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观察盆腔脓肿的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的临床效果及治疗体会。 方法 将27例盆腔脓肿患者,所有的患者治疗前均行B超或CT检查等检查明确诊断并且无明显治疗禁忌症的情况下给予中药保留灌肠+抗生素(中西医结合法)进行治疗,2-3次/天,一周为疗程。并且与单纯的抗生素治疗的20例盆腔脓肿在疗效、住院时间、手术机率和治疗费用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 中西医结合治疗组较对照组:具有疗效明显可靠,医疗费用低,住院时间短,手术机率低的优点。结论 盆腔脓肿的中西医治疗的效果明显、可靠,并且操作简单并发症少。尤其适于基层医疗机构和门诊开展。
关键词:保留灌肠中西医结合疗法 盆腔脓肿
中图分类号:R711.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1)05-01139-03
盆腔脓肿是腹部外科常见病。盆腔位于腹腔的最低处,腹腔内的炎性渗出物或脓液易积聚于此而形成脓肿。其常继发于腹腔内、盆腔内感染或腹腔内手术后感染局限而形成的结果。因感染局限于盆腔,其全身中毒症状较轻甚至不明显,其典型表现是腹痛和直肠或膀胱刺激症状。我院从2005年开展采用中药保留灌肠和抗生素治疗相结合治疗盆腔脓肿,共治疗27例患者。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情况
本组27例中,男性11例 女性 16例;年龄16-78岁,平均年龄约41.7岁。病程:3-15天,平均7.1天。有腹腔内手术史5例,其余均为原发性感染所致。所有的患者治疗前均行B超或CT明确诊断,脓肿位于盆腔12例,位于右侧回盲部附近的15例,脓肿直径大小8.6-3.5cm。血常规示:WBC 5.6-15.7× 109/LNc 66.4-87.3%。对照组为20例,男性 12例,女性 8例:年龄 21-65岁 平均年龄为38.9岁:病程:3-10天,平均5.8天。有腹腔内手术史2例。B超或CT明确诊断并且脓肿位于盆腔内,脓肿大小约6.5-4.1cm,血常规检查示:WBC 7.1-14.5× 109/LNc 61.4-89.3%。
1.2临床表现
治疗组中: 1.发热16例,占66.7%,多为持续性不规则热。2.腹痛伴腹胀17例,其中表现为典型肠梗阻症状4例,反复不全性梗阻2例。3.有直肠及膀胱刺激症状9例。4.腹部扪及压痛性包块21例。5.直肠指检扪及直肠前壁或侧壁包块13例。6.白细胞计数>10×109/L 16例,B超确诊21例,CT确诊6例,提示为盆腔脓肿、液性暗区或炎性包块。对照组:1.发热15例,占75.0%,多为持续性不规则热。2.腹痛伴腹胀12例,反复不全性梗阻5例。3.有直肠及膀胱刺激症状3例。4.腹部扪及压痛性包块19例。5.直肠指检扪及直肠前壁或侧壁包块11例。6.白细胞计数>10×109/L 15例,B超确诊18例,CT确诊2例,提示为盆腔脓肿、液性暗区或炎性包块。
1.3治疗方法
治疗组:给予甲硝唑1.0g+氨苄青霉素6.0g静脉滴注,每天一次;同时进行直肠保留中药灌注,每次300-500ml温热中药液,保留30min左右,一日2-3次。中药配方组成:皂角刺20g 炮甲片10g 生大黄20g 连翘20g金银花20g 黄柏20g 地丁草20g 丹皮20g 败酱草20g.。每天一付,先煎煮,药液纱布过滤,温热时(30-40度左右)行直肠灌注。灌注结束后采取患侧卧位(患侧在下)或平卧位。对照组:给予甲硝唑1.0g+氨苄青霉素6.0g静脉滴注,每天一次。
2评价标准
治愈:症状和体征全部消失,复查血象正常,B超检查示下腹部及盆腔区无异常发现。好转:症状和体征明显减轻,血象正常,B超检查示下腹部及盆腔区肿块明显缩小或无液性暗区,仅见小的不均质包快。无效:症状和体征无明显缓解,复查血象正常或无明显下降,B超检查示下腹部及盆腔区脓肿无明显改变。
