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混凝土价格低廉、抗压强度高,且容易成型,现已成为建筑行业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建筑材料。但是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由于操作不当或者浇筑条件控制不严格等原因,经常会出现各种质量问题,进而影响建筑结构的安全和造价,它的质量关系到整个工程的成败。本文笔者结合多年经验,对工民建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控制措施进行了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工民建;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一、原材料质量控制
混凝土一般是由水泥、砂石、外加剂以及水等按照一定比例拌合而成的。这些原材料的质量通常会对混凝土的质量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在混凝土浇筑之前,必须要严把原材料质量关,从根本上杜绝混凝土质量隐患。
一)水泥
所有进场的水泥都必须有质量证明书。在进场时,还要对水泥的具体品种、强度等级,乃至包装和出厂日期等进行检查验收。如果水泥出厂已经超过三个月,或者是对水泥质量有怀疑,这时就要对其抗压、抗折强度以及安定性等进行抽样复查,确保合格之后方可投入使用。
如果水泥的强度低于强度等级规定的指标,亦或是水泥的凝结时间、细度、烧失量以及混合材料掺加量四项指标中任一项不符合国家标准规定,我们都将其视为不合格产品,严禁在工程中使用。
二)骨料
骨料((砂、石)必须保证高质量、高强度,且具有稳定的物理化学性能,同时还不能含有有机杂质及盐类。在砂、石使用之前,同样应按产地、品种、规格、批量取样试验。一般情况下,试验项目包括颗粒级配、密度、表观密度以及含泥量等,必要时还要进行碱活性检验,测定石料的针片状含量、软弱颗粒等指标。
混凝土所采用的粗骨料,最大粒径通常要小于结构截面最小尺寸的1/4,同时不得大于钢筋间距最小净距的3/4。对于混凝土实心板,一般允许采用一部分最大粒径为1/2板厚的骨料,但最大粒径必须控制在50mm以内。
泵送混凝土的碎石粒径,应该要小于输送管内径的1/3,卵石则不得大于输送管内径的2/5。砂子通常应为粗砂或中砂,泵送混凝土宜用中砂,通过0.315mm筛子的量应不少于15%。
三)外加剂及掺和料
混凝土所选用的外加剂应具有质量证明书,其质量必须要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外加剂》以及《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的要求。另外,在必要的情况下还要对其中氯化物、硫酸盐等有害物质的含量进行检验,在确认对混凝土无有害影响后方可使用。
在选用外加剂时,必须要充分考虑混凝土的性能要求、施工工艺以及气候条件等因素,并且要结合混凝土的原材料性能、配合比及其对水泥的适应性等因素,通过严格的试验确定其品种和掺量。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品种的外加剂要分别存储,并做好标记,避免其遭受污染。
如果掺用氯盐类防冻剂,氯盐掺量一般按无水状态计算,不得超过水泥重量的l%。除此之外,掺用氯盐的混凝土必须振捣密实,且不能使用蒸汽养护。
另外,为了改善混凝土的某些性能,节约水泥用量,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往往会掺入一定的水硬性或填充性掺和料。必须要确保掺和料的性能符合有关规程或标准,在验证合格后方可采用。
二、优化混凝土配合比
一般情况下,为了确保混凝土施工质量,必须要合理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配合比控制通常要遵循以下原则:
其一,在满足施工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单位体积的水泥用量,在减少工程造价的同时,降低混凝土体积变化的几率。
其二,在符合和易性要求的前提下,减少用水量,用水量越小,混凝土强度越高。
其三,石子的最大粒径要受构件截面尺寸和钢筋最小间距等条件的限制。
其四,要选用使石子用量最多、砂石级配合适,使混凝土密度最大,与混凝土水灰比和石子最大粒径相适应的砂率。
进行配合比控制应坚持以下几点:
1、在施工前应,混凝土应有试验室签发的配合比通知单。在施工过程中,如果原材料有变化,必须要重新申请试配。一般情况下,配合比通知单应附配套的砂、石、水泥、外加剂以及配合比试块强度试验单。
2、混凝土的塌落度严格按试验报告中的塌落度标准控制,严禁随意增加用水量。
3、原材料计量应控制在允许偏差范围内。
4、合理控制水胶比。当水胶比越小时,混凝土的强度越高;反之水胶比数值越大,混凝土的强度越低。
三、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
