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德阳
灾后监管项目之繁杂、任务之艰巨,是纪检监察人员从未遇到过的状况。非常时期,德阳监管系统“急中生智”,创造性地实施了一系列有效的监管方法,不仅解决了灾后监管的燃眉之急,更被他们应用到了日常工作当中,成为“常态机制”。
网上招标投标,破解“围标串标”难题
灾后重建工程量浩大,很多人都想来分一杯羹。如何防止市场的各个主体违法乱纪,成为德阳市纪检监察系统防范的重点。于是,网上招标投标应运而生。
这不仅仅是针对灾后重建,所有政府投资项目全部实行网上招标投标。
2010后3月1日,网上招标投标系统开始运行,网上发布招标公告,企业在网上下载招标文件、网上答疑和网上缴纳投标保证金。这期间,哪些企业来投标没有人知道,直到开标当天,交了保证金的企业情况才会全部显现出来。
此举有效遏制了“围标串标”和排斥潜在投标人的现象发生。从去年3月到8月,就有1491家企业和代理机构完成了注册,有466个项目在网上发布招标公告、292个项目实施了网上招标。
网上招标投标已经被德阳市引申到了政府采购及国有产权的招标、拍卖等多方面。今年以来,政府采购不再去中介机构,而是直接在网上报名。
“现在,政府中心的公共交易如果全部纳入进来容量不够、平台不够。我们把旁边那栋楼按照这栋楼的配备开始装修,就可以扩展到政府采购这些领域了。”德阳市纪委副书记、监察局局长邹立介绍说,“国有土地就可以要求到国有土地招标这个网上,国有土地拍卖就可以到国有土地拍卖这个网上进行报名,通过网上报名进行现场拍卖。”
为防止“卖标买标”的 “德阳E方式” 被推行到全省
低于200万元以下的项目,在灾后重建中很多,省上要求比选时间为十天。而之前这类项目“卖标买标”的现象不少。关键是卖的过程当中,一些没有任何资质、纯属“打游击”的人把标买了去,质量如何得以保障?
既要短、平、快,又要公开、公平、公正,德阳市不得不改进比选方式,2010年1月“200万元以下灾后重建项目随机抽取办法”在德阳市全面实施,因为是除传统比选A、B、C、D方式之外的第E种方式,这种方式后来被称为“德阳E方式”。
通过资格预审,缴纳保证金,报送施工方案,实行固定标价随机抽取确定施工企业并强化事后现场核查,其中固定标价是财政评审价。
2010年3月,省招监办组织省发改委、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专家到德阳调研该办法。6月,该办法在全省试点。目前,该办法已在四川省全面推广。此举不但让企业满意、业主高兴,监管部门也愉快,时间节约了、成本节约了、卖标少了、工程质量风险也小了。更为重要的是,“为灾后重建赢得了宝贵时间,也为之后的200万元以下项目的招投标探出了有效途径。”德阳市纪委常委、监察局副局长王庆说。
在线跟踪监管,“招了就了”的难题得以破解
在迎接中央检查组对灾后重建项目的检查时,关于重建项目各环节情况,德阳市没有一个部门能说得清、报得出“盘”。
为此,德阳市纪委考虑能否建立一个数据库,既可以全面掌握全市所有灾后重建项目情况,又可以通过系统发现项目在推进过程中是否存在问题。
经过不断调研,系统调试和试运行,2010年4月“德阳市国家投资工程建设项目动态跟踪系统”在全市全面推行。该系统不仅能实现动态监管,通过在线适时监控,动态跟踪项目立项、招标、施工等全过程,弥补了专项检查静态监督的不足,而且该系统还具有强大预警和搜索功能,厘清了监管职责。
重建中密织的监管网络将在“十二五”中得到充分应用
德阳市整合建设、工商等系统不良信用记录资源,建立统一的工程建设不良信用查询平台,明确相关部门和责任主体的职责,将投标企业的信用查询作为开标的必经环节。
2010年,德阳市设立50万元国家投资工程建设项目有奖举报,“这是个长效机制。”邹立说。
“奖金发出去没有?”