3结果
本组27例患者均给予中西医结合疗法进行治疗。治疗结果如下:治愈:8例(29.6%)。好转:18例(66.7%)。无效:1例(3.7%)。总有效率是96.3%。住院时间:最短为5天,最长11天,平均为7.9天。手术中转率为3.7%。对照组:6例(30%)。好转:9例(45%)。无效:5例(25%)。总有效率为75%。住院时间:最短7天,最长21天,平均为12.6天。3例中转手术,中转手术率为15%。上述临床资料经χ2 检验差异有显著性(P<0.01)。因此,中西医结合法较单纯的西医抗感染治疗在有效率、住院时间、手术中转率、医疗费用等方面具有明显的效果。
4讨论
盆腔位于腹腔的最低处,腹腔内的炎性渗出物或脓液易积聚于此而形成脓肿。盆腔脓肿常继发于腹腔内、盆腔内感染或腹腔内手术后感染局限而形成的结果。因感染局限于盆腔,故全身中毒症状较轻或不明显,有时只有腹部微痛、腹胀伴纳差、乏力等不适,临床表现不典型。尤其老年患者中更常见[1]。这一点要引起我們的重视。但多数可产生直肠或膀胱刺激症状和肠梗阻等表现。在接诊此类患者时要仔细询问病史,认真地体格检查,采用必要的检查手段,如血常规、B超进行检查,可以及时明确诊断。
关于盆腔脓肿的治疗方法的选择主要由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肿块的大小等多方面因素决定。治疗方法无外乎手术和非手术治疗两种。对于盆腔脓肿较小者可以采取抗生素,辅以热水坐浴、热水灌肠及物理透热等治疗,多数脓肿可自行吸收。脓肿较大者或经过较长时间的保守治疗,效果不明显甚至加重时,即保守治疗效果不佳则选择手术切开引流[2]。在保守治疗期间,黄鹤光等[3]认为要密切观察腹部疼痛等情况变化,3-5天复查血常规,动态超声波检查,及时了解盆腔内脓肿的变化情况,采取正确的治疗措施。有条件的医院可选择B超引导下穿刺抽脓并且进行细菌学检查和培养药敏试验,为临床抗生素的应用提供可靠的依据。这样可以提高保守治疗的疗效。
即使盆腔脓肿早期病情得到了控制,但是,在机体抵抗力差或抵抗力下降时,可出现感染的扩散甚至出现肠瘘、阴道瘘。盆腔内脓肿虽然有自行吸收的可能,但这需要较长时间,同时还给患者身心带来痛苦,也造成较多的医疗费用。另外,盆腔脓肿一旦形成周围就有完整的脓肿壁包绕,各种药物较难通过到达其内,得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因此,我院于2005年起开展了中西医结合法治疗盆腔脓肿,利用中草药的软坚化结(皂角刺、炮甲片等)和清热解毒消炎(连翘、金银花、地丁草等)机理,以及抗生素的杀菌作用结合起来,增强了治疗盆腔脓肿的效果。而且脓肿形成时,周围有较厚完整的包膜,抗生素较难通过到达脓腔内,很难达到杀死致病菌的浓度。因而单纯抗生素治疗不仅效果欠佳,而且还会产生因为长期抗生素的使用产生不良毒副作用的反应,甚至出现了菌群失调或二重感染的可能。中药的保留灌肠,充分的利用中药软坚化结和清热解毒消炎的作用机理,较长时间地直接作用于炎症或脓肿的局部;同时可提高局部的温度,使病灶部位的血管一定程度的扩张,提高局部病灶中的药物浓度。因此增强了治疗盆腔脓肿的治疗效果。本组治疗了27例患者,总有效率到96.3%。姚志明等[4]也有类似的观点和结果报道。具有较明显的治疗效果、并且效果可靠,同时具有操作简单,无明显禁忌症。中药不经口服,通过直肠粘膜吸收到达病灶部位,无明显的胃肠道刺激反应,也避免了肝脏的药物首过效应的的破坏作用,因而也增强了治疗效果[5]。
因此,中药保留灌肠结合西医抗感染治疗盆腔脓肿,具有操作简单,疗效确切可靠,无明显的治疗禁忌症,适合基层医疗机构开展。
参考文献
[1] 黄鹤光,方勇木,等.老年人腹部手术后常见并发症的早期诊断[J].中国实用外科,2009 ,(29)2,130-131.
[2] 吴在德,吴肈汉,等.外科学[M].第六版,人民卫生出版社,440.
[3] 黄鹤光,方勇木,等.老年人腹部手术后常见并发症的早期诊断[J].中国实用外科,2009,( 29) 2,130-131.
