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鼓浪屿的先行者

来源 :东方收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E198802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提起厦门鼓浪屿,很多人只知道它是一个跳跃着钢琴音符、风景如画的旅游音乐之岛,却不知其在被誉为“钢琴之岛”前,早已是“美术之岛”,从这里培养及走出去的美术家、工藝美术家,可能比音乐家、钢琴家要多得多。由杨夏林和夫人孔继昭及同道者李其铮创办的“鹭潮美术学校”,校址就在鼓浪屿上,也正是在这里,改写了福建及厦门20世纪后50年的美术史。
  1953年,杨夏林当时担任“鹭潮美术学校”副校长,创作了《海滨公园》《空袭下坚持学习》两幅作品参加第一届全国美展,把厦门的海滨美景及新中国成立初期厦门军民冒着炮火坚持工作和学习的决心表现出来,第一次用美术形式把厦门介绍给全国人民。1956年第二届全国美展,为了更好地宣传美丽的鼓浪屿,杨夏林创作了一幅《鹭江渔火》山水画参展(图1)。此画在北京展出后引起很大的反响,国家级刊物《新观察》《文艺学习》进行了专题报道并出版单幅作品。杨夏林自创的拟宋人皴法、中西结合的画风,独特明快,从特殊的角度把厦门、鼓浪屿、鹭江、榕树和渔舟等呈现给全国人民,很多人因看到此画便前往鼓浪屿旅游观光,时值1957年鹰厦铁路通车,为此提供了方便。杨夏林通过自己的作品把厦门和鼓浪屿介绍给中国和全世界,这和陈逸飞画油画推介周庄、吴冠中画山水画介绍张家界是一样的,功不可没。
  1962年,北京人民大会堂建成,福建厅的屏风画便落到了杨夏林的身上,杨夏林不负众望,圆满完成了创作任务。可以说,福建厅《厦鼓风光》屏风画的落成,是杨夏林精湛艺术的完美再现,通过如此庄严的场合,再一次将厦门优美的风光呈现在了全世界的面前。据了解,周恩来总理当时经常在此接见外宾,每每必在《厦鼓风光》前合影留念(图2)。值得一提的是,2002年福建厅重新装修后,屏风画更换为《武夷之春》磨漆画,也是福建工艺美术学院的学生们创作的,也因此成就了一段佳话:三代人都为人民大会堂进行艺术创作,杨夏林的恩师傅抱石、关山月画《江山如此多娇》,杨夏林为创作主笔绘制《厦鼓风光》,杨夏林学生创作《武夷之春》,三张作品各有特色,并且它们在各类新闻媒体报道中的出镜率之高,非常罕见。
  为了完满完成人民大会堂福建厅屏风画艰巨而又光荣的创作任务,在那个没有照相机的年代,杨夏林上山下海,走遍鼓浪屿的每个角落搜集创作素材,画好一本本厚厚的写生集,鼓浪屿的大海、榕树、岩石、洋楼等一一录入其中,最终取得了令人惊喜的创作成果。图3至图7就是当年的部分写生作品,年轻的读者也可以通过这些写生稿,见到上世纪60年代初厦门及鼓浪屿的模样。
  杨夏林热爱自己的家乡,热爱鼓浪屿的山山水水,他有一支出神入化的画笔,把鼓浪屿的风光一一录入画作。如图8的《春满鹭江》,画的是鼓浪屿轮渡码头前的榕树,苍虬榕阴后是三角梅,再后面是钢琴码头,远处是厦门的鹭江道,一幅诗情画意的佳作呈现在人们面前。这是人们第一次见到杨夏林这样的构图,大胆而又有新意,有近景、中景和远景,有别于他人的创作手法。此画作真实反映厦门和鼓浪屿的怡丽风光,内容丰富而又极具欣赏价值,实为后辈画家学习的典范之作。
