侦探电影:神探是这样炼成的

来源 :风流一代·青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miham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电影诞生时,侦探片就作为一个最古老的片种横空出世,至今安抚人类不安的灵魂。纵观近年的世界影坛,已难觅典型侦探片踪影。若不是《大侦探福尔摩斯2》上映,很多人都早已把侦探片和间谍片混为一谈。随着《大侦探福尔莫斯2》的上映,侦探电影、小说又成为了时下的热门话题。一部电影带动相关类型电影、小说的热销,足可见,侦探电影风韵犹在。
   一百多年前,柯南·道尔想,反正要不了多少墨水,于是在《福尔摩斯探案集》里写下了福尔摩斯的住址——贝克街十号。他没想到,这一举手之劳给贝克街的邮差带来了持续一百年的悲哀——每年从世界各地,请福尔摩斯出街探案的信件如雪片飞来。《福尔摩斯探案集》的白金特质,让精明的好莱坞电影人看到了希望,从1900年的《困惑的福尔摩斯》中,福尔摩斯就第一次出镜,到最新的《大侦探福尔摩斯》,福尔摩斯系列电影已拍摄了两百多部。
   福尔摩斯的电影史,是主流侦探片的进化史,就像微软代表了操作系统,因特尔代表了CPU一样。福尔摩斯系列电影已成为了侦探电影的中流砥柱,福尔摩斯也成为了侦探的形象代言人。
   1995年“最帅的福尔摩斯”扮演者布雷特逝世后,福尔摩斯的黄金时代结束。福尔摩斯的没落在情理之中,因为不是所有人都是情圣,会选择对福尔摩斯从一而终。对他狂热了百年后再审美疲劳,福尔摩斯这辈子算是够本。如果他不没落,那恐怕没落的将是整个侦探类型电影(这种苗头已经开始)。因为探员系的电影着重于对侦探这个人物的塑造,以至于有点“只见树木,不见森林”之感,而且来的不是一部电影,而是一个系列。这让影迷们观影时难免有心理负担。
   喜欢摄影的人可能都会比较鄙视系列摄影,因为对摄影来说,瞬间才是美,单张才是王道,搞系列是抓不住瞬间美感,试图以量取胜的人才用的伎俩。这个理论用在电影上就是“三一律”:时间、地点、剧情高度浓缩。
   探员系的侦探电影因为前有古人,后有来者,因此觉得不需要也没必要把三一律当回事。造成的后果是人们看完系列电影后,只认识了侦探而忘记了他探的案——福尔摩斯只让人记住了福尔摩斯和华生,《X档案》只让人记住了穆德和斯卡琳,并不是他们探的案不神奇,只因为主人公光环太强烈。
   当人们对侦探片的视线从福尔摩斯身上移开时,发现侦探片原来是如此精彩纷呈——《尼罗河上的惨案》、《阳光下的罪恶》、《东方快车谋杀案》、《七宗罪》这些电影,比之每一个《福尔摩斯》都有过之而无不及;亚森·罗宾、马普尔小姐、波洛,甚至是狄仁杰,每个都不比福尔摩斯差。
   侦探电影中,案件和侦探是双核驱动。但是所谓一山不容二虎,这双核的主仆走向决定了侦探片的定位,就好比坚持地心说还是日心说,决定你是唯物还是唯心一样。
   一般说来,以案件为中心的侦探片是编年史,以把故事讲好为第一目的;以侦探为中心的侦探片是纪传体,一切都是为了刻画侦探大BOSS服务。《东方快车谋杀案》《十二宫》之流是前者的代表,福尔摩斯系列电影是后者的代言。原本在侦探电影中,案件系、探员系的电影应该花开两朵,共同繁荣给侦探片献礼。但是因为福尔摩斯太过强势,挤占了案件系侦探片的生存空间,仅福尔摩斯就拍了两百多部,也让其他探员系侦探片在埋怨“相煎何太急”——探员系的侦探片除了福尔摩斯能叫得上名字的可能只有《X档案》,它还是电视剧而非电影。
   尽管案件系的侦探电影处在上升期,但是福尔摩斯系列电影为代表的侦探电影凋谢得太快,如今的侦探电影日渐衰败。不仅衰败的是影片质量,腐败的更是侦探本身:以往的侦探电影中主人公是为了匡扶正义才开始自己的侦探生涯的,为了这份事业不得不放弃很多东西:福尔摩斯语录很能说明这一点:“可是爱情是一种情感的事情,和我认为是最重要的冷静思考是有矛盾的。我永远不会结婚,以免影响我的判断力。”——为了自己的事业,福尔摩斯放弃了家庭;《十二宫》中,主角只是报社一个漫画撰稿人,但是为了侦破连环杀手案,十年如一日义务劳动;《X档案》选择当FBI破解X档案,只是为了试图在其中找到劫持妹妹的外星人的蛛丝马迹……这些人,都心怀赤子之心,破案是他们最初的梦想,也是终身事业,他们为此而终身精神处男着。但在《东京攻略》中,私家侦探林贵仁已沦为了给人抓小三的地步;《C+侦探》中,看到的只有为钱而斗争;《私家女侦探》中的女侦探则受雇于跨国公司,商业机密是唯一她要关注的事;《嫌疑犯X的献身》则让帅哥侦探从老朋友的性格变化上发现案件端倪,而风头竟不及沉着到家的犯罪者……
   如果福尔摩斯复活,他肯定会气得吹胡子瞪眼睛:小样,侦探可不是这么做的。
  
其他文献
