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生物是一门研究自然现象与规律的学科,对于学习经验还不足的初中学生而言具有一定的学习难度。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就可以合理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辅助教学,以丰富生物课堂的教学形式与教学内容,弱化信息技术的教学难度,让学生能够积极自主地参与到生物课堂知识的探究中来,以此实现生物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提升,加快完成构建初中生物高效课堂的教学任务。
关键词:信息技术;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应用策略;探究
引言
生物学科作为一门概念较为抽象的学科,与信息技术的结合更能发挥出信息技术手段的作用。特别是针对初中生第一次接触生物学科,如何利用好第一印象,使学生对生物学科有较好的认识并激发其积极的学习欲望,这也是初中生物所要承担的任务。信息技术手段能利用视频等方式更好地激发学生自身的兴趣,从而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一、利用信息技术设计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精彩巧妙的导入可为课堂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导入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整个课堂教学效果,而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可让导入更加精彩。例如,在教学《现代生物技术》时,可选择2018年国际顶级学术期刊《细胞》所发表的中国成功培育全球首个体细胞克隆猴的信息及国内热门报道的中国克隆猴的事件进展和意义等相关素材导入新课,让学生知道克隆技术的神奇,从而激发他们对深入学习克隆技术的热情,使学生将盲目且短暂的学习热情转化为有目的地积极主动地学习的动力。又如,在教学病毒时,可以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疫情视频导入,让学生好奇病毒是长什么样的,并期待去探索病毒;同样也可通过有关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疫情的视频导入《传染病的预防》一课,使学生认识身边的传染病以及掌握预防传染病的三种措施。
二、利用信息技术弱化生物教学难度,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
面对学习思维能力较弱的初中学生,传统以教师讲解为主的教学手段很难让学生透彻地理解概念知识。这就导致学生的生物学习质量很难得到很好地保证。为了改善传统教学的不足,教师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就可以合理运用信息技术将抽象的生物概念知识以更生动、形象、具体的形式展示给学生,达到化难为易的教学目的,帮助学生更透彻地去理解课堂教学知识,以此保证学生课堂学习质量的有效提升。例如,在学习翼少版七年级下册“运输物质的器官”一课时,传统的生物课堂教学方式很难将人体内物质运输的过程全面系统地展现出来。这就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无法对知识点进行透彻地理解。教师在开展教学时就可以利用信息技术通过动画与文字结合的形式将体循环与肺循环的过程展示出来。这样就可以有效弱化生物课堂教学的难度,让学生非常直观地了解到血液在体循环与肺循环中的变化,以此确保学生课堂学习任务的高效完成,进一步提升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三、利用信息技术实现资源共享
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部分实验耗时较长。例如,在“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中,长时间的实验挤占太多课堂时间,同时受初中课堂的空间限制,学生创新能力和实验动手能力的锻炼机会也不多,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生物学科素养的养成。在信息技术帮助下,生物教师可以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自身兴趣,科学合理地进行生物实验,更为自由地选择在生物实验材料,从而使学生自主发挥的空间更为开阔。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充分了解教材,在熟悉相关知识点的基础上进行实验,从而提出更为深入的研究学习课题。在实验操作的过程中,借助信息技术可以对生物实验现场进行拍摄、记录,从而良好地保存了生物实验过程。这一视频影像资料可以方便学生在课下研讨和复习交流,从而实现生物实验操作的经验交流共享。当前,大部分学校利用信息技术已开设了班级学习交流平台,开拓了学生的学习交流空间。生物学科是一门对实验动手与理论知识结合要求较高的学科,在互联网信息平台推动下,学生可以将生物实验的图片、视频、文字等素材放在平台上交流分享,便于师生间及时的沟通,也便于教师及时给予指导。此外,师生还可将自己制作的實验微课发送至平台,便于平台上所有有需求的人进行借鉴,从而为实验教学提供了更广阔的领域。
四、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提高教学效率
例如,在教学“DNA是遗传物质的基础”时,涉及基因、染色体、DNA等抽象概念,如果只是让学生看课本的文字进行学习,他们往往很难理解,对此可以利用多媒体画概念图去表示出三者的区别。又如,教学《尿液的形成和排出》时,肾小球的滤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两个微观过程非常抽象,如果教师单纯地告诉学生,学生不会感兴趣,教学效果也不会很好,此时可借助多媒体展示和讲解,从而帮助学生突破重难点。教师可出示健康人肾动脉的血液、肾小囊中的液体和尿液的成分表,引导学生4人为一组,分析各组分的变化,最后用Flash动画一点点地展示尿液形成和排出的过程,对比两个过程的区别。学生看完Flash动画后,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出知识点。
结束语
总而言之,新时代的初中生物教师在开展生物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学会与时俱进地借助信息技术来改变传统单一乏味的低效生物课堂教学的现状,为生物课堂教学增添更多新的生机与活力,让学生能够在积极参与生物课堂知识探究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的思维与探究能力,实现学生学习效率与学习能力的同步提升,保证学生在生物学习过程中的可持续发展,进而从真正意义上完成素质教育所下达的生物课堂教学任务,推动初中生物高效课堂的构建。
参考文献
[1]宋万章.信息技术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9,5(07):138.