一)、浇筑前的质量控制要点
在混凝土浇筑之前,首先要确定浇筑的模板和浇筑方案。如果沿用以前使用过的模板,则必须将干混凝土清理干净之后才能使用。模板安装时必须要保证密封要好,以防在后期的浇筑和振捣方时有大量的混凝土浆液溢出,造成浪费。
在混凝土浇筑前,应对模板和钢筋进行严格检查,确保模板的位置、标高以及截面尺寸符合设计要求,且支撑牢固、拼缝严密。检查机具准备情况,查看搅拌机、运输车、料斗、串筒、输送管道及振捣器等是否准备充分。
二)、浇筑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要点
混凝土浇筑中,要严格控制浇筑质量,检查混凝土塌落度,对己搅拌好的混凝土严禁再次加水。
对泵送混凝土,要求混凝土泵连续工作,保证原送料斗内充满混凝土,泵中断时间应控制在45min之内。保证混凝土的竖向结构倾落高度不超过3m,并应使混凝土出口时的下落方向垂直于楼、地面。
检查振捣情况,避免漏振、过振现象。查看控制模板、鋼筋的位置和牢固程度,如果发生跑模和钢筋位移,则需要及时采取措施处理。尤其要注意钢筋加密区、施工缝和沉降缝以及后浇带等部位混凝土的浇筑处理。柱、墙等竖向构件的底部,应先填5O-100mm厚的水泥砂浆。
浇筑过程应该连续进行,如果间歇不可避免,必须在前层混凝土凝结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一般混凝上的初凝时间为45min,终凝时间为12h。
四、混凝土养护
后期养护是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的一个重要方法。在混凝土浇筑后的2周内,由于混凝土自身的温差、湿度或是气候等因素的影响仍有可能出现裂缝、干缩等质量问题。所以,工民建混凝土的养护也很关键。通常进行的是保温保湿的养护。混凝土保温主要是减缓混凝土表面温度的降低速率,保湿则是为了避免因干燥而形成表面裂缝。
尤其是在冬季,保温措施要相应地加强,维持混凝土内部和表层的温差始终在规定的数值范围内,降低混凝土水化热对冬季混凝土施工的影响,从而提高混凝土强度。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可通过在表面喷涂养生液进行养护,在12-24小时内坚持进行浇水养护以保持混凝土表面的湿润。
坚持“预防为主,及时解决”的原则,预在混凝土施工之前,要对施工队伍进行合理的分配、有效的培训和管理,增强质量意识,切实保证工程进度,提升工程施工质量。
在工程整个进度中更要注重培养专业的混凝土施工队伍,保证高质量的混凝土及时地输送。合理分配劳动力,避免工期延误。
与此同时,还要配备先进、高效的混凝土施工机械设备,准备足量水泥、砂石、外加剂等工程材料,确保混凝土供应的充足和畅通。
参考文献
[1]李顺武.工民建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控制[J].科技咨询导报,2007,(28)
[2]赵远明.工民建混凝土施工中的质量管控方法探析[J].吉林建筑经济,2007(11)
关键词:工民建;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一、原材料质量控制
混凝土一般是由水泥、砂石、外加剂以及水等按照一定比例拌合而成的。这些原材料的质量通常会对混凝土的质量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在混凝土浇筑之前,必须要严把原材料质量关,从根本上杜绝混凝土质量隐患。
一)水泥
所有进场的水泥都必须有质量证明书。在进场时,还要对水泥的具体品种、强度等级,乃至包装和出厂日期等进行检查验收。如果水泥出厂已经超过三个月,或者是对水泥质量有怀疑,这时就要对其抗压、抗折强度以及安定性等进行抽样复查,确保合格之后方可投入使用。
如果水泥的强度低于强度等级规定的指标,亦或是水泥的凝结时间、细度、烧失量以及混合材料掺加量四项指标中任一项不符合国家标准规定,我们都将其视为不合格产品,严禁在工程中使用。
二)骨料
骨料((砂、石)必须保证高质量、高强度,且具有稳定的物理化学性能,同时还不能含有有机杂质及盐类。在砂、石使用之前,同样应按产地、品种、规格、批量取样试验。一般情况下,试验项目包括颗粒级配、密度、表观密度以及含泥量等,必要时还要进行碱活性检验,测定石料的针片状含量、软弱颗粒等指标。
混凝土所采用的粗骨料,最大粒径通常要小于结构截面最小尺寸的1/4,同时不得大于钢筋间距最小净距的3/4。对于混凝土实心板,一般允许采用一部分最大粒径为1/2板厚的骨料,但最大粒径必须控制在50mm以内。
泵送混凝土的碎石粒径,应该要小于输送管内径的1/3,卵石则不得大于输送管内径的2/5。砂子通常应为粗砂或中砂,泵送混凝土宜用中砂,通过0.315mm筛子的量应不少于15%。
三)外加剂及掺和料
混凝土所选用的外加剂应具有质量证明书,其质量必须要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混凝土外加剂》以及《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的要求。另外,在必要的情况下还要对其中氯化物、硫酸盐等有害物质的含量进行检验,在确认对混凝土无有害影响后方可使用。
