉音乐老师林格勒先生自己在经济上的窘迫也是向外人伸出手的例证。“伸出手”不仅包含了伸手人的好意、诚恳、信任、和与人为善的愿望,也体现了作者沃格所推崇的一种仁爱与平等的伦理叙事形式。“伸手人”既可以是代表主流社会、拥有话语权的权力阶层,如成人、男性、老板、老师等,也可以是弱势群体的代表,如孩子、妇女、学生、或被社会边缘化的人。伸手的目的是为了沟通、对话、交流、了解。这种沟通、对话应当是真诚的、平等的、友好的、有启发性、和有意义的。对话的意义,用著名诗学理论家叶维廉的话可谓恰当,“用对话的方式达致两者不同意境的融汇”。而文学的诗性就是在这不同意境的融汇中得到了抒发。
参考文献:
[1] 侯颖:《为童年留下一片绿洲——论儿童文学的诗性品质》,《当代文坛》,2011年第3期。
[2] 王悦:《〈陌生人的慰藉〉:不可靠的人物方阵及其叙述》,《国外文学》,2011年第2期。
[3] 辛西娅·沃格,周照宇译:《黛西之歌》,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2011年版。
[4] 吴其南:《守望明天:当代少儿文学作家作品研究》,宁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作者简介:范湘萍,女,1973—,河南开封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英美文学、英语教学,工作单位:上海政法学院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