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云南省最早完成“普九”的州市之一,玉溪市中小学校舍危房存量较大、安全隐患较高。在2009年启动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以来的几年时间里,玉溪市受制于建设资金缺乏、审批手续烦琐、规划管理不规范等难题,导致工程进展缓慢,工程完成量一度在全省排名靠后。
在深入调研存在的问题后,玉溪市委、市政府于2013年启动实施了“玉溪市美丽100校园行动计划暨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并创新性地提出了“统一建设、统一筹资、统一还款”的“三统一”建设模式,有效破解了该市校安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目前,玉溪市校安工程建设全面提速,工程完成量排名跃升至全省第一位。
云南许多州市在学校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类似玉溪市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本期,我们特刊发玉溪市着力破解校安工程建设难题的经验性文章,希望玉溪市的创新做法,能为其他州市创新推进校舍建设工作带来启示。
一、三大难题制约工程建设
玉溪市是全省最早完成“普九”的州市之一,当时对校舍安全的要求标准较低,全市中小学校舍危房存量较大、安全隐患较高。按照国家新的中小学校舍安全等级标准,2009年,建设部门对全市947所学校(幼儿园)、5 369幢单体建筑、351万平方米校舍排查鉴定,共有A级校舍868幢91.8万平方米,占26.1%;B级校舍597幢56.51万平方米,占16.1%;C级校舍1 478幢117万平方米,占33.6%;D级校舍2 416幢85万平方米,占24.2%。
但自2009年校安工程启动以来,全市中小学校安工程推进缓慢。截至2012年底,全市累计排除D级危房37万平方米(含2008年排除的7.49万平方米),D级危房存量仍高达55万平方米,B、C级危房达120万平方米。校安工程建设推进缓慢,不但给广大师生员工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也制约着教育现代化的发展。经过分析,全市校安工程建设主要存在三大难题:
1.建设资金缺乏。2013年,全市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为106亿元,各类刚性支出逐年增加,保吃饭、保运转、保民生尚显艰难。全部依靠财政资金来加速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明显不现实,没有钱,工程无法开工;开了工,资金跟不上,也只能停工等待。建设资金严重缺乏成为横亘在全市校安工程建设面前的一道鸿沟。
2.审批手续烦琐。按照审批程序,每个校安工程项目要经过26至28个部门审批,历经33个审批程序,最多的需加盖138个公章方能开工,办理时限长达322个工作日。手续烦琐、办理时限长成为校安工程推进过程中的一道关卡。
3.规划管理不规范。全市共有中小学校和幼儿园900多所,零散分布于各县区、乡镇、山区、坝区,建设项目大小不一、承建商良莠不齐,不仅增加了项目建设难度,也给工程质量带来极大隐患。部分学校建设标准低、规划凌乱、美化绿化差,造成区域间、城乡间、校际间学校从基础设施建设上就不平衡。此外,校长和教师作为教育教学专业技术人员,缺乏必要的规划、建设和工程管理专业知识,加之平时教学和安全工作压力较大,既无时间也无精力做好繁杂的项目建设。项目质量和资金管理不够规范,也曾出现过“校舍起来了、校长倒下了”的情况。规划、管理不统一、不规范,项目建设学校工作人员不专业成为校安工程建设的一大问题。
二、“三统一”破解校安工程难题
针对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玉溪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把校安工程和美丽校园建设摆上了书记、市长的重要议事日程,列为市、县区领导一把手工程。时任市委书记张祖林、市长饶南湖亲自率队到学校调研,分管副市长杨洋多次主持召开协调会、研讨会、座谈会、论证会和工作会,深入调研,反复研究,群策群力,集中智慧,于2013年制定出台了《玉溪市美丽100校园行动计划暨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实施方案》。决定用3年左右的时间,计划投入33.5亿元(争取上级资金6.35亿元,市级承担14.94亿元,县区承担12.27亿元),排除55万平方米D级危房,加固改造120万平方米B、C级危房,打造113所整洁优美、规范有序、和谐文明的美丽学校。特别是创造性地提出了“三统一”的建设模式,即:“统一建设、统一筹资、统一还款”。
