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特征:形神合一

来源 :祝你幸福·最家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ckyhel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医学堂
  “生命”一词在中国古代文献中很早就出现了,如《战国策·秦策》中就有“生命寿长”的话。
  怎样才能使“生命寿长”呢?这要看对生命的正确认识理解。
  1.“形与神俱”,生命开始
  尽管至今人们还不能彻底解开生命之谜,但对生命的根本特征,古人早就给出了一个解释,那就是“心神合一”,或者叫“形与神俱”。当父母的两精相结合,成为胚胎,在生命一开始的时候,人不仅有了形,而且具备了“神机”,呈现出的就是“神形合一”的状态。随着胚胎的发育,“形”逐渐演变成五脏、六腑、五官、四肢、血脉、筋骨、皮毛等有形的部分。而“神”则是这种变化的主宰,并且一直引导生命前行。从胚胎形成的那一刻起,再到出生以至最后生命的结束,神一刻也没有离去。
  2.怎样理解“神”
  困难的是,中医所说的“神”不像形体那样容易感知,我们既看不见,也摸不着。不过,我们仍然能够体会和理解其存在。我们看一个人,如果身体状态好,常常表现为神采奕奕、神采飞扬、精神抖擞、双目有神,而身体状态不好,就会出现精神不振、没精神头、两目无神等。
  再比如说,我们可以观察一盆鲜花、干花和人造的塑料花,区别在哪里呢?是的,鲜花是活的,活的就有神,干花和塑料花都没有,尽管做得非常像。当一个人死亡时,形体仍然完好,但生命已经结束,中医认为这就是“形神分离”,所以中医一直强调“得神者昌,失神者亡”。
  3.形神不分离
  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说过一段话,非常明确地说明了形神之间的关系:人有生命是因为有神,神依托形体而存在。神消耗多了就衰竭,形體过于劳累就会虚弱,形神相分离了,人就死亡。关键是“死者不可复生,离者不可复反”,因此说,神是生命的根本,形体是生命的依托。
  中医还将形神划分阴阳,形属阴,神属阳,形神协调就是阴平阳和,形神分离就是阴阳离决。因此,中医防治疾病的出发点,都是围绕着如何使阴阳平和、如何维护形神合一而展开的。


  中医书架
  巧治“狂证”
  在清代刘献延所写的《广阳杂记》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明朝末年,有位名医叫袁体庵,是江苏高邮人。一次,有个书生考中了举人,因为兴奋过度而发狂,整天大笑不止,前来求袁体庵诊治。袁体庵看过之后,非常吃惊地说:“哎呀,你的病很重啊!过不了几十天就会死去,我已经没有办法给你治了,你赶紧回家吧,回晚了恐怕都到不了家。你回去时要路过镇江,到了那里,一定要再请一位姓何的医生给你看看。”说完,袁体庵还写了一封信让他带上。
  当这个举人来到镇江时,病却不知不觉地好了,但他不放心,还是去找了那位何医生,何医生看过信后,也没说啥,就把信给他看。
  信中写道:这位举人因高兴过度而发狂,这种病用药和针灸的办法效果都不好。我故意用死来吓唬他,让他的心情忧愁抑郁,这样就能抑制他的兴奋。我估计等他到了镇江,病就应该好了。
  病人看完信后,非常佩服。
  中医知识
  精、气、神
  精、气、神,被称为人的“三宝”。中医学认为,人一定要有精气神。精是人体的精华物质,来源于先天,靠后天饮食滋养;气是人体生命活动动力,人体内在与外在的活动都要靠气来推动;神指精神意识、感情思维等活动,也包括生命所表现出来的生机和活力。精、气、神三者密切相关,共同存亡,直接关系到生命状态。因此,中医特别重视对精、气、神的养护,认为只有精满、气足、神旺,身体才健康。
  名言谚语
  1.出入废则神机话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黄帝内经·素问·刘微旨大论》
  2.坐不歪头,睡不蒙头,走不低头。
  动动脑、动动手
  大家观察一下你身边的长辈、父母、同学,看看他们的气色有什么不同。
其他文献
最初为下旬刊“杂说教育”专栏写稿,心中颇为惶恐,我的受教育过程一半是在“文革”期间,及至恢复高考,已是初中在读,可自己依然是懵懵懂懂,满脑子的打打杀杀,又受时代影响,偏科严重,而且幡然悔悟又不够及时,结果连个大学也没考上,受了两年职业教育,就参加革命工作了。  对于学校教育的有关问题,我实在没有资格说话,能说的仅限于文科上的“如何作文”是比较正面的,这个我一直在学校里得宠,其实无非是在大家都不读书