在选用外加剂时,必须要充分考虑混凝土的性能要求、施工工艺以及气候条件等因素,并且要结合混凝土的原材料性能、配合比及其对水泥的适应性等因素,通过严格的试验确定其品种和掺量。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品种的外加剂要分别存储,并做好标记,避免其遭受污染。
如果掺用氯盐类防冻剂,氯盐掺量一般按无水状态计算,不得超过水泥重量的l%。除此之外,掺用氯盐的混凝土必须振捣密实,且不能使用蒸汽养护。
另外,为了改善混凝土的某些性能,节约水泥用量,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往往会掺入一定的水硬性或填充性掺和料。必须要确保掺和料的性能符合有关规程或标准,在验证合格后方可采用。
二、优化混凝土配合比
一般情况下,为了确保混凝土施工质量,必须要合理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配合比控制通常要遵循以下原则:
其一,在满足施工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单位体积的水泥用量,在减少工程造价的同时,降低混凝土体积变化的几率。
其二,在符合和易性要求的前提下,减少用水量,用水量越小,混凝土强度越高。
其三,石子的最大粒径要受构件截面尺寸和钢筋最小间距等条件的限制。
其四,要选用使石子用量最多、砂石级配合适,使混凝土密度最大,与混凝土水灰比和石子最大粒径相适应的砂率。
进行配合比控制应坚持以下几点:
1、在施工前应,混凝土应有试验室签发的配合比通知单。在施工过程中,如果原材料有变化,必须要重新申请试配。一般情况下,配合比通知单应附配套的砂、石、水泥、外加剂以及配合比试块强度试验单。
2、混凝土的塌落度严格按试验报告中的塌落度标准控制,严禁随意增加用水量。
3、原材料计量应控制在允许偏差范围内。
4、合理控制水胶比。当水胶比越小时,混凝土的强度越高;反之水胶比数值越大,混凝土的强度越低。
三、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
一)、浇筑前的质量控制要点
在混凝土浇筑之前,首先要确定浇筑的模板和浇筑方案。如果沿用以前使用过的模板,则必须将干混凝土清理干净之后才能使用。模板安装时必须要保证密封要好,以防在后期的浇筑和振捣方时有大量的混凝土浆液溢出,造成浪费。
在混凝土浇筑前,应对模板和钢筋进行严格检查,确保模板的位置、标高以及截面尺寸符合设计要求,且支撑牢固、拼缝严密。检查机具准备情况,查看搅拌机、运输车、料斗、串筒、输送管道及振捣器等是否准备充分。
二)、浇筑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要点
混凝土浇筑中,要严格控制浇筑质量,检查混凝土塌落度,对己搅拌好的混凝土严禁再次加水。
对泵送混凝土,要求混凝土泵连续工作,保证原送料斗内充满混凝土,泵中断时间应控制在45min之内。保证混凝土的竖向结构倾落高度不超过3m,并应使混凝土出口时的下落方向垂直于楼、地面。
检查振捣情况,避免漏振、过振现象。查看控制模板、鋼筋的位置和牢固程度,如果发生跑模和钢筋位移,则需要及时采取措施处理。尤其要注意钢筋加密区、施工缝和沉降缝以及后浇带等部位混凝土的浇筑处理。柱、墙等竖向构件的底部,应先填5O-100mm厚的水泥砂浆。
浇筑过程应该连续进行,如果间歇不可避免,必须在前层混凝土凝结前将次层混凝土浇筑完毕。一般混凝上的初凝时间为45min,终凝时间为12h。
四、混凝土养护
后期养护是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的一个重要方法。在混凝土浇筑后的2周内,由于混凝土自身的温差、湿度或是气候等因素的影响仍有可能出现裂缝、干缩等质量问题。所以,工民建混凝土的养护也很关键。通常进行的是保温保湿的养护。混凝土保温主要是减缓混凝土表面温度的降低速率,保湿则是为了避免因干燥而形成表面裂缝。
尤其是在冬季,保温措施要相应地加强,维持混凝土内部和表层的温差始终在规定的数值范围内,降低混凝土水化热对冬季混凝土施工的影响,从而提高混凝土强度。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可通过在表面喷涂养生液进行养护,在12-24小时内坚持进行浇水养护以保持混凝土表面的湿润。
坚持“预防为主,及时解决”的原则,预在混凝土施工之前,要对施工队伍进行合理的分配、有效的培训和管理,增强质量意识,切实保证工程进度,提升工程施工质量。
在工程整个进度中更要注重培养专业的混凝土施工队伍,保证高质量的混凝土及时地输送。合理分配劳动力,避免工期延误。
与此同时,还要配备先进、高效的混凝土施工机械设备,准备足量水泥、砂石、外加剂等工程材料,确保混凝土供应的充足和畅通。
参考文献
[1]李顺武.工民建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控制[J].科技咨询导报,2007,(28)
[2]赵远明.工民建混凝土施工中的质量管控方法探析[J].吉林建筑经济,20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