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博物馆对于青少年来说有着很大的影响力,它会间接地影响到青少年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可以说是一个第二课堂,除此之外,它能提供各种各样的知识积累,提高辨别的能力等等。博物馆拥有教育的职能,并且对青少年进行教育方面的工作起到了很有效的作用,但是总的来说,博物馆的教育还不够成熟,没有充分的宣传,也没有投入足够的经费,所以博物馆需要提高社会服务能力,创新陈列方式,投入更多的经费,并召集志愿者,从而更快地让博物馆对青少年的教育功能得以完善。
关键词:博物馆;教育功能;青少年
上世纪中期,博物馆被允许并赋予了教育的职能。在一些发达国家,他们的博物馆法中规定,博物馆是作为以教育为目的而进行的机构。上世纪大约八十年代开始,尽管以往固有的博物馆理念一直在改变革新中,但是教育却从未动摇。最近几年来,我国对于精神文明素质教育很重视,并提倡思想道德的教育,同时博物馆方面也被要求作出一系列举措,如对未成年免费开放等,从某种程度上讲,这使得博物馆慢慢地进入了文化建设的中心,也得到了更多的关注[1]。我国的人口数量位居世界第一,青少年数量也同样位居第一,青少年人口数量几乎占到了全国人数的五分之一,其中小学生大约只有半年的时间在学校,因此剩余的时间,博物馆的教育便可以发挥作用,作为第二课堂来说,它有着独特并无法替代的作用,是青少年教育相关的机构中重要的部分。
一、博物馆对青少年教育的研究背景
十九世纪的时候,美国有学者表示博物馆应成为大众化的教育场所。在之后的二十世纪时,这一观念继续潜移默化的渗透着。在美国,几乎所有的博物馆的宗旨中都有着教育的内容。年轻人总是会对世界有着不同的新视角,看待事物也不尽相同,博物馆便是通向世界的途径。所以很多发达国家专门设立教育部门,负责对青少年制定教育活动的一系列工作。在之后的不断发展中,明文规定博物馆是不求盈利,为群众服务的教育场所。再后来,美国博物馆协会将博物馆的核心要素定为教育和为群众服务[2]。美国的博物馆协会认为,博物馆最重要的因素是教育,也是博物馆服务的根本。新世纪以来,国际博物馆协会对原有的博物馆协会章程进行修改,同时指出博物馆是面对群众的,不是追求盈利的机构,它负责收集和保护并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也成为了博物馆众多功能中的第一位。
二、博物馆教育功能的提升能够加快青少年的成长
我国博物馆最主要的观众便是青少年,青少年的参观数量占总人数的将近一半,是参观的所有群体中最重要的力量。我国在改进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方面,充分强调发挥博物馆作用,让这些有着爱国元素的机构对未成年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采取聘请一些专业人才或着召集志愿者等方式,全心全意地对未成年人的参观过程进行服务,这些都体现出在青少年的社会教育方面博物馆起到的重要作用。博物馆对于青少年的培养教育在世界范围内都认可[3],因为在通过认识年轻人在群体中所处的状态后,会让博物馆与他们更亲近,博物馆可以为他们解决很多事。博物馆不仅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世界,建立相互之间的理解,同时也扮演着一个可供交流的角色。年轻人总是会对世界有着不同的新视角,看待事物也不尽相同,博物馆便是通向世界的途径,所以很多发达国家专门设立教育性博物馆,负责对青少年制定教育活动的一系列工作。除此之外,很多国家也有将博物馆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的规定,在美国,博物馆是名副其实的从小学到大学的第二课堂,大多数的美国博物馆都有专人负责教育的项目,每年都有数以万计的学生参加这些项目,同时美国对于博物馆的经费投入也是很多的。
三、博物馆对青少年教育的优势和举措
1、博物馆对青少年教育具有的优势
青少年在成长的过程主要接受的教育就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而这是远远不够的,学校的教育比较抽象,而家庭的教育相对过于片面,因此会缺乏体验感,这让青少年不能真切地感受到灿烂的历史文化[4]。而博物馆作为第二课堂相对于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以更为直观具象的实物藏品为基础,能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最重要的是,博物馆的学习氛围很自由,能够得到很好的自主性学习和探索性学习体验,能够将青少年的文化需求、休闲娱乐很好的结合。博物馆的教育有着先进性,能够运用各种各样的先进设备,服务活动也丰富多彩,能够体现现代博物馆教育的交流性,这使得博物馆教育有着很大的优势,是其他教育机构难以比拟的。
2、博物馆对青少年教育应有的举措
(1)免费对外开放吸引参观者。博物馆的免费开放,能给众多的青少年提供一个进入博物馆的机会,不仅如此,博物馆还可以吸引到广大大学生前往参观,与此同时,博物馆也需要加强文博工作者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加大讲解员的培训力度,使其成为合格的青少年教育工作者。
