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可以兴观群怨的风景

来源 :中国摄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yuanji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看到魏壁的这些作品,我马上想到的,是黄公望、倪瓒、沈周、王蒙们的山水图像。他的这些画面,从其外在形式看,多取长宽比或竖横比悬殊的比例,或呈水平向,或呈垂直向的形式,都会令人想起传统山水画的形式。其水平者,有黄大痴《富春山居图》之妙,其垂直者,则得倪云林之神。而从其传达的气息与境界来看,其疏朗与萧索时,更有倪云林之气质,而密匝时,也带上时以细密见长的沈石田之风。然而,“枯”的山水,却与他的心灵世界紧密贴合无间。如果说他的摄影有“挪用”,那不是从图式上的挪用,而是精神与气息的挪用或者说是吸收。他自陈古人的画作与画论于他颇有影响。
  魏壁告诉我,他主要选择在冬天拍摄了这些照片。他为什么选择冬天?因为这气候与他的某种心境相合。我们知道,“寒”有时并非只是一种给身体带来反应的因素。“寒”同样也可以是一种心灵处境、一种对外界的内在心性反应。
  我虽然没有去过魏壁的家乡,但却羡慕他的出生地有着如此多美妙的地名。很早以前,看到他的“梦溪”系列,还以为这是一个文学青年的命题。但事实并非如此。“梦溪”就是一个地名。而这次的作品,他告诉我来自他家乡“寒池”这个地名。从“梦溪”到“寒池”,魏壁的画面中的诗意,似乎先在地就被这些地名所预言与揭示。如果它们成就了魏壁的想象力的话,那么魏壁还能够不为这些令人神往的地名尽心尽力地出示他的个人图像吗?


  这样的健硕而劲拔的风景,并非来自摄影家的壮游。壮游,往往是风景摄影家们的习惯性动作。他们似乎只认远在天边的风景为题材,却迟疑、迟钝以至于怠慢了眼前与脚下的风景。不壮游无以出“片子”,几乎已经成为他们的思维定势与“出片”定律。而在魏壁,却坚持要从身边与脚下发现风景。他的引起了不小反响的归乡,也许就包含了一种一定要把一直萦绕于心的家园景色再现出来的冲动。无论他当初走得多远,家园一直在牵动他的心潮。因为对他来说,家园的景色,从来就是他看风景与世界的根本尺度,也是由自然来探测自我与心性的出发点。大风景不一定展示出大胸怀。而“小”风景却有可能展示出不凡的眼界与胸怀。
  中国山水画的绘制中,在构图的安排上有“三远(深远、平远、高远)法”之说。这是中国人根据自己的哲学、视觉经验与表征传统所形成的构图法则。此法与西法传统绘画中占据主流的线性透视法有着本质的区别。
  魏壁的畫面,虽然是以照相机这个与生俱来就以透视法原理制成的器材摄得,并且被截取的成像方式所劫持。但他仍然能够游刃有余地既在构图上回避了线性透视法的空间呈现,又在气息上以一种开阔延展的构图来靠近三远法(如果与透视法相对而言是一法)的灵动舒展而远离线性透视法的严谨与严格。他的得自于照相机的非透视法式的风景图像,是以他自己的独特看法而得,得自于天生的文化基因,以及他和传统的亲近与血缘关系。


  魏壁的风景图像,也是一种非桃花源式的景象。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山水画多是桃花源景色,提供一种避世的想象空间。而西方风景画以田园牧歌调为主,也具有使得精神逃避世俗压力的功能。而他的风景全然不是可唱可叹的桃花源风景。这些风景就来自他的脚下,萧索,枯瘦,却也饱含强韧、自信、茁壮的精神性。这是需要我们共同面对并思考的有意义的风景。而不是只是愉悦了视网膜的轻快的彩云与其他的什么。因为不是桃花源景色,所以它们既不引起浪漫的想象,也不以视觉的耸动挑动我们的神经。
  我一直在说,摄影是志“异”的勾当。其实,简单意义上的求“异”非常容易。离开自己熟悉的环境,可能所见即“异”,尽管这“异”或许也是其他人之“异”,因此最终也是“同”。真正的“异”,来自各“异”的心。魏壁要志的“异”,是习以为常中的“异”,更是他异于他人的心中之“异”。具体到这部作品,这些“异”景,是被他反复行走所发现与确认。它们一直在他脚下,在他身边,不在远方。景在脚下,景在眼前。
  这么多人跑到外地去拍摄风景,想借助于“外”的刺激而获得新鲜的影像。而身边的包括风景在内的事物,于他们则是麻木的。而家园对魏壁来说,从来不是一个麻木的所在。他的风景表现,是在人们认为的麻木中发现新鲜,将他人的麻木不仁转化为一种自己的新鲜与稀奇。这就需要长期的文化积累来锤炼自己的敏锐、目光与品味。他在熟悉当中发现某种奇异,这是风景摄影对他的挑战,同时也挑战了风景摄影。
  魏壁的游走,也就在家乡的身边方圆几十里的范围内打转。他的“看法”,就是在这样的“小”得不能再“小”的范围里磨炼、形成。但这些他得之于家园的影像,却又是去地域的。虽然这个系列以地名命名,但却无从唤起有关特定地区、地域的记忆。从它们的内容看,我们没有可能发现地域特征,因而有可能上升到一种普遍性风景的高度。或许,这些片断的景观只是与他的个人记忆有关,但于我们,却是普遍意义上的风景。
  魏壁出示的这寒荒与萧索,既是四时运替的必然结果与呈现,也令我们期待直面寒荒之后的生机的到来。这寒荒中的所有的虬曲缠绕,难道不是相互依存的生命的一种别样的表现与表态?生机就在此中,生机从来没有消失过。它们现在虽是枯树残枝,但它们的散乱、不羁、倔强与昂扬,都是掩藏在一种表面的压抑中。在由魏壁框取的它们的各种各样的群聚与丛合的组合中,作为一种自然生命的整体上的风情与风骨却仍然不可抑制地油然而出。这是正从“寒凝大地”的土地中生息、汲取与积蓄中的能量,总有一天,在春天,它们会以“发春华”的另一种形式爆发、蔓延与发散并且感染我们。因为,这是可以兴观群怨的风景。