[4] 姚志明,夏正芹,等.中药灌肠结合西医治疗盆腔脓肿临床观察[J].吉林中医药,2006,11, 第(26)11,48-49.
[5] 张建宇,王维武,等.中西医结合治疗腹部术后并发盆腔脓肿25例[J].中医药学刊.
关键词:保留灌肠中西医结合疗法 盆腔脓肿
中图分类号:R711.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1)05-01139-03
盆腔脓肿是腹部外科常见病。盆腔位于腹腔的最低处,腹腔内的炎性渗出物或脓液易积聚于此而形成脓肿。其常继发于腹腔内、盆腔内感染或腹腔内手术后感染局限而形成的结果。因感染局限于盆腔,其全身中毒症状较轻甚至不明显,其典型表现是腹痛和直肠或膀胱刺激症状。我院从2005年开展采用中药保留灌肠和抗生素治疗相结合治疗盆腔脓肿,共治疗27例患者。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情况
本组27例中,男性11例 女性 16例;年龄16-78岁,平均年龄约41.7岁。病程:3-15天,平均7.1天。有腹腔内手术史5例,其余均为原发性感染所致。所有的患者治疗前均行B超或CT明确诊断,脓肿位于盆腔12例,位于右侧回盲部附近的15例,脓肿直径大小8.6-3.5cm。血常规示:WBC 5.6-15.7× 109/LNc 66.4-87.3%。对照组为20例,男性 12例,女性 8例:年龄 21-65岁 平均年龄为38.9岁:病程:3-10天,平均5.8天。有腹腔内手术史2例。B超或CT明确诊断并且脓肿位于盆腔内,脓肿大小约6.5-4.1cm,血常规检查示:WBC 7.1-14.5× 109/LNc 61.4-89.3%。
1.2临床表现
治疗组中: 1.发热16例,占66.7%,多为持续性不规则热。2.腹痛伴腹胀17例,其中表现为典型肠梗阻症状4例,反复不全性梗阻2例。3.有直肠及膀胱刺激症状9例。4.腹部扪及压痛性包块21例。5.直肠指检扪及直肠前壁或侧壁包块13例。6.白细胞计数>10×109/L 16例,B超确诊21例,CT确诊6例,提示为盆腔脓肿、液性暗区或炎性包块。对照组:1.发热15例,占75.0%,多为持续性不规则热。2.腹痛伴腹胀12例,反复不全性梗阻5例。3.有直肠及膀胱刺激症状3例。4.腹部扪及压痛性包块19例。5.直肠指检扪及直肠前壁或侧壁包块11例。6.白细胞计数>10×109/L 15例,B超确诊18例,CT确诊2例,提示为盆腔脓肿、液性暗区或炎性包块。
1.3治疗方法
治疗组:给予甲硝唑1.0g+氨苄青霉素6.0g静脉滴注,每天一次;同时进行直肠保留中药灌注,每次300-500ml温热中药液,保留30min左右,一日2-3次。中药配方组成:皂角刺20g 炮甲片10g 生大黄20g 连翘20g金银花20g 黄柏20g 地丁草20g 丹皮20g 败酱草20g.。每天一付,先煎煮,药液纱布过滤,温热时(30-40度左右)行直肠灌注。灌注结束后采取患侧卧位(患侧在下)或平卧位。对照组:给予甲硝唑1.0g+氨苄青霉素6.0g静脉滴注,每天一次。
2评价标准
治愈:症状和体征全部消失,复查血象正常,B超检查示下腹部及盆腔区无异常发现。好转:症状和体征明显减轻,血象正常,B超检查示下腹部及盆腔区肿块明显缩小或无液性暗区,仅见小的不均质包快。无效:症状和体征无明显缓解,复查血象正常或无明显下降,B超检查示下腹部及盆腔区脓肿无明显改变。
3结果
本组27例患者均给予中西医结合疗法进行治疗。治疗结果如下:治愈:8例(29.6%)。好转:18例(66.7%)。无效:1例(3.7%)。总有效率是96.3%。住院时间:最短为5天,最长11天,平均为7.9天。手术中转率为3.7%。对照组:6例(30%)。好转:9例(45%)。无效:5例(25%)。总有效率为75%。住院时间:最短7天,最长21天,平均为12.6天。3例中转手术,中转手术率为15%。上述临床资料经χ2 检验差异有显著性(P<0.01)。因此,中西医结合法较单纯的西医抗感染治疗在有效率、住院时间、手术中转率、医疗费用等方面具有明显的效果。
