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LP3炎症小体在间质性膀胱炎/膀胱疼痛综合征中的表达及作用

来源 :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c134394601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NALP3炎症小体在间质性膀胱炎/膀胱疼痛综合征(IC/BPS)中的表达和作用。

方法

收集2015年12月至2018年1月我院行膀胱镜检查的女性IC/PBS患者膀胱组织和膀胱癌患者癌旁正常膀胱组织各16例,通过蛋白质印迹法检测NALP3及凋亡蛋白-1(caspase-1)、白介素-1β(IL-1β)含量;同时采用ELISA法检测女性IC/PBS患者及正常人(各16例)尿液中IL-1β含量。将60只成年雌性SD大鼠(体重200~250 g),通过分层随机分组法分为4组,每组各15只:对照组(膀胱灌注生理盐水0.5ml)、模型组[膀胱灌注透明质酸酶(4 mg/ml)0.5 ml]、NALP3拮抗组[膀胱灌注透明质酸酶(4 mg/ml)0.5 ml +格列本脲(10 mg/kg)]、黏膜保护剂组[膀胱灌注透明质酸酶(4 mg/ml)0.5 ml+透明质酸(0.8 mg/ml)]。构建各组大鼠模型,采用尿动力学检测评估膀胱功能变化;甲苯胺蓝染色检测肥大细胞变化;蛋白质印迹法检测NALP3、caspase-1、IL-1β含量;HE染色检测膀胱组织炎症情况;ELISA法检测大鼠尿液中IL-1β含量;记录VonFrey刷0.07、0.4、1.0 g刺激强度的疼痛评分;Transwell实验比较200、400 ng IL-1β和200 ng干细胞因子对肥大细胞的趋化作用。

结果

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结果显示,IC/PBS患者膀胱组织中NALP3、caspase-1、IL-1β的表达量较膀胱癌癌旁正常组织明显升高(0.22±0.08与0.11±0.02,0.25±0.03与0.10±0.01,0.19±0.04与0.11±0.02,均P<0.05);IC/PBS患者尿液中IL-1β含量高于正常人[(381±112) μg/L与(98±40) μg/L,P<0.01]。在大鼠实验中,模型组较对照组大鼠排尿时间间隔缩短[(120.0±15.6)s与(447.3±24.6)s],膀胱容量降低[(0.34±0.02)ml与(1.33±0.04)ml];黏膜保护剂组和NALP3拮抗组大鼠排尿时间间隔[(323.0±16.3)s ,(280.0±12.5)s]和膀胱容量[(1.14±0.05)ml,(0.84±0.04)ml]均较模型组明显增加(P<0.05)。模型组大鼠膀胱肥大细胞的数量高于对照组[(3.4±0.8)个与(0.4±0.2)个,P<0.05],黏膜保护剂组和NALP3拮抗组膀胱肥大细胞数量[(1.8±0.5)个,(1.5±0.7)个]均低于模型组(P<0.05)。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结果显示,模型组较对照组大鼠膀胱中NALP3(5.91±0.33与1.00±0.12)、caspase-1(6.75±0.42与1.00±0.22)、IL-1β(7.12±0.45与1.00±0.18)的含量均明显升高,黏膜保护剂组和NALP3拮抗组NALP3(2.921±0.21,2.07±0.18)、caspase-1(3.28±0.31,2.25±0.19)、IL-1β(3.33±0.41,1.98±0.21)的含量均低于模型组(P<0.001)。模型组较对照组大鼠疼痛评分均显著增加(0.07 g:7.5±1.8与2.1±0.5;0.4 g:9.2±1.9与5.2±1.1;1.0 g:15.4±3.8与6.8±1.5;P<0.05);黏膜保护剂组和NALP3拮抗组较模型组大鼠疼痛评分明显下降(0.07 g:2.4±0.3,2.8±0.7;0.4 g:5.2±0.4,6.5±1.3;1.0 g:6.4±0.8,7.3±1.1;P<0.05)。体外Transwell实验结果显示400 ng的IL-1β对肥大细胞的趋化作用与200 ng的干细胞因子类似[(3 800±400)个与(4 800±500)个,P>0.05]。

