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课题的时代背景与选题意义
1.1 农村中学素质教育中,以《数学课程标准》为指南培养“听说读写”能力的研究具有时代重要性
(1)理念的呼唤:以“课程标准”代替现行“教学大纲”,这是我们大脑中第一位的、最基本的改变。“纲要”说:“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价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的基础。”如今遵循《课程标准》编写的新教材已经轰轰烈烈以其崭新的态势展示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大课堂,我们要迫不及待的学习与研究。课题组认为,课程改革的当务之急,就是掀起学习研究《纲要》、《课程标准》与新教材的热潮,把新理念学到手,在头脑中立起来,为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行,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2)过程的展现: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说:“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我们不妨叫做数学的过程说与数学教学的过程论。它告诫我们,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紧贴社会、科学与经济的实际,创设生动有趣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亲手实践,亲身经历、体验、探索知识的形成过程,感受成功的喜悦,体会失败与挫折的滋味,胜不骄,败不馁。这是培养学生创新品质与能力的必由之路。课题组认为,“创设环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全新的动态模式,必将代替“现成理论、老师讲解、学生模仿”的僵化的静态模式,但不要走向极端,“事事躬亲(样样动手、件件操作)”,那就会走向其反面。因此,数学教学中培养“听说读写”必将成为现实的可能事件。
(3)方向的明确:《标准》说:“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学校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深刻的指明了数学教育的方向,对“面向全体学生”作了精辟的阐述,令人茅塞顿开、心悦诚服。这告诫我们,“只重优生、摒弃差生”,“只求升学率、不求大面积合格率”,“过分加重学生课业负担、不顾学生的身心健康”等顽症,必须自觉克服,彻底清除。课题组认为,对按《标准》编写的新教材:增加的实践性、挑战性很强的内容,要去刻苦钻研逐渐领会;落脚点就是素质教育中培养“听说读写”能力的过程更加关注学习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数学思想与学习数学的常规习惯的养成。
(4)角色的转变:《标准》说:“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这对师生在数学教学中的定位作了明确的界定。前二者是教师传统职能的继承;第三者是教师职能的发展与创新,是实现角色转变的关键。这就要求教师与学生平等相待,彼此尊重,教学相长。课堂是“师生互动、生生合作”的场所,不再是教师“独唱”的舞台。新型的师生关系应当是友好、和谐的关系。课题组认为,生动活泼的“讨论”应当是一种更常、更新的课型;有价值的开放性与创造性思维问题的设计,走出课堂作社会调查的设计等,不失为好的途径;追求数学教学的民主与科学无疑是新的时尚;“听说读写”无疑为素质教育增添一臂之力。
(5)教师的素质:遵照《纲要》与《标准》,教材与教学的挑战性迎来了教师的挑战性。对教师的素质要求是全方位与现代性的,既要有德,又要有才(多方面的),还要把握现代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作一名这样的合格以至优秀的教师实不容易。对教师素质与水平的评价,不再是“学历、年龄、教龄与经验”,无论是年轻教师还是老教师,都得重新认识自我,重新学习。“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核心内容”的学习、更新,是所有教育工作者的迫切需要。年轻者要成为课改的先锋,但不可骄傲;年老者要迅速充实自己,切不要自卑。总之,所有老中青教师都是课改的主人,是这场重大的历史性变革的亲身参与者,无须惧怕,都当自豪。课题组认为,课堂教学改革仍然是课改的突破口,按照《纲要》与《标准》的要求实施“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并加大力度,是实现这个突破与迅速提高教师素质的最好途径,务必坚持与深人,提高水平。践行“听说读写”无疑对师生都是一个工作与学习的挑战,能力与潜力的拓展。
1.2 中学素质教育中培养“听说读写”能力得以实现的条件:整合教育资源,规模化办学体制下,优质的教学资源给师生、生生提供了广袤的展示才华的舞台,“教学相长”给校园注入了全新的青春与活力。
