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在为民的《我们三代人》

来源 :博览群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mqlov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汤先生亲自撰写的《我们三代人》近日终于由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了。读着先生的书,好像先生又回来了,我们可以继续向先生汇报思想,聆听先生的教诲。
  《我们三代人》一书是先生人生之乐之忧之情之爱的真实写照,也是先生对其祖父、父亲道德文章的梳理与总结,同时也是对自己思想的概括,读后使人颇有得汤学心传的自豪。可以说,我们要理解古士大夫的人生情怀,读此书,从雨三公汤霖身上即可得以体会,真正理解“事不避难,义不逃责”的真谛,从中也觉得孔门弟子为何对于仕途之孜孜以求,发出不仕无义的强音。济世为民走仕途当属最直接的途径,若无此机缘则隐于野,在隐野之中力所能及,修身齐家,恩泽乡里,以表达作为士者志在为民的情怀。
  阅读先生的《我们三代人》,对我们有更大启发的应该是我们通过三代人的变化,感受中国历史的变迁、文化的演变,然而在汤氏三代中却有一条始终不变,即古士大夫的情怀未变,“事不避难,义不逃责”的使命感未变。
  在雨三公汤霖身上,我们看到的是一位为民请命,造福一方,廉洁自律,“在野则忧其君,在朝则忧其民”的历经宦海沉浮的士大夫。在雨三公汤霖留下的家训中,除了“事不避难,义不逃责”而外,还有“素位而行,随适而安”,“毋戚戚于功名,毋孜孜于逸乐”,从中我们自会体会到一些酸甜苦辣,顺逆穷达,也似乎有一种“无可奈何花落去”的心境,然而可贵之处正在于“素位而行,随适而安”的豁达态度,无怨无悔,不怨天不尤人的超然胸襟。即便在这样一种处境下,仍要对社会、对他人尽职尽责。孟子说:“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穷不失义,故士得己矣!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矣。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尽心上》)
  这种思想、情怀、责任,到了锡予公时仍然可见一斑。一次,时值袁世凯统治时期,国家前途渺茫,锡予公与吴宓先生讨论起国亡时“吾辈将何作”的沉重话题。吴宓先生说:“上则杀身成仁,轰轰烈烈为节义死,下则削发空门,遁迹山林,以诗味禅理了此余生,如是而已。”锡予公则言:“国亡之后不必死,而有二事可为:其小者,则以武力图恢复;其大者,则肆力学问,以绝大之魄力,用我国五千年之精神文明,创出一种极有势力之新宗教或新学说,使中国之形式虽亡,而中国之精神、之灵魂永久长存宇宙,则中国不幸后之大幸也。”锡予公这段话令当时的吴宓深为叹服,今天读后仍令我辈后学赞叹不已。此种理想不正是“事不避难,义不逃责,素位而行,随适而安”精神之传承吗?
  到了先生时,先生在青年时追随政治上的进步,理想仍在为民服务,学以致用。先生虽对自己在“梁效”之时担任毛主席的秘书班子成员,深以为内疚,造成了当时历史背景下的很多人被整、挨整的局面。然而置身于当时社会的背景,谁又逃避得了呢?何况是跟着毛主席?今天历史又将再次证明毛主席思想的伟大英明超过中国共产党历史所有的领袖。改革开放之后,先生又组建“中国文化书院”为复兴中国传统文化作学术方面的梳理与培养人才工作。后来又号召青年学者参与到与亨廷顿文明冲突的对话当中,以期消减亨氏理论给儒家文化圈与伊斯兰文化圈带来的负面影响。再后来先生又领导编纂《儒藏》,旨在进一步为复兴中华传统文化奠定更大的基础。在他去世前的几个月还召开学术会议,讨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以期马克思主义儒家化,按先生的说法“马克思主义对于中国传统文化而言是支流”,而中国传统文化是主流,支流必将归于主流之中。如此的作为,其精神仍在“事不避难,义不逃责”。古士大夫胸怀天下、修齐治平的理想,在先生的身上表现得如此充分。