统一建设:以县区为主体,将辖区内的所有项目捆绑打包,鼓励县区自主引进有资质、有实力的企业统一建设。
统一筹资:除向上级争取、盘活资源、财政配套资金等方式外,选择有实力的企业垫资或协助企业贷款建设。
统一还款:建设资金由市国资公司负责统一管理和集中支付,并由其作还款担保。
玉溪市美丽100校园行动计划暨校安工程建设得到了省委、省政府及省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为项目推进提供了坚强的保障。实践证明,“三统一”建设模式是中小学校安工程建设行之有效的方法,强力破解了长期困扰校安工程建设的多个难题,跨越了建设资金缺乏的鸿沟,打破了审批烦琐的关卡,解决了规划管理的问题,有机整合了各级资金和力量,精简了审批手续,缩短了办理时限,实现了工程质量和资金的规范管理,推动学校建设项目优质、高效实施。具体在以下几个方面实现了新的突破。
1.整合各方力量,项目管理得到强化。“三统一”模式实施后,进一步明确了各级职责、整合了各方力量,各县区一改以往单一由校安办负责的状况,形成了党政主要领导“出面、出钱、出政策”,分管领导“抓事、抓实、抓具体”,教育局、校安办和项目学校“出工、出力、出效果”,各相关职能部门支持配合,层层抓落实的工作局面。市、县区分别成立了工程联合指挥部,加大了指挥协调力度,全面加强了项目管理。所有建设项目,都依法委托和确定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承担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和监理工作,对建筑程序不跳跃、不省略。市、县区校安办严格工程管理,紧密依托建设、质检等专业部门力量把好工程质量关,学校协同监理方做好工程监理和管理工作,层层把关,保证工程质量。市、县区纪委、监察、发改、财政、审计、住建、公安、安监、督查等成员单位定期不定期开展工程质量、资金、安全等专项检查,全程跟进项目监督检查。各级人大和政协将工程建设纳入检查重点,组织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定期进行检查。 2.整合各级资金,保障基础得到加强。玉溪市成立了教育投资公司,有机整合上级补助资金、市县财政资金,迅速融合社会资金,三股力量汇聚,为项目建设提供坚实的资金保障。同时,以县区为单位把各种资源注入投融资平台,由投融资公司开发,开发收益用于弥补资金缺口,既盘活了资源,放大了资金效益,又加快了工程进度,还避免了负债风险,实现了工程的“垫资建设,超前消费”。模式的创新,改变了以往“上级拨资金、市级下任务、学校搞建设”的传统建设方式,受到了各县区的极大欢迎。项目实施以来,共整合各级项目建设资金2.93亿元,撬动9.87亿元资金量的实物建设。
3.统筹协调推进,项目成本得到降低。各县区在总体方案的引导下,加大了招商引资力度,相继引进了一大批资质高、实力强的企业,项目建设得以全面推进。各县区在市委、市政府“三统一”建设模式的基础上,与企业签订的合作建设协议优惠更大,成本更低。例如,澄江县通过招标方式确定云南锦融建筑有限公司为建设企业,达成的主要条款是:企业垫资不低于60%,资金成本6.15%,竣工时按结算价让利9%;易门县建设企业资金成本12%,企业让利3.6%,实际资金成本仅为8.4%;新平县建设企业资金成本在同期银行基准利息的基础上上浮2%,期限6年,企业让利4%。同时,将美丽100校园行动计划建设项目纳入校安工程建设规费减免规定,执行行政性事业收费一律全免、服务性收费按最低限收取的政策,最大限度降低工程成本。严格执行项目前置审计制度,将监督关口前移,进一步规范项目建设投资行为。项目竣工验收后,由审计部门进行竣工决算审计,并以审计结算支付项目资金,有效地控制了建设成本,实现了资金效益的最大化。