年终岁末,网民创造热词的激情依然澎湃,“如果体”横空出世,席卷由QQ群、微博、论坛、电视、报纸等构成的交互新媒体,一如其他热词。“如果体”在语言狂欢的背后,依然发泄着网民不吐不快的情绪,隐藏着网民的盼望和心声,热词已经成为人民(近5亿网民足以在“人民”概念的覆盖范围内)的口舌,由热词组成的阵阵声浪,是时代洪流中最不可忽略的声音。   回顾2011一年来的热词,名人明星、公众人物发言点燃造词风暴的
期刊
“英超”教练发掘球员的基本准则是:不怕有缺点、就怕没特点,而特点就是你的专长,你的优势。姚明的长处是他的高,高身材和高情商;卓别林的长处或许就是他的矮和表演天赋,甚至是表演小丑的天赋。   人如桶,有短板有长板,修补短板难度极大,收效甚微,甚至可能弱化长板,得不偿失。人生的智慧就是经营自己的长处,扬长避短。   传统的“木桶理论”是:你的成绩决定于你的短板,即弱点、缺点或盲点,这有其意义与道理
期刊
老爷爷早晨起床,记得做的第一桩事情,是把一张小板凳搬到院子里;老婆婆早晨起床,记得做的第一桩事情,是把一小盆蟹爪兰搬到阳台上。   不一会儿,楼上有人探出头来,看见小板凳,一笑;对面一幢楼,有人拉开窗帘,看见蟹爪兰,放心了。   如今社区干部的工作做得真到位,与辖区的独居老人制定各种各样的暗号,万一有啥状况,可以及时救助——跟从前的地下工作者倒相似,都是对付突发状况的。   这样的报道首先是
期刊
白先勇以小说名世,然而他的散文尤其是在《树犹如此》之后,可以毫不夸张地说,绝不逊色于小说。他的小说有些残忍,无论是《永远的尹雪艳》中对于女性内心挣扎绝望的描摹,还是《孽子》中对男性惶惑无措的刻写,他笔下的人物都是凄厉惨绝的。常常有不忍卒读的惆怅,幸好有他的好文字,温和流转,恰如一剂中和的药,缓冲了那股悲催的情绪。他的散文却是和小说大不一样,人是真人,事是真事,情是真情,语句还是一样的温和,可是却让
期刊
人的一生要出入无数的门,“门”像横在我们心灵中间的屏障,隔开了真实和现实之间的空间,让我们困惑……每一扇门的后面都有一个世界,一扇扇门引我们穿越过去,来到现在,走向未来。   门到处都有,人心亦是门。人们每天要开各种各样的门,门可能是我们跟现实最近最多的一种关系。   “芝麻开门”反映了探索者的精神需求;“鲤鱼跳龙门”的传说表现了超越自我的渴望。快节奏的都市人习惯了速速穿梭各种门之间,习惯了跳
期刊
我曾问一个老人,大街上那么多的乞丐,怎么样去辨别真伪?   老人说:“靠心灵。不是辨别别人,而是辨别自己。”   原来,困惑自己的不是骗子和几块钱就能够解决的问题,而是你心灵的承受能力。   很多时候,我们远远地看见乞丐就计划着行走路线,琢磨着如何躲闪而过,最好连目光都不要触及,甚至害怕弄脏了附近的空气,害怕迎面被问到的窘相和尴尬,害怕需要掏钱的动作或是支吾应付的样子,害怕给了钱被别人当做傻
期刊
朋友大伟现在32岁,从25岁起,家里从催婚到逼婚,后来简直到了势不两立的地步。大伟也不是不想结婚,各方面的压力一天比一天大,他也很着急。   有一天,大伟回家,母亲拉着他,踌躇很久,终于艰难地开口说,自己一个同事有个女儿,各方面条件都还不错,只是腿脚有点残疾,要是实在没有合适的对象,那个姑娘娶过来也不错。   大伟瞪大了眼睛,又委屈又无奈。委屈的是,自己的父母对自己了解实在太少,以为自己在社会
期刊
一个人特别寂寞无聊,有木有?拿着遥控器不停换台,有木有?想说话却没有对象,有木有?别烦了,克隆个自己,不就有伴儿了吗!  神马?现在流行玩浮游?   2011年3月底的江西婺源,油菜花开成一片黄色的海洋,在这片油菜花的海洋之上,总有一个胡子男悬浮在半空中,于是,这些风景照有了一种奇幻的色彩。胡子男名叫杨旭,在他电脑的相册里,还有好多浮游为主题的照片文件夹,比如“浮游北京胡同”、“浮游东京代代木公
期刊
18世纪30年代,在苏格兰一个偏僻的小村庄里,连续一周的阴雨让贫穷的麦金托德十分郁闷,外面下着大雨,屋里下着小雨,妻子马上就要分娩了,可屋里潮湿不堪。几天后,一个小生命在外面雨声和屋内滴答的滴水声中诞生了,父亲给他取了一个名字,叫麦金托什。   麦金托什渐渐长大,走进了学堂。这里的学生们上学都要随身携带一把小雨伞,因为时时刻刻都可能下雨。麦金托什家里生活窘迫,无力购买雨伞,上学的第一天,母亲便告
期刊
对于身边的小物件,每个人或多或少都有自己的偏爱。同去一个地方旅游,有些人喜欢买金银首饰与玉器,有些人喜欢买土特产,还有些人则对陶瓷、刺绣、木雕等感兴趣。时间长了,那些小偏爱、小兴趣慢慢积淀,竟有了与自己息息相关的气场,平日里悄无声息地泊在内心深处,当一念似潮起的时候,便会激起一朵朵美丽的浪花。   我特别喜欢那些木质的器物,它总会给人一种敦实沉稳的感受。   木质的地板,樱桃木,泛着微微的红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