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悲壮走向豪迈——奇迹是怎样炼成的

来源 :四川党的建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khy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汶川的灾难,是中国的灾难;
  汶川的挺立,是中国的挺立。
  从悲壮走向豪迈——一个在灾难中傲然挺立的国家,必然是一个拥有伟大精神的国度;一个懂得弘扬伟大精神的民族,必定会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五月的鲜花开满蜀中大地,“5·12”特大地震三周年就这样如期而至。
  三年的历程是如此漫长,不屈的人们擦干泪水,挺起脊梁,用坚强、坚韧、豁达,一点一滴重建着自己的家园。
  三年的历程是如此短暂,从满目疮痍到复活新生,仅仅1000天的日历,已真实地记录下灾区重建跨越20年发展的辉煌篇章。
  三年来,我们无数次地走进汶川、北川、青川,我们无数次地感动、感慨、感怀。今天,站在三周年这个重要时间节点,我们再次沿着龙门山脉而行,记录、见证、追寻:
  曾经山河破碎的地震灾区已旧貌换新颜,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和谐进步,人民安居乐业,重新焕发出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
  震后三年,灾区规划建设整体性提高——从基础设施建设到家园重建,再到产业布局提升,一切都在科学规划的引领下高水平地进行;
  震后三年,民生事业突破性进步——“最漂亮的是民居,最坚固的是学校,最现代的是医院,最满意的是群众”;
  震后三年,基础设施根本性改善——公路、铁路、水利、电力、通信,既是重建,更是发展,为打造枢纽、建设高地、支撑长远发展奠定下坚实基础;
  震后三年,产业发展再生性跨越——“抓重建就是抓发展”,把产业恢复发展与优化经济布局、转变发展方式结合起来,培育壮大优势产业,增强灾区自身发展能力,是灾区的共同实践之路;
  震后三年,城乡面貌历史性改变——统筹城乡发展的理念,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紧密结合,与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紧密结合,灾区城乡面貌和人居环境日新月异。
  走进灾区,听到基层干部说:我们的发展提速了几十年;听到老百姓说:我们过上了以前想都不敢想的生活。我们看到了城市新格局、民生新期盼、产业新构建、发展新转变带来的巨大变迁……
  这是四川人民、是中华民族创造出的人间奇迹。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去探寻——
  是什么样的精神铸造了四川“从悲壮走向豪迈”的奇迹?
  是什么样的力量谱就了灾区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史诗?
  
  万众一心、众志成城
  中华民族汇聚起坚不可摧的强大力量,废墟上重建起更新更美的家园
  
  青色外墙,红色嵌砖,蓝色屋顶,一座四手紧紧相握的雕塑高高耸立,寓意“聚八方之爱、汇力量之源”的“聚源”精神,这就是七一聚源中学。
  走进这座由“特殊党费”汇聚而成的学校,标准的红色塑胶跑道、碧绿的人工草坪球场,宽敞坚固的教学大楼映入眼帘,让人感到这所新学校带来的蓬勃朝气与青春活力,只有教室门口摆放着的两部轮椅,提醒着我们,这里曾经发生的灾难。
  大地震让都江堰市聚源中学遭受重创。灾后重建中,中央组织部决定用“特殊党费”援建聚源中学。学校于2008年12月17日破土动工,仅用8个月就完成竣工……