4讨论
盆腔位于腹腔的最低处,腹腔内的炎性渗出物或脓液易积聚于此而形成脓肿。盆腔脓肿常继发于腹腔内、盆腔内感染或腹腔内手术后感染局限而形成的结果。因感染局限于盆腔,故全身中毒症状较轻或不明显,有时只有腹部微痛、腹胀伴纳差、乏力等不适,临床表现不典型。尤其老年患者中更常见[1]。这一点要引起我們的重视。但多数可产生直肠或膀胱刺激症状和肠梗阻等表现。在接诊此类患者时要仔细询问病史,认真地体格检查,采用必要的检查手段,如血常规、B超进行检查,可以及时明确诊断。
关于盆腔脓肿的治疗方法的选择主要由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肿块的大小等多方面因素决定。治疗方法无外乎手术和非手术治疗两种。对于盆腔脓肿较小者可以采取抗生素,辅以热水坐浴、热水灌肠及物理透热等治疗,多数脓肿可自行吸收。脓肿较大者或经过较长时间的保守治疗,效果不明显甚至加重时,即保守治疗效果不佳则选择手术切开引流[2]。在保守治疗期间,黄鹤光等[3]认为要密切观察腹部疼痛等情况变化,3-5天复查血常规,动态超声波检查,及时了解盆腔内脓肿的变化情况,采取正确的治疗措施。有条件的医院可选择B超引导下穿刺抽脓并且进行细菌学检查和培养药敏试验,为临床抗生素的应用提供可靠的依据。这样可以提高保守治疗的疗效。
即使盆腔脓肿早期病情得到了控制,但是,在机体抵抗力差或抵抗力下降时,可出现感染的扩散甚至出现肠瘘、阴道瘘。盆腔内脓肿虽然有自行吸收的可能,但这需要较长时间,同时还给患者身心带来痛苦,也造成较多的医疗费用。另外,盆腔脓肿一旦形成周围就有完整的脓肿壁包绕,各种药物较难通过到达其内,得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因此,我院于2005年起开展了中西医结合法治疗盆腔脓肿,利用中草药的软坚化结(皂角刺、炮甲片等)和清热解毒消炎(连翘、金银花、地丁草等)机理,以及抗生素的杀菌作用结合起来,增强了治疗盆腔脓肿的效果。而且脓肿形成时,周围有较厚完整的包膜,抗生素较难通过到达脓腔内,很难达到杀死致病菌的浓度。因而单纯抗生素治疗不仅效果欠佳,而且还会产生因为长期抗生素的使用产生不良毒副作用的反应,甚至出现了菌群失调或二重感染的可能。中药的保留灌肠,充分的利用中药软坚化结和清热解毒消炎的作用机理,较长时间地直接作用于炎症或脓肿的局部;同时可提高局部的温度,使病灶部位的血管一定程度的扩张,提高局部病灶中的药物浓度。因此增强了治疗盆腔脓肿的治疗效果。本组治疗了27例患者,总有效率到96.3%。姚志明等[4]也有类似的观点和结果报道。具有较明显的治疗效果、并且效果可靠,同时具有操作简单,无明显禁忌症。中药不经口服,通过直肠粘膜吸收到达病灶部位,无明显的胃肠道刺激反应,也避免了肝脏的药物首过效应的的破坏作用,因而也增强了治疗效果[5]。
因此,中药保留灌肠结合西医抗感染治疗盆腔脓肿,具有操作简单,疗效确切可靠,无明显的治疗禁忌症,适合基层医疗机构开展。
参考文献
[1] 黄鹤光,方勇木,等.老年人腹部手术后常见并发症的早期诊断[J].中国实用外科,2009 ,(29)2,130-131.
[2] 吴在德,吴肈汉,等.外科学[M].第六版,人民卫生出版社,440.
[3] 黄鹤光,方勇木,等.老年人腹部手术后常见并发症的早期诊断[J].中国实用外科,2009,( 29) 2,130-131.
[4] 姚志明,夏正芹,等.中药灌肠结合西医治疗盆腔脓肿临床观察[J].吉林中医药,2006,11, 第(26)11,48-49.
[5] 张建宇,王维武,等.中西医结合治疗腹部术后并发盆腔脓肿25例[J].中医药学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