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美”

来源 :云南教育·小学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lker2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读张立文教授的《和合学》,被它的博大精深所吸引。张教授认为宇宙间一切现象都蕴涵着和合,一切思维都浸润着和合。自然、社会、人际、心灵、文明中诸多元素、要素的相互冲突、融合,在冲突、融合过程中各元素、要素的优质成分和合为新结构方式、新事物、新生命。
  “和合”对教学也具有积极意义。在我们的教学中,也存在着诸多性质不同的要素,也蕴含着和合。从“和合”文化的视角来关注课堂、协调课堂教学的各方面因素,使它们在冲突——融合——再冲突——再融合的过程中更加和谐、平衡、有序、合理,我们的课堂才有张力,才能呈现出和美的形态,获得较好的教学效益。
  在和合视角下,我们追求的和美课堂应该具有以下特征。
  一、形神兼备
  如今,很多教师为了迎合听课、评课教师的胃口,在形式上不断翻新花样。虽然一些别致新颖的形式能吸引学生的眼球,也能带来课堂的活跃和热闹,对学生起到激励作用。但是,并非所有新颖的形式都能带来课堂的实效。淮南子云:“神贵于形。”只有教学形式为数学内涵服务,形式有效地传达出数学之“神韵”,课堂才是真正美丽的。
  例如,“认识东南西北”的教学,老师是这样设计的:
  1?郾初步认识方向。
  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太阳每天从哪个方向升起?你能指一指吗?
  (因为是早上第一课,太阳从正东方升起,学生一下子就指出了。)
  师: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学校的东面有什么?(生:略)观察得真仔细,你还知道哪些方向呢?
  生:我还知道西、南、北。
  师:西是哪个方向,你能用手指一指吗?你是如何知道的?
  生: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从西方落下。
  师:很会动脑筋!东方和西方可以根据太阳升起和落下的地方去找。你能说说校园的西边有什么?(生:略)你还知道哪些方向呢?
  生:南和北。
  师:南是哪个方向,你能指一指吗?北呢?你是怎么找到的?老师有一首儿歌可以帮助大家更好地辨别方向:早上起来,面向太阳,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右面是南,左面是北。
  2?郾游戏。
  师:刚才我们已经认识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现在咱们做个游戏。
  请大家听清老师的指令,做好动作。
  A?郾向西—转。请小朋友们学小猫向着西方叫两声。
  B?郾向南—转。请小朋友们向着南方学企鹅走两步。
  C?郾向北—转。请小朋友们向着北方学青蛙跳几步。
  这节课,老师先将孩子们带到操场上。孩子们快乐地向太阳公公问好,学企鹅摇摇晃晃走路,学小猫叫,学青蛙跳。这个课例,教学形式新颖有趣,但是又不单一为形式而形式,而是有形有质,形式能为教学内容服务,能借助形式很好地传达知识内核,数学味很浓。太阳东升西落的自然现象,操场四周的景物都是学生耳熟能详的,教师正是巧妙地借助学生已有的经验来帮助他们认识东、南、西、北,借助儿歌,使学生增强了方向感,为后面认识教室里的东南西北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动静结合
  现在很多课堂处于“两极”状态。一种类型是教师安排一系列的合作学习活动,学生东奔西忙,课堂表面看起来非常热闹,但是缺少静静的倾听,缺少深入的思考,缺少真切的体验和感悟,课堂教学效率低下。另一种类型是课堂死气沉沉,见不到学生的操作和讨论,很少听到学生充满热情的表达,这样的课堂又缺少活力,同样不受孩子欢迎。
  理想的课堂教学是动静结合,学生在动中实践体验,在静中思考提炼。当然“静”是相对的,心静不是心空,而是思维专于一个问题的解决,为动积蓄飞跃的能量。而动也不能杂乱无章,它是静思后的发挥,是静思前的积累。只有经过无数的积累,顿悟,突破,再积累,再突破,才有动静结合的良好效果。
  一位老师上“可能性”这节课,教师首先组织了一个摸球比赛。先给每组学生各准备一个口袋,每个口袋里球的大小和个数完全一样,教师让学生轮流摸球,每人摸一个。摸完球后,教师请摸到红球的学生站起来,有的组的学生全部站起来了,有的组一个都没有站起来,还有的组有一部分学生站起来了。这时,老师故作惊讶抛出疑问:“为什么有的组全摸到红球,有的组一个红球也摸不到,有的组只有部分小朋友摸到红球,有些小朋友却没有摸到?”悬念引发了学生的深入思考,片刻以后,学生认为可能和袋子里装的球的颜色有关。于是教师让学生进行猜测,这种“猜测”的学习情境又一次激起学生深层次的思考,学生大胆猜想各组袋中球的颜色。猜测后教师揭开谜底。通过摸、猜等活动,学生知道了有的口袋里全是红球,任意摸一个一定是红球;有的口袋里有红球、有黄球,任意摸出一个,可能是红球也可能是黄球;有的口袋里没有红球,任意摸一个,不可能是红球。教学重点得以突出。
