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278.08 【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1326-3587(2012)08-0044-01
随着这几年教学要求中对语法讲解的淡化,教师从原来的重点讲解,转变成了潜移默化的让学生接受规律。从语法题的解答情况看,学生们在此类题目上的问题比较严重,困惑之处颇多。其实,教师不重点讲解语法,并不意味着此类题目无章法可循。遇到考察语法的题目,应先领会其语意语境,再确定其语法形式。
准确判断语法题,提高正确率,注意点如下:
一、勿直接套用语法
首先,语法的规则是有限的,但具体的句子是无限的。我们不可抛开语意,简单直接的套用语法规律。例:
In April,thousands of holidaymakers remained abroad due to the volcanic ash cloud.
A. sticking B. stuck C. to be stuck D. to have stuck
看到此题,很多学生就会首先选择A选项,或者C选项。因为根据法的基本了解,学生已经记住了 remain doing (仍然做……) 和 remain to be done (有待被……)。而句意是:四月份,成千上万的度假者,由于火山灰云而被困在国外,不能回来。其中stick表示:困在……之中时与主语thousands of holidaymakers是被动关系,remain 为系动词,故用stick 的过去分词作表语。
在以上例子中,虽然remain的意义以及用法是关键,但stick 与thousands of holidaymakers的关系同样重要。
其次,语法内部是相互制约的,联系紧密,不是可以随心所欲的。例:
you read the instructions closely ,you would know what I referring to now.
A. Had ; was B .Should ;am C. Had ; am D. If ; was
这是一个错综虚拟条件句,从句是与过去事实相反的非真实条件句。如果学生简单理解一下,句意是:如果你仔细阅读说明书的话,你就会明白我现在所提到的事情了。看到了now,学生可能会判断成是对现在的虚拟,于是选择B选项。实际上语意体现的是:如果你仔细阅读过说明书的话,你就会明白我现在所提到情了。学生也可能根据:“如果”而选择D 选项。学生还可能记住了:“现在的虚拟用过去式”,从而选择A选项。实际上,“我所提到的事情”是真实情况,不能虚拟。在此题中,学生还必须要了解的知识是 If you had read ……相当于had you read ……。由以上语意和语法知识的结合,断定答案应为C选项。
以上例子要特别注意的是:出现了虚拟,不一定整体都是虚拟;倒装的方式作为非真实条件句,学生要很熟悉。
二、会意要全面,精当
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很多学生做错题目之后,会问:“能帮我翻译一下吗?这句话什么意思?”这也说明学生做错语法题的关键不是因为语法结构难总结,难记忆,而是对句意的把握不准确,对词义的猜测很为难。
如:-Why ,Jack ,you look so tired !-Well ,I the house and I must finish the work tomorrow.
A. was painting B. will be painting C. have painted D. have been painting
此题考察时态,题中的四个选项的语法结构本身都比较简单,但是学生易错在哪里?A项表示“那时正在粉刷”;B项表示“将会正在粉刷”;C项表示“已经粉刷了”;D项表示”过去到现在一直在粉刷”。此题的关键就是理解语意要全面,根据“look so tired”(现在看起来很累)以及 “finish the work tomorrow”(明天完成这个工作),学生结合起来想:怎么会累?还没有完成?说明:之前在粉刷,之后还会继续粉刷一段时间,因此判断选项D 是恰当的表达。再如:Modern science has given clear evidence smoking can lead to many diseases.
A. what B. which C. that D. where
此题关于名词性从句的关系词应用。学生主要的错误在于把它与定语从句混淆起来。往往会看到evidence(名词)时,选B项。看懂“smoking can lead to many diseases”语意完整是关键。语意完整的情况下,evidence不可以充当后面句子的主语、宾语或表语。另外,关于名词性从句,学生心中应总结了一些语法知识,如:
that/what/which引导名词性从句的区别(如表)
在恰当的分析了局内的层层关系,恰当把握的语意之后,此题的正确答案C选项,也就迎刃而解了。
三、正确判断语法形式
虽然直接教语法的陈旧方式改变了,但语法知识的了解在语言学习中的地位不可取代。学生通过了解语法法则来归纳语言特点,发现语言规律,从而使英语学习更简单、更轻松,使应试能力得到提高。如:1.He had no sooner finished his speech the students started cheering.