  鼓浪屿是杨夏林创办的“鹭潮美术学校”的所在地(图9、10),也是他的艺术家乡。杨夏林对鼓浪屿的大海、榕树、岩石、洋楼、大街小巷以及一草一木情有独钟,它们也都是杨夏林艺术创作的基本素材和经常性主题。杨夏林把深根苍虬榕树表现得淋漓尽致,出神入化,赋予鼓浪屿榕树新的生命,把大海描绘得别具一格,满纸涛声,时而浪涛汹涌,时而波光粼粼;而一石撑天的日光岩、鸡母山、英雄山、笔架山、印斗石等鼓浪屿山石,嶙峋奇特的岩石特点更是给杨夏林无穷的创作灵感,一座座矗立的山峰跃然纸上,成为立体般美妙的画面。见过杨夏林鼓浪屿画作的人,都说这是一种高级的艺术享受,就像读一本精彩的武侠小说,源远流长而又内容丰富;又像听一首交响乐,高低快慢悠扬顿挫犹如天籁之音。由于杨夏林对鼓浪屿的无限热爱,此类题材的精美画作不下数十张,令人拍案叫绝。在此,我们再精选部分杨夏林鼓浪屿题材的山水画作品,邀读者共赏(图11-图17)。
  杨夏林走遍祖国的名山大川和八闽的山山水水,一套套画作在杨夏林的笔下诞生,完美呈现给全世界。杨夏林实为“闽山鹭水第一家”,它们代表了作者一生对鼓浪屿的眷恋,一生对鼓浪屿的贡献。
  时至今日,我们缅怀这位艺术鼓浪屿的先行者,是杨夏林首先为推广宣传鼓浪屿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几十年如一日坚持不懈。中国出名的画家很多,但有胆量出来办学者寥寥无几,因为杨夏林有一颗赤子之心,有过人的本领,有信心,有敢为人先的胆量,他选择在鼓浪屿创办“鹭潮美术学校”,进一步提高鼓浪屿的文化档次,杨夏林是真正的“鼓浪屿之子”,是德艺双馨的楷模。杨夏林和他所创办的学校,使鼓浪屿的美术、鼓浪屿的音乐、鼓浪屿的足球、鼓浪屿风光等,跟着“鼓浪屿的历史国际社区”一起,共创今日的辉煌。
其他文献
上个世纪40年代,福建仙游籍的印尼归侨青年才俊杨夏林和京城名门孔家四小姐孔继昭,相识于当时国内最高美术学府——重庆国立艺专,由此结下一世情缘,也因此成为福建第一对珠联璧合的夫妻画家,他们合力创作出许多经典之作。   杨夏林是中国著名的山水画家,他的山水画重视中国画传统与西洋的结合,深得傅抱石、李可染、黄君璧等大师的赏识。杨夏林享有“中国榕树王”的美誉,他所创作的大海与惊涛骇浪更是“中国一绝”。孔继
期刊
社会教育是当代博物馆的主要功能,中小学生成了博物馆社会教育的重要对象,博物馆也就成了中小学生校外教育重要地方之一。知行,指人的思想追求与其生活方式,也指读书与实践。明代心学集大成者王守仁在贵阳文明书院讲学,首次提出知行合一说。  近年来,陇西县博物馆积极开展社会教育活动,并于2016年策划推出“知行课堂”项目,先后举办开展活动100余场次,近10000人参加了各类活动。在运行过程中,经过反复推敲提
期刊
杨夏林是我国著名的山水画家和美术教育家,也是厦门、福建乃至中国山水画一张靓丽的名片。如果没有他在1951年于厦门成立了“厦门文联美术协会美术研究班”和1952年创办私立的“鹭潮美术学校”,厦门和福建的美术史可能就要改写。他和他的学校艰苦创业、历经沧桑,培养了大批的骨干画家和工艺美术家。  杨夏林是福州大学厦门工艺美术学院的奠基人,是美术界德艺双馨的楷模。他幼年侨居印尼爪哇岛,12岁回国,先后在家乡
期刊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兵器作为古代政治生活战争的物化形式,对我们了解古代战争有着重要的作用。青铜戈作为先秦时期最主要的长柄格斗兵器,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被称为“三代武库之主宰”。戈的产生受到石器时代的石镰、陶镰、骨镰的启发,甲骨文和金文中就有“戈”作横刃垂直于长柄上部的象形,现代汉字中“武”“战”等字均从戈,即源于此。青铜戈由一定比例的铜与锡混合制成,装有长柄,是我国冷兵器时代特有的一种长柄兵器
