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分馆制”让文化资源流动更高效

来源 :风流一代·青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1984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7年2月,文化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体育总局、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5部委联合下发《关于推进县级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0年,全国具备条件的地区因地制宜建立起上下联通、服务优质、有效覆盖的县级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这标志着,一场让文化资源流动起来以增加服务供给、提高服务效能的基层公共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全面启动。
  文化馆、图书馆实行“总分馆制”是个“舶来品”,欧美等国家普遍采取,它是指在一个合适的地域单元内,由一个或多个建设主体建成一个“公共图书馆群”,在该体系内,通常由总馆主导协调多个分馆共建共享,实行文献资源统一采购、统一编目、统一配送,统一服务政策、统一服务标准,通借通还。现在,我们在县级文化馆、图书馆实行“总分馆制”,也就是要在县级建总馆,在乡镇、村(社区)逐级建分馆。这确实是一场可贵的变革。
  “总分馆制”有利于文化资源实现城乡共享,提高利用率。以前县级、乡镇、村社各建各的文化馆、图书馆,“分灶吃饭”、单打独斗的结果是,各级文化馆、图书馆独立分散,泾渭分明。如此一来,县级文化馆、图书馆建设得往往较好,文化资源丰富,而乡镇、村社所谓的文化馆、图书馆,充其量只能叫“室”,文化资源匮乏,常常是“铁将军”把门。一句话,县域内的公共文化资源形成不了合力,不能把服务效能最大化,存在一定的闲置。
  有了“总分馆制”,形成“一个总馆+多个分馆+若干服务点”的布局,县域内的公共文化资源就实现了共建共享,县级馆里的优质公共文化资源就可以“下基层”,甚至“走”进农家书屋,优质文化资源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利用。比如,在先行实施“总分馆制”的地方,一些社区居民不用到县级图书馆,就能看到总馆定时配送来的新书好书,一些农民不出乡镇,就能将从县级图书馆里借来的图书还上,图书资源的流动堪称便民,而且有效率。



  “总分馆制”有利于缩小城乡公共文化发展差距,让群众享有便利均等的公共文化服务。“总分馆制”的实施不光是让文化资源流动起来更便民、更有效率那么简单。总馆会把分馆的建设、维护、运营当成自己的事,对分馆予以管理、带动,还会为分馆培训服务人员,保障分馆具有相应的人员保障。如此一来,过去乡镇文化站、图书馆無人管或无专业人员管的问题就得以化解,据说有的总馆还要送戏下乡等,以力求分馆建得起、转得动、用得好。
  可以说,“总分馆制”让公共文化服务伸向远方,是在打造无形的知识之城。眼下,相关部门出台了推进县级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的指导意见,期待这项工作在各地都取得突破性进展,让广大基层群众享受到均等化的、优质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当然,“总分馆制”需要一定的经费作支撑,是由县级公共图书馆来主导建设,采取“总分直管”模式,还是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建设,采取“民办公助”模式,都可以展开积极的探索。
其他文献
白先勇以小说名世,然而他的散文尤其是在《树犹如此》之后,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绝不逊色于小说。他的小说有些残忍,无论是《永远的尹雪艳》中对于女性内心挣扎绝望的描摹,还是《孽子》中对男性惶惑无措的刻写,他笔下的人物都是凄厉惨绝的。常常有不忍卒读的惆怅,幸好有他的好文字,温和流转,恰如一剂中和的药,缓冲了那股悲催的情绪。他的散文却是和小说大不一样,人是真人,事是真事,情是真情,语句还是一样的温和,可是却让