  《我们三代人》一书,人分三代,精神则一。这个一,从小而言是汤氏三代之精神,其名曰“家训”;从大处而言则上可追溯孔孟,是中华传统文人、士大夫一以贯之的情怀理想。
  此外,读先生的《我们三代人》也是学习锡予公汤用彤先生学术思想的捷径。至少我们从中可以确立锡予公以下的学术观点:
  (一)以中国文化为主流,兼容西方、印文化。正如他所言:“取他国之淳粹,炉铸于本国之精神。”这一观点在他的《道德为立国本议》一文中体现得更为充分。他说:“励行孝悌,移之以爱国,推之以合群”,“中国立国,首重孝悌。故教育之实,始自家庭;而道德之源,肇于孝悌……道德为国之大本,实世界所公认。”他还总结罗马灭亡的原因实在在于失去本国固有之精神。他说:“古者罗马领袖全欧,因醉心希腊文化,失本国之精神,终以亡国。是则一国之兴亡,非系乎甲兵、政事,乃视乎道德之高下,尤视乎本国固有道德之存亡。今吾国处世界竞争之中,强邻环伺,情异势殊。兵战、商战之失败,实由于道德之不能战胜。人民富藏,适为敌资。蹈罗马之故辙而不自知,乃嚣然谓:‘孝悌不足讲,礼教不足取,孔道不足法,国粹不足保。’旧日之道德,即澌灭于无形;新学之颓风,遂散于四土。变夏为夷,谓他人父;沧海横流,莫知所属。曩者亡于五胡、辽、金、蒙古,未成之事实,将真见于今日。”
  锡予公当年之主张,伴随历史之演进,愈发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同。今日经济虽繁荣,但道德下滑,汉奸频生,正如锡予公所言“适为敌资”。
  (二)在对待科学的问题上,主张理学为本,而不能以科学为本,在科学与理学之间,理学是本,科学是其次的。
  他在《理学谵言》一文中说:“夫以古之理学与今之科学比,则人咸恶理学而求科学矣,不知理学为天人之理,万事万物之理,为形而上之学,为关于心的;科学则仅为天然界之律例,生物之所由,驭身而不能驭心,驭驱形骸而不能驱精神,恶理学而乞灵科学,是弃精神而任形骸也。国人皆恶理学,则一国之人均行尸走肉耳,国乌得国哉?”
  今日读此文,惊叹先生对于中国文化理解之深刻,以及对于科学本质研究之透彻,而且丝毫不掩饰自己的观点,锡予公之治学济世精神由此可见。在“五四”以来西学东渐并大有替代“中学”之潮流下,锡予公之远见之深刻之力挽狂澜之使命感,不得不让人钦佩之至。
  今日世界局势,人类之生态危机、道德危机、霸权与恐怖日益激化危机、市场竞争日益白热化危机,不正是由于人类趋物而不要精神、不要“心”所积累下的恶果吗?
  (三)在学术研究方面,提出“统计全局,精考实事,平情立言”,以及“故如仅凭陈迹之搜讨,而无同情之默应,必不能得其真”,“如徒于文字考证上寻求,而乏心性之体会,则所获者其糟粕而已”。
  今日之学者受科学思维影响,一则偏颇片面;二则唯物,将主客观分离。做学问为达到自己观点之确立,专门搜讨能证明自己观点的材料、资料,为立观点而做学问,忘记了“志于道”的学术宗旨,甚至更为严重者,学问只为少数利益集团服务,以期获取经济利益,使真理蒙上了灰尘,学术利益集团化,戕害社会,谋财害命。转基因正是一显例。
  以上若干仅是《我们三代人》的大海之一粟,越读越有滋味,读得越多,读得越细,还能挖掘出很多关于人生、教育、家庭、爱情、婚姻等诸多的人生启示。希望大家了解国学、了解汤学、了解汤氏三代人的情怀与人生经验,从中汲取我们每个人所需要的滋养。
  (作者单位:西安交通大学)
其他文献
在新诗和旧体诗之间应该有一个湖泊,这座湖泊可以称为“凝视”。  关于“凝视”,萨特认为,他人的凝视带来羞耻或骄傲,并呈现出凝视对面的我本身,使我有了生命。在萨特这里,“凝视”点燃自我反省、自我觉悟、自我认同,这就像李白“相看两不厌,唯有敬亭山”,和辛弃疾“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很逍遥的生存状态。拉康则认为:“通过凝视,我进入了光,我接受的正是来自凝视的影响。”根据拉康的凝视理论,在诗
由于专业和工作的关系,我曾经看过许多现代作家的故居,也自然有些话可以说。  ·壹·  以下这件与作家故居有关的事情是我亲历的。1982 年在上报建立北京茅盾故居的申请还未批下的当儿,听说有人对作家故居设得过多而高级干部逝世后建故居却不易的情况有意见。当然这仅是耳闻,但故居所在的这条交道口后圆恩寺胡同可是个卧虎藏龙之地,三进四进的四合院多得是,前门在这个胡同而后门走那个胡同的房子也不在少数,茅盾这个