  这位教师的高明之处在于注意到动和静的调节,在学生动到一个兴奋点时,给他们一些学习任务,防止他们过度兴奋,使他们内心归于平静。在学生静下来的时候,又善于引领和激活,静而后生动。这样的课堂动静交替,学生就是在这样的学习活动中思维得到升华。
  三、引探平衡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很好的突出,课堂上出现了可喜的变化。教师能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学习材料,为学生提供动口动手的机会,让学生自主探索,自己发现问题,通过独立思考或合作交流解决问题。但是,部分教师的引导有些淡化了,他们不敢引导,认为放得越多就越能体现学生的自主性。
  我们应清楚地认识到,学生探究不等于不要教师引导,更不意味着教师可以对学生的学习听之任之,放任自流。相对于学生而言,教师不仅有知识的优势,而且负有“教”的责任,应该为学生的探究指引方向。如果一味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究和自我发现,忽视教师必要的引导,学生的学习活动容易偏离目标,这样的教学是低效的。但是导得过多过细,又有越俎代庖之嫌。如何把握引导的“度”,直接影响着学习活动的效率,也给教师的引导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看过一位老师执教“观察物体”一课,在简单认识了物体的下面、侧面和上面后,教师出示一个魔盒,让学生观察能看到什么。有的学生说看到了猪八戒,有的学生说看到了沙和尚,有的学生说看到了孙悟空,还有的说既看到孙悟空,又看到沙和尚,或者说既看到孙悟空,又看到猪八戒。这时教师问:“刚才同学们有的看到一个面,有的看到两个面,而老师却能看到三个面……”话没说完,学生便说:上面、正面和侧面。教师追问:“为什么老师比你们看到的面数多呢?”在这个有价值问题的诱导下,学生明白了观察一个物体看到的面数不仅和站的方位有关系,而且和站的位置高底有关系。接下来教师让学生猜测从一个角度最多能看到几个面,并进行了示范。正是这么一个示范,很多学生观察的时候,虽然站在一个固定的位置上,因为头部的转动,实际上不是从一个角度看的,从而认识了什么叫从一个角度看。在接下来的以小组为单位验证猜测的过程中,学生因为观察的方法到位,每个小组都得出了正确的结果——从同一个角度最多能观察到三个面。
  课堂上,教师不代替学生的思路,更不牵制学生探究,不过早介入学生的探究活动,而是不间断地分析和估计学生的学习情况,在学生徘徊和迷茫时加以引导,在学生思维出现障碍时给予点拨,在学生融会贯通前给以疏通,在学生思想肯綮处予以启发,从而不显山不露水地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
  在和合的视角下,我们对课堂教学的认识多了一份辩证与和谐的思考。课堂既需要新颖的形式,又需要凸显数学内在之神韵;课堂既需要静思,又需要动手、能言巧辩的热烈;课堂既需要学生的自主探究,又离不开教师的引导点拨。我坚信,如果我们的课堂能真正做到形神兼备,动静交替,引探平衡,课堂必将因“和”而美,因“和”而有魅力。
  作者单位
  江苏省通州市金沙小学
  ◇责任编辑:曹文◇
其他文献
合作的意识。交流的能力,是人们适应现代社会生活必备的素质。这种素质需要从小培养。因此。《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强调要“培养学生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新一轮课程改革之初,许多学校的课堂教学中频频出现合作学习的环节。在一些学校。甚至将教师是否安排“合作学习”作为评价一节课的重要标准。于是出现了不讲求实效,滥用合作学习的现象。有专家针对这一现象提出了批评。面对不同的声音。很多一线教师不是主动反思自己的教学
期刊
对待学生学习中的错误,我们首先要宽容,更要密切关注,善于巧用错误,引导学生查出错因,思考纠错的对策,积极改正错误,从中巩固所学知识,拓展思维空间,实现思维优化,让“错误”因此而绽放出美丽的光彩。  一、巧用错误,对比明理  对比分析是学生学好数学,弄清算理的好方法;对比分析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学生解题的正确性。  例如,在学习了加、减法的简便计算后,学生在计算中往往会出现182-52+48=182-
期刊
数学“体验”,作为《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刻画教学活动水平的过程性目标动词”之一,突出了在数学教学中要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体验和感悟数学,丰富自己的学习经历和经验,从而实现“知识传承、能力发展、态度与价值观形成的统一”。在启发引导学生数学体验时,教师应该做的就是和学生一起经历知识获取的过程,共同企盼、等待、焦虑、兴奋,共同分享获得知识的快感,与学生共同“成长”。  一、在问题情境中体验
期刊
