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植物细胞工程综合实验“项目责任制”教学实践

来源 :新校园·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hmlivefor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植物细胞工程综合实验课程上进行了“项目责任制”的教学模式探索,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形式、考核评价体系等多方面进行了实践,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植物细胞工程;项目责任制;综合实验
  植物细胞工程以植物细胞全能性为理论基础,是研究离体条件下植物细胞脱分化和再分化条件的应用性课程,是一门偏重于实验技能操作及应用的课程,是许多综合性大学生物类专业的必修课。武汉生物工程学院植物细胞工程实验室已成立20年,通过多年教学实践和探索,在植物细胞工程综合实验实行了“项目责任制”的教学模式探索与改革,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形式、考核评价体系等多方面进行了实践,取得了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
  一、教学内容
  “植物细胞工程综合实验”以“植物细胞工程实验”为前期基础。后者以验证性实验为主,实验材料以烟草、薄荷、康乃馨等作物为主,主要实验内容为:基础培养基母液的配置,银杏、康乃馨、烟草等具体培养基的配置、分装和灭菌,无菌接种(芽丛诱导,生根诱导,增殖诱导等),实验现象的观察与记录等,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学会植物细胞工程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而植物细胞工程综合实验,则以“项目责任制”为实验教学模式,重视实验的连贯性和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旨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能力。本模式是将实验以课题项目的形式分配给学生,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学生要全程负责项目的实施,包括实验前的准备工作(实验材料的准备、试剂、药品的配制分装,仪器设备的调试、使用),实验课上的教学讲授和答疑,实验结束后的报告批阅、成绩评定和实验总结等环节。课堂的自主权完全交给学生,指导教师只起引导和指导的作用。实验内容主要有以下两个特点:拓宽了实验材料,除了传统的模式作物,还增加了金线莲、铁皮石斛、白芨、马铃薯等作物,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丰富了培养形式,除了传统的快速繁殖,还增加了作物水培和开放式培养的摸索,开阔了学生的眼界。
  二、教学方法和形式
  项目责任制的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改变了过去被动接受和模仿教师设计好的实验流程的现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高,是一种主动的学习状态;学习效果理想,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不仅实验动手能力得到了很好的强化,而且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和提高。
  项目责任制的实验具体流程是:
  第一次课,教师向学生介绍讲解实验教学模式和要求,根据班级人数分组,一般为3~4组,每组4~6人,每组承担1个自选课题项目。每个小组选出组长1人,组长负责本组成员的分工协调。学生自由选择课题,教师将项目的相关资料提供给学生参考,并给予一定的指导意见,学生课下进行相关课题的文献查询和实验设计,并于第二次课进行汇报沟通。
  第二次课,每组组长汇报实验方案,以板书的形式授课,每组学生必须将实验技术路线、实验结果参考指标、预期结果、创新点或兴趣点明确讲出。其他组学生进行聆听和提问,以更好地进行实验设计的完善。教师要肯定其努力和优点,并及时进行引导。因为学生都是第一次设计实验,在梯度设计、变量选择、结果指标等方面易出现问题。
  第三次至第五次课,每组选出一名学生讲授当天内容。之后主要进行培养基配制、无菌接种、实验现象的观察等教学。在每次课程中,如果出现了与预期不同的现象,鼓励学生积极讨论,查阅文献解决问题,还可以进行组间的交叉讨论,以利于学生交流讨论。
  第六至七次课,将穿插进行论文阅读、实验数据处理、照片处理等内容,并在第七次课进行实验论文提纲的撰写和基本内容的梳理,以翻转课堂的形式为主。
  第八次课,进行论文最后的润色和小组答辩。
  三、考核评价体系
  客观公正和真实有效的考核评价体系,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对实验的重视程度,也能促进学生探索知识的积极性。我们采用的考核形式是综合性的,学生成绩由平时成绩和项目成绩组成。平时成绩占60%,包括每位学生课前预习报告、课中实验操作和态度,小组任务完成情况,组内成员的配合和问题发现和解决情况,组间成员的沟通。如果学生在实验中有创新理念,将给予加分。项目成绩占40%,包括小组的论文完成质量、小组的答辩水平、组间的互评与教师评定。
  参考文献:
  [1]张小红,徐虹,邵景侠.植物细胞工程实验课程改革[J].实验室科学,2010,13(6):37-38.
  [2]许国权,雷刚,周世力.基础生物学实验中实施“项目责任制”的教学探讨[J].江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42(4).
  [3]李立群,郑锦娟,马长珍,等.植物细胞工程实践教学改革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148-150.
