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红豆杉

来源 :西部散文选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hu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是一趟不凡的心灵之旅。
  平定村———地处龙胜县东北部,这是个山青水秀,充满温馨情调的侗族村庄。
  山峦,河流,古树,人家———透出玲珑、秀美与天真烂熳。阳光油墨般地涂抹在山岗上。红、黄、青、绿缤纷色彩,从秋天里流淌出来,给人以赏心悦目视觉冲击力。我被这油画般的秋色迷住了。
  我泊好车,揣着惊喜,至桥头便民亭,一群在此休闲聊天,脸上洋溢着喜悦与甜蜜的村民,被我一句不著边际的调侃,逗得仰天大笑。这是毫无保留,心怀坦荡的笑———
  秋声,秋色,秋景,秋的气韵,秋的歌声在村庄、田野上空缠绕。田野坦露的笑颜与歌声,被村民屋脊上飘逸的炊烟给兜留。我不能确定,我此刻的心会否扛得住漫天秋色对心灵的涂抹与召唤。
  我和一位下乡干部沿平定河逆行。平定河流淌的歌声仿如天籁之音,缓缓走近。美妙的歌声被大地浑厚的气韵给兜住,被喜爱音乐的村庄给兜住。步入一小段陡坡地带,昔日嘻闹的田野如今已成罗汉果的家。一枚枚成熟中的罗汉果在支架间,饱满且精神着,它们怀揣感激之心,感激天地造化之恩,感激培育种植它们的主人。
  梯口用布遮拦着,意在挡住环卫意识极弱的鸡们登楼撒野的脚步。
  宽敞的楼下堆满柴禾,一大盆山茶花兀自盛开。花给人观赏价值,重要的是调节心情。怜花,惜花,爱花,栽花,赏花,花体现的是一种高尚的精神境界。引花为知己,需要一份纯洁的人生品味。
  屋后颇具气势的山,叫青龙山,所谓青龙,必藏天地灵气。此乃大地雄魂之脉象,给人以生命的依托!
  造型简约,宽敞,干燥,爽朗的木楼,于我来说极感亲切,因为我出生在这样的木楼里。南方多林木,多雨雾,易犯风湿病,木楼能有效地克服潮湿。我喜欢听楼板嚓嚓走动时的声响。这种不规则的声响,不像音响,却颇具节奏感,打破常规听觉习惯。
  看我们到来,在菜园里劳作的粟家女主人回来了,她怀里抱着一捆蔬菜。早年,她曾经当过代课老师,因为家境原故,辞职回家务农养育年幼的儿女。她的略显苍桑的脸颊,呈现出被岁月打磨后越显坚毅的表情。细密的皱纹深处,藏着太多的人生艰辛和甜蜜的记忆。
  木楼在秋天的季节里格外精神,展现出一派昂扬的鲜活气息。女主人丈夫多年前去世,如今只她一个人在家经营晚年,两儿一女均在外工作。一个儿子承包些工程,一个在桂林做旅游业,女儿任公职。女儿的宽怀,幽默,机智,多才多艺,宽厚待人令人敬服。说话条理明晰,语音节奏感强,逻辑性强,体现出领导者风范,微笑声给人以亲和力。握手时,我感受到她手掌、手心的温暖、柔软、厚实。这是她的家,她从小在这长大,然后张开翅膀飞越出去,用知识,智慧、勇气,公正之心为社会服务,履行身肩重责……女主人说,很多年前她曾经领养个女儿,自己有生育后,领养的孩子回到亲生父母身边去了,不过现在还常走动。
  仿佛欲露一手,又似乎知道我们的嗜好,中午时分,女主人为我们备上一顿油茶宴。锅头上炕,女主人点燃枞槁火,火焰松香。许多年未见到这番风景了。记得小时的夜晚,点不起煤油灯的我家,及其他家庭,靠枞槁火照明,吃饭,夜读,洗涮,煮猪潲,缝衣,针绣,什么都在忽明忽暗的枞槁火下完成。枞槁火烟雾大,被风刮来蹭去,满屋子乱蹿,眼泪鼻涕齐流……想不到数十年后在这遇见枞槁火,淡淡的松香味飘逸满屋,因此浮想联翩。
  女主人将大片茶叶倒进放油不多的锅头里清炒。我看过马堤,泗水,伟江,龙脊人炒茶,甚至看过恭城人炒茶,她们炒茶放油多,翻来覆去炒,有的还会将炒熟的茶倒进茶缸里用木锤鼓捣一阵子,程序繁复,煞费周折;而女主人的茶炒的极简约,放很少的油,几乎是清炒,一切简约到极致,炒米花及炒粑粑果也极简约。品茶时,感到的却是淡淡的清香,它不像我在别处尝到的油茶那种浓馥芳香味。女主人的油茶体现的是清新淡雅,这样的茶味,仿佛大多数人过日子,平平淡淡,没有波澜壮阔,没有什么大起大落。平淡的日子体现真性情,把这份性情注入生命里,洒进飘香的油茶里。