  为了铭记自愿交纳“特殊党费”的共产党员的恩情,新聚源中学正式定名为七一聚源中学。标志铭党恩,爱心传久远。
  从都江堰市七一青城山学校,到汶川县七一绵虒小学和七一映秀中学;从理县七一中学,到九寨沟县七一南坪中学;从松潘县七一藏文中学,到黑水县七一维古寄宿制小学……由“特殊党费”援建的四川省49所援建学校,都统一更名为“七一”学校,都铭刻上“特殊党费”援建项目标识。
  “特殊党费”——这是在特殊的大难面前,共产党人迸发出的爱心。他们不仅舍生忘死、冲锋在前,而且义无反顾地伸出救援之手,自发交纳抗震救灾“特殊党费”。地震发生后,全国共收到“特殊党费”97.3亿元。
  其实,面对抗震救灾的伟大斗争,已无法计算究竟有多少可歌可泣的人和事。从总书记、总理到普通战士,从共产党人到寻常百姓,他们用血肉之躯、用满腔深情,关心、温暖、帮助着灾区的人民,拯救生命,重建家园。
  在都江堰市紫坪铺水库边上的龙池镇查关村,一座高5米,长9米的大型雕塑激荡起我们的情怀,雕塑的名字为《万众一心·中华国魂》。其原型新闻图片就拍摄于紫坪铺水库旁边,当时12名战士正抬着一名伤员艰难地爬坡。这一幕早已深深印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上。
  放眼世界,地震等自然灾害时有发生,唯有团结的民族可以在灾难的锤炼中变得更坚强。三岁的小男孩躺在担架上向救援者敬礼,年轻的警察妈妈敞开怀抱为失去母亲的婴儿哺乳,“上海奶奶”为灾区的孩子卖房建学校……至今我们还清晰地记得这些细节。更忘不了举国默哀的三分钟结束后,天安门广场上那经久不息的加油声,那一刻13亿人的心凝聚在了一起!
  13亿人的心凝聚在一起,56个民族血脉相通,凝结成患难与共、坚不可摧的命运共同体,彰显了我们党具有的强大号召力和向心力。
  13亿人的心凝聚在一起,“奥运速度”、“世博品牌”、“山东模式”……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展示出同舟共济、团结一心的国家力量和民族气蕴。
  13亿人的心凝聚在一起,才创造出这样的人间奇迹——“100%竣工、100%搬出过渡房、100%迁入新居”……
  在安县,5000亩辽安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是辽宁援建方和安县政府联手为当地农民打造的一个“致富园”。通过租赁让农民的土地集中,在集中地上建好现代农业的一系列基础设施和设备,然后以奖代补,鼓励农民反租园区地,同时无偿对农民提供技术服务和营销服务。
  在青城山下,一个10万亩的现代农业聚集区,是上海援建的一个项目。数百个难忘的日日夜夜,田野里洒下了援建人员和当地干部辛勤的汗水。他们边开发,边培训,边普及技术,实现规模化、机械化、自动化的园区不仅打破了川西平原传统单家独院的农业经营方式,而且让老百姓“当年开建,当年受益”,园区每亩地的产值最高可达数十万元。
  在什邡,以宽阔的“北京大道”为代表的“一纵六横”道路工程,让每个今日走进什邡的人,都能亲身感受到这个曾蒙受灾难的城市现在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马祖镇、八角镇、蓥华镇、洛水镇,个个受灾乡镇脱胎重生。几乎遭遇灭顶之灾的红白镇,已经在废墟上重新矗立,朗朗读书声在新建的红白镇小学宽阔校园中回荡。
  在彭州,灾后建成了西南最大的农产品物流园和黄村农业科技示范园等现代农业园区,形成了蔬菜、川芎、冷水鱼等7个特色产业基地,建设了4万亩的生态农业区。小鱼洞的村民们搬进新家,过上了好日子。“感谢党和政府的关怀、感谢福建人民的无私援助、感谢解放军的奋力支援、感谢关心帮助过我们但不愿留名的人们!”质朴的表述背后,是他们发自内心的感激……
  今天,行走在這个崭新的川西北,我们在心里默念着总理在北川中学说的那句话,“要昂起不屈的头颅,挺起不屈的脊梁,燃起那颗炽热的心,为了明天,充满希望地向前迈进!”