其他文献
摘 要:学风建设一直是独立学院改革和发展的重大主题。高校团学组织一直是学校教育管理工作中的一支重要力量,杭州某独立学院在多校区背景下依托团学组织实施的一系列推进学风建设的探索与实践无疑给高校的学风建设提供了许多新的思路。   关键词:独立学院;多校区办学;团学促学风   学风建设一直是独立学院改革和发展的重大主题。高校的团学组织是学校教育和管理工作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团学活动与学风建设的关系紧密
期刊
摘 要:本文在分析民办高校环境艺术专业实践教学现状的基础上,借鉴包豪斯教育体系提出,民办高校必须要有创新的实践教学体系,以职业岗位能力为核心,以企业实际项目为载体,以行动为导向,以项目团队为组织形式,才能真正让学生毕业就能上岗,符合该专业就业的实际需求。   关键词:民办高校;环境艺术设计;包豪斯;教育体系   环境艺术设计(简称环艺)是现代社会急需的新兴学科,是一个跨学科的综合性专业,也是一门
期刊
摘 要:通过反思传统教学方法的缺陷,结合当前信息化教学环境发展状况,提出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当下最值得探讨和应用的教改模式。以适合任务教学法的财经类院校统计学课程为例,详细给出微课支持下的翻转课堂教学方法以及具体流程,为翻转课堂在高校教学中的应用提供一个范式。   关键词:翻转课堂;微课;教学方法   一、引言   自2007年美国科罗拉多州林地公园高中的两位教师Jon Bergmann
期刊
摘 要:当前,中国高等教育趋于普及化、大众化,这给高校管理带来诸多困难。本文以当前大学生的个性特点为出发点,对高校教师的个人素养和观念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并就管理方式提出新思路,针对高校管理的问题,给出几点合理建议。   关键词:大学;教育管理;模式;创新   当前,我国各高校在规模和体制改革方面,发展势头迅猛,对高校学生的管理已不能沿用过去落后的管理模式。高校在管理思想上应该及时创新,使素质培养
期刊
摘 要:健全并完善高职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对于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促进社会公正和教育公平,构建和谐社会等具有重要意义。解决贫困生问题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多部门一起努力共同推进。本文从学校支持系统的角度,为构建高职贫困生心理健康援助体系提供一些参考和建议。   关键词:高职院校;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援助体系   一、高职院校贫困大学生学校支持系统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期刊
摘 要:教育对口援疆,要求全国各省市新疆培养班达到提高学员政策理论水平,使之具备运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和岗位所需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培训目的,培养对象的特殊性决定其需要独特的平台进行管理。本文作者在新疆培养班日常管理工作中,探索建设一种在多民族、多信仰、多文化背景下的“校园现代媒介平台”,以期既适合学员新环境交流需求又符合培训目标要求,从而对今后新疆培养班管理研究提供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
期刊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谁不爱学生,谁就不能教育好学生。”班主任真诚的关爱能够给予学生力量,而这种力量是其他任何教师都不能给予的。在职业学校的学生群体中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自尊心和自卑感很强,个人意志很薄弱,自制力较差,犯错时不轻易认错,渴望教师的关爱却又拒绝进步——他们就是所谓的“后进生”。要想在学生管理中对后进生实现有效的转化,班主任不应该是高高在上的说教者,而应该仔细倾听后进生的心声,
期刊
提 要:《颜氏家训》对当今的儿童教育很有借鉴意义。本文就颜之推“威严而有慈”的教子思想进行解读。他主张规矩和爱并行,强调父母言传身教的重要性,他还主张可以用适当的体罚纠正儿童的行为,使孩子对规矩产生敬畏感,并且强调在家庭教育中要一视同仁,不可偏宠。《颜氏家训》中的教育观点对当今家庭教育有重要的启示。  关键词:颜之推;教育思想;颜氏家训  《颜氏家训》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内容丰富、体系宏大的家训,是
期刊
摘 要:本文拟运用任务驱动与案例教学双向融合的教学法对建筑结构选型课程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旨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更好地培养建筑设计专业学生进行建筑结构选型的能力。  关键词:任务驱动;案例教学;结构选型  建筑结构选型课程作为建筑设计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系统介绍了常见多高层建筑和大跨度建筑的结构形式,要结合国内外各种结构体系的实例,巩固和加深学生对结构概念的认识,开拓其建筑设计思路,改变学生固
期刊
摘 要:基于问题为主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是近年来国内外高校广泛采用的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我们将其引入我校2012级中医临床7年制1班的医学免疫学课程教学。在本文中,笔者对我校2012级中医临床7年制1班的医学免疫学考核成绩进行分析,并以2012级中西医结合7年制2班作为对照,系统评估PBL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在教学效果方面的差别,以期为我校中医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