丰富多彩的教材、教辅为校园提供了广泛的学习蓝本;教学资源及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综合应用为莘莘学子给予了求学的广阔领空;教学理念、教学评价、考试与人事就业制度的日趋完善为未来的劳动者开辟了一个自由发展的职业场……这一切使得教学双方互动过程更具“人性、和谐”的可持续发展。
1.3 中学素质教育中培养初中生“听说读写”能力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首先,理念与方法问题: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做人;方法是“金”,“能力”是“银”;“ 先渔后鱼”;其次,实践与过程问题:实践是一张网,过程是一只船,每出一次学海都应有新的收获;最后,创造与能力问题:能力的终端是创造,“听说读写”的锤炼与实践演绎能力提升、师生成功的精彩。
素质教育也好,学校教育也罢,正如李镇西校长所说:提升教师,关爱学生,影响家长。这是教书育人的主打歌。
2 课题界定
A. 关于“素质教育”随着我国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的深人以及科学观念和科学思维的形成,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21世纪的竞争将是人才的竞争。单纯的分析思维方式和应试选拔的教育观念已不适应时代的要求。教育界通过自我反思,针对当前教育的现状,特别是对“应试教育”所暴露出来的弊端,提出了“素质教育”。
a. 关于素质与素质教育:什么是素质?理论界一般有两种认识.一是认为它是个人先天所具有的解剖生理特点,包含神经系统、感觉运动器官、大脑的特点等。它是通过遗传所获得的,是人的禀赋,是遗传素质,当然它对人的形成和发展有重大的影响。二是认为人的素质是公民或某种专门人才的基本品质,它是个人在后天环境中或教育影响下形成的。它是后天通过环境影响或教育训练,所获得的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基本品质结构。
b. 关于数学素质:数学素质,或称数学素养,它是比较稳定的、长期起作用的数学知识。当然,这个数学“知识”应是广义的,它既含有数学的理论知识,又应含有数学的思想和方法,还应含有数学能力。数学素质应包含下列“四个层面”:
(1)知识观念层面:能用数学的观念和态度去观察、解释和表示事物的数量关系,空间形式和数据信息,以形成量化意识和良好的数感。
( 2)创造能力层面:通过解决日常生活、实际情境和其它学科问题,发展提出数学棋型、了解数学方法,注意数学应用的创造型数学能力,并形成忠诚、坚定、自信的意志品格。
(3)思维品质层面:熟悉数学的抽象概括过程,掌握数学中逻辑推理方法,以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与合理的思维习惯。
(4)科学语言层面:作为一种科学语言,数学也是人际交流不可缺少的工具,数学素质应包括能初步运用这种简约、准确的语言。(由华东师范大学张英宙教授倡导成立的数学教育研究小组提出);以上“四个层面”的数学素质均须培养“听说读写”的数学教育教学能力的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活动过程中加工→锤炼→成型→出品(中国制造)
c. 关于数学素质教育的实施:“素质教育”:显然绝对不仅仅是学校一家的事情、一家的任务、一家的要求,它的实施与社会、家庭都有广泛的联系。应该说,素质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当然作为教育机构的学校,理应是这一工程的主体,而教师就应是这一工程的建筑师。那么做为一位数学教师应如何当好建筑师、如何充分利用课堂这一“天地”,如何向45分钟要素质呢?
1)转变教学观念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系。教学上有哪些观念需要转变,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呢?首先要转变的是教学的目的观念。其次要转变的是教学观念。
2)实施数学素质教育的根本人生观是改革课堂教学方法,立足于向45分钟要“素质”;向“听说读写”要质量、求效率、谋效益。
3)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是提高“学困生”的数学素质以学困生为圆心、其发展为半径:一切为了学困生、为了学困生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学困生;一切服务于学困生。
3 国内外研究情况
曾经国内在英语教学中关于“听说读写”已成效显著,并得到广泛推广、应用;语文教学中的“听说读写”早已成为百科之母的常演常新的“重头戏”;而作为“人类思维的体操”——数学,正待上演一场“听说读写”现代进行曲。
4 研究内容(包括子课题)及预期目标
A. 研究内容:培养“听说读写”四能力的分解与合成 (四“为”一体)
NO1:听——数学学习中的“听”
主要是指听课,这是学生获取数学知识的主要途径,也是学生系统学习数学知识的基本方法。听课,不仅是听老师讲课,而且包括听同学的交流发言。