(2)在陈列展览的同时应更多考虑青少年的需求。因其涉及青少年教育,所以需要根据青少年的需求,找到文物与青少年教育相匹配的文化含义及其艺术性,并且最好融入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题,做出更加丰富多彩的展覽。在内容和形式设计方面更多的考虑青少年的特点,从而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对前来参观学习的学生,做好展览的讲解辅导,并视情况举行讲座。除此之外,最好能引进吸引青少年的电化教育方面的设备[5],组织轻便的流动展览到附近的中小学进行展出,向中小学生普及相关知识的同时,能够宣传文物保护法令,还可以赠送一些有意义的小丛书,提高中小学生的兴趣并拓宽其知识面。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在的博物馆三大功能分别是教育、收藏和研究,而教育功能已经成为博物馆的核心价值,对青少年的成长而言,博物馆的教育功能是时代发展的要求。因此,需要将博物馆教育与学校教育进行合理的连接,实现博物馆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融合,让更多的青少年走进博物馆、体验博物馆,并且能够喜欢博物馆,使博物馆真正成为青少年教育的第二课堂,这是我国当下需要重视和研究的方面,它不仅需要博物馆工作人员的探索和实践,还需要所有的社会群众共同思考。博物馆务必要履行青少年教育的责任,力求培养集道德和智慧于一身,德才兼备的社会公民,从而完成时代所赋予的责任。
参考文献
[1]国家文物局编:苏东海《〈博物馆群众教育工作〉序言》,文物出版社2017年;王宏钧:《中国博物馆学基础》(修订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年,第42~45页;孙新毅:《探寻博物馆与学校的契合点》,《中国文物报》2017年6月6日.
[2]孙新毅:《探寻博物馆与学校的契合点》,《中国文物报》2017年6月6日;王宏钧:《中国博物馆学基础》(修订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7年,第308~309页.
[3]王芳:《从画玛雅活动探析博物馆的少儿教育功能》,《中国文物报》2016年9月5日.
[4]《河南博物院推出暑期系列主题参观活动》,《中国文物报》2017年7月26日.
[5]王彬:《博物馆未成年人教育存在的问题》,《中国文物信息网·文博研究·博物馆》2016年8月9日.
(作者单位: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文物博物馆员)
关键词:博物馆;教育功能;青少年
上世纪中期,博物馆被允许并赋予了教育的职能。在一些发达国家,他们的博物馆法中规定,博物馆是作为以教育为目的而进行的机构。上世纪大约八十年代开始,尽管以往固有的博物馆理念一直在改变革新中,但是教育却从未动摇。最近几年来,我国对于精神文明素质教育很重视,并提倡思想道德的教育,同时博物馆方面也被要求作出一系列举措,如对未成年免费开放等,从某种程度上讲,这使得博物馆慢慢地进入了文化建设的中心,也得到了更多的关注[1]。我国的人口数量位居世界第一,青少年数量也同样位居第一,青少年人口数量几乎占到了全国人数的五分之一,其中小学生大约只有半年的时间在学校,因此剩余的时间,博物馆的教育便可以发挥作用,作为第二课堂来说,它有着独特并无法替代的作用,是青少年教育相关的机构中重要的部分。
一、博物馆对青少年教育的研究背景
十九世纪的时候,美国有学者表示博物馆应成为大众化的教育场所。在之后的二十世纪时,这一观念继续潜移默化的渗透着。在美国,几乎所有的博物馆的宗旨中都有着教育的内容。年轻人总是会对世界有着不同的新视角,看待事物也不尽相同,博物馆便是通向世界的途径。所以很多发达国家专门设立教育部门,负责对青少年制定教育活动的一系列工作。在之后的不断发展中,明文规定博物馆是不求盈利,为群众服务的教育场所。再后来,美国博物馆协会将博物馆的核心要素定为教育和为群众服务[2]。美国的博物馆协会认为,博物馆最重要的因素是教育,也是博物馆服务的根本。新世纪以来,国际博物馆协会对原有的博物馆协会章程进行修改,同时指出博物馆是面对群众的,不是追求盈利的机构,它负责收集和保护并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也成为了博物馆众多功能中的第一位。
二、博物馆教育功能的提升能够加快青少年的成长