  波伏娃曾经说女人不是生成的(being),是变成的(becoming)。套用她的这个说法,我们或许可以说,有作为生成的自然风景,也有作为精神产品的自然风景图像。从某种意义上说,自然风景,是一种作为自然生成的“是”(being)的存在。它始终存在着,四时运替、万物荣枯盛衰的变化,虽然构成了自然风景变化的基本规律,但如果没有外力的强力介入使之变形,在许多场合下,它也许往往就是一种穿越千年、直接亘古的景观。它是自在的“是”。而当我们有幸与它相遇时,有时也许就是在与千年前的人们共享同观一样的风景。但是,只有当它成为了“风景繪画”、“风景摄影”、还有“风光摄影”时,即它被人们通过文化的规则与法则看“成”(becoming)为一种不管在多大程度上具现了人类精神寄托的风景时,它所具有的性质就截然不同了。


  作为一种被看“成”的风景,它进入到人们的意识当中,经过文化的转换,既服务于精神创造的欲望与需求,也成为人类展开精神活动与心灵对话的基础与媒介。此时,风景“成”了人类思想文化范畴中的风景(被以某种视觉形式呈现),而不再是简单意义上的那个“是”的风景。它从“是”到“成”的转变,是因了作为主体的人的眼光与文化的介在而“成”的。魏壁看见并送到我们眼前的风景,就是这么一种因了文化而被他看“成”了具有某种精神性的风景图像。
  作为一个对于自然风景冷感的人,我更感兴趣的是经过了人与文化的介在的风景。我更愿意看到出自各个个体的、对于风景有着自己独特理解、能够丰富人类的心灵与知性的风景摄影。


  我们这次所看到的,是被魏壁看“成”的一种风景。它们是由他的眼光所塑成。人的眼光,则是被文化所规训出来的,同时也是人的精神的迹化。魏壁的风景实践,就是把“是”转化为“成”的实践。我不认为魏壁的摄影是一种“乡愁”挽歌,是对于失去的乡村田野生活的凭吊。他的反城市化式的“回归”,是有其自身理由(包括了自身人生经历的特定影响以及对人生的理解)在,不是可以随便复制与模仿的。因此,魏壁的这些风景摄影,是有关他自身的心性变化(包括了现实观、自然观与美学趣味等)到一定阶段时自然形成的结果。因此,我在此想要再次强调的,是他的这一特定之人的通过作为“是”的风景展现出来的个人的“成”。
  风景是意义生产的触媒。它本身没有意义,所有的意义都是赋予的。但它能够触发、激发人们通过对于它的表征来表达自己的自然观、美学趣味与社会意识。它沉默地面对我们,却对于我们如何看它充满了期待。而我们,对于如何通过对它的表征抵达自身的内心深处也充满了期待。风景,成为了人与自然之间、人与自身的对话的通道,也成为了对话的媒介。只有在这个意义上说,魏壁的独此一家的风景,才能够给我们以进一步认识自然、也进一步认识人自身与思考作为文化的风景表征以视觉的契机。


