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磋琢磨,渐入佳境

来源 :江西教育B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317784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4年12月,南京市育英第二外国语学校韦叶标老师执教的《秋天》一课在江苏省初中语文优秀课竞赛中获得第一名。每当我读到韦叶标老师的上课实录时,总会想起两句诗:“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句出自《诗经·卫风·淇奥》,字面意是指加工玉石象牙时,不仅要用切、琢来破料定型,还要以磋、磨来进行精细的加工。玉石象牙,天赋丽质,但唯有经过巧匠的切磋琢磨,方能尽显华美,成为令人惊叹的艺术品。《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从何而来?离不开老师精心的“切磋琢磨”,韦老师正是通过他的引导,将浓浓的诗意带进了每一位学生的心中。
  [片段一]
  师(此前让学生在诗中寻找诗人何其芳眼中的秋天):大家找到的这些,都是非常富有诗情画意的景物。那么,诗人是不是可以直接这样写诗歌?
  (屏显去掉修饰语的诗作——括号中为去掉的部分。)
  震落了清晨(满披着)的露珠,
  伐木声丁丁地飘出幽谷。
  放下(饱食过稻香的)镰刀,
  用背篓来装(竹篱间肥硕的)瓜果。
  秋天(栖息)在农家里。
  师:大家读一读。(生读)
  师:与原作相比,你更喜欢哪一个?为什么?
  生:更喜欢原作。修改后的诗歌缺少了原有的喜悦与赞美。
  师:很好!你是总体概括。有同学能具体说一说吗?
  生:比如第一句“满披着的露珠”,多了“满披着”这三个字,就会显得生动活泼而富有诗意。
  师:你是从哪里看出生动活泼且富有诗意的呢?“震落了清晨的露珠”这不诗意吗?
  生:加上“满披着”,拟人化的效果更加强烈。
  师:“满披着”能写出露珠怎样的特点?
  生:写出了树叶上的露珠的晶莹、透亮和清澈。
  师:晶莹透亮是通过“满披着”表现出来的吗?大家再读一下这两句,先齐读诗句,再读原作,比较一下。(生读)
  生:改句不能表现原作露珠多而密集的景象。
  师:你从“满”字里面发现了多。根据你说的,老师想把它改一下,改成“震落了清晨满载着的露珠”。“满载着”也能显出多而密的特点。
  生:“满披着”的“披”运用了拟人化的表现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露珠覆盖了整个,而用“载”则感觉没有了诗意。
  师:你抓住了诗歌语言富有诗意的特点。你能不能说一说是因为作者写出了露珠怎样的特点,才让你感觉到了这样的诗意?如果再改一下,改成“裹”怎么样?
  生:“满披着”可以写出露珠非常轻。
  师:轻盈的特点,是吧?非常好,谢谢你!
  【赏析】无论是上课还是做题,我们老师在阅读教学中最头疼的莫过于学生回答时的千篇一律,以固定的模式和模糊的回答来套用一切语句。在上面的教学片段中,同样出现了类似的回答。例如学生在比较不同的诗句中,以一句模糊笼统的“修改后的诗歌缺少了原有的喜悦与赞美”来回答,韦老师以一句“总体概括”“切”下回答的范围,让学生的回答有了方向,也提示学生要有具体内容。再如学生以固定的套路来赏析字句,“生动形象”在学生的回答屡次出现,韦老师一语“琢”去了他的回答中的套语,如“你能不能说一说因为作者写出了露珠怎样的特点,才让你感受到了这样的诗意”。以“切”“琢”摒弃“生动形象”之类的“标准答案”,为进一步的“磋”“磨”做好铺垫,韦老师表现出了语文人应有的追求。
  在上面的片段中,韦老师是采用比较法来进行他的“磋、磨”。赏析诗歌离不开品味诗歌的语言,但如何让学生学会品味诗歌更是一个大问题。品味诗歌首先需要我们能够理解诗句,请看韦老师如何引导学生品味“震落了清晨满披着的露珠”这一句,学生回答的重点是露珠什么样。但是这句的中心词是“清晨”,露珠赋予秋日的清晨以别样的灵气。李贺在《苏小小墓》中有句“幽兰露,如啼眼”,实写兰花上的露珠,却将之比拟为含泪的双眸,一语赋予了露珠凄美、空灵、幽怨之情。此处秋日的清晨“满披着露珠”,同样也显得空灵、轻盈,这就为全诗定下了基调。何其芳先生笔下的秋天是轻快的,是空灵的,是充满梦幻的,而起点就在这看似普通的一句。
  韦老师正是扣住了秋天的这一特点,我们看他所选择的两个比较的字,“载”字表现了露珠的“多而密”,但失去了拟人手法所赋予清晨的灵气,显得沉重。学生已经触及到手法的运用,只是还不知如何表达,因此回答显得空洞。韦老师再进一步,以“裹”来替换,“裹”字是运用了拟人手法,但同样显得笨重。学生一下就抓住了这个诗句的要点,“写出露珠非常轻”。轻盈正是这句诗的关键所在,同样也是全诗的灵魂。韦老师扣住这个词,很自然地过渡至“飘”,也就在看似不经意间抓住了全诗的灵魂,后面学生也就自然地感受到了“栖息”一词中所蕴含的“悠闲安逸”,一堂课的诗意也就此出现了。
  [片段二]
  师:秋天,我们常用这样一个词语形容——秋高气爽。那是一种风清云淡、天高气爽的感觉。那牧羊女又想到了什么?哪两句诗是她想到的?
