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47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09)7-0139-01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诊治术(PCI)包括冠状动脉造影术、PTCA术冠状动脉支架术,是近年发展很快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诊断和治疗的重要手段。目前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术(CAG)是诊断冠心病、判断冠状动脉病变部位和狭窄程度的“金标准”,是其他非创伤性手段无法取代的特点。冠状动脉内介入诊断、治疗手段,具有创伤小、安全、成功率高、病人易接受等优点。是目前诊断、治疗冠心病、心肌梗死的主要方法。术后为防止支架内再狭窄的发生及血栓形成,患者需要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服用抗血小板聚集及他叮类药物。因此患者是否按照医嘱坚持服药,会直接影响术后支架内在狭窄及冠脉内血栓形成率。经调查发现,患者在住院期间能正确按照医嘱服药,但在出院后服药的依从性却有所不同。本文对2007年10月至2008年10月在我科施行PCI手术的患者出院后服药的情况进行调查,现分析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2007年10月至2008年10月因心肌梗死或心绞痛在我科施行PCI术比国内接受随访的患者98例,其中男性83例,女性18例。高中或以上文化32例,初中文化36例,小学或以下文化30例。月收入500元28例,月收入1000元15例,于2000元55例。上述患者在住院期间放置支架1~4个,在院期间有接受医护人员专业的指导。
1.2方法
1.2.1调查内容:自行设计问卷,内容包括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经济状况、病程、服药情况。
1.2.2调查方法:采用问卷调查表通过电话随访是直接询问患者并填写问卷,共进行问卷调查98份,完成98份。问卷的内容包括:(1)一般情况:年龄、性别、收入情况、受教育程度;(2)通过四个问题来衡量服药依从性:a.每天能否按照医生要求的次数服药;b.能否按照医生要求的量服药;c.能否按照医生要求的时间服药;d.安置冠脉支架后是否长期坚持服药不间断。每题采用4分制评分标准为:1=完全不能做到;2=偶尔能做得到;3=基本能做到;4=完全按照要求做。总计得分>13分,表示服药依从性好;<13分的为依从性差,即得分愈高依从性愈好。
2结果
见表1。
从以上表中可见,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收入情况患者服药依从性有统计学差异。
3讨论
虽然施行PCI术给冠心病患者的缺血心脏能带来血运重建,但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过程无明显影响,因而在术后患者还需坚持服药以降低再狭窄及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98例患者出院后服药率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再我们调查中发现,再术后6个月内坚持服药的患者胸闷、胸痛症状的发生率及再发心血管事件较未坚持服药的患者低。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影响患者服药依从性的主要原因有:性别、受教育程度、收入情况、出院后缺乏指导。
4对策
4.1健康教育
4.1.1掌握干预的时机。护士利用每次于患者接触的机会,与其进行面对面交流性恳谈,及时了解患者对疾病的认识程度,再完成术前指导的同时,使其初步了解对疾病的认识程度、术后疾病并非完全治愈,需坚持服药才能巩固治疗成果。
4.1.2循环式教育我们的体会是,出院指导应贯穿于患者整个恢复阶段,同时运用护理程序对患者全面评估,确定教育目标,有计划、系统地解决患者健康需求问题,激发患者地学习兴趣,从而有效地学习那些与自己相关的内容,而不是仅在患者或护士因工作量大而简化教育内容。
4.1.3因人施教因患者年龄、受教育程度不同,多数人不愿意接受内容详尽的科普材料,但简单易懂、图文并茂、标题引人注目的宣传单很受欢迎,患者不用花太多时间即科得到一些防病治病的知识。宣传中还应注意个体差异,应做到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避免千篇一律。
4.2家庭干预:
家庭干预是指对患者家庭成员进行相关疾病知识教育或与医务人员定期家庭访视进行干预性训练两者结合的方法,以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患者家属作为患者最重要的支持系统,对患者的康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依从性差的患者进行家庭干预,包括认知干预、心理干预、行为干预。
4.3社会支持:
随着医疗制度的改革和不断完善,农村医保和低保的建立,基本改变病人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但目前患者住院和出院仍存在脱节,患者出院后的后继治疗缺乏保障,医护人员只能对少数患者进行家庭访视。因此,建立完善的、系统的社区护理,给与患者来自社区家庭的温暖,以鼓励和督促患者按医嘱服药,提高服药依从性,最终达到治疗和控制疾病、预防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09)7-0139-01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诊治术(PCI)包括冠状动脉造影术、PTCA术冠状动脉支架术,是近年发展很快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诊断和治疗的重要手段。目前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术(CAG)是诊断冠心病、判断冠状动脉病变部位和狭窄程度的“金标准”,是其他非创伤性手段无法取代的特点。冠状动脉内介入诊断、治疗手段,具有创伤小、安全、成功率高、病人易接受等优点。是目前诊断、治疗冠心病、心肌梗死的主要方法。术后为防止支架内再狭窄的发生及血栓形成,患者需要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服用抗血小板聚集及他叮类药物。因此患者是否按照医嘱坚持服药,会直接影响术后支架内在狭窄及冠脉内血栓形成率。经调查发现,患者在住院期间能正确按照医嘱服药,但在出院后服药的依从性却有所不同。本文对2007年10月至2008年10月在我科施行PCI手术的患者出院后服药的情况进行调查,现分析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2007年10月至2008年10月因心肌梗死或心绞痛在我科施行PCI术比国内接受随访的患者98例,其中男性83例,女性18例。高中或以上文化32例,初中文化36例,小学或以下文化30例。月收入500元28例,月收入1000元15例,于2000元55例。上述患者在住院期间放置支架1~4个,在院期间有接受医护人员专业的指导。
1.2方法
1.2.1调查内容:自行设计问卷,内容包括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经济状况、病程、服药情况。
1.2.2调查方法:采用问卷调查表通过电话随访是直接询问患者并填写问卷,共进行问卷调查98份,完成98份。问卷的内容包括:(1)一般情况:年龄、性别、收入情况、受教育程度;(2)通过四个问题来衡量服药依从性:a.每天能否按照医生要求的次数服药;b.能否按照医生要求的量服药;c.能否按照医生要求的时间服药;d.安置冠脉支架后是否长期坚持服药不间断。每题采用4分制评分标准为:1=完全不能做到;2=偶尔能做得到;3=基本能做到;4=完全按照要求做。总计得分>13分,表示服药依从性好;<13分的为依从性差,即得分愈高依从性愈好。
2结果
见表1。
从以上表中可见,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收入情况患者服药依从性有统计学差异。
3讨论
虽然施行PCI术给冠心病患者的缺血心脏能带来血运重建,但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病理过程无明显影响,因而在术后患者还需坚持服药以降低再狭窄及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98例患者出院后服药率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再我们调查中发现,再术后6个月内坚持服药的患者胸闷、胸痛症状的发生率及再发心血管事件较未坚持服药的患者低。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影响患者服药依从性的主要原因有:性别、受教育程度、收入情况、出院后缺乏指导。
4对策
4.1健康教育
4.1.1掌握干预的时机。护士利用每次于患者接触的机会,与其进行面对面交流性恳谈,及时了解患者对疾病的认识程度,再完成术前指导的同时,使其初步了解对疾病的认识程度、术后疾病并非完全治愈,需坚持服药才能巩固治疗成果。
4.1.2循环式教育我们的体会是,出院指导应贯穿于患者整个恢复阶段,同时运用护理程序对患者全面评估,确定教育目标,有计划、系统地解决患者健康需求问题,激发患者地学习兴趣,从而有效地学习那些与自己相关的内容,而不是仅在患者或护士因工作量大而简化教育内容。
4.1.3因人施教因患者年龄、受教育程度不同,多数人不愿意接受内容详尽的科普材料,但简单易懂、图文并茂、标题引人注目的宣传单很受欢迎,患者不用花太多时间即科得到一些防病治病的知识。宣传中还应注意个体差异,应做到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避免千篇一律。
4.2家庭干预:
家庭干预是指对患者家庭成员进行相关疾病知识教育或与医务人员定期家庭访视进行干预性训练两者结合的方法,以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患者家属作为患者最重要的支持系统,对患者的康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依从性差的患者进行家庭干预,包括认知干预、心理干预、行为干预。
4.3社会支持:
随着医疗制度的改革和不断完善,农村医保和低保的建立,基本改变病人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但目前患者住院和出院仍存在脱节,患者出院后的后继治疗缺乏保障,医护人员只能对少数患者进行家庭访视。因此,建立完善的、系统的社区护理,给与患者来自社区家庭的温暖,以鼓励和督促患者按医嘱服药,提高服药依从性,最终达到治疗和控制疾病、预防并发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