NO2:“说”——培养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不仅是语文学科的任务,也是数学学习的重任。数学学习中的“说”,包括说“思”、说“悟”、说“新”等。
NO3:“读”——现代教育不仅要让学生“学会”,更要使学生“会学”。“会学”的基础就是会“读”。数学学习中的“读”,主要包括读教材、读教辅等。
NO4:“写”——数学学习中的“写”是培养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主渠道,是“学以致用”的现身说法。除了常规层面上所说的写作业之外,还包括编写故事、撰写论文、学习方法及经验、体会等。
B. 预期目标
(1)实验班的公开课(数学组)→示范课(骨干、学科带头人)→集体研究课(课题组)→实验汇报课(主研人员)。
(2)做好“听说读写”能力培养的专题讲座
(3)组织编撰“听说读写”课题的校本课程教材
(4)利用黑板报、校刊宣传实验发展动向及效果评价。
5 研究方法
5.1 观察法:就是通过直接观察教育教学过程并记录下每个实验对象的个体某种思维活动的表现和行为变化,在这个课题中通过对实验班试验前后的变化进行观察和记录,从而科学验证以了解试验的效果。
5.2 调查研究法:对所在校区[八(1)—八(5);七(1)七(2)、七(9))八个教学班]初中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的现状进行调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一是问卷法,二是访谈,三是家访,四是通过学生的作品如常规作业、数学小论文、数学手工制作……来收集资料,进行分析和课题研究。
5.3 历史文献研究法:即是运用数学文献史料来进行研究的方法。首先通过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等方式查阅有关初中数学能力培养的课题和论文,作为自己课题研究的重要的文献材料。
5.4 经验总结研究法:经验总结研究法是在一定理论指导下,按照科学研究的程序,使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的思维加工过程。把实验的情况拿来通过思考、分析、归纳,上升为理性认识,找出可以通过“听说读写”教学来对初中生实施数学教育的一些措施和方法。
6 研究的对象及周期
6.1 研究的周期(2007年8月-2008年8月)
6.2 研究的对象:红格中学八(1)—八(5);七(1)七(2)七(9)八个教学班的农村初中生;对比班八(6)—八(11);七(3)—七(14)。
7 研究过程
7.1 准备阶段(2007.8-2007.9)
目标:做好实验的各项准备工作。
具体工作:
(1)组建课题组,对课题进行咨询、论证、查阅有关的文献资料,了解其研究现状,做好宣传动员工作。
(2)形成立项方案,完成立项报告
(3)进行试验分工,确定实验班级,准备实验的实施。
7.2 实施阶段(2007.9-2008.7)
目标:具体实施民族地区农村初中生数学能力培养的教学探究
(1)学生对数学学习兴趣的感悟和学生通过“听说读写”能力培养后的学习变化采用访谈法和问卷法进行调查研究
(2)华师版九年制义务教育数学教材关于数学教学能力培养的训练题型进行收集分类编写(2008年6月-2008年8月)
(3)开展通过“听说读写”能力培养来对初中生实施能力培养的系列活动体系,做好记录,进行“听说读写”能力教学以来对初中生实施数学教育的方法研究
7.3 总结阶段(2008.9-2009.1)
目标:总结完善经验,形成校本课程,完成结题工作。
具体工作:
(1)整理研究的各种原始资料,对实验进行比较分析,然后全面总结。
(2)编写校本资料或教材。
(3)写出研究报告。
(4)接受上级部门对研究效果的检测工作,协助完成检测报告。
(5)进行成果展示,请专家进行结题鉴定。
8 课题组成员及分工
衡先奎:实施课题实验及培养初中生“听说读写”能力课题的全面工作(包括资料搜集、整理、实验的跟踪、调查、研讨、实施、总结、报告)课题的全面工作(包括资料搜集、整理、实验的跟踪、调查、研讨、实施、撰写方案、总结报告)。
蒋成军:实施课题实验及培养“听”的能力训练的子课题的全面工作(包括资料搜集、整理、实验的跟踪、调查、研讨、实施、总结、报告)。
倪国洪:实施课题实验及培养“说”的能力训练的子课题的全面工作(包括资料搜集、整理、实验的跟踪、调查、研讨、实施、总结、报告)。
余洪英:实施课题实验及培养“写”的能力训练的子课题的全面工作(包括资料搜集、整理、实验的跟踪、调查、研讨、实施、总结、报告)。
何树元:实施课题实验及培养“读”的能力训练的子课题的全面工作(包括资料搜集、整理、实验的跟踪、调查、研讨、实施、总结、报告)。
9 课题研究条件分析
(1)衡先奎:中学一级教师、2001-2006年连续三届担任市数学青年骨干教师、2006市初中数学学科带头人,县首届“十佳教师”、盐边县“先进班主任”、市优秀教师;数学教育本科学历,从事初中数学教学近二十年,并历任班主任工作及理科教研组长,有多篇教育教学论文在县市省国家级报刊杂志上发表或获奖。
(2)蒋成军:中学高级教师、副 校 长,教育管理专业毕业,有二十六年数学教学经验与几十年的教学管理经历,曾经在县级数学优质课大赛荣获前三名。