4.严格资金管理,资金安全得到保证。出台了《玉溪市市级教育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和《玉溪市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建设资金管理办法》等多个资金管理文件,各县区制定了具体的管理办法,对中央、省、市资金管理、使用及监管作了具体规定。坚持“资金跟着项目走”,所有建设项目均实行省、市项目备案制度,对项目、资金进行严格审核把关,坚决杜绝虚列项目套取资金情况的发生。坚持“资金跟着进度走”,市级补助资金按照“下达任务拨付7%,工程开工时再拨43%,工程竣工后拨付最后的50%”,县区的项目拨款均严格按照合同,根据工程进度拨付。各县区实行建设资金专户管理、封闭运行,严格执行按工程进度拨款的制度,确保建设资金安全高效。各级学校实行“校财局管”,进一步规范了基层学校的“收”“支”“拨”“购”“督”,个人无法直接接触到资金。通过“三统一”模式的实施,进一步健全完善了教育资金管理机制,从源头上、制度上预防和制止了可能发生的违规违纪行为,让所有参与校安工程和美丽校园建设的人员不敢腐、不能腐、不会腐,也没有机会腐败,杜绝了“校舍起来、校长倒下”的情况发生,切实保证了资金的安全、合理使用。
5.开通绿色通道,提质提速得到实现。以县区为单位,将若干个小项目打包成大项目,有效降低了审批成本、提高审批效率,更有利于实施标准化建设,提高建设质量。同时,市委、市政府迅速开辟项目审批绿色通道,按照“特事特办”原则,全面梳理了两项工程建设的审批程序及流程,制定出台了《玉溪市美丽100校园行动计划暨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简化办理(审批)程序》,分四类情况对项目审批进行简化:迁建或新建项目程序简化为24个,减少9个,时限压缩为93天;校园内拆除重建项目简化为18个,减少15个,时限压缩为49天;校园内加固项目简化为14个,减少19个,时限压缩为37天;校园内维修项目简化为6个,减少27个,时限压缩为21天。
6.坚持规划引领,各类资源得到利用。坚持以校园规划引领学校基本建设,要求所有学校必须根据学校发展,科学编制中长期校园规划,对校园功能布局进行合理分区,美化、绿化校园,项目建设服从校园整体规划。严格按照《农村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城市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和《云南省义务教育学校基本办学标准》的有关要求,坚持“够用、实用、耐用”的原则,严把学校规划和项目审批关,坚决杜绝超标准建设和建设豪华学校。通过“三统一”模式的实施,实现了学校校园环境优美、校舍安全、具有独特校园文化的目标。同时,充分利用闲置中小学校舍改建幼儿园171所,改建面积11.81万平方米,新增幼儿班级801个,容纳幼儿人数18 468人;调整农村小学校舍功能,增设附属幼儿园77所,设立幼儿班200个,解决入园幼儿5 647人。
7.吸收优质企业,科技创新得到突破。由于采取了“统一建设”的方式,使过去分散零星的工程得以集中,建设体量增大,吸引了一批资金和技术实力都十分雄厚的建设企业参与到校园建设中,利用他们的技术为B、C级校舍加固改造走出了一条新路。以承接市属学校建设任务的昆钢钢结构公司为例,他们与市教育局一道联合昆明理工大学、同济大学、贵州大学空间结构力学实验室及中国工程院马克俭院士组成了课题科研组,确定了屈曲斜面支撑技术作为科技攻关课题,努力探索符合实际、降低成本、科学有效的方案,构建了一套科学、成熟的B、C级校舍加固改造方案。在28天的工期内,就完成了1990年建盖的玉溪一中星华楼加固改造,节约建设资金近50%。玉溪一中星华楼加固改造作为国内第一家使用此项技术的项目,被列入省“科技惠民计划”项目。
8.统一实施项目,学校人员得到“解放”。“三统一”模式实现了建设、筹资和还款的统一,所有资金筹集、项目实施和审批工作都由政府和校安办负责。此举将学校从繁杂的建设、审批和项目管理事务中“解放”出来,让广大校长不用再东奔西跑,到处筹资,到处协调,从而有更多的精力专注于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业务的开展。校长和学校相关人员只需做到事前参与规划设计,事中参与监督检查,事后参与验收考核,之后科学、合理使用校舍即可。构建了“政府管资金、管建设,校安办和相关职能部门负责监督检查,学校管使用”的良性校舍建设模式,得到了各级各类学校、幼儿园和广大教职员工的欢迎,极大地调动了学校的工作积极性。通过美丽100校园行动计划暨中小学校安工程和“三统一”模式的实施,学校建好了,学位增加了,管理规范了,群众也更满意了。
通过“三统一”模式的实施,玉溪市校安工程建设速度大幅加快,完成工程量的排名由全省排名靠后攀升至全省第一。截至2014年底,玉溪市美丽学校已经建成55所,占计划任务数的48.67%;校安工程建成校舍848幢 81.48万平方米,其中,拆除重建173幢14.73万平方米,占任务数的34.7%,加固改造675幢66.75万平方米,占任务数的66.9%。累计完成实物工程量9.87亿元,超额完成省教育厅下达的目标任务。广大师生告别了危旧的校舍,搬进宽敞美丽的新校园,学习、生活环境明显改善,校舍安全能力明显提高。