[2]宋小雷.信息技术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9,5(06):135.
[3]单慧.信息技术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9,5(03):129.
关键词:信息技术;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应用策略;探究
引言
生物学科作为一门概念较为抽象的学科,与信息技术的结合更能发挥出信息技术手段的作用。特别是针对初中生第一次接触生物学科,如何利用好第一印象,使学生对生物学科有较好的认识并激发其积极的学习欲望,这也是初中生物所要承担的任务。信息技术手段能利用视频等方式更好地激发学生自身的兴趣,从而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一、利用信息技术设计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精彩巧妙的导入可为课堂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导入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整个课堂教学效果,而利用信息技术的优势可让导入更加精彩。例如,在教学《现代生物技术》时,可选择2018年国际顶级学术期刊《细胞》所发表的中国成功培育全球首个体细胞克隆猴的信息及国内热门报道的中国克隆猴的事件进展和意义等相关素材导入新课,让学生知道克隆技术的神奇,从而激发他们对深入学习克隆技术的热情,使学生将盲目且短暂的学习热情转化为有目的地积极主动地学习的动力。又如,在教学病毒时,可以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疫情视频导入,让学生好奇病毒是长什么样的,并期待去探索病毒;同样也可通过有关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疫情的视频导入《传染病的预防》一课,使学生认识身边的传染病以及掌握预防传染病的三种措施。
二、利用信息技术弱化生物教学难度,提升学生的学习质量
面对学习思维能力较弱的初中学生,传统以教师讲解为主的教学手段很难让学生透彻地理解概念知识。这就导致学生的生物学习质量很难得到很好地保证。为了改善传统教学的不足,教师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就可以合理运用信息技术将抽象的生物概念知识以更生动、形象、具体的形式展示给学生,达到化难为易的教学目的,帮助学生更透彻地去理解课堂教学知识,以此保证学生课堂学习质量的有效提升。例如,在学习翼少版七年级下册“运输物质的器官”一课时,传统的生物课堂教学方式很难将人体内物质运输的过程全面系统地展现出来。这就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无法对知识点进行透彻地理解。教师在开展教学时就可以利用信息技术通过动画与文字结合的形式将体循环与肺循环的过程展示出来。这样就可以有效弱化生物课堂教学的难度,让学生非常直观地了解到血液在体循环与肺循环中的变化,以此确保学生课堂学习任务的高效完成,进一步提升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三、利用信息技术实现资源共享
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部分实验耗时较长。例如,在“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中,长时间的实验挤占太多课堂时间,同时受初中课堂的空间限制,学生创新能力和实验动手能力的锻炼机会也不多,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生物学科素养的养成。在信息技术帮助下,生物教师可以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自身兴趣,科学合理地进行生物实验,更为自由地选择在生物实验材料,从而使学生自主发挥的空间更为开阔。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充分了解教材,在熟悉相关知识点的基础上进行实验,从而提出更为深入的研究学习课题。在实验操作的过程中,借助信息技术可以对生物实验现场进行拍摄、记录,从而良好地保存了生物实验过程。这一视频影像资料可以方便学生在课下研讨和复习交流,从而实现生物实验操作的经验交流共享。当前,大部分学校利用信息技术已开设了班级学习交流平台,开拓了学生的学习交流空间。生物学科是一门对实验动手与理论知识结合要求较高的学科,在互联网信息平台推动下,学生可以将生物实验的图片、视频、文字等素材放在平台上交流分享,便于师生间及时的沟通,也便于教师及时给予指导。此外,师生还可将自己制作的實验微课发送至平台,便于平台上所有有需求的人进行借鉴,从而为实验教学提供了更广阔的领域。
四、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提高教学效率
例如,在教学“DNA是遗传物质的基础”时,涉及基因、染色体、DNA等抽象概念,如果只是让学生看课本的文字进行学习,他们往往很难理解,对此可以利用多媒体画概念图去表示出三者的区别。又如,教学《尿液的形成和排出》时,肾小球的滤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两个微观过程非常抽象,如果教师单纯地告诉学生,学生不会感兴趣,教学效果也不会很好,此时可借助多媒体展示和讲解,从而帮助学生突破重难点。教师可出示健康人肾动脉的血液、肾小囊中的液体和尿液的成分表,引导学生4人为一组,分析各组分的变化,最后用Flash动画一点点地展示尿液形成和排出的过程,对比两个过程的区别。学生看完Flash动画后,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出知识点。
结束语
总而言之,新时代的初中生物教师在开展生物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学会与时俱进地借助信息技术来改变传统单一乏味的低效生物课堂教学的现状,为生物课堂教学增添更多新的生机与活力,让学生能够在积极参与生物课堂知识探究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的思维与探究能力,实现学生学习效率与学习能力的同步提升,保证学生在生物学习过程中的可持续发展,进而从真正意义上完成素质教育所下达的生物课堂教学任务,推动初中生物高效课堂的构建。
参考文献
[1]宋万章.信息技术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9,5(07):138.
[2]宋小雷.信息技术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9,5(06):135.
[3]单慧.信息技术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19,5(03):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