(3)倪国洪:中学高级教师、教导主任,1981年参加工作以来,废寝忘食地战斗在初中数学教学的第一线,教学管理及教学水平堪称“匠心独运。”
(4)余洪英:中学一级教师,曾获县级优秀教师称号,长期担任语数、历史、物理科的教育教学工作,真正称得上“初中教学多面手”。
(5)何树元:中学一级、本科学历、红格中学数学教研组长,近三十年的教育教学及从事校长、教导等教育管理经验,浸润了一批批学子成长、成功、成才。
10 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
(1)实验班的公开课(数学组)→示范课(骨干、学科带头人)→集体研究课(课题组)→实验汇报课(主研人员)
(2)形成学生“小论文”“习作”“作品”的校园期刊;
(3)家、校对学生的评价及向社会、家庭、学校三方观摩学生数学学习能力展示汇报
(4)组织编撰“听说读写”课题的校本课程教材
(5)做好“听说读写”能力培养的专题、专项讲座
(6)利用黑板报、校刊、手抄报宣传实验发展动向及效果评价。
(7)师生共同制作“资料卡片”交流或存放于“图书角”;
(8)利用课外活动、读书活动建立“数学银行”。
(9)建立“听说读写”方面的学习题库。
11 课题研究经费预算
RMB:4000.00元(用于资料费等)
参考文献
[1] 初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2] 四川教育学院数学学报.数学教学与素质教育,2002年3月
[3] 攀枝花教育.数学学习唱响“四部曲”,2003年第5期
1.1 农村中学素质教育中,以《数学课程标准》为指南培养“听说读写”能力的研究具有时代重要性
(1)理念的呼唤:以“课程标准”代替现行“教学大纲”,这是我们大脑中第一位的、最基本的改变。“纲要”说:“国家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价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的基础。”如今遵循《课程标准》编写的新教材已经轰轰烈烈以其崭新的态势展示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大课堂,我们要迫不及待的学习与研究。课题组认为,课程改革的当务之急,就是掀起学习研究《纲要》、《课程标准》与新教材的热潮,把新理念学到手,在头脑中立起来,为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行,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2)过程的展现: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标准》)说:“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我们不妨叫做数学的过程说与数学教学的过程论。它告诫我们,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紧贴社会、科学与经济的实际,创设生动有趣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亲手实践,亲身经历、体验、探索知识的形成过程,感受成功的喜悦,体会失败与挫折的滋味,胜不骄,败不馁。这是培养学生创新品质与能力的必由之路。课题组认为,“创设环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全新的动态模式,必将代替“现成理论、老师讲解、学生模仿”的僵化的静态模式,但不要走向极端,“事事躬亲(样样动手、件件操作)”,那就会走向其反面。因此,数学教学中培养“听说读写”必将成为现实的可能事件。
(3)方向的明确:《标准》说:“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学校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深刻的指明了数学教育的方向,对“面向全体学生”作了精辟的阐述,令人茅塞顿开、心悦诚服。这告诫我们,“只重优生、摒弃差生”,“只求升学率、不求大面积合格率”,“过分加重学生课业负担、不顾学生的身心健康”等顽症,必须自觉克服,彻底清除。课题组认为,对按《标准》编写的新教材:增加的实践性、挑战性很强的内容,要去刻苦钻研逐渐领会;落脚点就是素质教育中培养“听说读写”能力的过程更加关注学习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数学思想与学习数学的常规习惯的养成。
(4)角色的转变:《标准》说:“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这对师生在数学教学中的定位作了明确的界定。前二者是教师传统职能的继承;第三者是教师职能的发展与创新,是实现角色转变的关键。这就要求教师与学生平等相待,彼此尊重,教学相长。课堂是“师生互动、生生合作”的场所,不再是教师“独唱”的舞台。新型的师生关系应当是友好、和谐的关系。课题组认为,生动活泼的“讨论”应当是一种更常、更新的课型;有价值的开放性与创造性思维问题的设计,走出课堂作社会调查的设计等,不失为好的途径;追求数学教学的民主与科学无疑是新的时尚;“听说读写”无疑为素质教育增添一臂之力。