在深入调研存在的问题后,玉溪市委、市政府于2013年启动实施了“玉溪市美丽100校园行动计划暨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并创新性地提出了“统一建设、统一筹资、统一还款”的“三统一”建设模式,有效破解了该市校安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目前,玉溪市校安工程建设全面提速,工程完成量排名跃升至全省第一位。
云南许多州市在学校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类似玉溪市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本期,我们特刊发玉溪市着力破解校安工程建设难题的经验性文章,希望玉溪市的创新做法,能为其他州市创新推进校舍建设工作带来启示。
一、三大难题制约工程建设
玉溪市是全省最早完成“普九”的州市之一,当时对校舍安全的要求标准较低,全市中小学校舍危房存量较大、安全隐患较高。按照国家新的中小学校舍安全等级标准,2009年,建设部门对全市947所学校(幼儿园)、5 369幢单体建筑、351万平方米校舍排查鉴定,共有A级校舍868幢91.8万平方米,占26.1%;B级校舍597幢56.51万平方米,占16.1%;C级校舍1 478幢117万平方米,占33.6%;D级校舍2 416幢85万平方米,占24.2%。
但自2009年校安工程启动以来,全市中小学校安工程推进缓慢。截至2012年底,全市累计排除D级危房37万平方米(含2008年排除的7.49万平方米),D级危房存量仍高达55万平方米,B、C级危房达120万平方米。校安工程建设推进缓慢,不但给广大师生员工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也制约着教育现代化的发展。经过分析,全市校安工程建设主要存在三大难题:
1.建设资金缺乏。2013年,全市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为106亿元,各类刚性支出逐年增加,保吃饭、保运转、保民生尚显艰难。全部依靠财政资金来加速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明显不现实,没有钱,工程无法开工;开了工,资金跟不上,也只能停工等待。建设资金严重缺乏成为横亘在全市校安工程建设面前的一道鸿沟。
2.审批手续烦琐。按照审批程序,每个校安工程项目要经过26至28个部门审批,历经33个审批程序,最多的需加盖138个公章方能开工,办理时限长达322个工作日。手续烦琐、办理时限长成为校安工程推进过程中的一道关卡。
3.规划管理不规范。全市共有中小学校和幼儿园900多所,零散分布于各县区、乡镇、山区、坝区,建设项目大小不一、承建商良莠不齐,不仅增加了项目建设难度,也给工程质量带来极大隐患。部分学校建设标准低、规划凌乱、美化绿化差,造成区域间、城乡间、校际间学校从基础设施建设上就不平衡。此外,校长和教师作为教育教学专业技术人员,缺乏必要的规划、建设和工程管理专业知识,加之平时教学和安全工作压力较大,既无时间也无精力做好繁杂的项目建设。项目质量和资金管理不够规范,也曾出现过“校舍起来了、校长倒下了”的情况。规划、管理不统一、不规范,项目建设学校工作人员不专业成为校安工程建设的一大问题。
二、“三统一”破解校安工程难题
针对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玉溪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把校安工程和美丽校园建设摆上了书记、市长的重要议事日程,列为市、县区领导一把手工程。时任市委书记张祖林、市长饶南湖亲自率队到学校调研,分管副市长杨洋多次主持召开协调会、研讨会、座谈会、论证会和工作会,深入调研,反复研究,群策群力,集中智慧,于2013年制定出台了《玉溪市美丽100校园行动计划暨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实施方案》。决定用3年左右的时间,计划投入33.5亿元(争取上级资金6.35亿元,市级承担14.94亿元,县区承担12.27亿元),排除55万平方米D级危房,加固改造120万平方米B、C级危房,打造113所整洁优美、规范有序、和谐文明的美丽学校。特别是创造性地提出了“三统一”的建设模式,即:“统一建设、统一筹资、统一还款”。