  对此,女主人似乎心领神会。我体会到田园牧歌式的日子就如这油茶一般,带给她人生淡淡的回忆,淡淡的笑容,淡淡的日子的幽香,淡淡的生活滋味如这碗里的油茶。有句话叫什么来着,清纯淡雅即是福,清心寡欲获长寿。
  下乡干部喝茶时甜甜地微笑了,说,想不到清淡油茶更生津。她同样具风趣、优雅,机智、幽默性情,俏皮话一串串的,展露出人生事业成功与自我满足感。
  门前山一重水一重,抬头望见四方梁,从前村民们把耕牛赶到山上放牧。我小时候也放牧过牛,我放牛的地方叫老百湾,那是一个离家很远的地方,往返得半天。我知道放牛的辛苦,也知道放牛的快乐,还记得大雾迷漫寻不见牛时悲凄的哭声。我不知道,经历一代又一代,辈复一辈的平定村民,今天是否还养牛,是否还把牛赶到山上放牧,我的家乡是没这道风景了。
  这个毗邻湖南长安营的村庄,以山峦,河流为气脉、气场。平定河水流得那么亲切,那么隽永空灵,它发源于三浪田,是个很高远的地方。
  一个民族有一个民族的风采。一条河流有一条河流的个性。一个村庄有一个村庄的童话。一棵树有一棵树的风景。
  远远地望见红豆杉,跨过平定桥,来到红豆杉前,感受红豆杉,仰望红豆杉,想象红豆杉。遇见红豆杉,即如遇见一颗心,遇见一季瑰丽秋景,颇具撞溢心扉的感觉。我惊疑它身上发出的悠长浑厚气息。她的颇似杉木的皮质,墨绿的叶面浓绿撑天,粗壮,威猛,气场十足。红豆杉身旁是雾雷溪。欢快的溪流,红豆杉引以为音乐!
  红豆杉是村庄的骄傲!村民的骄傲!由此生发出一脉脉无可言喻的喜悦与冲动。
  红豆杉乃血性树,性情树,情感树。
  这棵郁郁苍苍,浓荫四蔽,生机盎然的红豆杉,见证了村庄的历史变迁,属国家重点保护珍稀物种。2018年龙胜县林业局立碑示警不准对她有任何伤害,并为其编号45032820520913080,测龄五百周岁。这什么概念?五百年风云变幻,岁月苍桑,论人生,已经好几个轮回。红豆杉一生经历许多,村庄也经历许多,人世间的生老病死,自然界中的生老病死,红豆杉亲眼目睹。她为那些朝夕相处的村民的老去而悲伤痛哭,为一位位新的生命的降生喜极而泣;村民日子的快乐艰辛她记忆犹新,朝夕挂怀。
  红豆杉喜欢和村庄在一起,和人间烟火在一起,和智慧在一起。奇的是,她是合二为一根部相连的鸳鸯树,夫妻树。有诗曰: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一杈雄性,一杈雌性,雌性红果累累,根部伴有一棵小树,这是她们的儿子。
  据说,这棵千年瑰宝,身世非比寻常,她是仙家化身,当年她们曾是天宫中一对快活的恋人,因私会遭重罚,劫后逃亡到下界,仍无法甩掉追兵,情急中,俩人化作红豆杉,傍雾雷溪而生。天兵在此守候若干时日,无果而终悻悻返回……可以想见,所谓雾雷溪,即天上流下来的溪流,永远滋润她们。身下有平定河,两水相交,获此天赐沃土,明丽家园,天阳地阴,万木逢春。她们相爱太深,从此再也不分开,直至地老天荒,生生死死相爱到永远……陪伴村庄到永远———
  ———选自中国西部散文网
其他文献
一个小时四十几分的车程,不到十点钟,老公驱车带着我就已到丰县的百年梨园。  模糊地记得曾来过丰县看梨花,站在百年梨园的入口处却是一副不曾相识的图景,我瞬间迷惑了。  百年梨园的门楣是一棵中空的古树倚靠在一片垒砌的山石之上,古意盎然。尉天池先生题写的"百年梨园"四个金色大字苍劲浑厚、潇洒豪放、秀逸清奇,为梨园增色不少。  进得园内,便看到对景区的简要介绍,从中我们得知百年梨园位于丰县宋楼镇李大楼村,
期刊
这段时间,又见朋友们在朋友圈晒内蒙古那绝美的胡杨林,再次勾起我对草原的痴情向往。少年时就对北方的大草原一往情深,学习了历史和地理以后,对内蒙古科尔沁草原、呼伦贝尔草原的认知更是深深印在脑海里。  2012年秋天,我有幸担任全国少数民族参观团广西代表团团长,在北京参加相关活动,并赴宁夏、内蒙、黑龙江等地参观考察,感受到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那一年,我真正来到了内蒙古,如愿以偿领略到北方草原的广袤与大气
