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针对当前大学生志愿服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基于志愿服务管理的视角,分别从社会工作理论、公共治理理论、学习型组织理论三种不同学科理论出发,探讨了作为大学生志愿服务管理主体的共青团组织在不同管理模式指导下应有的价值理念与角色定位,以期能够在某种程度上帮助完善志愿服务管理,提高志愿服务水平。
[关键词]团组织 大学生志愿服务管理 价值理念 角色定位
长期以来,共青团组织在我国的志愿服务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承担着对大学生志愿者进行管理的角色。共青团组织对大学生志愿者及志愿服务进行管理,其最终目的是在最大范围内调动青年的积极性,关注社会公益事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然而,共青团组织在促进志愿者事业发展中应处于什么样的位置,学者们的观点不尽相同:一是传统的管理指导定位,主张把志愿者活动全部纳入团组织管理,并由其行使一定的监督权;二是服务引导定位,主张不对志愿者组织进行严格的约束和管理,而是通过政策导向和舆论宣传引导志愿服务的良性发展,并对志愿者活动提供必要的支持,保障活动健康有序的开展;三是放任型定位,主张团组织只被动的为志愿服务活动提供支持和帮助,并不积极主动的参与其中。
这三种管理方式各具优势,但是实践证明,任何单一的管理方式都不能完全满足当前志愿服务活动过程中的新要求,也无法解决层出不穷的新问题。特别是随着大学生青年志愿者队伍的不断扩大,如何对这支队伍进行有效管理成为越来越重要的工作。科学规范的管理可以充分整合青年志愿者队伍的力量,以更加有效的方法开展志愿服务,推动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与完善。本文基于不同学科的理论视角,结合近几年志愿服务管理的工作经验,试图寻找出与当前大学生志愿服务现状和问题相适应的管理新思路,并重点探讨作为大学生志愿服务管理主体的共青团组织,在不同的管理模式指导下应有的价值理念与角色定位。
一、社会工作理论
1、理论价值
社会工作旨在帮助人们解决个人、群体(特别是家庭)和社区的问题,并帮助人们获得满意的人际关系、群体关系和社区关系。西方社会工作的发展是基于志愿服务发展而来,社会工作所秉承的价值理念与志愿服务精神一脉相承,其倡导的“助人自助”的核心理念是“志愿者精神”的重要补充和发展。其他诸多价值理念,如“助人自助”、强调“人在情境中”、“用生命影响生命”以及“以人为本”都成为志愿服务精神的重要补充。从管理视角出发,社会工作更强调方法、技术、制度与效果,强调对社会的适应以及适应过程中的理性表达,其科学的服务机制对于大学生志愿服务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2、针对问题——“热情有余,专业不足”
传统大学生志愿服务强调学生专业知识的指导与渗入,提倡学生结合所学专业知识开展服务活动,在服务过程中理论结合实际,学以致用,既服务社会,又加深了专业学习。这一直被视为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发展趋势。然而大学生专业的千差万别,使其无法体现服务过程中的针对性,即使像医学、法律等知识可以应用于社区服务等志愿活动中为居民提供相关的咨询等便利服务,但服务本身所需要的专门知识和方法仍然处于缺失状态。志愿服务活动缺乏系统的专门理论指导,相关服务方法和技巧往往也只在志愿者招募后作为短期培训的内容,而没有加以系统化和规范化。因而也造成了服务活动的盲目,甚至有时不当的服务对于接受服务的对象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和伤害。
3、价值理念——“助人自助”
