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生命课堂?摇提高教学效率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iximd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我们要不断适应新课改的要求,积极探求新的教学方法,想方设法提高课堂效率。这就要求教师要将传统的知识传授者的角色隐退,努力把自己定位成一个课堂的组织着、引导者和参与者,使学生跃升为课堂的主人,让他们最大程度地实现同语言的亲密接触。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合理设计教学,巧设疑问,构建生命课堂,使课堂教学思路明晰,学生充满激情,主动参与。这样,才能让我们看到语文课堂教学的“激活版”,从而达到高效课堂的目标。
  构建生命课堂,即教师在课堂上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课堂上放飞灵动的思维,遨游于知识的海洋,让学生在课堂上尽情表达自己的思想,大胆交流所获得的知识。
  构建生命课堂,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可以让学生自主探究问题,获取真知,收获人生的无限风光。
  那么,如何构建生命课堂,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标呢?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在课堂上,要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给学生展示自我风采的空间,让讲台变为学生演绎精彩的平台;在课堂上,教师是导演,是顾问。我们要改变教师一讲到底的习惯,让学生在课堂上如鱼得水,畅游于学习的海洋。让学生如逢节日,喜悦满怀地参与到学习之中;在课堂上,大胆创设问题情境,用“问”激起千层浪,让学生的思维处于一个不断发展提升的状态。这样,高效课堂便会呈现于师生面前。下面以《故都的秋》为例,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与体会。
  一、从课题入手,激发学生好奇心,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
  一般说来,兴趣、爱好、求知欲、获得优良成绩或得到奖励等都是影响学习主动性的因素,但最主要的是充分发挥教材本身的吸引力,它的情趣、意境、价值等更能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主动性。
  例如,《故都的秋》一课。如果教师只是平淡地讲:今天我们讲《故都的秋》,请同学们打开书……这就无法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换一种方式,如用下面的导语开讲:“秋”,历来是文人墨客笔下的宠物,古今吟咏“秋”的诗句很多。赏秋,是一种世界性的文化现象。悲秋,是我国赏秋文化的最重要的主题。那么,在郁达夫的笔下,秋又是怎样的呢?“故都”指北平,作者为什么不用“北平的秋”?“故都的秋”又有什么特点呢?通过这样的导入,就把课文的内容与学生的已有知识联系起来,会创设一种情趣奥妙的场景,也就唤起了学生对课文学习的好奇心。
  二、创设问题情境,师生思维同步,发挥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课堂教学要求调动全体学生的思维,要求师生思维同步。学生的思维应随着教师所讲内容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不能是讲者谆谆,听者藐藐。例如,教学《故都的秋》,我始终围绕散文的“形”和“神”这一教学重点,散文的“景”和“情”这一教学难点而巧设问题,启发学生积极思维,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问题1.让学生整体感知文章,找出文眼,即表明故都之秋的特点的句子。学生快速找了出来,即“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问题2.读罢全文,你认为郁达夫主要是从哪个方面来写故都的秋的?请用一字概括。聪明的学生回答出“味”字(“味”字在全文出现达八处之多)。
  问题3.读一、二自然段,分别用四个字和三个字来概括北国的秋和南国的秋的特点。学生回答出:北国的秋——清、静、悲凉;南国的秋——慢、润、淡。
  问题4.北国之秋的特点在文中是怎么体现的?(或从哪些景物可以看出这些特点?)学生自然地要阅读3—11自然段。通过引导,学生概括出了作者描绘了五幅画面来表现故都的秋的特点的。即庭院幽深图(秋花),秋槐落蕊图(秋槐),秋蝉残声图(秋蝉),闲人秋雨图(秋雨),秋枣半熟图(秋果)。
  问题5.这些景物分别是从哪些角度来写的?学生思考后回答出 ,秋花——色,秋槐——形,秋蝉——声,秋雨——味,秋果——實。
  问题6.作者在记叙上述秋景时,是以时间为序来记叙的呢,还是以空间为序来记叙的?学生们各抒己见,最后明确了,既不是以时间为序,也不是以空间为序,这正是散文形散特点的体现。作者所写的这些秋景在文中的位置并不是必然的,但是我们读起来却觉得很自然,这是因为这些景物都具有了“清、静、悲凉”的共同点,作者正是以“清、静、悲凉”这个景物的共同点把这些景物组织在一起的,这就是文章不散的“神”。
  问题7.故都的秋景可谓丰富多彩,作者为什么只选取上述秋景来写呢?试从主客观两方面来分析。学生紧扣文中的写景的文字总结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从客观方面讲,这是景物本身固有的特征,是北京秋天的自然色彩。从主观方面讲,也有三个因素:第一,跟旧中国时代环境的黑暗有关,这导致他思想苦闷,逃避现实;第二,也跟作家个人气质的抑郁善感有关。郁达夫早年(三岁)丧父,在日本十年的异国生活使他饱受屈辱和歧视;第三,还跟作家的文艺观和审美追求有关。在杭州期间,郁达夫提倡静的文学,写的也多是“静如止水似的遁世文学”。因此,上述主客观两方面的因素,就决定了作家会选什么样的景来抒什么样的情。
  问题8.有什么样的心境,眼前就会呈现什么样的景物。从五幅画面的描绘中可以体味出作者的什么感情?学生沉思一番后,明确到对故都之秋的热情的赞美,深深的喜爱,绵绵的眷恋。