  充满希望地向前迈进——因为,没有哪一个国家的政府,能具有这样的动员力和执行力。中央一声令下,中国开始了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灾后援建行动,10万援建大军迅速奔赴重灾县区,摆开了抗震救灾、恢复重建的战场。
  充满希望地向前迈进——因为,没有哪一个国家的人民,能具有这样的凝聚力。亿万人民亿万爱心的奉献,几千万灾区干部群众从废墟上顽强地站起,携手重建起更新更美的家园!
  
  不畏艰险、百折不挠
  崛起危难,谱写从重建到跨越的恢弘篇章
  
  震后三年再走灾区。
  一路走,一路感动;一路走,一路振奋。
  团结拼搏的中华民族,在如此巨大的灾难之后,在仅仅两年的时间里,在10余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已然创造出了史诗般的人间奇迹。
  震后一月,省委书记刘奇葆在重灾区调研时一语中的,“灾后重建是企业发展的重大机遇,企业扩大投资、扩大生产就是对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的最大支持。”
  大灾之后大发展,因为汶川地震灾难的损失前所未有,所以灾后重建的挑战和机遇也前所未有。
  这机遇来自四川各级党委政府。他们以人为本,科学规划,统筹兼顾,住房重建、设施重建、产业重建、城鎮重建、生态重建,“五大重建”规模力度之大,在四川历史上从未有过,在全国救灾史上也从未有过。重建成为受灾地区重新定位、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新起点。
  这机遇来自党员干部。他们发挥模范带头和中流砥柱作用,展示了敢打硬仗、勇于奉献的光辉形象,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卓越的执政能力、鲜明的先进性和各级党组织高效的执行力。
  这机遇来自人民群众。他们忍着伤痛,从灵魂深处发出呐喊:“有手有脚有条命,天大的困难能战胜!”;“出自己的力,流自己的汗,自己的事情自己干!”
  走进极重灾区绵竹,谁都会陶醉于眼前的景色:一面是山上繁花点点,田间麦苗青青,绵竹年画映衬着川西民居构成了一幅美丽迷人的田园画卷;一面是处处彩旗猎猎,时时机器轰鸣,重建起的不仅是房屋,更是新农村建设的示范点。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去看看这幅美丽的图画是如何绘制的吧。
  地震中绵竹遭受重创,人员伤亡惨重,城乡房屋、基础设施、工矿企业全面受损,全市直接经济损失达1400多亿元,灾后恢复重建,千头万绪。如何从中寻找到最关键的突破点,是检验灾区县委班子能力的一块“试金石”。
  2009年的春天,市委在全市干部群众中开展了一场思想大讨论,提出“绵竹现在该怎么办,今后该如何走”的问题,通过大讨论,提炼出“坚定坚强坚韧不拔,敢想敢拼敢为人先”的新时期“绵竹精神”。
  “绵竹精神”是抗震救灾精神生发出的又一朵鲜花,它是如此的沁人心脾。市委书记兰开驰与班子成员在20多天的时间里,走遍了全市21个乡镇,40多个部门,上百家厂矿企业和数十个社区、行政村;绵竹干部间流传着一句话,“女干部当男干部用、二线干部当一线干部用、一线干部一个顶几个用”。
  不畏艰险、百折不挠,这就是绵竹党员干部的真实写照,他们正和绵竹人民一道,满怀美好的愿景、饱满的激情,以“5+2”、“白+黑”的超常奋斗模式,为美好的未来奋斗着。
  “平武羌乡第一村”牛飞村在地震中,全村90%以上的房屋倒塌,基础设施严重损毁……在重重困难面前,牛飞村党支部抓党建聚民心、推重建促发展,积极创先争优,带领全村群众在危难中前行。