“从去年4月到现在有奖举报的为5宗,有一宗还没人来领。”邹立回答说,这确实任重道远。
为了加快检查速度,德阳市建立了一个快速核查机制。快速核查一般就是工程刚开始进行的。德阳市组织了11个部门77名单位业务骨干、专家组成核查人员库。核查人员库是资质管理、建设管理、质量管理、备案管理、財政评审等专业技术人员。
“今天我们就抽了10多个人下去核查。”皱立说,每个环节都细致入微,这才是严密的监管。“灾后重建中积累的宝贵经验,尤其是在灾后重建中密织的一张监管网络在‘十二五’期间会得到充分应用”。
灾后监管项目之繁杂、任务之艰巨,是纪检监察人员从未遇到过的状况。非常时期,德阳监管系统“急中生智”,创造性地实施了一系列有效的监管方法,不仅解决了灾后监管的燃眉之急,更被他们应用到了日常工作当中,成为“常态机制”。
网上招标投标,破解“围标串标”难题
灾后重建工程量浩大,很多人都想来分一杯羹。如何防止市场的各个主体违法乱纪,成为德阳市纪检监察系统防范的重点。于是,网上招标投标应运而生。
这不仅仅是针对灾后重建,所有政府投资项目全部实行网上招标投标。
2010后3月1日,网上招标投标系统开始运行,网上发布招标公告,企业在网上下载招标文件、网上答疑和网上缴纳投标保证金。这期间,哪些企业来投标没有人知道,直到开标当天,交了保证金的企业情况才会全部显现出来。
此举有效遏制了“围标串标”和排斥潜在投标人的现象发生。从去年3月到8月,就有1491家企业和代理机构完成了注册,有466个项目在网上发布招标公告、292个项目实施了网上招标。
网上招标投标已经被德阳市引申到了政府采购及国有产权的招标、拍卖等多方面。今年以来,政府采购不再去中介机构,而是直接在网上报名。
“现在,政府中心的公共交易如果全部纳入进来容量不够、平台不够。我们把旁边那栋楼按照这栋楼的配备开始装修,就可以扩展到政府采购这些领域了。”德阳市纪委副书记、监察局局长邹立介绍说,“国有土地就可以要求到国有土地招标这个网上,国有土地拍卖就可以到国有土地拍卖这个网上进行报名,通过网上报名进行现场拍卖。”
为防止“卖标买标”的 “德阳E方式” 被推行到全省
低于200万元以下的项目,在灾后重建中很多,省上要求比选时间为十天。而之前这类项目“卖标买标”的现象不少。关键是卖的过程当中,一些没有任何资质、纯属“打游击”的人把标买了去,质量如何得以保障?
既要短、平、快,又要公开、公平、公正,德阳市不得不改进比选方式,2010年1月“200万元以下灾后重建项目随机抽取办法”在德阳市全面实施,因为是除传统比选A、B、C、D方式之外的第E种方式,这种方式后来被称为“德阳E方式”。
通过资格预审,缴纳保证金,报送施工方案,实行固定标价随机抽取确定施工企业并强化事后现场核查,其中固定标价是财政评审价。
2010年3月,省招监办组织省发改委、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专家到德阳调研该办法。6月,该办法在全省试点。目前,该办法已在四川省全面推广。此举不但让企业满意、业主高兴,监管部门也愉快,时间节约了、成本节约了、卖标少了、工程质量风险也小了。更为重要的是,“为灾后重建赢得了宝贵时间,也为之后的200万元以下项目的招投标探出了有效途径。”德阳市纪委常委、监察局副局长王庆说。
在线跟踪监管,“招了就了”的难题得以破解
在迎接中央检查组对灾后重建项目的检查时,关于重建项目各环节情况,德阳市没有一个部门能说得清、报得出“盘”。
为此,德阳市纪委考虑能否建立一个数据库,既可以全面掌握全市所有灾后重建项目情况,又可以通过系统发现项目在推进过程中是否存在问题。
经过不断调研,系统调试和试运行,2010年4月“德阳市国家投资工程建设项目动态跟踪系统”在全市全面推行。该系统不仅能实现动态监管,通过在线适时监控,动态跟踪项目立项、招标、施工等全过程,弥补了专项检查静态监督的不足,而且该系统还具有强大预警和搜索功能,厘清了监管职责。
重建中密织的监管网络将在“十二五”中得到充分应用
德阳市整合建设、工商等系统不良信用记录资源,建立统一的工程建设不良信用查询平台,明确相关部门和责任主体的职责,将投标企业的信用查询作为开标的必经环节。
2010年,德阳市设立50万元国家投资工程建设项目有奖举报,“这是个长效机制。”邹立说。
“奖金发出去没有?”
“从去年4月到现在有奖举报的为5宗,有一宗还没人来领。”邹立回答说,这确实任重道远。
为了加快检查速度,德阳市建立了一个快速核查机制。快速核查一般就是工程刚开始进行的。德阳市组织了11个部门77名单位业务骨干、专家组成核查人员库。核查人员库是资质管理、建设管理、质量管理、备案管理、財政评审等专业技术人员。
“今天我们就抽了10多个人下去核查。”皱立说,每个环节都细致入微,这才是严密的监管。“灾后重建中积累的宝贵经验,尤其是在灾后重建中密织的一张监管网络在‘十二五’期间会得到充分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