A. since B. as C. when D. than
此题如果学生不了解“一 ……就……”的几种常用形式,很难做对:no sooner
…than…;hardly /scarcely …when… ,故选择D选项。
2. No sooner his speech than the students started cheering.
A. had he finished B. he had finished C. did he finish D he finished
此题学生应先了解这样的规律:具有否定意义的词或短语置于句首时(除否定词修饰主语外),句子一般要写成部分倒装。从而根据no sooner 判断句子要部分倒装。然后再根据“完成演讲”和“开始欢呼”之间的先后关系,判断A选项表达正确。
由此可见,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总结,概括,从而具备一定的语法知识,用来快速准确的判断题中的语法形式,至关重要。
四、在阅读中积累语法知识
由于语法教学的淡化,学生们变得不知所措,认为很少直接学习语法,等于语法知识就没有学。这是一种错误的观念。语法是在各种语言环境中存在的,也是在大量阅读过程中掌握到的。语法是对语言现象的归纳和总结。首先学生要进行广泛阅读各种语言材料,获得大量的词汇知识,有了基本语感后,教师视情形再对具体语法加以点拨,从死套语法的做法中解放出来,在形式上,的确是淡化了语法教学,但不影响学生语法知识的获得。
阅读是一个积极主动地思考、理解和接受信息的过程,也是一种复杂的智力活动。阅读要理解和领会文章细节,寻找某些特定的信息,了解文章的大意和中心思想等。其中,无论是猜词义,猜句意,还是总结段落和文章大意,学生都在大脑中形成某些语言规律的雏形,在此基础上,再得到老师适时的指导,真正具体的语法体系就形成了。
综上所述,语法题可以由难转易,在于方法得当和知识的积累。
随着这几年教学要求中对语法讲解的淡化,教师从原来的重点讲解,转变成了潜移默化的让学生接受规律。从语法题的解答情况看,学生们在此类题目上的问题比较严重,困惑之处颇多。其实,教师不重点讲解语法,并不意味着此类题目无章法可循。遇到考察语法的题目,应先领会其语意语境,再确定其语法形式。
准确判断语法题,提高正确率,注意点如下:
一、勿直接套用语法
首先,语法的规则是有限的,但具体的句子是无限的。我们不可抛开语意,简单直接的套用语法规律。例:
In April,thousands of holidaymakers remained abroad due to the volcanic ash cloud.
A. sticking B. stuck C. to be stuck D. to have stuck
看到此题,很多学生就会首先选择A选项,或者C选项。因为根据法的基本了解,学生已经记住了 remain doing (仍然做……) 和 remain to be done (有待被……)。而句意是:四月份,成千上万的度假者,由于火山灰云而被困在国外,不能回来。其中stick表示:困在……之中时与主语thousands of holidaymakers是被动关系,remain 为系动词,故用stick 的过去分词作表语。
在以上例子中,虽然remain的意义以及用法是关键,但stick 与thousands of holidaymakers的关系同样重要。
其次,语法内部是相互制约的,联系紧密,不是可以随心所欲的。例:
you read the instructions closely ,you would know what I referring to now.