  索桥不能通车,重建建材运不进村,村支书王小平垫资2万多元,组织党员干部投工投劳修起了一座便桥;异地重建户张明泽由于缺资金,宅基地落实困难,共产党员杨正奎主动将自己购买的宅基地低价出让给他;重建困难户丁少清缺资金,女党员路丽为他捐资500元,并帮助协调贷款,组织劳动力,无偿运送建材……
  其实,大地震也带走了他们的亲人和美丽的家园,但他们的脊梁一样挺立。面对地震灾害,共产党员们擎起了一片天。
  三年重建,三年不畏艰险,三年百折不挠。付出终有回报,现在的牛飞村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在村民赵林家屋后,一幢约500平方米的厂房已建成。今年,赵林想把步子迈得更大:将酿的玉米酒卖往外地。他目前正同几家企业接触,“有一家绵阳企业打算注资,如果一切进展顺利,争取今年酒厂产值突破100万元。”
  地震中,赵林的女儿不幸遇难。2008年岁末,胡锦涛总书记来到了他刚刚建好的新家,仔细了解赵林一家生产生活的情况,总书记“发展产业致富”的嘱托成了赵林和全村236户759位村民的座右铭。赵林说是总书记“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的豪迈誓言给了他生活的勇气和信心。
  震后的都江堰虹口,屋倒路毁,要异地重建,没有地、没有路,当地干部群众憋住一股劲,硬是靠自己的双手,建房修路,撑起了明天的希望。坚守希望,希望就会变成现实。家园新生,绝路已通,如今的虹口,持续三年的自力更生、科学重建,焕发出比震前更加夺目的光彩——将建设成为全国乡村度假旅游示范区,目前已锁定20多亿元的旅游项目,包括五星级酒店、温泉、金沙滩等项目。虹口,要打造四川的“香格里拉”。
  从毁灭到新生,从残败到美丽,这是多么让人惊叹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在这里行走,我们看到的是张张充满自信的脸庞,感受的是坚定坚强的民意。
  压力与磨难催生伟大的精神,考验和挑战锤炼民族的品格。汶川特大地震,刻下一个悲壮的过去,标注一个伟大的开始。这场巨大的自然灾难在给中华民族带来巨大悲伤的的同时,也使我们伟大的民族精神在巨创中迸发,在苦难中升华,铸造了一座“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中华民族精神新的历史丰碑。
  
  以人为本、尊重科学
  践行“经得起实践与历史检验”的郑重承诺
  
  在青川县东河口地震遗址公园,矗立着一座宽5.12米、高14.28米的大爱崛起碑,碑体像一个大写的“人”字,象征着震不垮的青川人、击不倒的四川人,寓意抗震救灾、恢复重建最核心的价值理念——以人为本。
  从“生命至上”,到“安民为要”,再到“最漂亮的是民居,最坚固的是学校,最现代的是医院,最满意的是群众”,“以人为本”贯穿在抗震救灾和恢复重建的全程。
  走进大山深处的平武县城,我们看到了县委简陋的 “板房办公室”,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500米外,大气磅礴的县人民医院门诊大楼豪华得如同一个高级酒店,黄墙、红柱、青瓦,矗立在涪江岸边,分外耀眼。1千米外的平武中学,造型别致的校舍沿山脚依次排开,一阵清脆的下课铃声响起,孩子们奔向运动场,在碧绿的塑胶草坪上尽情嬉戏。
  县委书记刘少敏介绍说,在绵阳,当一个个民生项目陆续建成投入使用后,极重灾区的北川、平武,行政中心等项目才会开工。
  其实,如果我们把视野放到整个灾区,类似的事例不胜枚举。从东到西,从南到北,重建依靠人民。让受灾群众参与灾后重建的决策、操作和监督,让受灾群众自主把握命运和前途,让受灾群众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尊重,这是灾后重建中升华出的文化意义,也是执政党“以人为本”理念的深刻表达。