“助人自助”的理念首先将“助人”放于第一位。主要表现为有全心全意为受助者服务的思想,且不以助人过程谋取私利。这与“志愿者精神”所倡导的无私奉献、助人为乐的精神相契合。“自助”则包含两方面含义。第一,达致大学生本身能力和思想觉悟的提高。第二,实现受助对象的最大成长,即帮助他人获得帮助自己的能力。团组织在志愿服务管理中如能坚持“助人自助”的价值理念,既关注服务对象的成长,又关注大学生个人的成长,将有利于实现受助者、志愿者和团组织三方共赢的局面。
4、角色定位——“督导者”
督导是社会工作专业的传统方法,旨在把社会工作知识和技术,由训练有素的社会工作者传授给新的社会工作者或实习生。除了教育功能以外,社会工作督导还兼具行政的功能,是社会工作机构保证服务质量的重要方法。对于经验并不丰富的志愿者,团组织可以扮演“督导者”的角色,通过督导与评估,来吸引与激励志愿服务的进行。一方面不断评估志愿服务对社会政策、机构以及社区、受助者的影响,让志愿服务在行动过程中有所承担,有所反馈,对行动的后果知晓并负责;另一方面更要注重评估志愿服务对志愿者的有效性,实现激励机制的完善。
二、公共治理理论
1、理论价值
治理理论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逐步兴起的管理理论,并在公共管理的各个领域,包括高等教育管理中产生了深远影响(王琦琦,2008)。治理理论给予大学生志愿者的管理体制和管理模式许多借鉴的内容,特别是治理理论所倡导的治理不是统治和控制,而是协调、是求同存异,化解冲突与矛盾的思想。治理作为社会的控制体系,强调的是各方之间合作互动的思想。治理作为自组织的网络,体现了建立在信任与互利基础上的、广泛的、社会参与的网络的思想,给大学生志愿者的管理制度的构想和设计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2、针对问题——“行政化色彩过浓”
目前,高校大学生志愿者活动大多是由高校团组织直接管理,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层层推动得以开展的,这种组织方式在志愿者行动发展初期曾起到过积极的作用,伴随着志愿者行动的深入开展,过于浓厚的行政化管理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大学生志愿者行动的深入发展,组织化动员方式隐含的强制性命令使得志愿服务的参与者在组织压力下虽有参与行为,但动机模糊,认同感不强,“要我参加”的命令性涵义与“我要参加”的志愿精神出现背离,淡化了服务行动蕴含的教育和引导功能。因而社会化动员模式的探索成为迫切需要。
3、价值理念——“治理而非统治”
全球治理委员会1995年发表了一份题为《我们的全球伙伴关系》的研究报告,提出了关于治理理论的本质。即把“治理”界定为“它是使相互冲突的或不同的利益得以调和并且采取联合行动的持续的过程。它既包括有权迫使人们服从的正式制度和规则,也包括各种人们同意或以为符合其利益的非正式的制度安排”。将“治理”的基本价值理念纳入大学生志愿服务管理,应注重以下几点:治理注重过程性而非一整套规则;治理过程的基础不是控制,而是协调;治理既涉及公共部门,也包括私人部门;治理不是一种正式的制度,而是持续的互动。其注重过程、发挥协调作用、讲求持续的互动的核心理念能够充分发挥志愿者的主观能动性,鼓励他们自主自愿地参加志愿服务活动,且追求志愿服务的实际内容和功效,以建立长效运作机制。
4、角色定位——“协调者” 当前的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内容和形式趋向于多元化、复杂化,并且与社会和社区的各种非营利和非政府组织发生密切的联系。活动主体的多元化,志愿者团队的兴起以及学生自主意识的觉醒,使得传统的自上而下的控制式管理不再广泛适用,生硬而不讲求方法的强制性命令可能造成大学生志愿者的活动转变为非自愿的组织活动,丧失了志愿的本真含义。有效探求组织化与社会化两种动员模式的结合,规避行政命令色彩以及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纯天然自发和混乱无序,使得“协调者”角色成为团组织开展工作的有效选择。一方面积极将社区、民间组织、志愿者团队以及学生自治组织共同纳入到治理主体的范畴中,并促成多方的协同合作,避免“统治权威”的唯一性、独占性色彩;另一方面,对志愿活动给予科学的制度安排,使约束与激励并存。
