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就我国的戏曲舞台美术来讲,其经历了几十年的革新换代,才发展到今天这样多姿多彩的风格。这与导演们和舞美大师的相互探讨与共同创作是分不开,其次是艺术家对舞台观念的创新,是高层次舞台演出不断追求的结晶。当然,与从事舞美制作、装置、操作的工作人员也是分不开的。本文从现代舞美必须用现代装置技术去适应和农村演出提出了新的舞美装置模式两方面对现代舞美装置技术进行探究。
关键词:戏曲舞台美术;舞台演出;舞美装置技术
中图分类号:J8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4)09-0048-01
一、现代舞美必须用现代装置技术去适应
在舞台艺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舞台美术在整个演出当中显得十分重要,“灯光是演出的灵魂”和“舞美界定演出样式”等许多论点开始被人们认可。在分析了许多剧团的舞美制作以及演出操作之后,总结了以下几个舞美特点:
1.科学性。
科学是生产力,科学技术也是提高艺术感染力的有效手段,把现代高科技运用在舞台上,为传统的舞美样式注入了新鲜血液,使三维空间的镜框式舞台变成了全方位立体多维空间,使方寸舞台空间,更大程度地包容了大千世界光怪陆离的万象万物。在当今社会,只要是创排类剧目,主创班子大多都是把主要心思放在高科技的发挥以及能够吸引观众注意力的形式上面,这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不断增大戏曲爱好者数量的要求。
在绍剧《真假悟空》中,曾运用了许多科技含量很高的舞美设计,大剧院机械舞台的运用,完全改变了传统舞台空间的概念:舞台上任何一道台板可上下升降4米,唐憎师徒不是从九龙口出场,而是在舞台底部缓缓升起;孙悟空在4米高的平台上“腾云驾雾”;观音的特殊空间在舞台纵深的转台转动,并可缓缓移向观众席,高科技机械舞台给《真假悟空》这种神话戏,提供了极自由的虚幻空间。但对于我们装置人员来说,不知要花多少心血,脑力超过了体力,装置位置相差一点则全功尽弃。“龙宫”一场的水柱子,用特殊透明材料制作,里面装上喷水龙头,在电脑灯光的配合下,柱子里水浪翻滚若真若幻,龙拄光色一变、又瞬间变成两根极度放大的金箍棒......《真》剧中,观众有许多次都冲着变幻莫测的高科技舞美手段而鼓掌。但对我们装置技术人员来说,提出了一个艰难的课题,在制作与操作问题上,都要求我们动脑筋想办法,出“巧”出“奇”。如《真》剧“龙宫”的水柱子,我们不知试验了多少次,报废了材料一大堆,最后才试验成功。又如现代绍剧《稽山魂》的大斜坡平台,长6米、高点1.5米,下面装万向滑轮,要求在推移时,平台不能着台板,而只要一个演员站上去,平台就会紧贴台板,不会滑动。这就要求我们计算出万向滑轮弹簧的承载力,不偏不倚,刚好相差一个人的重量70公斤左右。面对高科技的舞美装置,技术相关人员必须对诸如工艺材料分析、数据计算、电力学、化学、几何学以及物理学等有所熟悉。
2.音乐性。
就以戏曲方面的表演才艺而言,其主要手法有唱腔、音乐、锣鼓本身等。在戏曲中,乐队与演员相互配合、相互影响,音乐作用也一直限制着演员与乐队。如今,作为我们这些舞美工作者也逐渐明白在舞台上舞蹈表演与乐曲和节奏是完全分不开的。在《大禹治水》这部著名绍剧中,舞美工作者为了满足剧情的需要,制造了一个类似太极的大型转盘,这个大型转盘可以随时根据乐曲的旋律来快速或者缓慢的旋转。导演为了拍摄更加稳定,不使用机器自动操作,而是让我们这些舞美工作者在里面屈身操作,我们要想给观众更好的表演效果就必须熟练学会根据锣鼓的节奏感与乐曲的旋律来进行转盘的强弱转动,以及立刻转动或者立马停止等一些高难度的操作。