期刊
人的一生要出入无数的门,“门”像横在我们心灵中间的屏障,隔开了真实和现实之间的空间,让我们困惑……每一扇门的后面都有一个世界,一扇扇门引我们穿越过去,来到现在,走向未来。   门到处都有,人心亦是门。人们每天要开各种各样的门,门可能是我们跟现实最近最多的一种关系。   “芝麻开门”反映了探索者的精神需求;“鲤鱼跳龙门”的传说表现了超越自我的渴望。快节奏的都市人习惯了速速穿梭各种门之间,习惯了跳
期刊
我曾问一个老人,大街上那么多的乞丐,怎么样去辨别真伪?   老人说:“靠心灵。不是辨别别人,而是辨别自己。”   原来,困惑自己的不是骗子和几块钱就能够解决的问题,而是你心灵的承受能力。   很多时候,我们远远地看见乞丐就计划着行走路线,琢磨着如何躲闪而过,最好连目光都不要触及,甚至害怕弄脏了附近的空气,害怕迎面被问到的窘相和尴尬,害怕需要掏钱的动作或是支吾应付的样子,害怕给了钱被别人当做傻
期刊
朋友大伟现在32岁,从25岁起,家里从催婚到逼婚,后来简直到了势不两立的地步。大伟也不是不想结婚,各方面的压力一天比一天大,他也很着急。   有一天,大伟回家,母亲拉着他,踌躇很久,终于艰难地开口说,自己一个同事有个女儿,各方面条件都还不错,只是腿脚有点残疾,要是实在没有合适的对象,那个姑娘娶过来也不错。   大伟瞪大了眼睛,又委屈又无奈。委屈的是,自己的父母对自己了解实在太少,以为自己在社会
期刊
一个人特别寂寞无聊,有木有?拿着遥控器不停换台,有木有?想说话却没有对象,有木有?别烦了,克隆个自己,不就有伴儿了吗!  神马?现在流行玩浮游?   2011年3月底的江西婺源,油菜花开成一片黄色的海洋,在这片油菜花的海洋之上,总有一个胡子男悬浮在半空中,于是,这些风景照有了一种奇幻的色彩。胡子男名叫杨旭,在他电脑的相册里,还有好多浮游为主题的照片文件夹,比如“浮游北京胡同”、“浮游东京代代木公
期刊
18世纪30年代,在苏格兰一个偏僻的小村庄里,连续一周的阴雨让贫穷的麦金托德十分郁闷,外面下着大雨,屋里下着小雨,妻子马上就要分娩了,可屋里潮湿不堪。几天后,一个小生命在外面雨声和屋内滴答的滴水声中诞生了,父亲给他取了一个名字,叫麦金托什。   麦金托什渐渐长大,走进了学堂。这里的学生们上学都要随身携带一把小雨伞,因为时时刻刻都可能下雨。麦金托什家里生活窘迫,无力购买雨伞,上学的第一天,母亲便告
期刊
对于身边的小物件,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自己的偏爱。同去一个地方旅游,有些人喜欢买金银首饰与玉器,有些人喜欢买土特产,还有些人则对陶瓷、刺绣、木雕等感兴趣。时间长了,那些小偏爱、小兴趣慢慢积淀,竟有了与自己息息相关的气场,平日里悄无声息地泊在内心深处,当一念似潮起的时候,便会激起一朵朵美丽的浪花。   我特别喜欢那些木质的器物,它总会给人一种敦实沉稳的感受。   木质的地板,樱桃木,泛着微微的红光
期刊
当电影诞生时,侦探片就作为一个最古老的片种横空出世,至今安抚人类不安的灵魂。纵观近年的世界影坛,已难觅典型侦探片踪影。若不是《大侦探福尔摩斯2》上映,很多人都早已把侦探片和间谍片混为一谈。随着《大侦探福尔莫斯2》的上映,侦探电影、小说又成为了时下的热门话题。一部电影带动相关类型电影、小说的热销,足可见,侦探电影风韵犹在。   一百多年前,柯南·道尔想,反正要不了多少墨水,于是在《福尔摩斯探案集》
期刊
文岚姐:  你好!最近一组关于左先生右先生的漫画火爆朋友圈,说的是当女孩感冒了,左先生说:“多喝点热水。”右先生说:“我买了药和姜,不严重别吃药。”天凉了,左先生说:“记得多喝点热水。”右先生说:“走,去买件羽绒服。丑?你穿个大布片儿抖成筛子就不丑了?”找工作碰壁,左先生说:“加油!相信自己,下次一定行!”右先生说:“简历发来瞅瞅,网上看到X集团在校招,要不要试试?”没完成销售任务,左先生说:“尽
期刊
2017年2月28日,知名诗人、评论家杨庆祥的诗集《我选择哭泣和爱你》在北京举办发布会。杨庆祥这样说:“诗歌是我个人疗愈的一种方式。”  当他想念某一个人或者有某种情绪的时候就会写诗,如果成功了,这种情绪就没有了,反之这种情绪就仍然存在,所以诗歌是管理情绪和自律生活的一种方式。  在现实生活里,我们每个人都可能经历忧伤和痛苦,然而,对我们的生命来说,忧伤和痛苦也许是一种有价值的刺激。这种“有价值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