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贡品,宝岛奇蔬

来源 :神州民俗·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j7007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起海南美食,很多人都会想到文昌鸡、加积鸭、东山羊、和乐蟹——海南“四大名菜”,无一例外都是山珍海味。然而,偏居海南一隅的临高县,一个小小的多文镇里,一个小小的头神村,种植一种极其“普通”的蔬菜,却走上了明清宫廷贵族和周恩来总理招待美国总统尼克松的餐桌上。因此,这种蔬菜不仅是“贡品菜”,也被称为“总统菜”。
  这种普通的蔬菜,就是如今普通人家也经常吃得上的家常蔬菜——空心菜。
  为何这种极为普通而价廉的蔬菜,最终却深受上流社会的喜爱和青睐?多文头神村种植的空心菜,究竟又有何独特之处?
  物以稀为贵
  空心菜,又名通菜、蕹菜,《南方草本状》将它称为“南方奇蔬”,认为它性味甘凉,最为奇特的地方是,不仅不与任何肉类争味,还可以增加肉的鲜味,有凉血滋阴,除湿润燥的功效。
  如今,空心菜在全国各地都有种植,长江以南广泛栽培,是普通百姓最常见的家常蔬菜之一,在海南各地大小餐馆也随处可见。多文镇气候温润、土壤肥沃,是热带高效农业得天独厚的地区,其特产多文空心菜梗脆叶嫩、菜味浓郁、口感清甜,被大小宾馆视为美味佳肴中的“上品”。
  多文镇出产的空心菜为何如此受欢迎呢?
  如果你亲自前去头神村一看,就会明白其中的奥妙。头神村位于多文岭下,四周种植着海南常见的菠萝蜜、杨桃等热带水果,还有各种乔树、灌木、竹丛,绿荫葱笼,层林染绿,幽静清爽,风景如画,好一处世外桃源。
  穿过丛丛古木,头神村的空心菜水田便映入眼帘——这就是多文“头神空心菜”的原产地。虽然如今在海南各地都有“多文空心菜”的身影,外表也与头神村出产的空心菜无异,但口感差异较大,大多数都是以无土培养液栽培。村民介绍,头神空心菜的种植面积仅30多亩!物以稀为贵,看来,想要尝到真正的头神空心菜也并非易事。
  “泉水”养蔬菜
  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菜”,多文空心菜菜品之所以较别处优越,秘密便是一眼被称为“南丽潭”的泉井。
  这口泉从地下一千多米涌喷而出,冬天泉水暖和,夏天泉水清凉。如今,这口泉眼用石头围边,井框为四方形,四个泉眼从地表喷涌而出,源源不断地翻滚出一道道清流。泉水溢出井框后,便汇集成清澈的小溪流向附近的田园——这便是多文空心菜的原产地。
  對于这口天赐良泉,村民都心怀感恩,传说是因这带的百姓朴实敦厚、勤劳善良,多文岭上的山神才奖赏几眼甘泉让百姓耕田灌溉,即便不是风调雨顺,也能让人民丰衣足食。
  其实,这只是一个古老的传说。但是,当地老百姓对林木的敬畏之心,对自然的崇敬之心,才是使得这个地方“人杰地灵、物产丰盛”的原因。长年的封山育林,使得多文岭一带天然植被保护较好,无污染源,因此当地渗出的泉水清澈而甘甜。
  也许正因为所有的空心菜都常年泡在泉水之中生长,再加上独特地理位置、土壤、气候,最终使得多文空心菜与其它空心菜长相完全不一样,杆长叶少,即便摘下后几天也仍保持其鲜绿,炒吃其味道鲜嫩可口,别具一格。它纤维少,主要特色是吃起来口感脆、嫩、滑,明火炒后不变色,味清香,口感好。它叶子较小,看到的都是整齐的嫩茎,外观非常秀美,如同野菜般天然翠绿,惹人喜爱,吃过它的人无不惊叹。
  目前,海南省临高县政府正在积极采取有效措施精心打造这一美食品牌,我想在不久的将来,多文“头神空心菜”一定能走得更远,创造出更大的经济效益,给周边的老百姓带来更大的实惠,驰名海南、名扬海外的正宗“多文空心菜”也将为全国人民贡献出一道极具地域特色的美味佳肴。
其他文献
人们通常说的“酒令”,是民间宴饮活动时助兴取乐的游戏。早在后汉时期,经学家、天文学家贾逵就曾撰有《酒令》一书,可惜早已失传。至今尚能查阅到酒令的专著有《酒令丛钞》、《酒杜刍言》、《醉乡律令》、《嘉宾心令》、《安雅堂酒令》、《西厢酒令》、《饮中八仙令》等等。从这些专著中我们可以窥见酒令形式的多种多样,五花八门,如射礼、投壶、筹令、牌令、诗词文字令等。特别是与诗词相关的酒令,更是妙趣横生、引人入胜。 
期刊