《真假悟空》里曾有这样的场景,工作者跟随着舞台上的音乐的旋律来控制机器,使八条藤索下降,必须将时间控制的恰到好处,不然会严重影响视觉效果;在舞台上大多都是在光线比较暗的情况下,不拉帷幕拍摄场景,所以舞蹈工作者必须跟随乐曲的旋律来进行表演,如果音乐到那个时刻,即使没有抢好场景,也务必马上离开。在当代绍剧中,《稽山魂》有这样一个场景,导演为了在“抗洪抢险”中使百姓们表达的更团结一致,便让舞美操作人员和群演共同推动平台,这样舞美人员为了配合舞台上的演员也变成了演员,为了增添舞台上的效果,舞美人员也要用群演的心情模样。因此,在当代要成为一名合格的舞美人员必须要掌握乐曲的旋律与节奏感来做出相应的操作。
二、农村演出提出了新的舞美装置模式
据报道,热爱戏曲的群众大部分都生活在乡村,乡村的戏曲团队在农村表演占全年戏曲团队表演的85%左右,而且,在审美水平方面乡村群众也在不停的提升。如今,戏曲队伍常讨论的问题大多都是要怎样提升舞美装备在乡村广场的出场质量。结合自己的表演经验与审美角度来看,我觉得舞美在乡村表演应该注意这几个要求:
1.简洁性。
舞美装置即要满足戏曲假设性的美学要求,又要结合量体裁衣的必定准则,所以,乡村广场上的舞台搭配不需要太大的地方,也不能修饰太多的景物来衬托。因此,舞美装置在设计上必须要简单明了,但是也不能过度简单,使舞台过于虚无,从审美角度说,如今的观众已经不是曾经的“一桌二椅”能满足的,我们也必须跟上时代的脚步设计好比较具有代表意义的,更形象的景物来让观众能在特定的场合看到。就比如我们要想让观众看到一座庙宇的场景,我们只需在舞台的前方设立一个立体的炉子;为了让观众体会到“一叶而知秋”、“窥一斑而知全貌”的特殊场景,我们可以用一束柳枝,来代替花园一角,既寓意角色之间的情愫依依以及增添了观众的审美兴趣。
2.多义性。
现在,剧团再去表演,大多都会要准备十几台戏曲,一部戏曲一个场景很难实现,因此,我们必须要将一个物品多次使用,一个景物多次利用,要将不同的物品在不同的角色经历中能产生不同的环境效果,就好比一张对折好几次的屏幕前后都画上图形,在不同的灯光下拍出不同的场景。我们在绍剧团这几年用的都是一块“值班布景”,有一个比较大的精美屏风框架,可以拍出很多场景,我们只需要控制好放宽的倍数,一翻就能有一个场景,左右翻可以切换更多的场景。所以,长期以来戏曲团队的多义性布景是乡村表演的技术,而不是简单的创作,随着观众的审美角度的提升,我们舞美操作人员应该想办法创造更多,更多义性的装置技术才是现在的关键。
3.精致性。
如今,在乡村演出,舞美人员不仅要满足观众的审美眼光,还有完成观众的需求,比如灯光与布景,道具、服装等,有些专业的剧组为更好的演出还使用了对讲机,电脑灯等,更新传统的戏曲套路,引进新的观念相结合,并不断做到精益求精。舞美装置之所以这么重要是因为它是剧组第一个登场的,所以在设计上有精美的风格和科学的装置技术。比如在绍剧团我们一直使用的是吊坠相挂的方铁架的横跨台面,比之前的绳子拉幕更规范些,在台面的后方有一个拦脚片,并用木料来修饰,看上去既有欣赏工艺的特性,又有高端大气等。总而言之,在如今的乡村舞美装置,必须要简单,实用,而且还要精致,这也是在乡村演出取得成功的重要的一步。
参考文献:
[1]王辛娣.在历史的表象后——对20世纪前后戏曲舞美变革的思考[J]. 戏曲艺术. 2002(01)
[2]董尧尧.百年悦来 川剧百年[J]. 西南航空. 2009(04)
[3]王德威,王宇译.雷峰塔下的张爱玲:《雷峰塔》、《易经》,与“回旋”和“衍生”的美学[J]. 现代中文学刊. 2010(06)
