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课堂里的语文味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070818206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2001年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如何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能力成为一线教师的备课上课的主要目标,“自主”“探究”“合作”等词也成为一线教师备课上课的关键词。由此可见,一线教师大都迫切地投身到改革人才培养的模式中来,为了学生的持续发展,都努力去改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甚至评价方式,也取得一定的成绩。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受课堂模式的限制,或者其他种种原因,在课堂上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难以保证其稳定性和持续性。基于一线教师的困惑与焦虑,在基础教育领域,当一场以翻转课堂为手段的改革到来时,迅速成燎原之势,其中的原因,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了——翻转课堂看重学生的尊严,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设定为教育的最终目标,更强调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其用实践探索了一种把个性化教育和在线教育相结合的在互联时代里培养学生创造力的独特教育模式。
  然而,我们也看到,相比于其他学科的热闹,语文学科安静了些。正如童志斌教授在其论文《关于语文学科‘翻转课堂’的冷思考》中提到的,“在‘翻转课堂’轰轰烈烈席卷全国之时,有一个学科始终相对的比较安静一语文。”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在于老师们不知道如何在翻转课堂中体现和培养学生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或者如何在翻转课堂里体现语文味。
  基于此,我在教学中进行了探索和实践。经过一段时间,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举《小柳树和小枣树》为例:
  我在上《小柳树和小枣树》时,我采取“翻转课堂”的模式来进行这篇课文的教学。共分五个步骤:小测、质疑解惑、朗读与辩论、实践活动、拓展延伸。其中的“小測”环节主要检测学生字词方面的学习情况,而“质疑解惑”“朗读与辩论”则检测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掌握。后面的“实践活动”和“拓展延伸”环节主要实现阅读的延伸,把课内拓展到课外,容量增大的同时,也做到“自觉主动引导学生课外的阅读习惯。”同时,在课堂设计上,也关注了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在“质疑解惑”“朗读和辩论”等环节,都设计了特定的句式,让学生根据特定的句式来组织答案,这样,符合二年级孩子的年龄特点,也培养了学生用完整的句式回答问题的能力。
  为了保证“翻转课堂”的语文味,我将课堂重点放在“朗读与辩论”环节。
  师:同学们,你通过自主学习课文,体会到了什么道理?
  生1:我从《小柳树和小枣树》的故事中学到了“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
  生2:我从《小柳树和小枣树》的故事中学到了要多看别人的长处,学习别人的长处的道理。
  师:那你喜欢小柳树,还是小枣树呢?
  生纷纷答“小柳树”“小枣树”“两种都喜欢”。
  师:现在我们来辩论一下吧。PPT出示:通过辩论检测对“道理”的理解:(1)内容:小柳树和小枣棚谁最可爱。(2)句式:我认为( )最可爱,因为( ),请看课文……(要读出语气,可以找同组同学帮助。)
  生分组,练习,合作,探究。
  师:辩论现在开始。
  生1:我认为小柳树最可爱,因为小柳树长得很美。请看课文2、3、4自然段。“小柳树的腰细细的,树枝绿绿的,真好看。”
  生2:老师,我来帮她读一句。“春天,小柳树发芽儿了。过了几天,小柳树的芽儿变成了小叶子,她穿上一身浅绿色的衣服,真美!”(美美地朗读)
  生3和生4:老师,剩下的一句我们一起来朗读吧。“这时候,小柳树的叶子已经长得又细又长了。她在微风里得意地跳起舞来。”
  师相机板书:小柳树:美
  生5:我认为小枣树最可爱,因为小枣树性格温和、谦虚、能看到别人的长处。请看第7自然段“小枣树温和地说,你虽然不会结枣子,可是一到春天,你就发芽长叶,比我绿得早;到了秋天,你比我落叶晚……”
  师相机板书:谦虚、包容。
  师:你们小组哪个同学能再把这句话读一读?
  生6:我能。(声情并茂地朗读)
  师:读得真好,你介绍一下经验,说说怎样读出小枣树的语气的?