三、学习型组织理论
1、理论价值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彼得·圣吉博士最早将学习型组织理论系统化、学说化,并赋予其强烈实践精神。1990年,他在其代表作《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中首次对学习型组织理论进行了全面的阐述。提出了创建学习型组织的模型,即自我超越、共同愿景、心智模式、团队学习、系统思考,称为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理论中蕴含丰富的人力资源管理思想,其精神实质的运用对于志愿者管理具有三方面借鉴意义:一是建立志愿活动流程,实现志愿者的系统化管理;二是建立共同愿景和引入职业生涯规划,实现志愿者自我超越;三是加强团队学习,改善志愿者管理主体的心智模式。
2、针对问题——“只有付出,没有收获”
长期以来,志愿服务被赋予诸多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加之受行政化管理模式的影响,往往突出“志愿精神”中“无私奉献”的崇高一面,而将志愿服务片面的等同于“无偿服务”,和简单的“无偿服务”、“付出不求回报”等崇高的道德实践行为,与此同时,大学生志愿者的自主成才需求却往往被淡化和忽略,因此有时出现志愿者“疲于奔命”、“得过且过”的现象,更有甚者出现了“照几张照片,写几份总结”的服务活动,使其实际内容与精神实质相背离。志愿服务出自于奉献的理想,如何归于现实达致志愿者个人道德修养和综合素质提升的全方位成长,成为志愿活动长久开展的题中之意。
3、价值理念——“团队学习”
学习型组织使得团队成员“在其中,大家得以不断突破自己的能力上限,创造真心向往的结果,培养全新、前瞻而开阔的思考方式,全力实现共同的抱负,以及不断一起学习如何共同学习。”即,作为一个团队的共同学习和共同进步是学习型组织的最终目标。志愿服务大多以团队形式、项目化运作作为运行模式,团组织将“团队学习”理念纳入志愿服务团队管理,对于组建志愿者团队进行有效的引导,在突出其道德层面上的教育功能的同时,有效整合团队力量,注重团队学习和分享,使组织成员取得更高层次的共识,在团队中获得多层次收益。
4、角色定位——“能促者”
学习型组织理论背景下团组织的角色定位是一个“能促者”:将整个志愿服务过程视为育人过程,作为组织者的团组织和每一个学生个体为实践活动的两个端点,将组建团队视为连接两端的有力纽带和抓手。三者有不同的定位,其中,团组织的职能定位为:确立积极务实的志愿导向,帮助学生选择有价值和适宜的志愿服务课题;动员确保学生的全员参与与教师的全程指导;扶持培育精品项目,建立持久长效的活动组织机制。志愿服务团队开展活动,不追求路程的长短,而重视志愿服务的经历体验;不追求志愿活动宣传的声势大小,而重视服务成果是否能够利国利民切实有效;不追求志愿活动的数量,而重视是否能够树立典型打造精品;不追求服务时间的长短,而重视是否能长久坚持形成制度和精神的传承。每一个学生个体在志愿服务活动的锻炼中开阔眼界、体验过程,将所学专业知识应用于实际,尝试独立思考与团体协作,确立正确的实践理念,将实践成果深化、内化为自己成长的需要,并将好的做法在学生群体中传播与传承。
当前志愿服务事业发展的新趋势要求共青团组织发挥更为积极和有效的管理功能,从自身工作特点出发,有效借鉴以上三种理论,对其在志愿服务管理中的价值理念与角色定位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和探索。“督导者”、“协调者”、“能促者”,都强调作为管理主体的团组织的职能转换和角色重建,即丰富以往较单一的管理模式,注重服务和引导,努力追求志愿服务过程中的合作双赢,共同成长。
参考文献:
[1]韦卫,2009,《共青团对青年志愿者的管理定位研究》.
[2]彭华民,2010,“论志愿服务的社会工作督导模式”,《中国青年研究》,第4期,P31-34.
[3]王琦琦,2008,“治理理论与大学生志愿者管理的制度安排”,《教育与职业》,第29期,P69-71.