A. Had ; was B .Should ;am C. Had ; am D. If ; was
这是一个错综虚拟条件句,从句是与过去事实相反的非真实条件句。如果学生简单理解一下,句意是:如果你仔细阅读说明书的话,你就会明白我现在所提到的事情了。看到了now,学生可能会判断成是对现在的虚拟,于是选择B选项。实际上语意体现的是:如果你仔细阅读过说明书的话,你就会明白我现在所提到情了。学生也可能根据:“如果”而选择D 选项。学生还可能记住了:“现在的虚拟用过去式”,从而选择A选项。实际上,“我所提到的事情”是真实情况,不能虚拟。在此题中,学生还必须要了解的知识是 If you had read ……相当于had you read ……。由以上语意和语法知识的结合,断定答案应为C选项。
以上例子要特别注意的是:出现了虚拟,不一定整体都是虚拟;倒装的方式作为非真实条件句,学生要很熟悉。
二、会意要全面,精当
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很多学生做错题目之后,会问:“能帮我翻译一下吗?这句话什么意思?”这也说明学生做错语法题的关键不是因为语法结构难总结,难记忆,而是对句意的把握不准确,对词义的猜测很为难。
如:-Why ,Jack ,you look so tired !-Well ,I the house and I must finish the work tomorrow.
A. was painting B. will be painting C. have painted D. have been painting
此题考察时态,题中的四个选项的语法结构本身都比较简单,但是学生易错在哪里?A项表示“那时正在粉刷”;B项表示“将会正在粉刷”;C项表示“已经粉刷了”;D项表示”过去到现在一直在粉刷”。此题的关键就是理解语意要全面,根据“look so tired”(现在看起来很累)以及 “finish the work tomorrow”(明天完成这个工作),学生结合起来想:怎么会累?还没有完成?说明:之前在粉刷,之后还会继续粉刷一段时间,因此判断选项D 是恰当的表达。再如:Modern science has given clear evidence smoking can lead to many diseases.
A. what B. which C. that D. where
此题关于名词性从句的关系词应用。学生主要的错误在于把它与定语从句混淆起来。往往会看到evidence(名词)时,选B项。看懂“smoking can lead to many diseases”语意完整是关键。语意完整的情况下,evidence不可以充当后面句子的主语、宾语或表语。另外,关于名词性从句,学生心中应总结了一些语法知识,如:
that/what/which引导名词性从句的区别(如表)
在恰当的分析了局内的层层关系,恰当把握的语意之后,此题的正确答案C选项,也就迎刃而解了。
三、正确判断语法形式
虽然直接教语法的陈旧方式改变了,但语法知识的了解在语言学习中的地位不可取代。学生通过了解语法法则来归纳语言特点,发现语言规律,从而使英语学习更简单、更轻松,使应试能力得到提高。如:1.He had no sooner finished his speech the students started cheering.
A. since B. as C. when D. than
此题如果学生不了解“一 ……就……”的几种常用形式,很难做对:no sooner
…than…;hardly /scarcely …when… ,故选择D选项。
2. No sooner his speech than the students started cheering.
A. had he finished B. he had finished C. did he finish D he finished
此题学生应先了解这样的规律:具有否定意义的词或短语置于句首时(除否定词修饰主语外),句子一般要写成部分倒装。从而根据no sooner 判断句子要部分倒装。然后再根据“完成演讲”和“开始欢呼”之间的先后关系,判断A选项表达正确。
由此可见,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总结,概括,从而具备一定的语法知识,用来快速准确的判断题中的语法形式,至关重要。
四、在阅读中积累语法知识
由于语法教学的淡化,学生们变得不知所措,认为很少直接学习语法,等于语法知识就没有学。这是一种错误的观念。语法是在各种语言环境中存在的,也是在大量阅读过程中掌握到的。语法是对语言现象的归纳和总结。首先学生要进行广泛阅读各种语言材料,获得大量的词汇知识,有了基本语感后,教师视情形再对具体语法加以点拨,从死套语法的做法中解放出来,在形式上,的确是淡化了语法教学,但不影响学生语法知识的获得。
阅读是一个积极主动地思考、理解和接受信息的过程,也是一种复杂的智力活动。阅读要理解和领会文章细节,寻找某些特定的信息,了解文章的大意和中心思想等。其中,无论是猜词义,猜句意,还是总结段落和文章大意,学生都在大脑中形成某些语言规律的雏形,在此基础上,再得到老师适时的指导,真正具体的语法体系就形成了。
综上所述,语法题可以由难转易,在于方法得当和知识的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