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前三分钟”活动初探

来源 :辽宁教育·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hailinxh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道德与法治课程是一门“引领做人,引导做事”的课程,是学校道德教育和学生品德养成的重要抓手。作为一名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充分发挥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功能,使道德与法治课堂“活”起来,我在课前三分钟的有效利用上,进行了初步尝试。
  一、道德与法治“课前三分钟”活动的形式
  (一)新闻播报
  学生通过手机电脑、广播电视、报刊书籍等渠道获取近期具有代表性的新闻材料并对材料进行整理加工,制作PPT,之后利用课前三分钟讲给全班同学听。因为时间有限,我和学生协商规定:播报的时事新闻类型为国内新闻和国际新闻各一则,最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增播一则娱乐新闻;播报形式由学生自定,可以创新,播报过程以客观陈述为主,可以适时表达主观感受;播报结束后,其他同学对此次播报进行点评,指出亮点与不足。
  通过这种形式,我引导学生“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同时还培养了学生利用多种渠道获取、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在了解时政新闻的基础上,学生学会了透过现象分析本质并能够结合实践发表自己的见解,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二)主题演讲
  主题演讲由学生自主协商确定演讲顺序,例如,按学号、按座位或小组轮流进行或是主动报名与轮流进行相结合。演讲主题由学生自行决定或是由教师根据客观实际命題。原则是必须传播正能量,我要求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用自己的风格把故事说出来,把内心的想法讲出来,吸引和感染听者,给人一定的启迪。
  演讲是语言的艺术,也是提升个人素质的重要方法。通过这种活动,我找到学生的兴奋点,围绕他们关心的新闻话题和生活现象,与他们进行交流分享,锻炼他们的表达能力,让学生不仅敢于开口、敢于表达,还要学会表达,在表达与聆听的过程中思考与感悟,提升他们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习热情。
  (三)视频展播
  道德与法治课程标准中提到本学科“必须依托相关知识,但根本在于价值观教育,在于影响人的情感态度,影响人的德性与人格。整个教材设计及教学归宿是超越知识,指向价值教育”。通过实践我发现,观看视频资料的方式学生比较乐于接受。我从教学要求和学生年龄特点出发,搜集丰富的视频资料,有计划分阶段地进行播放。如七年级播放《尼克胡哲——没有四肢的强悍人生》等励志资料,八年级播放《感动中国》《榜样》等人物事迹介绍,九年级播放《辉煌中国》《厉害了我的国》等纪录片,我充分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采用学生喜欢的方式,让他们感知世界,感悟人生,触动学生的内心世界,引领正确的价值方向。
  (四)专题宣讲
  依据学生成长的需要,我在不同时期设置情绪专题、道德专题、法制专题、国情专题等,每个专题再设置安排一些学生感兴趣、比较关心的话题,由学生自主宣传讲解,如面对青春期生理变化,谈谈“战痘经”;12月4日是宪法日,让大家知道“宪法日的由来”,每年3月份及时了解“两会知多少”等。学生自主进行的宣传及微型讲座为他们普及了相关的科学知识,拓展了他们的视野。
  二、对道德与法治“课前三分钟”活动的思考
  每一门学科都可以开展本学科的“课前三分钟”活动,但在实践探究的过程中我认识到,学科活动必须体现学科特点,同样形式的活动,不同学科应该有不同的角度和侧重点,道德与法治学科有自己的特殊属性,“道德与法治教育本质上是对生活实践知识、实用知识的学习。思想品德教育要改变简单告知对与错的方式,走向师生双向平等的对话与交流。”无论采取何种形式的活动,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启发。另外,课前活动毕竟不同于正课,所以,活动的内容可以灵活设置,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可以随意安排,要保证活动的有效性,教师必须做好规划。
  (一)课前活动的开展要循序渐进
  首先,课前活动的目的要明确,方案要详细,应该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切忌一时兴起,学生要提前准备。学生的准备过程往往比3分钟的展示还要有意义。活动刚开始时出现的很多问题,大多是因为学生没有准备充分导致的。第二,教师应及时指导。活动过程中总会出现一些问题,这时需要教师及时给予方法上的指导,给出合理化建议。活动的安排尽量细致,如活动由谁负责,活动顺序怎样才能更合理,播报、演讲的内容如何选,活动的标准要求是什么等问题,需要教师在活动过程中不断总结、调整和完善。
  (二)活动内容的设置要从实际出发