我国博物馆最主要的观众便是青少年,青少年的参观数量占总人数的将近一半,是参观的所有群体中最重要的力量。我国在改进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方面,充分强调发挥博物馆作用,让这些有着爱国元素的机构对未成年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采取聘请一些专业人才或着召集志愿者等方式,全心全意地对未成年人的参观过程进行服务,这些都体现出在青少年的社会教育方面博物馆起到的重要作用。博物馆对于青少年的培养教育在世界范围内都认可[3],因为在通过认识年轻人在群体中所处的状态后,会让博物馆与他们更亲近,博物馆可以为他们解决很多事。博物馆不仅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世界,建立相互之间的理解,同时也扮演着一个可供交流的角色。年轻人总是会对世界有着不同的新视角,看待事物也不尽相同,博物馆便是通向世界的途径,所以很多发达国家专门设立教育性博物馆,负责对青少年制定教育活动的一系列工作。除此之外,很多国家也有将博物馆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的规定,在美国,博物馆是名副其实的从小学到大学的第二课堂,大多数的美国博物馆都有专人负责教育的项目,每年都有数以万计的学生参加这些项目,同时美国对于博物馆的经费投入也是很多的。
三、博物馆对青少年教育的优势和举措
1、博物馆对青少年教育具有的优势
青少年在成长的过程主要接受的教育就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而这是远远不够的,学校的教育比较抽象,而家庭的教育相对过于片面,因此会缺乏体验感,这让青少年不能真切地感受到灿烂的历史文化[4]。而博物馆作为第二课堂相对于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以更为直观具象的实物藏品为基础,能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最重要的是,博物馆的学习氛围很自由,能够得到很好的自主性学习和探索性学习体验,能够将青少年的文化需求、休闲娱乐很好的结合。博物馆的教育有着先进性,能够运用各种各样的先进设备,服务活动也丰富多彩,能够体现现代博物馆教育的交流性,这使得博物馆教育有着很大的优势,是其他教育机构难以比拟的。
2、博物馆对青少年教育应有的举措
(1)免费对外开放吸引参观者。博物馆的免费开放,能给众多的青少年提供一个进入博物馆的机会,不仅如此,博物馆还可以吸引到广大大学生前往参观,与此同时,博物馆也需要加强文博工作者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加大讲解员的培训力度,使其成为合格的青少年教育工作者。
(2)在陈列展览的同时应更多考虑青少年的需求。因其涉及青少年教育,所以需要根据青少年的需求,找到文物与青少年教育相匹配的文化含义及其艺术性,并且最好融入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题,做出更加丰富多彩的展覽。在内容和形式设计方面更多的考虑青少年的特点,从而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对前来参观学习的学生,做好展览的讲解辅导,并视情况举行讲座。除此之外,最好能引进吸引青少年的电化教育方面的设备[5],组织轻便的流动展览到附近的中小学进行展出,向中小学生普及相关知识的同时,能够宣传文物保护法令,还可以赠送一些有意义的小丛书,提高中小学生的兴趣并拓宽其知识面。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在的博物馆三大功能分别是教育、收藏和研究,而教育功能已经成为博物馆的核心价值,对青少年的成长而言,博物馆的教育功能是时代发展的要求。因此,需要将博物馆教育与学校教育进行合理的连接,实现博物馆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融合,让更多的青少年走进博物馆、体验博物馆,并且能够喜欢博物馆,使博物馆真正成为青少年教育的第二课堂,这是我国当下需要重视和研究的方面,它不仅需要博物馆工作人员的探索和实践,还需要所有的社会群众共同思考。博物馆务必要履行青少年教育的责任,力求培养集道德和智慧于一身,德才兼备的社会公民,从而完成时代所赋予的责任。
参考文献
[1]国家文物局编:苏东海《〈博物馆群众教育工作〉序言》,文物出版社2017年;王宏钧:《中国博物馆学基础》(修订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年,第42~45页;孙新毅:《探寻博物馆与学校的契合点》,《中国文物报》2017年6月6日.
[2]孙新毅:《探寻博物馆与学校的契合点》,《中国文物报》2017年6月6日;王宏钧:《中国博物馆学基础》(修订本),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7年,第308~309页.
[3]王芳:《从画玛雅活动探析博物馆的少儿教育功能》,《中国文物报》2016年9月5日.
[4]《河南博物院推出暑期系列主题参观活动》,《中国文物报》2017年7月26日.
[5]王彬:《博物馆未成年人教育存在的问题》,《中国文物信息网·文博研究·博物馆》2016年8月9日.
(作者单位: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文物博物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