  生:“牛背上的笛声何处去了,那满流着夏夜的香与热的笛孔?”
  师:你读得很用情。我想问,她到底想到了具体的什么内容?
  生:想到了笛声。
  师:难道牧羊妇女看到秋天的景象时,她想到的仅仅是笛声吗?
  生:还有吹笛子的那个人。
  师:你的看法和著名诗人戴望舒一致。戴望舒在《秋天的梦》中说:“秋天的梦是轻的,那是窈窕的牧女之恋。”现在大家看看这两行诗,想象一下在那样一个夏天,在牧羊女身上可能发生过怎样的事情,根据诗中的内容想象。
  生:也许,她和另一个牧童一起去放过牛。他们还一起坐在牛背上欣赏过夏天的风景。   师:好,他们欣赏过夏天的风景。这就是她回忆的内容。这片土地,夏天草木丰盛,流水潺潺,秋天草木枯黄,天高云淡,曾经在这片土地上散发着香与热的故事,如今早已消散得无影无踪。此刻,牧羊女的内心感受可能是怎样的呢?
  生:我觉得牧羊女的心情应该是略有伤心的。
  师:一种淡淡的忧伤。
  生:牧羊女的心情应该是孤独寂寞的。
  生:有一点迷惘。
  师:怅然若失,是吧?迷惘,你的用词很准确。其实,牧羊女这种说也说不清、道也道不明的情愫是朦胧的,是无法用言语描述的。
  【赏析】诗歌的内涵是丰富的,同样也是微妙的,如何理解这种“朦胧”的情愫,同样也是在我们的教学中最令人感到困惑的内容。韦老师呈现给学生的是具体的画面,他让学生在画面中去感受那种微妙的情感。叶嘉莹教授说过优秀的诗歌可以把几个不同的形象联系起来,给予读者一个联想的空间。诗歌离不开具体的形象,而如何从具体的形象中还原出诗歌所要表述的情境,就体现出了老师深厚的功底与对诗歌透彻的理解。韦老师所还原的画面将夏秋两季的景象相比较,自然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了牧羊女内心的怅然与孤寂。“夏夜的香与热”与秋天所呈现的轻灵飘逸的画面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正是这种对比体现出了主人公内心的情感。
  此刻,韦老师的琢磨恰似工匠在最后完成作品时的神来之笔,嘴角一点轻盈地上翘,就让刻刀下的人物有了灵魂。秋天的美的确轻灵飘逸,但有了一点怅然,就有了内涵,而非浮于表面。真正的美必有缺憾,方能使人回顾珍惜,这里老师看似漫不经心的引导,实际却隐含了对诗句深邃的理解与领悟。这里唯一让人感到遗憾的是老师所引用的诗歌,戴望舒的诗句的确可以与原诗联系上,但上句显得过于浅显,下句中的“窈窕”一词,学生又无法真正理解其内涵,仅仅起到了一个过渡的作用,但却会给学生的理解设置障碍。由此可见,老师在引用课外资料时必须慎之又慎,以防画蛇添足之憾。
  从直观的文字中获得了最初的美感,从具体的画面中得到情感的升华,在老师的引导中发现诗歌的内涵,这就是韦叶标老师这堂课最大的特点。苏霍姆林斯基说要让学生学会思考 ,“那就请你把他们领到思维的源泉那儿去,那里会展示出现像的链条”。在这里,我们看到了“源泉”,也看到了“链条”。《语文课程标准》说:“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学生“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从何而来?离不开老师的引导与设计。由此来看韦老师的课的确令人获益匪浅。
其他文献
一、课题研究背景与取得的成绩  2008年,高中新一轮课改开始。《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我们的“课程目标”包括“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和“发现·创新”五个方面。如何让学生“在积累中学会梳理”?如何“发展想象力和审美力”?如何“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增强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如何做到“跨领域学习”“尊重和理解多元文化”?如何“从习以为常的事实和过程
期刊
《涉江采芙蓉》是五言诗的典范之作,全诗清雅美丽,有如一朵夏荷,值得细细品味。为了深度鉴赏《涉江采芙蓉》,笔者秉承“少教多学”的理念,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让他们在教师的启发下自主学习,积极鉴赏。一节课下来,同学们的表现令人刮目相看,教学效果的确立竿见影:有的发现了意象美、行为美,有的挖掘到了爱情美、朦胧美,有的感悟到了文辞美、音韵美,有的鉴赏到了距离美、忧伤美……真正实现了在“美”的世界里师