  (作者为摄影评论家、视觉文化研究学者、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

其他文献
浙商研究会执行会长杨轶清提出的“2006年浙商十大悬念”,第一大悬念就是:“第一代接力棒交给谁?”他在这一悬念中提出了浙商面临着“交接班”危机。杨秩清为了更好地引导民营企业正确处理交接班问题,他还用“两个儿子”作比喻。到底民营企业如何应对交接班危机,正确对待他们的“两个儿子”?记者特赴浙江对杨秩清进行了专访。  记者:您提出的浙商“两个儿子”的比喻,可以说是浙商企业交接班的真实写照。我们一些企业明
期刊
一  近日一张照片又火了,是央视播放的一则新闻被人截了图。图中一位头戴耳机的参会者聚精会神读着的会议手册被“拿反了”,于是被网友讽刺为“倒看如流”。一些网友分析“会议手册封面装订错了”,另一部分则猜测是“刚刚拿起来,还没来得及翻正”。不过,事实并非如此。  其实,倘若我们多一秒钟的耐心,把这张截图稍微放大一些,就能看见手册另一面的英文版本是正的。但在如瀑布般飞流直下的“照片流”中,似乎没有多少人愿
期刊
茅理翔最近在忙着一件事,那就是办一所专为家族企业培养接班人的学校,这是茅理翔把方太集团的经营管理权交接给他儿子后,准备用毕生精力来办的一件事,他把这件事定为他整个人生旅途中的第三次创业。  “我之所以要办这么个学校,是因为我们这一代创业者大多从七八十年代开始创业,现在大都到了60岁左右,都到了交接班的年龄,我费有很大力气算是交接了,但我的一些同行们有许多却没有我这么幸运,他们的接力棒没有合适的人接
期刊
关于《2084计划》  《2084计划》继续了王居延作品中一贯的反乌托邦语境,如副标题“奶牛、碉堡与无名地景”所指,包括了一张有奶牛的图像,一张有碉堡的图像以及没有指向性的废墟、海景和山景。这个系列并不展现线性叙事,取而代之的是王居延作品中一如既往的受难氛围和纪念碑式的庞大且富有隐喻的地景。关于《2085计划》  俯视作为一种观看方式似乎总是夹杂某种权力语境。如果要把荷兰画家希罗尼穆师·博斯(Hi
期刊
子曰:“敬鬼神而远之”,是避而不去谈论,不会是“要远离”这样的泛泛释意。先秦时代尚未有文化人类学科目,所以,孔夫子接着又说:“可谓知矣”,不谈才是明智。  陈独秀却要弄个究竟。“主张无鬼之先,对于有鬼之说多所怀疑”,连珠炮八题追问。其中第三问说道:“鬼若有质,何以不占空间之位置,而自生障碍,且为他质之障碍?”又,五问曰:“鬼即非质,何以言鬼者,每称其有衣食男女之事,一如物质的人间耶?”云云。五四学
期刊
我的作品是运用传统中国绘画的形式表现当代中国的面貌,中國是一个在不断的发展着的国家,具有巨大的创作资源,我的作品阐述的是在发展过程中,一些具有符号化的东西最能说明我们发展的一些现象,如前期的《中国景观》里面的绿色防尘布。而这组仍在创作的新作是我找到在都市里面的“小广告”、“条形码”、“二维码”等和我们的生活紧密联系的东西。  我希望我们所做的一切都使世界形成良性转变。我们必须保护环境,我们努力工作
期刊
摄影术发明之初,风景就已是摄影师们热衷的拍摄题材。直到现在,风景或风光,还是大多数刚接触摄影的爱好者最常拍摄的主题,往往也会成为他们摄影的起点。在中国,因为风景摄影与中国的山水画一样都以山川自然为描绘的对象,所以没有哪一个摄影门类像风景摄影那样承载了如此多的摄影爱好者,甚至一些专业摄影师对艺术的理想和对世界的理解,正因如此,风景摄影也一直是国内研究者们讨论的重要话题。  风景摄影或风光摄影对应的英
期刊
一直以来,张宝全就在EVD与电影这两根钢丝上旋转。  早年进入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师从著名导演谢飞,并于1992年毕业。据说,张在毕业之后即失业,既没有人来投资他拍电影也没有找到他合适的剧本,一怒之下,张宝全就抛弃了导演这个行当,南下海南,成了一名炒房者。这样做的好处就是,为张氏日后进入北京地产界积累了宝贵而难得的经验。    蓝光之争  无论是作家也好,还是书法家也罢,真正让张宝全着实在媒体面前
期刊
魯迅先生曾言:“中国根柢全在道教,此说近颇广行。以此读史,有许多问题可以迎刃而解。”我们现在很多思想观念、道德修养和行为方式,都或多或少受到道教的影响。面对如此厚重的民族文化题材,怎样做到既有一定的系统性和覆盖面,又不至于把切入口子开得过大,让自己能够充分驾驭这个题材呢?通过一段时间的拍摄和梳理后,我决定只拍摄四川和重庆境内的道教。我是基于这样的考虑,第一,巴蜀地区是道教的发源地,历史上产生过很多
期刊
华为正处在一个关键的发展时期,我们已经连续数年大量招收新员工,壮大队伍。新员工进入华为,第一眼看到的、处处感受到的就是华为的艰苦奋斗。一些人对此感到不理解。他们会提出这样的问题:华为为什么要艰苦奋斗?回答这个问题涉及到另一个根本的问题,那就是:华为为什么能活到今天?华为将来靠什么活下去?我们今天就来讨论一下这个问题。      其实是当时的落后救了我们   世间管理比较复杂困难的是工业,而工业中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