  常言道:“民以食为天,民以居为先。”自抗震救灾工作进入恢复重建阶段的第一天起,让灾区群众尽快住进温暖的新房,就成了四川各级党委、政府和所有关心灾区人最关心的头等大事。 四川在灾后重建中,突出民生根本,创新机制,把住房重建作为头等大事。
  为帮助群众解决农房重建资金困难,青川县推出一系列措施,实行“多条腿走路”,强化政府补助资金的“杠杆作用”;石棉县财政部门也与县农村信用社签订协议,成立住房重建担保基金,为受灾农户发放住房重建贷款;通过采取内扩外调、限价供给等措施,绵竹市实施建材特供,严把建材质量关;阿坝州在农村住房重建中,坚持就近就地分散安置与适度集中安置相结合,坚持农房恢复重建与地质灾害治理相结合,坚持把农房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坚持把农房重建与农业产业化经营相结合……
  在城镇住房的重建中,由于产权关系复杂、群众诉求多样、协调难度较大,推进工作也比较艰难。全省没有采取“一刀切”的政策强力推进,而是尽可能找到让群众满意的解决方案。尊重民意、以人为本。在这场世界瞩目的历史性灾后住房大建设过程中,它是一条坚持不变的原则。省委书记刘奇葆为此做出了最好的注解:群众认可是灾后恢复重建的最终标准。
  从都江堰出发,顺着岷江蜿蜒西行,我们走进了汶川县水磨镇。青山和绿水掩映之间,白墙青瓦间点缀着黄色羌族碉楼和红色阁楼,中国结、灯笼、牌坊点缀其中,如同一幅如画长卷迎面展开……
  水磨镇离震中不足10公里,汶川大地震让水磨镇百姓的家园遭受惨重损失;同时震前的水磨烟囱林立,60多家高污染、高耗能企业的厂房终日排放烟尘,环境污染也曾是当地百姓心痛的事。
  以人为本、尊重科学。重建不能走老路,在阿坝州委、州政府的科学决策下,实施“工业北上”,水磨镇找到一条发展生态产业的可持续致富之路,终于有了我们面前世外桃源般的美丽。
  和水磨一样,整个灾区重建要不留隐患,不留遗憾,不留包袱;要经得起实践的检验,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对子孙后代负责,这也是中央和四川省对灾区人民的郑重承诺!
  震后一周,四川省灾后重建规划协调小组成立。一时间,从全国各地赶来的数以百计的专家奔走于各个灾区,访谈、摸底、调查、评估,印送的各种研究报告和资料文件达5000多万字。
  按照中央的统一部署,四川省委、省政府启动了新中国历史上规模空前的灾后重建规划编制。从整个地震灾区到每一个城镇、村社、企业,“科学规划”成为灾后重建的“先行者”。
  两个月后,一份倾注了无数人心血、智慧、期盼的《四川省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正式出炉。其后,四川规划编制一直在高效运转、高速推进,最终形成完整体系,做到全域全程,覆盖灾区城乡,涵盖重建的各个方面。
  北川、青川、什邡、汶川、汉源……从一开始,各重灾区的灾后重建规划就充分借用“外脑”,举全国、全球智慧规划重建,确保了规划和建设的先进性、科学性。
  以北川新县城作为一个“标本”来进行“解剖”,可以更深地理解“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细致入微。
  震后第7天,新县城的选址就已启动,然而,半年后才最终敲定。在最初的选址方案中,擂鼓镇、永安镇、桑枣镇、“安昌镇东南2公里处”都在其中,正是由于广泛听取民意,反复调研论证,才延长了决策时间。
  徜徉新县城会发现,任何一个建筑里的居民步行5分钟就能到达一块公共绿地,学校的楼房不超过4层,不同层高的屋顶平臺、走廊与体育场看台相连接,疏散路径四通八达。这些设计正是考虑到劫后余生的北川人心理感受,刻意营造一个有安全感的环境。
  行走着、感悟着,老城、老景的记忆在渐渐模糊,新城、新景的印记在不断增强。