美人,永远是文学家们最钟情的礼赞对象,即便是普通人也喜欢称赞天生丽质难自弃的女子,比如江南人会这样称赞一个小姑娘 :“格个小姑娘水灵灵的”——众所周知的杨乃武与小白菜的故事里,女主人公毕秀姑之所以被叫做小白菜,就是因为长得水灵灵的。山东大汉则喜欢说 :“这个大嫚长得好啊。”而东北人称赞一个女子的容貌的时候会说 :“这个姑娘长得贼好看。”话是土了点儿,可情份是真的,发自肺腑。由此可见地大物博的中国,
善诗者韵至心声。读着苏连硕的诗,清逸与纯真一缕一缕地从他静穆的内心流出,渗透出了生命的静幽淡雅,一股灿然的青春风扑面而来。若不是已知老人家几近耄耋,定然会以为这是少年才俊的挥就——正所谓“踏遍青山人未老,风景这边独好”。诗如风景,风景如诗;别具一格,风景独好,是对苏连硕最贴切的写照。  苏连硕能够优雅地面对红尘大千世界独善其身,用独特的笔触挥毫兴墨,幻化出独树一帜的意象表达,为读者铺出一幅心旷神怡
1922年,纽约。尼克·卡拉威是一个来自美国中西部中产家庭的年轻人,他在放弃自己的作家理想后来到了纽约,白天在交易所中推销股票,晚上则在长岛西卵区的一间小平房中消磨时光。西卵区中新贵云集,其中最引人注意的是尼克的邻居盖茨比,挥金如土的他引发了纽约各色社会名流的注意,他们在他的豪宅里夜夜笙歌,然而作为聚会的主人,盖茨比神秘的行事方式却让所有人都对他知之甚少。直到盖茨比借尼克的朋友乔丹·贝克之口,恳请
传统节俗活动为日常生活按下了暂停键,打破了人们生活的原有时空体系。康德认为,个体对世界的感受是由时间与空间两种基本方式构成的。节日的特殊之处就在于,它为参与者提供了不同于日常生活的时间与空间感,节日好像构建了一个新世界,一切事物、行为都被赋予了更为丰富的内涵,生命在此解除了外在的桎梏,得到短暂的解脱。我们在《与时偕行》一书中,希望揭示出不同节日中节俗活动丰富多彩的意义,以及个体在节日时空中独特的生
1931年,鲁迅在送自己的学生增田涉回国时,写下了一首七言绝句,即著名的《送增田涉君归国》:扶桑正是秋光好,枫叶如丹照嫩寒。却折垂杨送归客,心随东棹忆华年。  (鲁迅,《鲁迅全集》第16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P280)  增田涉是日本人,鲁迅也曾在其人生的青春时代东渡扶桑。离别之际,一句感慨万千的“心随东棹忆华年”,忆的除了当年的自己,或许还有当时当地的那些故人。这其中,最令鲁迅无法忘怀
1898年,晚清外交官、著名学者马建忠著《马氏文通》,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于是中国有了“第一部讲语法的书”(吕叔湘语,见《马氏文通》重印序,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P1)。马氏研习西学,尤精欧文,其书云:“余观泰西,童子入学,循序而进,未及志学之年,而观书为文无不明习。”而中国少年“能及时为文而以其余年讲道明理以备他日之用者,盖万无一焉”(《马氏文通》P13)。他敏锐地意识到,个中缘由,乃在于中国缺
第一次听孙玉文老师教诲是在2010年。那时我读本科二年级,录取了北京大学古典语文学项目,选择古代汉语方向。孙老师是教研室主任,他把我们几个同学聚在一块,讲了两个事情:第一件,王力先生高小毕业之后,做了几年家庭教师,熟读学生家中所藏14箱古书,奠定了扎实的国学根基;第二件,“文革”以后王力先生给学生讲“如何读书”,不能只陷在一个很小的领域中,要广泛地阅读。孙老师随后介绍说古代汉语有文字、音韵、词汇、
德鲁·福斯特或许是中国读者最为熟悉的美国人之一,我猜测这主要不是因为其专业学术成就,而是因为她作为哈佛大学校长的名气才为国人所熟知的。福斯特同时还是哈佛历史上首位女校长,也是1672年以来第一位没有哈佛学习经历的,而且是在南部长大的女校长。对于长期推崇哈佛大学的大部分中国人来说,福斯特的这些经历是极为耀眼的光环,她受到普通读者的关注也是情理之中。  但对专业学者来说,福斯特的名气则首先在于她是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