期刊
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在中央电视台纪录频道首次播出,但是没有引发人们大多的关注,当视频在上传到B站后,却迅速爆红,引起广泛热议,收获了一片好评。受众对传统文化传播这个话题并没有太多青睐,而《我在故宫修文物》却能打破常规,成为纪录片界的“网红”,本文以《我在故宫修文物》为例,从传播者和受众两个方面分析文博类纪录片在新媒体环境下的传播特征,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最初的拍摄
期刊
如今经济飞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各种工厂的建设以及汽车尾气排放量增加等,都加剧了大气污染的程度,对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产生很大影响。其中,空气污染与文物保管之间关系密切。文物是历史文化的载体,为保证文化得以传承,就要设立专门的保管机构,对其进行有效保管。而在这一过程中,空气的污染物浓度会影响文物保管情况。本文首先叙述加强对文物保管的重要性。其次,分析文物保管工作中空气污染物对文物的影响以及造成
期刊
阳春三月,一年一度的春耕开始。南方山区,梯田多,农田小,不少地方还靠牛耕田。在农耕社会,人们依赖田地生存,耕作离不开牛。文人墨客靠笔墨为生,自然以笔代耕,以砚为田,“笔作耕牛砚作田”,故有“笔耕砚田”成语。汉代许慎《说文解字》中有“庶有达者理而著之”,句下段玉裁注曰:“每诵先王文诗句云:‘不种砚田无乐事,不撑铁骨莫支盆’。”现代汉语辞海也说:“笔耕砚田,比喻从事脑力劳动,以读书为业。”伊秉绶曾作砚
期刊
新中国成立后,年画艺术获得了开拓性、创造性的发展,无论是在绘画风格还是在创作题材上都更加丰富。加之人们对历史故事及传统艺术的钟爱,以及逢年过节用来装饰家居以营造喜庆气氛的作用,年画在老百姓中便风行开来。连环年画是年画的一种,它便于张贴,色彩鲜艳,经有序组合之后成为叙事完整的画面。连环年画兼具连环画的故事性、连续性和年画的渲染性、吉庆性,深受老百姓的喜爱。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许多年画精品的发行量往往
期刊
清代文人画家张宝(1763 — 1阳2 )笔下的《泛槎图》(六集),系《泛槎图》初集、《续泛槎图》、《续泛槎图三集》、《舣槎图四集》、《漓江泛棹图五集》及《续泛槎图六集》之合称,其中不仅图文内容丰富、雕版刻印精美,而且雅俗兼具、令人赏心悦目像这类具有自传色彩性质的纪游类版画图册,在中国古代绘画史上确实凤毛麟角。在旧时旅行条件较受限制等状况下,人们足不出户每每捧册卧游江山、徘徊往复其间,追寻张宝的生
期刊
汝窑为宋代“汝、钧、官、哥、定”五大名窑之首。博得了海内外“青瓷之首,汝瓷为魁”之赞誉。汝窑瓷器因工艺精湛,釉色玉润,素雅脱俗,造型秀丽,深得上至呈室贵族文人雅士的崇尚,下至民间及藏界视为至宝。特别是北宋晚期宝丰清凉寺烧制的汝瓷宫廷御用品,内掺玛璃,质量上乘,产量有限,传世极少。因文献记载不详,致烧制御用汝瓷的窑址后世苦苦寻觅,成为千百年来考古之谜。改革开放后,我国古陶瓷专家与文物考古工作者通力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