期刊
太阳终于露出了笑脸,人们从深秋绵雨中晾了出来。花草树木在一片暖阳中斑澜着。我缓缓来到友谊路“花语”鲜花店,这是全城开得最早的一家。九十年代前,城里无一家鲜花店,女儿远在西安求学,为尽孝心给我过生日,委托老家同学乘车去市里买回大花篮。当时为第一次收到鲜花而感动许久。这些年,女儿依然在我生日及教师节等重要节日里,从网上订购鲜花送至家中。花,是人与人之间传递的牵挂和思念,是温暖和慰藉。因而,花与人,人与
期刊
书法家喜欢把写字称作“砚田漫步”,我也喜欢漫步,不过是带着相机去鹭田漫步,那鹭田,可以是碧绿的河坡、漠漠的稻田、如镜的蟹田,也可以是一碧万顷的石臼湖。  白鹭有雪白的毛、细长的颈、铁色的嘴,是鸟中的美女,清水田里或湖中沙洲上,只要有一两只站立的白鹭,整块田或湖便成了一幅嵌在玻璃框里的画。  寻访白鹭的路上,我们最常去的是石臼湖。春天的清晨,湖水将涨未涨之时,碧绿的青草像绒毯一样铺满了湖滩,这时三三
期刊
2020年6月21日,是西方人的“父亲节”。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想起了我的岳父大人———司法战线上的一名老警官。虽然他老人家已经去世28周年了,但是,岳父大人的音容笑貌仍然清晰地存在于我的记忆中。  初次拜见岳父大人是在1981年1月1日。当时,我从县城坐客车来到四方坨子,带着“四盒礼物”,是以准女婿的身份,来岳父岳母家正式亮相,接受“审查”的。  岳父身形瘦弱,看上去个子不到一米七,他面容和蔼
期刊
它不是殷墟,不是三星堆,不是兵马俑。近代,它是200多年前满清盛京围场腹地。古代,它是2000多年前夫余王城的贵族墓地。  它是长白山闲庭信步遗落在夕阳处的一粒种子,结出了平地、丘陵和高山。它依偎在辽水之滨,见证了夫余国800年的荣辱兴衰,亲历了高句丽的金戈铁马与血雨腥风。它宛如一株出水芙蓉,妩媚在富饶的东辽河与小梨树河之间,它叫彩岚,默默地值守在东辽县原石驿乡。石驿,顾名思义,为古驿站。  彩岚
期刊
深秋一日,我与文友相约,游览了黄河小三峡!  来到风景区,我才真正明白,要游览的是孤山峡、八里峡和龙凤峡。站在景区门前,环顾周边灿烂的红叶,俯视清如茶色玻璃的黄河水,顿觉有一股和煦的春风在心中荡漾。我们在孤山峡岸口登上游轮,穿上红艳艳的救生衣,来到三层甲板上。凭栏远望,碧水映着蓝天,阳光洒下满河的碎银,在鱼鳞瓦片般的水面上闪动着耀眼的光辉。一声如进军号角般豪迈的汽笛声响过,脚下的游船缓缓启动了。抬
期刊
“蒲姑春草发春荣,风到贝丘细又轻。湾水残露明夕照,船到通济酒家迎。柳桥夜月水中月,南湖渔人捕棹声。东野田畴耕未罢,再观蔬圃上西城。”博兴八景诗歌,形象生动,在鲁北民间广为流传。就在八景之一的“蒲姑春草”遗址的寨卞村,更有妇孺皆知的“蒲姑春前草,柳桥夜月明。”的佳句。  蒲姑城又称薄姑城,位于博兴城南七千米,今湖滨镇寨卞村北,溢洪河与小清河之间,当地人传称“旧城子”,又传说称蒲姑国王三公主的“梳妆台
期刊
前些日子,外婆来我家做客,又愧疚地抓着我的手连连念叨,小时候在汀园跟她一起住時,亏待了我,没能给我提供很好的物质生活,我当然是如往常一样安慰她,告诉她物质并不重要,那段日子十分美好,可老人家依旧耿耿于怀,固执地认为自己没有照看好我,看着外婆花白的头发,不禁动容,知道这是她的心结,无法安慰,只好抱抱她,让她知道我的感动。当晚,往日的故园缥缈入梦,岁月静好,一如当年的模样,我沉醉其中,无法自拔,果真“
期刊
我的侗乡宝赠是鱼米之乡,每年谷雨季节一到,下稻田谷种和下稻田鱼种几乎同步进行。我做过几年农民,种过稻子,养过稻田鱼,知道下一箩谷种只够播撒一块秧田,而一个鲤鱼婆产卵,足够好几家农户的稻田放养。浸泡谷种大家都在风雨桥头河段进行,没有什么秘密可言,只要不用装过酒的器皿来鼓捣,就不会影响谷子的出芽率。而鲤鱼繁殖则自始至终神秘兮兮,为提高鱼苗的成活率,特意添加了人工干预的环节,于是,这种神秘色彩既约定俗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