(5)教师的素质:遵照《纲要》与《标准》,教材与教学的挑战性迎来了教师的挑战性。对教师的素质要求是全方位与现代性的,既要有德,又要有才(多方面的),还要把握现代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作一名这样的合格以至优秀的教师实不容易。对教师素质与水平的评价,不再是“学历、年龄、教龄与经验”,无论是年轻教师还是老教师,都得重新认识自我,重新学习。“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核心内容”的学习、更新,是所有教育工作者的迫切需要。年轻者要成为课改的先锋,但不可骄傲;年老者要迅速充实自己,切不要自卑。总之,所有老中青教师都是课改的主人,是这场重大的历史性变革的亲身参与者,无须惧怕,都当自豪。课题组认为,课堂教学改革仍然是课改的突破口,按照《纲要》与《标准》的要求实施“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并加大力度,是实现这个突破与迅速提高教师素质的最好途径,务必坚持与深人,提高水平。践行“听说读写”无疑对师生都是一个工作与学习的挑战,能力与潜力的拓展。
1.2 中学素质教育中培养“听说读写”能力得以实现的条件:整合教育资源,规模化办学体制下,优质的教学资源给师生、生生提供了广袤的展示才华的舞台,“教学相长”给校园注入了全新的青春与活力。
丰富多彩的教材、教辅为校园提供了广泛的学习蓝本;教学资源及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综合应用为莘莘学子给予了求学的广阔领空;教学理念、教学评价、考试与人事就业制度的日趋完善为未来的劳动者开辟了一个自由发展的职业场……这一切使得教学双方互动过程更具“人性、和谐”的可持续发展。
1.3 中学素质教育中培养初中生“听说读写”能力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首先,理念与方法问题: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做人;方法是“金”,“能力”是“银”;“ 先渔后鱼”;其次,实践与过程问题:实践是一张网,过程是一只船,每出一次学海都应有新的收获;最后,创造与能力问题:能力的终端是创造,“听说读写”的锤炼与实践演绎能力提升、师生成功的精彩。
素质教育也好,学校教育也罢,正如李镇西校长所说:提升教师,关爱学生,影响家长。这是教书育人的主打歌。
2 课题界定
A. 关于“素质教育”随着我国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的深人以及科学观念和科学思维的形成,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21世纪的竞争将是人才的竞争。单纯的分析思维方式和应试选拔的教育观念已不适应时代的要求。教育界通过自我反思,针对当前教育的现状,特别是对“应试教育”所暴露出来的弊端,提出了“素质教育”。
a. 关于素质与素质教育:什么是素质?理论界一般有两种认识.一是认为它是个人先天所具有的解剖生理特点,包含神经系统、感觉运动器官、大脑的特点等。它是通过遗传所获得的,是人的禀赋,是遗传素质,当然它对人的形成和发展有重大的影响。二是认为人的素质是公民或某种专门人才的基本品质,它是个人在后天环境中或教育影响下形成的。它是后天通过环境影响或教育训练,所获得的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基本品质结构。
b. 关于数学素质:数学素质,或称数学素养,它是比较稳定的、长期起作用的数学知识。当然,这个数学“知识”应是广义的,它既含有数学的理论知识,又应含有数学的思想和方法,还应含有数学能力。数学素质应包含下列“四个层面”:
(1)知识观念层面:能用数学的观念和态度去观察、解释和表示事物的数量关系,空间形式和数据信息,以形成量化意识和良好的数感。
( 2)创造能力层面:通过解决日常生活、实际情境和其它学科问题,发展提出数学棋型、了解数学方法,注意数学应用的创造型数学能力,并形成忠诚、坚定、自信的意志品格。
(3)思维品质层面:熟悉数学的抽象概括过程,掌握数学中逻辑推理方法,以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与合理的思维习惯。
(4)科学语言层面:作为一种科学语言,数学也是人际交流不可缺少的工具,数学素质应包括能初步运用这种简约、准确的语言。(由华东师范大学张英宙教授倡导成立的数学教育研究小组提出);以上“四个层面”的数学素质均须培养“听说读写”的数学教育教学能力的相互作用、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活动过程中加工→锤炼→成型→出品(中国制造)
c. 关于数学素质教育的实施:“素质教育”:显然绝对不仅仅是学校一家的事情、一家的任务、一家的要求,它的实施与社会、家庭都有广泛的联系。应该说,素质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当然作为教育机构的学校,理应是这一工程的主体,而教师就应是这一工程的建筑师。那么做为一位数学教师应如何当好建筑师、如何充分利用课堂这一“天地”,如何向45分钟要素质呢?