[4](英)J.L.斯泰恩(J.L.Styan)著,刘国彬等译.现代戏剧理论与实践[M]. 中国戏剧出版社, 2002
[5]任玲宇.二十世纪初外国题材中国戏剧研究[D]. 山西师范大学 2014。
关键词:戏曲舞台美术;舞台演出;舞美装置技术
中图分类号:J8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4)09-0048-01
一、现代舞美必须用现代装置技术去适应
在舞台艺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舞台美术在整个演出当中显得十分重要,“灯光是演出的灵魂”和“舞美界定演出样式”等许多论点开始被人们认可。在分析了许多剧团的舞美制作以及演出操作之后,总结了以下几个舞美特点:
1.科学性。
科学是生产力,科学技术也是提高艺术感染力的有效手段,把现代高科技运用在舞台上,为传统的舞美样式注入了新鲜血液,使三维空间的镜框式舞台变成了全方位立体多维空间,使方寸舞台空间,更大程度地包容了大千世界光怪陆离的万象万物。在当今社会,只要是创排类剧目,主创班子大多都是把主要心思放在高科技的发挥以及能够吸引观众注意力的形式上面,这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不断增大戏曲爱好者数量的要求。
在绍剧《真假悟空》中,曾运用了许多科技含量很高的舞美设计,大剧院机械舞台的运用,完全改变了传统舞台空间的概念:舞台上任何一道台板可上下升降4米,唐憎师徒不是从九龙口出场,而是在舞台底部缓缓升起;孙悟空在4米高的平台上“腾云驾雾”;观音的特殊空间在舞台纵深的转台转动,并可缓缓移向观众席,高科技机械舞台给《真假悟空》这种神话戏,提供了极自由的虚幻空间。但对于我们装置人员来说,不知要花多少心血,脑力超过了体力,装置位置相差一点则全功尽弃。“龙宫”一场的水柱子,用特殊透明材料制作,里面装上喷水龙头,在电脑灯光的配合下,柱子里水浪翻滚若真若幻,龙拄光色一变、又瞬间变成两根极度放大的金箍棒......《真》剧中,观众有许多次都冲着变幻莫测的高科技舞美手段而鼓掌。但对我们装置技术人员来说,提出了一个艰难的课题,在制作与操作问题上,都要求我们动脑筋想办法,出“巧”出“奇”。如《真》剧“龙宫”的水柱子,我们不知试验了多少次,报废了材料一大堆,最后才试验成功。又如现代绍剧《稽山魂》的大斜坡平台,长6米、高点1.5米,下面装万向滑轮,要求在推移时,平台不能着台板,而只要一个演员站上去,平台就会紧贴台板,不会滑动。这就要求我们计算出万向滑轮弹簧的承载力,不偏不倚,刚好相差一个人的重量70公斤左右。面对高科技的舞美装置,技术相关人员必须对诸如工艺材料分析、数据计算、电力学、化学、几何学以及物理学等有所熟悉。
2.音乐性。
就以戏曲方面的表演才艺而言,其主要手法有唱腔、音乐、锣鼓本身等。在戏曲中,乐队与演员相互配合、相互影响,音乐作用也一直限制着演员与乐队。如今,作为我们这些舞美工作者也逐渐明白在舞台上舞蹈表演与乐曲和节奏是完全分不开的。在《大禹治水》这部著名绍剧中,舞美工作者为了满足剧情的需要,制造了一个类似太极的大型转盘,这个大型转盘可以随时根据乐曲的旋律来快速或者缓慢的旋转。导演为了拍摄更加稳定,不使用机器自动操作,而是让我们这些舞美工作者在里面屈身操作,我们要想给观众更好的表演效果就必须熟练学会根据锣鼓的节奏感与乐曲的旋律来进行转盘的强弱转动,以及立刻转动或者立马停止等一些高难度的操作。《真假悟空》里曾有这样的场景,工作者跟随着舞台上的音乐的旋律来控制机器,使八条藤索下降,必须将时间控制的恰到好处,不然会严重影响视觉效果;在舞台上大多都是在光线比较暗的情况下,不拉帷幕拍摄场景,所以舞蹈工作者必须跟随乐曲的旋律来进行表演,如果音乐到那个时刻,即使没有抢好场景,也务必马上离开。在当代绍剧中,《稽山魂》有这样一个场景,导演为了在“抗洪抢险”中使百姓们表达的更团结一致,便让舞美操作人员和群演共同推动平台,这样舞美人员为了配合舞台上的演员也变成了演员,为了增添舞台上的效果,舞美人员也要用群演的心情模样。因此,在当代要成为一名合格的舞美人员必须要掌握乐曲的旋律与节奏感来做出相应的操作。