统一建设:以县区为主体,将辖区内的所有项目捆绑打包,鼓励县区自主引进有资质、有实力的企业统一建设。
统一筹资:除向上级争取、盘活资源、财政配套资金等方式外,选择有实力的企业垫资或协助企业贷款建设。
统一还款:建设资金由市国资公司负责统一管理和集中支付,并由其作还款担保。
玉溪市美丽100校园行动计划暨校安工程建设得到了省委、省政府及省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为项目推进提供了坚强的保障。实践证明,“三统一”建设模式是中小学校安工程建设行之有效的方法,强力破解了长期困扰校安工程建设的多个难题,跨越了建设资金缺乏的鸿沟,打破了审批烦琐的关卡,解决了规划管理的问题,有机整合了各级资金和力量,精简了审批手续,缩短了办理时限,实现了工程质量和资金的规范管理,推动学校建设项目优质、高效实施。具体在以下几个方面实现了新的突破。
1.整合各方力量,项目管理得到强化。“三统一”模式实施后,进一步明确了各级职责、整合了各方力量,各县区一改以往单一由校安办负责的状况,形成了党政主要领导“出面、出钱、出政策”,分管领导“抓事、抓实、抓具体”,教育局、校安办和项目学校“出工、出力、出效果”,各相关职能部门支持配合,层层抓落实的工作局面。市、县区分别成立了工程联合指挥部,加大了指挥协调力度,全面加强了项目管理。所有建设项目,都依法委托和确定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承担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和监理工作,对建筑程序不跳跃、不省略。市、县区校安办严格工程管理,紧密依托建设、质检等专业部门力量把好工程质量关,学校协同监理方做好工程监理和管理工作,层层把关,保证工程质量。市、县区纪委、监察、发改、财政、审计、住建、公安、安监、督查等成员单位定期不定期开展工程质量、资金、安全等专项检查,全程跟进项目监督检查。各级人大和政协将工程建设纳入检查重点,组织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定期进行检查。 2.整合各级资金,保障基础得到加强。玉溪市成立了教育投资公司,有机整合上级补助资金、市县财政资金,迅速融合社会资金,三股力量汇聚,为项目建设提供坚实的资金保障。同时,以县区为单位把各种资源注入投融资平台,由投融资公司开发,开发收益用于弥补资金缺口,既盘活了资源,放大了资金效益,又加快了工程进度,还避免了负债风险,实现了工程的“垫资建设,超前消费”。模式的创新,改变了以往“上级拨资金、市级下任务、学校搞建设”的传统建设方式,受到了各县区的极大欢迎。项目实施以来,共整合各级项目建设资金2.93亿元,撬动9.87亿元资金量的实物建设。
3.统筹协调推进,项目成本得到降低。各县区在总体方案的引导下,加大了招商引资力度,相继引进了一大批资质高、实力强的企业,项目建设得以全面推进。各县区在市委、市政府“三统一”建设模式的基础上,与企业签订的合作建设协议优惠更大,成本更低。例如,澄江县通过招标方式确定云南锦融建筑有限公司为建设企业,达成的主要条款是:企业垫资不低于60%,资金成本6.15%,竣工时按结算价让利9%;易门县建设企业资金成本12%,企业让利3.6%,实际资金成本仅为8.4%;新平县建设企业资金成本在同期银行基准利息的基础上上浮2%,期限6年,企业让利4%。同时,将美丽100校园行动计划建设项目纳入校安工程建设规费减免规定,执行行政性事业收费一律全免、服务性收费按最低限收取的政策,最大限度降低工程成本。严格执行项目前置审计制度,将监督关口前移,进一步规范项目建设投资行为。项目竣工验收后,由审计部门进行竣工决算审计,并以审计结算支付项目资金,有效地控制了建设成本,实现了资金效益的最大化。
4.严格资金管理,资金安全得到保证。出台了《玉溪市市级教育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和《玉溪市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建设资金管理办法》等多个资金管理文件,各县区制定了具体的管理办法,对中央、省、市资金管理、使用及监管作了具体规定。坚持“资金跟着项目走”,所有建设项目均实行省、市项目备案制度,对项目、资金进行严格审核把关,坚决杜绝虚列项目套取资金情况的发生。坚持“资金跟着进度走”,市级补助资金按照“下达任务拨付7%,工程开工时再拨43%,工程竣工后拨付最后的50%”,县区的项目拨款均严格按照合同,根据工程进度拨付。各县区实行建设资金专户管理、封闭运行,严格执行按工程进度拨款的制度,确保建设资金安全高效。各级学校实行“校财局管”,进一步规范了基层学校的“收”“支”“拨”“购”“督”,个人无法直接接触到资金。通过“三统一”模式的实施,进一步健全完善了教育资金管理机制,从源头上、制度上预防和制止了可能发生的违规违纪行为,让所有参与校安工程和美丽校园建设的人员不敢腐、不能腐、不会腐,也没有机会腐败,杜绝了“校舍起来、校长倒下”的情况发生,切实保证了资金的安全、合理使用。