  整节课,书声琅琅,语文味浓。
  语文学科的翻转课堂并不如想象中的那么不可企及,难以操作。语文学科的翻转课堂也可以书声琅琅,洋溢着浓浓的语文味。也可以说,在翻转课堂里,更能培养孩子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更能保证语文味。有了课前自主学习的基础,在课堂上学生就能迅速进入文本。如在本节课里,学生在“辩论”与“小组赛读”的环节里,就能读出小柳树的骄傲,读出小柳树知错后的不好意思,读出小枣树的谦虚与宽容,读出小柳树和小枣树的美丽……总之,读出浓浓的语文味,将学生带进美丽的语文世界中来。
  罗珠彪说过,一节优秀的课要看老师与学生是否平等和谐地相处,要看老师是否能相信学生的潜能,并能开发这种潜能……个人觉得,翻转课堂相比于传统课堂,在老师与学生平等和谐相处,和挖掘开发孩子的潜能方面,确实有着强大的优势。只要能灵活处理翻转课堂的语文味问题,那么,语文学科的翻转课堂也能如其他学科一样,得到大力推广并实施。
其他文献
“复盘式评课”是江苏师范大学魏本亚教授提出的一种评课方法,就是以“复盘”的方式,回顾、认定教学事实,追溯、反思教学理念,以期获得教学启发。在复盘过程中,评课者和授课者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学生活动、学习效果等多个维度进行回顾、思考、研讨,从而理清备课与教学的路径,找准教学的支点与规律,提升评课者与授课者的教学实践和思考能力。  复盘式评课的步骤是课堂回归——审视对照——剖析研讨。  课堂
一、“时”的概念  时事评论,就是针对近期国际国内发生的重大事件,或者市民社会生活中的热点现象,理性地发表个人看法,褒贬赞否,针砭时弊。由于时评具有新鲜性、真实性、针对性、思辨性等特点,能够引导学生“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能够缓解写作“无源之水,无病呻吟”的选材问题,因此把时评引入学生作文,不失为一种有益的探索。当下的高中生都是“00后”,兴趣广泛、思维活跃、独立个性等特点,从学生的角度考虑,
青年教师的能力如何提升,大方之家多有论及。其中,课堂自是极好的练兵场,培训学习亦不乏为一种好方式。  此外,部分青年教师到高三则埋头做题,题目主要源自复习书上配套练习、名校来的模考卷等。某些教师做题瞄一眼文字,瞟一眼答案。至于命题人命题的角度、依据不在他们考虑的范围。认真些的教师可能会查字词、古诗文的出处,抄答案时修正个别欠妥之处。  如此做题,即便课堂精彩纷呈,学生拥趸众多,教师业务能力提升终归
《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是一篇形散神聚的代表之作,本文中的文言现象也比较典型,具有较强的抒情性,指导学生学好本篇,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宜昌市语文教育部门在我校试点开展高中语文选修教材的同课异构活动,圈定了这篇较为冷僻的古文,这对执教的我是个不小的挑战。我决定大胆地颠覆传统,重新解读和建构文本,最终从课文的3、2、1自然段倒逆着进行讲授。  一、以抒情切入(文本第三自然段)  以声情并茂的故事讲
随着新一轮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新课程的全面实施,在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下,语文学习已经不再是简单、机械地填鸭式的教学,也不是学生被动模仿的学习过程。随着近几年各学科对思维导图的重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将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也强调思维发展与提升。因此我在思考,如何让学生也通过思维导图来拓展学生的思维角度,且引导学生能有效地使用目前所积累的素材。  下面,就我在以“法治”“传统文化
目前的高中作文教学非常注重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和素材收集,与此同时,学生们也花了大量时间做着素材积累的工作。但是,如果没有立足于高中生的写作实际,没有行之有效的积累和运用的方法指导,这样的尝试便只能是浅尝辄止。素材的积累与运用如果不能合理并行、有效接轨,作文实践的意义就无法实现。  一、作文素材积累的低效探源  低效之一:缺乏日常积累的意识  叶圣陶先生说:“我们知道有了优美的原料可制成美好的器物
鲁迅认为,要极俭省地画出人物,莫过于画眼睛。《祝福》截取祥林嫂生活的几个断片再现其悲剧一生,虽对祥林嫂肖像着墨不多,可形神逼肖,个性突出,显然得力于画眼睛的艺术。小说十多处写到主人公眼睛,每次着笔都很干净,用白描,极富张力。随着情节发展,人物命运变化,人物的眼睛也在变化,从死了第一个男人后“顺着眼”的顺从,到死了第二个男人和阿毛后“直着眼”的抗争,最后是“眼睛窈陷下去”的绝望,以及死前“眼珠间或一
在提倡“文化自信”的今天,正如名师韩军说“没有文言,我们找不到回家的路”,作为一名高中老师我们要深感自己的责任重大,通过拜读上海师范大学王荣生教授主编的《文言文教学教什么》,我对文言文教学有了全新的认识。  一、明确概念,缘路而行  “古文”,从字面就是古代的文字、文章,就是用“之乎者也”写成的文章,等同于“文言文”。这种理解是偏颇的,其实“古文”,指的是古代的书面语作品,包括“文言文”和古白话作
古典诗词大多文质兼美,充满了诗情画意。我们在诗词教学中,一定要引领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借助想象、联想,沉浸在作者描绘的意象和画面中,获得审美体验,进而领会作者的思想情志。现以《新城道中》的教学设计为例,谈一谈沉浸在诗歌鉴赏中的运用。  《新城道中》是人教版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第二单元的一篇推荐作品,本单元的学习方式就是“置身诗境,缘景明情”。  一、激趣导入  猜猜他是谁?他才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Q017年版)》要求:“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化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对照新课标,笔者提出“素质教育下学科教学中学生个性塑造和特长培养策略”这个目标,借助“时尚语文”这个概念,希望在教学实践中探索一种更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