期刊
一开始我和老爹一起写的专栏名字叫“两地书”,后来改为了“万金家书”,我和老爹都觉得这个专栏名更有分量了。如今,“万家金书”已经开了快3年了,写了近30多篇书信,我也在美国由高中进入大学接近三年了。  我、老爹和编辑姐姐三个都在忙碌,好像只有“忙”,我、老爹、编辑姐姐才会有那么多丰富有趣的话题,有那么多话说。  我的忙,里里外外,都写在“两地书”上,这个专栏像一个成长的记录簿,记录着我和老爹的“酸甜
期刊
橄榄螺头汤  原料:净海螺头400克,橄榄150克,姜5小片,鸡汤2000毫升,瘦肉150克。  调料:精盐、味精、胡椒粉、绍酒各适量。  做法:1.海螺头洗去黑斑及杂物,橄榄用刀拍破待用。  2.将螺头和橄榄装入炖盅内(每人一份),各注入鸡汤、姜片、烫熟瘦肉和绍酒,加盖,用湿宣纸将盖子密封,然后上笼蒸90分钟左右,配上精盐、胡椒粉调味即成。  特点:汤鲜甜,具有润肺滋阴,清肺利咽,祛痰理气,清热
期刊
民间有“吃中药不能吃绿豆,以免解药”的说法,服用中药的朋友对绿豆敬而远之。“绿豆解药”的说法是否有道理呢?  其实,绿豆本身也是一味中药,有清热解毒、消暑生津、利水消肿的功效。据《本草纲目》记载:“绿豆气味甘寒,无毒……解一切药草、牛马、金石诸毒。”意思是说,绿豆能解药中金、石、砒霜、草木诸毒。因此,民间常用绿豆煮汤来解救药物或食物中毒。那么,服用中药的时候到底能不能吃绿豆呢?  这个问题和所患疾
期刊
有一种现象叫做“5+2=0”,说的是孩子在学校进行了五天的社会公德教育,周末回家两天就被家长改造了,最后正负相抵效果为0。  很简单的例子。  小学课堂上,老师不厌其烦地谆谆教导着“红灯停,绿灯行”,学生们认真听讲,牢记在心,遵照执行。可是,周末回家跟着爷爷奶奶或爸爸妈妈上了一趟街,在家长的带领下,不论红黄绿灯,连跑带跳拉扯穿行,很自然成为了“中国式过马路”的一员。老师的谆谆教导一次性归零。  当
期刊
亲爱的编辑:  听您说咱们杂志要和大家说再见了,心里十分伤感;又听您说,下一期杂志要重新规划改版,不仅内容上更加精彩,形式上也有所改进:大16开,彩色……我的眼前瞬间一亮,心中那丝丝伤感,慢慢飘走了,剩下的是迫不及待,是那份对新杂志的期盼。  虽然现在信息发达,手写书信早已被人淡淡遗忘,但我还是愿意用带着温度的手稿和书写的墨香,以及这种“老土”的方式来表达自己与咱们杂志结缘的经历和过程。  为人子
期刊
1997年,29岁的我离了婚,5年的婚姻并没有改变我任性浪漫的小女孩心态,后来,又有一次长达数年却没有结果的恋情。感情的挫败,给渴望家庭温暖、渴望真正爱情的我以极大的伤害。于是,我从武汉下广州,相信在南方永远温暖的阳光下,一定可以找到属于自己的真爱。可是眼看33岁,还是孤单的一个人,自己做饭自己吃,自己购物自己提,自己哭泣自己擦眼泪。  认识肖肖是在2000年圣诞节,在媒人安排下,我一点儿不抱希望
期刊
年底了,又是一年。  要说“再见”了,告别这一年,迎接新一年。所有的再见,都是为了更好地“相见”。  2018年,关于家庭教育内容的下旬刊(最初叫“最家长”),不再单独成本,将与上旬刊合刊,成为一本全彩80页的大刊。  打个广告,如果你想看,请去订阅哈。  犹记得2010年迎春花开的时候,凝聚了很多人心血的这本关于家庭教育的杂志诞生。当时,我们的编辑还开玩笑说,“以后一看到迎春花,就能想到咱们杂志
期刊
钱伟长是中国当代著名的科学家,曾任全国政协副主席。钱伟长是由他的父亲钱挚、四叔钱穆共同努力,特别是由其四叔——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教授钱穆精心培养成才的。  祖辈人一向重视子女教育  钱伟长的祖父钱承沛是清朝末年的秀才,家境贫寒。祖父小时候非常聪明,人们称他为“神童”。他喜爱读书,寒暑不辍。夏天夜里,蚊子很多,钱承沛就把双脚放在一个酒瓮中,苦读如故。祖父16岁时,以县试第一名的成绩考中秀才,但由于身
期刊
他找到了她,他找回了自己,他们相爱。如果有人在你面前真实得像个孩子,那么—佛说:去吧。    籽莹和草莓冰激凌    天气刚刚好。风,掠过白色落地窗,像天使抚弄金色的竖琴,奏起一段依次饱满的音符。吸着淡淡的香烟,此刻,我的心情云卷云舒。  因为,我有籽莹。  籽莹睡着了,细细的汗珠从鼻翼滑落,弯眉微蹙,像品到什么美味,嘴角翕动了一下。  是不是梦到了草莓冰激凌?  我答应过的,要给她做一大钵。用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