二、农村演出提出了新的舞美装置模式
据报道,热爱戏曲的群众大部分都生活在乡村,乡村的戏曲团队在农村表演占全年戏曲团队表演的85%左右,而且,在审美水平方面乡村群众也在不停的提升。如今,戏曲队伍常讨论的问题大多都是要怎样提升舞美装备在乡村广场的出场质量。结合自己的表演经验与审美角度来看,我觉得舞美在乡村表演应该注意这几个要求:
1.简洁性。
舞美装置即要满足戏曲假设性的美学要求,又要结合量体裁衣的必定准则,所以,乡村广场上的舞台搭配不需要太大的地方,也不能修饰太多的景物来衬托。因此,舞美装置在设计上必须要简单明了,但是也不能过度简单,使舞台过于虚无,从审美角度说,如今的观众已经不是曾经的“一桌二椅”能满足的,我们也必须跟上时代的脚步设计好比较具有代表意义的,更形象的景物来让观众能在特定的场合看到。就比如我们要想让观众看到一座庙宇的场景,我们只需在舞台的前方设立一个立体的炉子;为了让观众体会到“一叶而知秋”、“窥一斑而知全貌”的特殊场景,我们可以用一束柳枝,来代替花园一角,既寓意角色之间的情愫依依以及增添了观众的审美兴趣。
2.多义性。
现在,剧团再去表演,大多都会要准备十几台戏曲,一部戏曲一个场景很难实现,因此,我们必须要将一个物品多次使用,一个景物多次利用,要将不同的物品在不同的角色经历中能产生不同的环境效果,就好比一张对折好几次的屏幕前后都画上图形,在不同的灯光下拍出不同的场景。我们在绍剧团这几年用的都是一块“值班布景”,有一个比较大的精美屏风框架,可以拍出很多场景,我们只需要控制好放宽的倍数,一翻就能有一个场景,左右翻可以切换更多的场景。所以,长期以来戏曲团队的多义性布景是乡村表演的技术,而不是简单的创作,随着观众的审美角度的提升,我们舞美操作人员应该想办法创造更多,更多义性的装置技术才是现在的关键。
3.精致性。
如今,在乡村演出,舞美人员不仅要满足观众的审美眼光,还有完成观众的需求,比如灯光与布景,道具、服装等,有些专业的剧组为更好的演出还使用了对讲机,电脑灯等,更新传统的戏曲套路,引进新的观念相结合,并不断做到精益求精。舞美装置之所以这么重要是因为它是剧组第一个登场的,所以在设计上有精美的风格和科学的装置技术。比如在绍剧团我们一直使用的是吊坠相挂的方铁架的横跨台面,比之前的绳子拉幕更规范些,在台面的后方有一个拦脚片,并用木料来修饰,看上去既有欣赏工艺的特性,又有高端大气等。总而言之,在如今的乡村舞美装置,必须要简单,实用,而且还要精致,这也是在乡村演出取得成功的重要的一步。
参考文献:
[1]王辛娣.在历史的表象后——对20世纪前后戏曲舞美变革的思考[J]. 戏曲艺术. 2002(01)
[2]董尧尧.百年悦来 川剧百年[J]. 西南航空. 2009(04)
[3]王德威,王宇译.雷峰塔下的张爱玲:《雷峰塔》、《易经》,与“回旋”和“衍生”的美学[J]. 现代中文学刊. 2010(06)
[4](英)J.L.斯泰恩(J.L.Styan)著,刘国彬等译.现代戏剧理论与实践[M]. 中国戏剧出版社, 2002
[5]任玲宇.二十世纪初外国题材中国戏剧研究[D]. 山西师范大学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