1)转变教学观念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系。教学上有哪些观念需要转变,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呢?首先要转变的是教学的目的观念。其次要转变的是教学观念。
2)实施数学素质教育的根本人生观是改革课堂教学方法,立足于向45分钟要“素质”;向“听说读写”要质量、求效率、谋效益。
3)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任务是提高“学困生”的数学素质以学困生为圆心、其发展为半径:一切为了学困生、为了学困生的一切、为了一切的学困生;一切服务于学困生。
3 国内外研究情况
曾经国内在英语教学中关于“听说读写”已成效显著,并得到广泛推广、应用;语文教学中的“听说读写”早已成为百科之母的常演常新的“重头戏”;而作为“人类思维的体操”——数学,正待上演一场“听说读写”现代进行曲。
4 研究内容(包括子课题)及预期目标
A. 研究内容:培养“听说读写”四能力的分解与合成 (四“为”一体)
NO1:听——数学学习中的“听”
主要是指听课,这是学生获取数学知识的主要途径,也是学生系统学习数学知识的基本方法。听课,不仅是听老师讲课,而且包括听同学的交流发言。
NO2:“说”——培养良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不仅是语文学科的任务,也是数学学习的重任。数学学习中的“说”,包括说“思”、说“悟”、说“新”等。
NO3:“读”——现代教育不仅要让学生“学会”,更要使学生“会学”。“会学”的基础就是会“读”。数学学习中的“读”,主要包括读教材、读教辅等。
NO4:“写”——数学学习中的“写”是培养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主渠道,是“学以致用”的现身说法。除了常规层面上所说的写作业之外,还包括编写故事、撰写论文、学习方法及经验、体会等。
B. 预期目标
(1)实验班的公开课(数学组)→示范课(骨干、学科带头人)→集体研究课(课题组)→实验汇报课(主研人员)。
(2)做好“听说读写”能力培养的专题讲座
(3)组织编撰“听说读写”课题的校本课程教材
(4)利用黑板报、校刊宣传实验发展动向及效果评价。
5 研究方法
5.1 观察法:就是通过直接观察教育教学过程并记录下每个实验对象的个体某种思维活动的表现和行为变化,在这个课题中通过对实验班试验前后的变化进行观察和记录,从而科学验证以了解试验的效果。
5.2 调查研究法:对所在校区[八(1)—八(5);七(1)七(2)、七(9))八个教学班]初中生的“听说读写”能力的现状进行调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一是问卷法,二是访谈,三是家访,四是通过学生的作品如常规作业、数学小论文、数学手工制作……来收集资料,进行分析和课题研究。
5.3 历史文献研究法:即是运用数学文献史料来进行研究的方法。首先通过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等方式查阅有关初中数学能力培养的课题和论文,作为自己课题研究的重要的文献材料。
5.4 经验总结研究法:经验总结研究法是在一定理论指导下,按照科学研究的程序,使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的思维加工过程。把实验的情况拿来通过思考、分析、归纳,上升为理性认识,找出可以通过“听说读写”教学来对初中生实施数学教育的一些措施和方法。
6 研究的对象及周期
6.1 研究的周期(2007年8月-2008年8月)
6.2 研究的对象:红格中学八(1)—八(5);七(1)七(2)七(9)八个教学班的农村初中生;对比班八(6)—八(11);七(3)—七(14)。
7 研究过程
7.1 准备阶段(2007.8-2007.9)
目标:做好实验的各项准备工作。
具体工作:
(1)组建课题组,对课题进行咨询、论证、查阅有关的文献资料,了解其研究现状,做好宣传动员工作。