[4]曾维和,2005,“学习型组织理论对第三部门志愿者管理的启示”,《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第19期,P26—27.
[关键词]团组织 大学生志愿服务管理 价值理念 角色定位
长期以来,共青团组织在我国的志愿服务过程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承担着对大学生志愿者进行管理的角色。共青团组织对大学生志愿者及志愿服务进行管理,其最终目的是在最大范围内调动青年的积极性,关注社会公益事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然而,共青团组织在促进志愿者事业发展中应处于什么样的位置,学者们的观点不尽相同:一是传统的管理指导定位,主张把志愿者活动全部纳入团组织管理,并由其行使一定的监督权;二是服务引导定位,主张不对志愿者组织进行严格的约束和管理,而是通过政策导向和舆论宣传引导志愿服务的良性发展,并对志愿者活动提供必要的支持,保障活动健康有序的开展;三是放任型定位,主张团组织只被动的为志愿服务活动提供支持和帮助,并不积极主动的参与其中。
这三种管理方式各具优势,但是实践证明,任何单一的管理方式都不能完全满足当前志愿服务活动过程中的新要求,也无法解决层出不穷的新问题。特别是随着大学生青年志愿者队伍的不断扩大,如何对这支队伍进行有效管理成为越来越重要的工作。科学规范的管理可以充分整合青年志愿者队伍的力量,以更加有效的方法开展志愿服务,推动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与完善。本文基于不同学科的理论视角,结合近几年志愿服务管理的工作经验,试图寻找出与当前大学生志愿服务现状和问题相适应的管理新思路,并重点探讨作为大学生志愿服务管理主体的共青团组织,在不同的管理模式指导下应有的价值理念与角色定位。
一、社会工作理论
1、理论价值
社会工作旨在帮助人们解决个人、群体(特别是家庭)和社区的问题,并帮助人们获得满意的人际关系、群体关系和社区关系。西方社会工作的发展是基于志愿服务发展而来,社会工作所秉承的价值理念与志愿服务精神一脉相承,其倡导的“助人自助”的核心理念是“志愿者精神”的重要补充和发展。其他诸多价值理念,如“助人自助”、强调“人在情境中”、“用生命影响生命”以及“以人为本”都成为志愿服务精神的重要补充。从管理视角出发,社会工作更强调方法、技术、制度与效果,强调对社会的适应以及适应过程中的理性表达,其科学的服务机制对于大学生志愿服务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2、针对问题——“热情有余,专业不足”
传统大学生志愿服务强调学生专业知识的指导与渗入,提倡学生结合所学专业知识开展服务活动,在服务过程中理论结合实际,学以致用,既服务社会,又加深了专业学习。这一直被视为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发展趋势。然而大学生专业的千差万别,使其无法体现服务过程中的针对性,即使像医学、法律等知识可以应用于社区服务等志愿活动中为居民提供相关的咨询等便利服务,但服务本身所需要的专门知识和方法仍然处于缺失状态。志愿服务活动缺乏系统的专门理论指导,相关服务方法和技巧往往也只在志愿者招募后作为短期培训的内容,而没有加以系统化和规范化。因而也造成了服务活动的盲目,甚至有时不当的服务对于接受服务的对象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和伤害。
3、价值理念——“助人自助”
“助人自助”的理念首先将“助人”放于第一位。主要表现为有全心全意为受助者服务的思想,且不以助人过程谋取私利。这与“志愿者精神”所倡导的无私奉献、助人为乐的精神相契合。“自助”则包含两方面含义。第一,达致大学生本身能力和思想觉悟的提高。第二,实现受助对象的最大成长,即帮助他人获得帮助自己的能力。团组织在志愿服务管理中如能坚持“助人自助”的价值理念,既关注服务对象的成长,又关注大学生个人的成长,将有利于实现受助者、志愿者和团组织三方共赢的局面。