[摘 要]开办免费艺术培训班是广州市文化馆根据时代需求的举措,经过近十年卓有成效的探索与实践,培训班从面向弱势群体到面向大众,不断发展壮大,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文化服务,很好地发挥了文化馆的公益性文化服务功能。  [关键词]文化馆 公益培训 公共文化的发展  文化的普及与提高离不开全社会的重视,也离不开文化馆的作用。“文化馆是国家兴办的、普及大众艺术、繁荣民族民间文化、开展审美教育、传播精神文明的
期刊
作为土和水合成的泥,是生活中最常见之物了,不过,此物虽常见,但卻实实在在有误解之嫌。翻开报刊和词典,常见将“烂醉如泥”一词解释成一个人由于饮酒过量而醉得瘫成一团泥的样子——“烂醉如泥”中的“泥”成了“烂泥、稀泥”。这是望文生义的结果,虽然“普及”,但却是一种误解:很多人不知道,这里的“泥”并非“土和水合成的东西”,而是一种水虫!  宋、明、清三代真有人为此做了专门的“考证”。宋人吴曾在《能改斋漫录
期刊
辛店镇位于山东省惠民县中部,东北靠麻店镇,西北界皂户李乡,西与淄角镇为邻,南与李庄镇接壤,东南隔徒骇河与清河镇相望,总面积140平方公里,人口4.7万。  在该镇境内,有“一溜十八营”。多数村碑已经是破旧不堪、磨损严重,有些村碑后面的文字也已经看不清楚,只能模糊看见“位于乡驻地第三堡村东南多少公里”,“以农为主”等字迹,村碑大部分都是1990年立的,几乎每个村碑的背后都有着相同的一句话“相传这一带
期刊
消寒图是记载进九以后天气阴晴的“日历”,人们寄望于它,来预卜来年丰欠,是一种很有传统特色的、好看的日历。它一共有九九八十一个单位,所以才叫做“九九消寒图”。从冬至那天算起,以九天作一单元,连数九个九天,到九九共八十一天,冬天就过去了。九九消寒图其实表达一种迎春的殷殷心意。  冬至是我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之一,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  冬至习俗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经过数千年发展,又形成了独特的
期刊
源于姚姓,舜帝后裔  在今天的中国姓氏中,陈姓算是超级大姓,排名在第五位。跟所有的大姓一样,陈的起源也比较复杂。  陈姓最早出自姚姓,是舜帝的后裔。舜在被选为尧的接班人前,尧为了考察他,让舜搬到妫水旁居住,所以舜的部分后代便以所居住的这条河为姓,为妫氏。部分改姓的本姓是姚的族人后来又改回姚氏,部分没有改回来,便发展出其他姓,比如陈姓。  据《通志·氏族略》记载:周武王灭商建立周朝以后,将舜的后人妫
期刊
朝鲜古建筑接受中国建筑的影响比较早,都用石材构筑,仿木结构。但在长期的发展当中,韩国传统房屋也形成了资深的特色。韩国传统房屋叫韩屋。韩屋以自然和人类共存为原则来创造居住空间。因此韩国传统房屋无论是房屋位置还是建筑材料都注重与自然相合。韩屋的另一个特征是将用于取暖的暖炕和用于纳凉的过厅木板和谐地结合在一起,在设计上还考虑到夏天的乘凉和冬天的取暖设施。韩半岛大陆性气候和海洋性气候并存,四季变化明显。韩
期刊
几千年来,临高人民在复杂的历史环境中孤守着祖先的语音,坚守祖先留下的丰富文化遗产,形成了临高人倔强好胜、坚强不屈的禀性。  多黑都有人走路  “多黑都有人走路”是一句俗语,它是指不管在多么糟糕的情况下,问题都有解决的办法,不管多么艰难和危险也都会有人尝试和挑战。这句话在明代的《王桐乡告御状》中被演绎得淋淋尽致。  王佐的相关事迹可见于《光绪·临高县志》等史料,因为所居乡里多刺桐,因号桐乡。任官高州
期刊
古镇黄龙溪在千年茶风滋润下倍显淳厚。清风拂去了尘埃,密若鱼鳞的青瓦带着新雨后的洁净,历经百年的明清古楼散发出历史的沉香。千年的老街,幽幽深深弯弯曲曲,宛若穿越时空的隧道。百年老店,蓝底白字的酒旗,古色古香的店招,乌黑发亮的门板,每一处都烙着文化的痕迹。千年的石板路,被岁月打磨得光滑黑黝,轻轻抚摩,它似乎有玉石般的温润。  古镇黄龙溪在千年茶风滋润下倍显淳厚。清风拂去了尘埃,密若鱼鳞的青瓦带着新雨后
期刊
[摘 要]民间艺术冠以“民间”而定格,具有地域性的差别,也就是具有地方特色的特点。有别于宫庭和学院派的规范性。民间艺术泛指各地的民间手工技术和表演艺术。民间手工技术指劳动人民制作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的传统技术,基本上是人们用手工制作或半机械制作的生产技术。包括书、画、雕刻、编织、纺织、刺绣、剪纸、花灯、建筑竹木工艺、小食制作等等。民间表演艺术则指人们为了舒缓疲劳和愉悦心情的表演技艺。包括讲故事、唱山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