  从悲壮中豪迈走来,四川向世界交出了一份漂亮的“四川答卷”。
  而血与火中铸就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是中华民族收获的一份永久财富,必将以奠基中华民族长远发展而载入史册。
  
  后记
  汶川大地震是一个悲壮的过去,抗震救灾是一个伟大的开始
  
  北川是一个特殊的地方,因大地震的毁灭性破坏而以一种惨烈的姿态为世人所瞩目。那些日夜,我们深刻于心,那些场景,不能忘记。而我们的再赴北川不是为了记录悲伤,而是为了寻找一种精神,见证一种坚强。
  三年前的5月12日,北川整座县城被毁,5个乡镇被夷为平地,成为大地震中死亡人数最多、灾情范围最大、损失最惨重、重建最艰难的极重受灾县。
  5月25日,地震后的第13天,党中央、国务院毅然作出一项重大决策:正式批准北川羌族自治县,另选新址重建北川新县城。
  地震发生后的第49天,是一个值得铭记的日子。那一天,胡锦涛总书记把中华民族在同特大地震灾难的艰苦搏斗中展示出的伟大精神概括为:“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
  这是我们民族精神最核心的价值。她凝聚起中华民族最伟大的力量,让人们忍住悲伤,穿越灾难,坚强奋起。
  建家园、修学校、兴产业,从抗震救灾到恢复重建,一千个日日夜夜过去了,而今,走进新北川,一座羌族特色的新城出现在我们面前:幢幢洁净漂亮的建筑掩映在茂林修竹间,条条宽阔平整的道路伸向崇山峻岭,新北川已拥有了居住、医疗、教育、商业、旅游、休闲等现代化城市功能,具备了承载北川百姓安居乐业的能力。
  在新北川广场,出自著名雕塑大师叶毓山之手,一尊高21米的巨型纪念碑吸引了所有人的眼光——碑体从羌族传统建筑碉楼抽象而来,正面男子展示力量之美,前方羌族妇女深情凝望,旁边的孩子正稳健迈步……好一幅生动的“新生”画卷。
  在北川唐家山堰塞湖边,粉红色的大马士革玫瑰含苞欲放,花瓣上晨露欲滴。这片占地600亩,铺陈在斜坡上的玫瑰园是北川大地震后的农业新项目,这片浪漫的玫瑰园,昭示着北川从被毁灭的废墟,到崛起的现在,再到繁花似锦未来的前行之路。
  行走川西北,这样的美景、这样的意境数不胜数。虹口、晓坝、枣树坪、赤峰镇……那些曾经撕裂人心的名字,已经成为绵延300公里的龙门山地质断裂带上颗颗璀璨的珍珠。它们向我们述说着同一个主题——
  汶川大地震是一个悲壮的过去,抗震救灾精神是一个伟大的开始!
其他文献
三年来,灾区的每一寸土地都在记录着一个民族化解苦难、领悟坚强、走向新生的过程。废墟之上,重建的大旗迎风摇曳,民族的脊梁坚韧挺拔。汶川、青川、北川……一座座“伤城”走上重获新生之路。  不仅是家园的新生,更为重要的还有生活的新生。一张张写满幸福的脸庞,最能够体现精神上的富足、安乐和信心,使人想到和洽、和睦、和美,乃至和平。  每一幅定格的畫面,都令人动容。
期刊
*绵阳  2010年5月26日下午2时30分,通过“绵阳市建设工程计算机自动评标系统”的精确“透视”,绵阳市成功开出全省电子评标“第一标”,这也是绵阳廉洁重建制度规范的实施平台之一。  四川佳富美建设有限公司从6家投标人中脱颖而出,以310.9万元的报价取得游仙区观太乡场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中标排序第一名,低于控制价56.5万元。  自此,绵阳市招投标交易服务中心招标的施工工程全部使用网上招标、网上
期刊
2010年11月30日下午4时30分,内江实验小学会议室,学校召开党员大会,直接选举学校党支部书记和支委委员。在原支部书记张伶和罗祖英副校长相继发表精彩的竞选演讲后,全校40名党员庄严投票,新一届学校党支部领导班子成员顺利产生……  这一幕是我省开展中小学校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公推直选试点工作的场景之一。    破题——压力与挑战  2010年之前,尽管全省教育系统狠抓基层学校党建的规范化建设,实施党