4、角色定位——“督导者”
督导是社会工作专业的传统方法,旨在把社会工作知识和技术,由训练有素的社会工作者传授给新的社会工作者或实习生。除了教育功能以外,社会工作督导还兼具行政的功能,是社会工作机构保证服务质量的重要方法。对于经验并不丰富的志愿者,团组织可以扮演“督导者”的角色,通过督导与评估,来吸引与激励志愿服务的进行。一方面不断评估志愿服务对社会政策、机构以及社区、受助者的影响,让志愿服务在行动过程中有所承担,有所反馈,对行动的后果知晓并负责;另一方面更要注重评估志愿服务对志愿者的有效性,实现激励机制的完善。
二、公共治理理论
1、理论价值
治理理论是20世纪80年代以后逐步兴起的管理理论,并在公共管理的各个领域,包括高等教育管理中产生了深远影响(王琦琦,2008)。治理理论给予大学生志愿者的管理体制和管理模式许多借鉴的内容,特别是治理理论所倡导的治理不是统治和控制,而是协调、是求同存异,化解冲突与矛盾的思想。治理作为社会的控制体系,强调的是各方之间合作互动的思想。治理作为自组织的网络,体现了建立在信任与互利基础上的、广泛的、社会参与的网络的思想,给大学生志愿者的管理制度的构想和设计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2、针对问题——“行政化色彩过浓”
目前,高校大学生志愿者活动大多是由高校团组织直接管理,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层层推动得以开展的,这种组织方式在志愿者行动发展初期曾起到过积极的作用,伴随着志愿者行动的深入开展,过于浓厚的行政化管理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大学生志愿者行动的深入发展,组织化动员方式隐含的强制性命令使得志愿服务的参与者在组织压力下虽有参与行为,但动机模糊,认同感不强,“要我参加”的命令性涵义与“我要参加”的志愿精神出现背离,淡化了服务行动蕴含的教育和引导功能。因而社会化动员模式的探索成为迫切需要。
3、价值理念——“治理而非统治”
全球治理委员会1995年发表了一份题为《我们的全球伙伴关系》的研究报告,提出了关于治理理论的本质。即把“治理”界定为“它是使相互冲突的或不同的利益得以调和并且采取联合行动的持续的过程。它既包括有权迫使人们服从的正式制度和规则,也包括各种人们同意或以为符合其利益的非正式的制度安排”。将“治理”的基本价值理念纳入大学生志愿服务管理,应注重以下几点:治理注重过程性而非一整套规则;治理过程的基础不是控制,而是协调;治理既涉及公共部门,也包括私人部门;治理不是一种正式的制度,而是持续的互动。其注重过程、发挥协调作用、讲求持续的互动的核心理念能够充分发挥志愿者的主观能动性,鼓励他们自主自愿地参加志愿服务活动,且追求志愿服务的实际内容和功效,以建立长效运作机制。
4、角色定位——“协调者” 当前的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内容和形式趋向于多元化、复杂化,并且与社会和社区的各种非营利和非政府组织发生密切的联系。活动主体的多元化,志愿者团队的兴起以及学生自主意识的觉醒,使得传统的自上而下的控制式管理不再广泛适用,生硬而不讲求方法的强制性命令可能造成大学生志愿者的活动转变为非自愿的组织活动,丧失了志愿的本真含义。有效探求组织化与社会化两种动员模式的结合,规避行政命令色彩以及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纯天然自发和混乱无序,使得“协调者”角色成为团组织开展工作的有效选择。一方面积极将社区、民间组织、志愿者团队以及学生自治组织共同纳入到治理主体的范畴中,并促成多方的协同合作,避免“统治权威”的唯一性、独占性色彩;另一方面,对志愿活动给予科学的制度安排,使约束与激励并存。
三、学习型组织理论