5.开通绿色通道,提质提速得到实现。以县区为单位,将若干个小项目打包成大项目,有效降低了审批成本、提高审批效率,更有利于实施标准化建设,提高建设质量。同时,市委、市政府迅速开辟项目审批绿色通道,按照“特事特办”原则,全面梳理了两项工程建设的审批程序及流程,制定出台了《玉溪市美丽100校园行动计划暨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简化办理(审批)程序》,分四类情况对项目审批进行简化:迁建或新建项目程序简化为24个,减少9个,时限压缩为93天;校园内拆除重建项目简化为18个,减少15个,时限压缩为49天;校园内加固项目简化为14个,减少19个,时限压缩为37天;校园内维修项目简化为6个,减少27个,时限压缩为21天。
6.坚持规划引领,各类资源得到利用。坚持以校园规划引领学校基本建设,要求所有学校必须根据学校发展,科学编制中长期校园规划,对校园功能布局进行合理分区,美化、绿化校园,项目建设服从校园整体规划。严格按照《农村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城市普通中小学校建设标准》和《云南省义务教育学校基本办学标准》的有关要求,坚持“够用、实用、耐用”的原则,严把学校规划和项目审批关,坚决杜绝超标准建设和建设豪华学校。通过“三统一”模式的实施,实现了学校校园环境优美、校舍安全、具有独特校园文化的目标。同时,充分利用闲置中小学校舍改建幼儿园171所,改建面积11.81万平方米,新增幼儿班级801个,容纳幼儿人数18 468人;调整农村小学校舍功能,增设附属幼儿园77所,设立幼儿班200个,解决入园幼儿5 647人。
7.吸收优质企业,科技创新得到突破。由于采取了“统一建设”的方式,使过去分散零星的工程得以集中,建设体量增大,吸引了一批资金和技术实力都十分雄厚的建设企业参与到校园建设中,利用他们的技术为B、C级校舍加固改造走出了一条新路。以承接市属学校建设任务的昆钢钢结构公司为例,他们与市教育局一道联合昆明理工大学、同济大学、贵州大学空间结构力学实验室及中国工程院马克俭院士组成了课题科研组,确定了屈曲斜面支撑技术作为科技攻关课题,努力探索符合实际、降低成本、科学有效的方案,构建了一套科学、成熟的B、C级校舍加固改造方案。在28天的工期内,就完成了1990年建盖的玉溪一中星华楼加固改造,节约建设资金近50%。玉溪一中星华楼加固改造作为国内第一家使用此项技术的项目,被列入省“科技惠民计划”项目。
8.统一实施项目,学校人员得到“解放”。“三统一”模式实现了建设、筹资和还款的统一,所有资金筹集、项目实施和审批工作都由政府和校安办负责。此举将学校从繁杂的建设、审批和项目管理事务中“解放”出来,让广大校长不用再东奔西跑,到处筹资,到处协调,从而有更多的精力专注于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业务的开展。校长和学校相关人员只需做到事前参与规划设计,事中参与监督检查,事后参与验收考核,之后科学、合理使用校舍即可。构建了“政府管资金、管建设,校安办和相关职能部门负责监督检查,学校管使用”的良性校舍建设模式,得到了各级各类学校、幼儿园和广大教职员工的欢迎,极大地调动了学校的工作积极性。通过美丽100校园行动计划暨中小学校安工程和“三统一”模式的实施,学校建好了,学位增加了,管理规范了,群众也更满意了。
通过“三统一”模式的实施,玉溪市校安工程建设速度大幅加快,完成工程量的排名由全省排名靠后攀升至全省第一。截至2014年底,玉溪市美丽学校已经建成55所,占计划任务数的48.67%;校安工程建成校舍848幢 81.48万平方米,其中,拆除重建173幢14.73万平方米,占任务数的34.7%,加固改造675幢66.75万平方米,占任务数的66.9%。累计完成实物工程量9.87亿元,超额完成省教育厅下达的目标任务。广大师生告别了危旧的校舍,搬进宽敞美丽的新校园,学习、生活环境明显改善,校舍安全能力明显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