  问题9.作者还运用什么手法表达对故都之秋的热爱之情?学生统观全文后,明确到,一是用对比,烘托手法,与南方的秋对照,更体现故都之秋的浓度与特色;二是直抒胸臆,结尾一句直接表达了爱故都之秋胜过生命的感情。
  通过以上问题的设置,学生很轻松地学习并掌握了课文内容。一节课上,学生发言不下三十人次。他们深刻体验到了语文课堂的兴趣与魅力,感受到了学习语文的甜头与喜悦。
  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用运用教学智慧,巧设问题,营造轻松活跃的课堂气氛,激活学生思维,发展学生能力,构建生命课堂,真正实现高效课堂的目标。
  作者通联:陕西渭南富平县迤山中学。
其他文献
目前的高中作文教学非常注重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和素材收集,与此同时,学生们也花了大量时间做着素材积累的工作。但是,如果没有立足于高中生的写作实际,没有行之有效的积累和运用的方法指导,这样的尝试便只能是浅尝辄止。素材的积累与运用如果不能合理并行、有效接轨,作文实践的意义就无法实现。  一、作文素材积累的低效探源  低效之一:缺乏日常积累的意识  叶圣陶先生说:“我们知道有了优美的原料可制成美好的器物
鲁迅认为,要极俭省地画出人物,莫过于画眼睛。《祝福》截取祥林嫂生活的几个断片再现其悲剧一生,虽对祥林嫂肖像着墨不多,可形神逼肖,个性突出,显然得力于画眼睛的艺术。小说十多处写到主人公眼睛,每次着笔都很干净,用白描,极富张力。随着情节发展,人物命运变化,人物的眼睛也在变化,从死了第一个男人后“顺着眼”的顺从,到死了第二个男人和阿毛后“直着眼”的抗争,最后是“眼睛窈陷下去”的绝望,以及死前“眼珠间或一
在提倡“文化自信”的今天,正如名师韩军说“没有文言,我们找不到回家的路”,作为一名高中老师我们要深感自己的责任重大,通过拜读上海师范大学王荣生教授主编的《文言文教学教什么》,我对文言文教学有了全新的认识。  一、明确概念,缘路而行  “古文”,从字面就是古代的文字、文章,就是用“之乎者也”写成的文章,等同于“文言文”。这种理解是偏颇的,其实“古文”,指的是古代的书面语作品,包括“文言文”和古白话作
古典诗词大多文质兼美,充满了诗情画意。我们在诗词教学中,一定要引领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借助想象、联想,沉浸在作者描绘的意象和画面中,获得审美体验,进而领会作者的思想情志。现以《新城道中》的教学设计为例,谈一谈沉浸在诗歌鉴赏中的运用。  《新城道中》是人教版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第二单元的一篇推荐作品,本单元的学习方式就是“置身诗境,缘景明情”。  一、激趣导入  猜猜他是谁?他才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Q017年版)》要求:“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对照新课标,笔者提出“素质教育下学科教学中学生个性塑造和特长培养策略”这个目标,借助“时尚语文”这个概念,希望在教学实践中探索一种更能
自2001年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如何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能力成为一线教师的备课上课的主要目标,“自主”“探究”“合作”等词也成为一线教师备课上课的关键词。由此可见,一线教师大都迫切地投身到改革人才培养的模式中来,为了学生的持续发展,都努力去改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甚至评价方式,也取得一定的成绩。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受课堂模式的限制,或者其他种种原因,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
《采薇》是《诗经》里的名篇,其丰富隽永的人文内涵,言之不尽的诗情画意,委婉含蓄的艺术风格让人赞不绝口。特别是诗中难以言状的复杂情感:对家园国土的思念交织着对贼寇强敌的愤恨,艰难征战的苦涩蕴含着保家卫国的豪迈,明媚乐景中蕴含隐喻的哀伤,阴晦哀景中寄寓喜悦,这一切都给人无穷的想像与回味,具有不可磨灭的艺术魅力。  教读《采薇》的重点,就是进入诗歌的语言世界,不断地涵泳,引领学生去品味这些复杂的情感。纵
一提起战争,很多人的脑海中就会想起马革裹尸,烽火连天,伏尸百万,流血千里,万里长征人未还,百万雄师过大江等等,但《百合花》却跳出了这个窠臼,专注于对战争中几个普通人之间的交流与碰撞的刻画;在战场上,我们嗅到的总是火药味、血腥气,但《百合花》却让我们嗅到野菊花、百合花的香气;写战争题材的小说,容易写出英雄气,而不容易写出人间烟火气,但《百合花》却用一床温暖的棉被,给予生命最好的体贴。  茹志鹃的《百
语文是贯穿学生时代的一门基础课程,对学生文学素养的提升和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有非常重要的影响。阅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部分,如何调动学生阅读的兴趣、使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充分的从阅读中收获知识和汲取营养是语文老师需要关注的问题。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和身心发展的影响是深远的。语文老师需要有效地向学生推广整本书阅读,关注学生的阅读体验,尊重学生独立的思想和感受,科学合理地对学生进行引导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整本书阅读”已然成为高中语文教学的常态,经过三年来的教学实践,笔者以为,高三的“整本书阅读”暗合了古代写作的“起承转合”。元代范德玑的《诗格》:“作诗有四法:起要平直,承要舂容,转要变化,合要渊水。”这是“起”要平直渐进,“承”要衔接有度,“转”要有转折与深化,而“合”则是“编筐编篓,重在收口”。而这,与高三“整本书阅读”有惊人的神似之处。  一、“起”——早作准备,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