1、理论价值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彼得·圣吉博士最早将学习型组织理论系统化、学说化,并赋予其强烈实践精神。1990年,他在其代表作《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务》中首次对学习型组织理论进行了全面的阐述。提出了创建学习型组织的模型,即自我超越、共同愿景、心智模式、团队学习、系统思考,称为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理论中蕴含丰富的人力资源管理思想,其精神实质的运用对于志愿者管理具有三方面借鉴意义:一是建立志愿活动流程,实现志愿者的系统化管理;二是建立共同愿景和引入职业生涯规划,实现志愿者自我超越;三是加强团队学习,改善志愿者管理主体的心智模式。
2、针对问题——“只有付出,没有收获”
长期以来,志愿服务被赋予诸多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加之受行政化管理模式的影响,往往突出“志愿精神”中“无私奉献”的崇高一面,而将志愿服务片面的等同于“无偿服务”,和简单的“无偿服务”、“付出不求回报”等崇高的道德实践行为,与此同时,大学生志愿者的自主成才需求却往往被淡化和忽略,因此有时出现志愿者“疲于奔命”、“得过且过”的现象,更有甚者出现了“照几张照片,写几份总结”的服务活动,使其实际内容与精神实质相背离。志愿服务出自于奉献的理想,如何归于现实达致志愿者个人道德修养和综合素质提升的全方位成长,成为志愿活动长久开展的题中之意。
3、价值理念——“团队学习”
学习型组织使得团队成员“在其中,大家得以不断突破自己的能力上限,创造真心向往的结果,培养全新、前瞻而开阔的思考方式,全力实现共同的抱负,以及不断一起学习如何共同学习。”即,作为一个团队的共同学习和共同进步是学习型组织的最终目标。志愿服务大多以团队形式、项目化运作作为运行模式,团组织将“团队学习”理念纳入志愿服务团队管理,对于组建志愿者团队进行有效的引导,在突出其道德层面上的教育功能的同时,有效整合团队力量,注重团队学习和分享,使组织成员取得更高层次的共识,在团队中获得多层次收益。
4、角色定位——“能促者”
学习型组织理论背景下团组织的角色定位是一个“能促者”:将整个志愿服务过程视为育人过程,作为组织者的团组织和每一个学生个体为实践活动的两个端点,将组建团队视为连接两端的有力纽带和抓手。三者有不同的定位,其中,团组织的职能定位为:确立积极务实的志愿导向,帮助学生选择有价值和适宜的志愿服务课题;动员确保学生的全员参与与教师的全程指导;扶持培育精品项目,建立持久长效的活动组织机制。志愿服务团队开展活动,不追求路程的长短,而重视志愿服务的经历体验;不追求志愿活动宣传的声势大小,而重视服务成果是否能够利国利民切实有效;不追求志愿活动的数量,而重视是否能够树立典型打造精品;不追求服务时间的长短,而重视是否能长久坚持形成制度和精神的传承。每一个学生个体在志愿服务活动的锻炼中开阔眼界、体验过程,将所学专业知识应用于实际,尝试独立思考与团体协作,确立正确的实践理念,将实践成果深化、内化为自己成长的需要,并将好的做法在学生群体中传播与传承。
当前志愿服务事业发展的新趋势要求共青团组织发挥更为积极和有效的管理功能,从自身工作特点出发,有效借鉴以上三种理论,对其在志愿服务管理中的价值理念与角色定位进行更深入的思考和探索。“督导者”、“协调者”、“能促者”,都强调作为管理主体的团组织的职能转换和角色重建,即丰富以往较单一的管理模式,注重服务和引导,努力追求志愿服务过程中的合作双赢,共同成长。
参考文献:
[1]韦卫,2009,《共青团对青年志愿者的管理定位研究》.
[2]彭华民,2010,“论志愿服务的社会工作督导模式”,《中国青年研究》,第4期,P31-34.
[3]王琦琦,2008,“治理理论与大学生志愿者管理的制度安排”,《教育与职业》,第29期,P69-71.
[4]曾维和,2005,“学习型组织理论对第三部门志愿者管理的启示”,《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第19期,P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