(2)形成立项方案,完成立项报告
(3)进行试验分工,确定实验班级,准备实验的实施。
7.2 实施阶段(2007.9-2008.7)
目标:具体实施民族地区农村初中生数学能力培养的教学探究
(1)学生对数学学习兴趣的感悟和学生通过“听说读写”能力培养后的学习变化采用访谈法和问卷法进行调查研究
(2)华师版九年制义务教育数学教材关于数学教学能力培养的训练题型进行收集分类编写(2008年6月-2008年8月)
(3)开展通过“听说读写”能力培养来对初中生实施能力培养的系列活动体系,做好记录,进行“听说读写”能力教学以来对初中生实施数学教育的方法研究
7.3 总结阶段(2008.9-2009.1)
目标:总结完善经验,形成校本课程,完成结题工作。
具体工作:
(1)整理研究的各种原始资料,对实验进行比较分析,然后全面总结。
(2)编写校本资料或教材。
(3)写出研究报告。
(4)接受上级部门对研究效果的检测工作,协助完成检测报告。
(5)进行成果展示,请专家进行结题鉴定。
8 课题组成员及分工
衡先奎:实施课题实验及培养初中生“听说读写”能力课题的全面工作(包括资料搜集、整理、实验的跟踪、调查、研讨、实施、总结、报告)课题的全面工作(包括资料搜集、整理、实验的跟踪、调查、研讨、实施、撰写方案、总结报告)。
蒋成军:实施课题实验及培养“听”的能力训练的子课题的全面工作(包括资料搜集、整理、实验的跟踪、调查、研讨、实施、总结、报告)。
倪国洪:实施课题实验及培养“说”的能力训练的子课题的全面工作(包括资料搜集、整理、实验的跟踪、调查、研讨、实施、总结、报告)。
余洪英:实施课题实验及培养“写”的能力训练的子课题的全面工作(包括资料搜集、整理、实验的跟踪、调查、研讨、实施、总结、报告)。
何树元:实施课题实验及培养“读”的能力训练的子课题的全面工作(包括资料搜集、整理、实验的跟踪、调查、研讨、实施、总结、报告)。
9 课题研究条件分析
(1)衡先奎:中学一级教师、2001-2006年连续三届担任市数学青年骨干教师、2006市初中数学学科带头人,县首届“十佳教师”、盐边县“先进班主任”、市优秀教师;数学教育本科学历,从事初中数学教学近二十年,并历任班主任工作及理科教研组长,有多篇教育教学论文在县市省国家级报刊杂志上发表或获奖。
(2)蒋成军:中学高级教师、副 校 长,教育管理专业毕业,有二十六年数学教学经验与几十年的教学管理经历,曾经在县级数学优质课大赛荣获前三名。
(3)倪国洪:中学高级教师、教导主任,1981年参加工作以来,废寝忘食地战斗在初中数学教学的第一线,教学管理及教学水平堪称“匠心独运。”
(4)余洪英:中学一级教师,曾获县级优秀教师称号,长期担任语数、历史、物理科的教育教学工作,真正称得上“初中教学多面手”。
(5)何树元:中学一级、本科学历、红格中学数学教研组长,近三十年的教育教学及从事校长、教导等教育管理经验,浸润了一批批学子成长、成功、成才。
10 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
(1)实验班的公开课(数学组)→示范课(骨干、学科带头人)→集体研究课(课题组)→实验汇报课(主研人员)
(2)形成学生“小论文”“习作”“作品”的校园期刊;
(3)家、校对学生的评价及向社会、家庭、学校三方观摩学生数学学习能力展示汇报
(4)组织编撰“听说读写”课题的校本课程教材
(5)做好“听说读写”能力培养的专题、专项讲座
(6)利用黑板报、校刊、手抄报宣传实验发展动向及效果评价。
(7)师生共同制作“资料卡片”交流或存放于“图书角”;
(8)利用课外活动、读书活动建立“数学银行”。
(9)建立“听说读写”方面的学习题库。
11 课题研究经费预算
RMB:4000.00元(用于资料费等)
参考文献
[1] 初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2] 四川教育学院数学学报.数学教学与素质教育,2002年3月
[3] 攀枝花教育.数学学习唱响“四部曲”,2003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