  课前三分钟活动的内容主题不能随心而定,要想达到活动目的,教师必须一切从客观实际出发,可以根据班级现状、学生特点来设置,可以根据教材涉及的内容进行设置,也可以根据当时当地环境情况、发展要求来设置。例如:每年“两会”期间的新闻播报内容会更多地关注“两会”;需要加强班级纪律、疏通学生思想工作时,则确定“责任”“担当”等演讲主题;传统节日、纪念日前后可以播放相关的央视公益广告或纪录片等。活动的开展不能流于形式,必须基于客观实际,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三)活动过程中要尊重差异
  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个体存在差异,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关注每一名学生,尊重差异。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生命既是一种强大有力、不可战胜的财富,同时也是一种脆弱无助的,极易损伤的珍品,有时候会出现这种情况,只消一句冷酷无情的话,一个漠不关心的眼光,就足以扯断一根纤细的生命线。”“在课堂上,对学生的教育也就是以一个人的心灵去精细地接触另一个人心灵的工作。”
   在课前活动中,无论学生怎样表现,教师都要给予他们充分的尊重,鼓励他们大胆展示,为他们创设民主和谐的氛围,让他们在这样的氛围中思考感悟,使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获得更大的发展。活动过程中,教师要正视学生在认知、表达等方面的差异,对于面对活动任务感觉吃力的学生,教师要给予他们更多的鼓励和欣赏,更要发挥小组的作用、团队的力量,让他们在活动中获得成就感,找到存在感,让更多的学生对短短几分钟的活动充满兴趣,从而促进课前活动有效开展。
  (四)活动的开展要持之以恒
  任何一项活动要取得实效,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长期的积累过程。活动过程中很可能会反复出现很多不可预测的问题,师生需要做好记录,及时总结。“德育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学校只有常抓不懈,让学生在序列化的活动中耳濡目染,在潜移默化中塑造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活动才能取得显著成效。
  (责任编辑:李晶)
其他文献
汉字本身就是一种文化,识字教学过程是文化传授的过程。小学低年识字教学如果能深入研究汉字文化语境,扎根于汉字文化,让学生认识汉字、喜欢汉字,进而热爱祖国文化,这便是语文教学的重任。笔者在课堂教学中进行了渗透汉字文化内涵的探索,通过追溯汉字的起源,让学生在了解汉字本源的基础上,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汉字。  一、识字知源  低年级语文教师在识字写字的教学中,会设计“好方法共分享”的环节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记字
期刊
2000年度“浙江新闻奖”评选已经揭晓,报刊部分(下同)送评稿件253篇,经过初评、复评、定评,共评出一、二、三等奖作品103篇。 为一改1999年度获奖作品中消息偏少的情况,参照
国家同步辐射实验室现已装备一台6Tesla单周期超导的扭转磁铁(Wiggler),把合肥同步辐射光源的可用范围延伸到X-射线,以满足部分X-射线用户的要求。由Willger光源引出的三条光束线,分别用于X-射线吸收精细结构
摘要:历史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历史学科具有研究对象复杂、空间多维、地域广阔以及时间漫长等基本特点。利用思维导图能够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将零散、复杂的历史知识纳入到完整的知识体系中。学生可以运用思维导图图文并茂的特点,梳理历史知识体系结构。利用思维导图理解各个历史知识点的相互逻辑关系,可以加深学生记忆的有效性,进而提升历史课堂教学效率。在教学中应用思维导图时,思维导图的制作要能够抓住核心词突出主题,整
该文对建于BEPC同步辐射3B1光束线及3W1B光束线上的同步辐射软X光反射率测试装置进行了介绍。3B1光束线中的反射率测试装置集多层膜单色器与反射率计为一体,采用双重二倍角机构,结构紧凑、使用
摘要:隐性课程亦称潜在课程、内隐课程,是与显性课程相对应的一个概念。隐性课程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有教师参与,一种没有教师参与。在信息技术环境中,信息技术隐性课程是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是学生在信息化环境中潜移默化地得到的可提升学生信息素养的教育经验。信息技术隐性课程,存在于教学计划之外,具有不可替代性。根据信息技术隐性课程存在范围,我们可以确定信息技术隐性课程的五种教育情境,即在信息技术课堂中、
会议
该文对目前采用的三种检测圆光栅均匀性误差方法的原理进行了分析,证明了它们的检测结果是一致的。无误差的指示光栅在检测均匀性误差时只相当于一块挡光板的作用。同时,文章还
紫外辐射能显著地降低人参培养细胞单细胞克隆的植板率。当紫外辐射悬浮细胞30s后,细胞克隆的植林率是对照组的21.43%。细胞克隆平板培养60d,挑取克隆连续转移培养3次,共获得克隆系122株。对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