人人都有两件宝,双手和大脑。在数学课堂中,可以引导学生手脑并用,通过“巧用小手”,切实提高学习效率。    一、“巧用小手”导入新课——水到渠成    好的新课导入犹如磁石,能够紧紧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迅速进入“我要学”的求知状态,巧用小手导入新课,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式。  例如,教学“认识分数”时,依据教材,一般通过用米尺量黑板、量课桌等,发现测量的结果
期刊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新课程实施以来,众多教师钟情于“对话”,但是静心观察当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对话,还是能觉察到其中存在许多低效现象。  现象一:对话形式问答化  教师问,学生答,这是当今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通病。我曾经在听课中记录执教老师提问的次数,多的有五十几个问,少的也有二三十问。其中虽然不乏有价值的问题,但多数属随意而问,课堂上的对话交流变成了单调的“问答”活动
期刊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教师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处理好教师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究、合作交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得到必要的数学思维训练,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然而,在促进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过程中,有的教师过分强调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对教师的讲授采取完全否定的态度,有的教师则对如何讲授感到困
期刊
教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如果说,引人入胜的开课艺术能产生“课伊始,趣亦生”的效果,那么巧妙的结尾亦能收到“课虽终,趣犹存”之功效。艺术的结尾,不仅能达到调节疲劳、巩固知识、保持学习兴趣的目的,还能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开拓思路、活跃思维。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有的教师比较注重每节课的导入。而课堂结尾的设计却显得单调,几乎成了一种定式,往往是:今天你学到了什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等
期刊
教材:素质教育基础工程系列教材(第二版)《生命 生存 生活》五年级“珍爱自己的生命”。  活动目的:  1?郾通过活动,让学生从对现实生活的观察中了解生命对于每个人,甚至整个人类社会的意义,懂得珍爱生命。  2?郾引导学生理智地面对现实,消除不利因素,理解生命的价值,对生活充满信心。  活动准备:  1?郾收看电视台“今日话题”法制栏目,了解犯罪的起因、经过、结果。  2?郾访问父母,了解自己的成
期刊
增强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课程改革的热点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说,如果不研究和解决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问题,新一轮课程改革就难以深入开展。研究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不能忽视课堂提问这个环节,因为如何设计合理、有效的课堂提问,是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从“有效性”角度分析当前小学英语课堂提问存在的误区,并提出几点应对策略,以逐步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1.问题指向不明。    在某节英语公开课上
期刊
《伯牙绝弦》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中的一篇文言文,讲述了一个千古流传的高山流水遇知音的故事。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借助注释初步了解文言文的大意,习得一定的学习文言文的方法;二是了解祖国悠久灿烂的文化,感受文言文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三是体会音乐艺术的无穷魅力,感受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纯真友情。课文不足百字,其中“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