期刊
*德阳  灾后监管项目之繁杂、任务之艰巨,是纪检监察人员从未遇到过的状况。非常时期,德阳监管系统“急中生智”,创造性地实施了一系列有效的监管方法,不仅解决了灾后监管的燃眉之急,更被他们应用到了日常工作当中,成为“常态机制”。    网上招标投标,破解“围标串标”难题    灾后重建工程量浩大,很多人都想来分一杯羹。如何防止市场的各个主体违法乱纪,成为德阳市纪检监察系统防范的重点。于是,网上招标投标
期刊
未来,远道而来的人们在此“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将不仅仅为了纪念与凭吊,更是在这片重生之地上释放心灵,发现生活......    “砍杩槎,放水啰!”伴随着清脆的马蹄声和激动人心的号子声,只见岷江之水从千峰万壑的山峦中奔涌而下……2011年4月5日,2011中国·都江堰放水节隆重开幕。  扑面而来的,不仅仅是江水,还有都江堰——中国唯一一座以古代水利设施而闻名的城市。这座因水而生、因水而盛的城
期刊
重建任务之艰巨前所未有,重建凸现之矛盾全国罕见,然而,都江堰出色地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灾后城镇住房重建的范本意义之花在都江堰处处盛开。    门开了,孙凌霞风风火火地闯了进来,身后,跟着一群来自天南海北的新闻记者。  作为都江堰市重建办副主任,孙凌霞特别忙,一边要处理千头万绪的重建工作,一边还要抽空向一批批新闻记者重复讲述一个个灾后重建的故事。  “您要我谈科学重建么?大地震中,都江堰城市
期刊
1936年3月初,朱德率领红四方面军到达甘孜,决定在这一地区作短暂停留。于是,一位身披红袍手捻佛珠的活佛走进了人们的视野,成为煌煌中国革命史中一个不可或缺的人物。他,就是格达活佛。    格达活佛帮助红军的事迹传遍各地    红军北上抗日经过藏区,国民党反动派大肆勾结藏区的反动喇嘛和土司头人,组织反动武装,企图阻挠红军北上,并对共产党和红军大肆进行造谣污蔑,严令群众不准卖粮给红军、不准给红军带路、
期刊
近年来,广元市元坝区抢抓灾后重建、扩大内需和广元次级交通枢纽建设三大历史机遇,立足区情,围绕“工业强区、产业富民、城乡统筹、加快发展”的总要求,以加快发展为主线、以城乡统筹为方略、以工业强区为主导、以项目建设为支撑,把园区建设作为产业培育的载体、民生改善的平台和经济发展的引擎,开辟出一条山区县域经济科学发展之路,开创了经济总量快速扩大、结构不断优化、效益持续提高、收入显著增加的新局面。    打造
期刊
历史迈着凝重而坚定的脚步,又将走到5月12日这个特殊的节点上。  3年前,那场震惊世界的特大地震,瞬间造成天府大地山河破碎、满目疮痍,也致使有“三星堆”文化核心地带、“中国雪茄之乡”和“中国矿泉水之乡”称谓的什邡,遭受了前所未有的重创。  化危为机,坚强奋起。如今的什邡,已然脱胎换骨、浴火重生。作为全国著名黄背木耳生产基地、国家级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基地,什邡在农业恢复重建中取得的巨大成效,着实为该
期刊
石光武说,光等光靠不是办法,老百姓不能什么事情都靠政府,有手有脚就要靠自己。    青川县枣树村一农户家门两侧有一副对联,过往的路人常常驻足欣赏。上联:一臂独擎,天大困难能战胜;下联:二人连心,地动山摇何所惧;横批:自强不息。这幅对联中“一臂独擎”的男主人公就是本刊记者要参访的对象——青川县枣树村村民石光武。    名人光环下的他    如今的石光武是个名人了。由于在地震发生后第一个站出来积极响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