期刊
笔者听过许多课例,也研究过不少教学案例,发现能留下深刻印象的教学设计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精彩的课堂都会有一条主线贯穿始末。如季国栋老师执教的“倒推策略”这节课就是以问题为主线贯穿整个课堂,给我留下了一线贯穿、层层递进、结构严谨、课堂高效的印象。现撷取几个教学片段与同仁共赏。  【片段一】激趣设问,形成策略  师:同学们都喜欢听故事,老师给大家讲个“秀才请客”的故事:古时候有位秀才过生日请客。
期刊
“语文主题学习”课题组联系方式  联系人:黎老师 手 机:18910793688  电 话:010—59766299转605  地 址:北京师范大学京师科技大厦A1110室  邮政编码:100082  邮 箱:zhutixuexi@joyschool.cn  网 址:yuwen.xinxuexiao.com  “小学语文主题学习”实验交流QQ群  一群:202468487;二群:463959530
期刊
新型的教学观指出,教师不再是“教书匠”,教学必须由“教教材”转变为“用教材教”。顾名思义,“教教材”指教师将教科书作为唯一的教学材料,教学过程围绕教科书上的内容展开;“用教材教”指教师将教科书视为教学资源的一种,教学过程中教材是引子,是媒介,是教学内容的一部分,教师的教学基于教材但不唯教材。“教教材”与“用教材教”比较说来,是为了倡导教师着力创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用教材教”有几层意思:第一
期刊
我时常想,在阅读教学的课堂上,教师最怕什么呢?我的回答是“小问题灾难”。小问题也即“呈现型”问题,就是靠提取记忆就能回答的问题。小问题在阅读教学的课堂上泛滥成灾,还体现在学生把原来属于“发现型”和“创新型”的问题,人为地矮化成“呈现型”问题来“记忆”,学生探索、创新的潜能就是这样被活生生地打磨掉了。阅读教学的课堂,需要“发现型”和“创新型”的问题来支撑。给“发现”一个地位,就是给“探索”一个空间;
期刊
2015年7-9月中国教育学会历史教学专业委员会开展了全国历史教学片断网上评比活动,作为评委,笔者有幸观摩了许多优质教学片断,收获颇丰。其中,江苏省包海英老师执教的《甲午海战中国战败的原因和启迪》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好作品不忍独享,故述诸笔端,与各位同仁共赏。  我们学习战争史不是为了铭记仇恨,而是从中汲取智慧,展望未来。该作品并未纠结于战争过程的描述,而是把重点放在中国战败原因的分析和从中获得的
期刊
《伯牙绝弦》,知音的源本。在名师罗才军的课堂上,它被改写成了一部纵跨2500多年的名章。在罗老师的巧妙引导下,孩子们在纵情吟诵中感悟知音,在高山流水中赏析知音,在破琴绝弦中体会祭知音的深情,在千古传唱中承接怀知音的夙愿。引导的精巧源自对文本的阐幽探赜,对学情的触感理解,最为关键的是课堂策略的巧设妙用。一堂课的倾听中,感觉伴随着文笔的起承转合,融润其中的知音情感在起伏回荡。  在小语教学中,本文的核
期刊
长期以来,幼儿园以集体教学为主要活动组织形式。但是近年来,随着区域活动的引入,这一局面开始被打破。幼儿园教师在组织活动时主要有“互不侵犯”和“有所偏重”两种类型。“互不侵犯型”教师将创设的区域活动与集体活动割裂开来,投放材料基本与主题无关,也基本不更新。“有所偏重型”教师则又分为两种:一种是重集体活动,轻区域活动的教师;另一种是重区域活动,轻集体活动的教师。第一种教师由于观念仍未转变,虽然创设了一
期刊
当今社会,从国际争端到经济往来,从电视访谈节目到邻里生活交往,对话无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我们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要达成学生主动、和谐地发展,同样离不开对话。“对话”正充盈着如今的语文课堂, 成为一种表现全新理念的教学方式。《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阅读和阅读教学是对话的过程”。如何抓住对话契机,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有效对话,使课堂“对话”展现精彩,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