结论

NALP3炎症小体在IC/BPS膀胱组织中高表达,其可能通过促进IL-1β释放而趋化肥大细胞,从而加重IC/BPS炎症反应和临床症状。

其他文献
B族链球菌(group B Streptococcus,GBS),可在妊娠期妇女的阴道内定植,并上行感染至子宫及胎儿,是导致早产等不良妊娠结局的重要感染性因素。GBS通过产生黏附和侵袭因子、溶血素及透明质酸酶等毒力因子,促进其阴道定植并逃避宿主免疫清除。宿主对GBS的免疫应答,可导致一系列炎性因子的释放,促发胎膜早破、早产及胎儿损伤等事件的发生。本文对GBS阴道定植并上行感染引起不良妊娠结局的致病
目的研究不同氢氧化铝佐剂含量、两种吸附方式以及不同厂家氢氧化铝佐剂对无细胞百白破-Sabin株脊髓灰质炎联合疫苗(DTaP-sIPV)免疫效果的影响。方法用0.42 mg/ml、0.47 mg/ml、0.52 mg/ml终浓度的铝吸附相同剂量的百白破5种抗原,用顺序吸附和分别吸附两种方式吸附抗原,使用进口和自制氢氧化铝,比较各抗原的吸附率、各抗原抗体水平以及百日咳、破伤风、白喉疫苗效价。结果0.5
目的构建重组溶瘤病毒vvmIL33,靶向感染肿瘤细胞后能稳定分泌小鼠IL-33蛋白(mIL-33),同时研究观察其对肿瘤的协同抑制作用。方法采用PCR法扩增小鼠IL-33基因序列,将其插入真核表达载体中构建pCMS1-mIL33重组子;脂质体法将重组子导入已被亲本溶瘤病毒(vJS6)感染的细胞内,重组获得重组溶瘤病毒vvmIL33,经流式分选、纯化重组溶瘤病毒;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vv
目的了解2011—2016年柯萨奇病毒A12型(CV-A12)青岛分离株的基因特征及所致重症手足口病临床特点。方法人横纹肌肉瘤(human rhabdomyosarcoma,RD)细胞和人喉癌(human laryngeal carcinoma,Hep-2)细胞分离自2011—2016年青岛地区儿童手足口病及部分疱疹性咽峡炎和流感样病例咽拭子标本中非EV-A71、非CV-A16毒株,半巢式反转录P
期刊
目的检测苦艾(Artemisia absinthium L.)提取物对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成熟和功能的影响。方法制备苦艾水提物(Artemisia absinthium water extract,AAW)和醇提物(Artemisia absinthium ethanol extract,AAE),用含不同多糖浓度AAW (5 μg/ml、50 μg/ml、150 μg
目的建立并优化生产用重组杆状病毒滴度间接免疫荧光检测方法,并进行初步验证。方法将96孔板贴壁培养的SF9细胞,接种杆状病毒溶液共孵育一定时间后间接免疫荧光法显色。通过对细胞使用浓度、孵育时间及优化显色处理条件(固定液、封闭液、抗体种类及使用条件),建立杆状病毒滴度间接免疫荧光检测方法,进行特异性、准确性、重复性和中间精密度验证,并与杆状病毒滴度酶联检测试剂盒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细胞使用浓度为0.
目的建立一种快速灵敏准确的分子检测方法用来检测临床分离菌株中的mcr-1基因。方法根据mcr-1基因的序列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和一条TaqMan探针,同时构建含有mcr-1基因片段的重组质粒作为阳性标准品,采用TaqMan探针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耐药基因mcr-1,并对方法的敏感性、重复性和特异性进行评价。结果TaqMan探针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起始模板量与Ct值之间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R2>0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7A(interleukin-17A,IL-17A)基因启动子区-152G/A和IL-17F基因外显子区7488T/C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对儿童支气管哮喘及血清总IgE(TIgE)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方法(PCR-RFLP)检测224例哮喘组儿童[男性152例,女性72例,男女比例为2.11∶1,平均年龄(6.11±3.27)岁]
目的探讨点阵CO2激光治疗女性轻、中度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8—10月我院30例行点阵CO2激光治疗的女性轻、中度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46.5±3.5)岁(39~57岁),均已婚已育。轻度压力性尿失禁12例,中度压力性尿失禁18例。术前行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ICI-Q-SF)评分、1 h尿垫试验量化漏尿情况,行尿流率、残余尿、尿常规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