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涵养核心素养的策略研究

来源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king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依据《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从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出发,试图构建出以“三点一心”为主轴的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体系,并对德育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的构成、内涵及注意事项作了初步探讨。我们所说的“一心”即培养“负责任的公民”,“三点”即本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道德品质、健康生活、法治观念等三个基本点。
  关键词:道德;法治;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5-143
  一、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德育与法治课有效教学的内涵
  (一)培养核心素养是当前德育与法治课程教学的价值取向
  根据“义务阶段德育课程标准”,德育课程是以初中学生的生活为基础,引导和促进其德育发展的一门综合性课程。目的在于推动中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和良好的道德品质,让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 ,守纪律的合格公民。核心素养培养的理论框架是当前中国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基本要求,这一要求必须融入学科课程教学实践,成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载体。道德与法治课通过对学生的道德教育、法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国家主权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培养他们的政治认同、法治意识、理性精神和社会参与。这是思想政治学科的核心素养,也是中学生应具备的基本能力,是成为合格公民的关键素质。
  (二)道德与法治课有效教学的内涵及特点
  教书是教师教学与学生统一学习的过程。高效教学是指教师通过备课明确教学目标,在教师的启发和帮助下通过构建民主和谐的课堂 ,实现师生的良性互动 ,最终使学生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为此,当前道德与法治课要实现有效教学,首先,教师在教学理念上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和学科核心素养,其次,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应根据教学主题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将教学内容活动化,设计活动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要考虑到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使学生获得学科知识,形成相应的品德观念。
  二、有效教学在当前初中德育与法治课程中面临的挑战
  (一)政治教师过多地强调其知识传授者的作用
  当前国家选拔人才机制以考试为主,选拔比较公平。所以,基础教育阶段的教育改革无论采取什么形式,应试倾向都是其显著特征。道德与法治课在初中处于副科教学中的地位,虽然没有语文、数学、英语老师的教学压力大,但是由于中考政治科目也占总分的一部分,所以老师的日常教学还是偏重于讲解知识点。道德与法治课教师受传统应试教育观念的惯性影响,很难走出“重分数轻能力”的误区。
  (三)课堂教学内容与形式上存在“两张皮”现象
  教师要想取得有效的课堂教学效果,必须根据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形式和方法。强调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是新课改的基本理念,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正确处理好三维教学目标关系。与此同时,德育与法治课强调了德育的生活化和活动化特征,但实践教学中经常出现活动流于形式的现象。例如有的课堂上老师会脱离具体的内容和具体的情况,生硬地讲授,把教学内容贴上情感教育的标签。第二,适应新课改对自主、合作、 探究式学习的要求,一些教师在教学中设置的师生互动环节,归结为是否让学生回答“是”或“不是”,它不是一种真正的实质性互动,也不是知识和活动形式的有效结合。
  (四)外部环境的消极情况对德育与法治课教学效果的影响
  与复杂的社会环境相比,学校是一个比较纯粹的地方。真善美的观念在学校教育中传遞给学生,但这种道德要求经常受到现实社会的挑战。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是中学德育与法治课程的宗旨。因此,本课程除了重视学生的知识学习外,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个性、价值观等。从建构主义学习观看,初中学生自身具有世界体验与认知能力。社会现象,如道德滑坡缺乏诚信 ,违法犯罪等等 ,都是对教科书所描绘的美好世界观念的挑战。初中生接触到的诸如网络、家庭等负面信息。会影响德育与法治课的有效教学。从而影响德育与法治课的教学效果。
  三、提高德育与法治课教学实效的几点建议
  (一)立足教材内容,创新教学方法,突出学科活动型课堂建设
  德育与法治课区别于其他课程的主要特征在于:教材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教学注重生活化、活动化;就以教材为例,教材生活网、探究平台、拓展天地、单元实践活动等栏目的活动设计都着重于解决现实问题、生成现实经验和迁移现实情境的能力。教师要实现课堂有效教学,要构建“主体性“活动课堂,实现教学内容的动态化。构建课程活动课堂,首先是教师根据教材确定教学主题,然后根据教学内容,创新运用讲授法、案例法、情境创设法等教学方法,以生活体验为出发点,进行现场体验式、自我反省式、情境对比式、情境迁移式等活动设计,使学生通过这些活动体验,在知识、能力、情感等方面实现自我建构。
  (二)教学过程中积极回应学生对社会消极境况的困惑
  随着网络、手机的普及,中学生获取社会负面信息的渠道不断拓宽,程度不断加深。为了减轻社会环境对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美好价值观的冲击,教师在课前准备阶段可以通过阅读新闻。 浏览报纸,浏览微信,微博等多种途径来实现,有的放矢地收集与课程内容有关的时事资料。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播报新闻、选择合适的课件等方式,在新课导入环节引发学生的兴趣。老师可以让学生在课堂讨论中,就社会上的负面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然后进行观点引导。道德与法治课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当学生对某些社会负面现象感到困惑时,也应积极回应学生的问题,引导其辩证地看待社会复杂现象。要真正解决学生的困感,就必须对社会消极问题作出积极的回应,发挥德育与法治课程的价值导向作用
  (三)以核心素养培养理念为指导,弱化应试教育倾向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必须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核心素养是当前德育课程改革的主要方向,德育和法治课要发挥显性德育作用,必须以核心素养为导向。道德法治课教学的总体目标是对学生进行道德、法制、心理健康、基本国情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以符合自身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核心素养培养学生,为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公民奠定基础。在德育与法治课的教学中,教师、家长和学生都应该转变观念,改变对德育与法治课的偏见。理解这门课程的作用不仅在于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促进学生的人格、道德品质、价值观和行为方式的完善。
  参考文献
  思想道德素质必修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韩震。“核心素养”与“活动课程”——从本轮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标准修订看德育课程发展趋势[J].思想政治教育,2016 (3)
  邹晓红。提高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实效[J].中国校外教育旬刊,2014 (31)
  浙江省诸暨市暨阳初级中学
其他文献
摘要:对学生来说,形成良好的主体意识较为重要,有了这种意识,学生能够意识到教育的实质,主动、认真、积极地学习知识,逐渐地发展自身的自主学习力,使得自身获得更好的发展。但是,如何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是当下教师不得不思考的一个问题。基于此,本文将以小学语文教学为例,从多方面研究和探讨,培养和发展学生主体意识的方法,希望能够助力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主体意识;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
期刊
摘要:课堂练习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升学习技能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从现实情况来看,目前很多小学数学教师在设计练习时没有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只是单纯根据教学大纲步骤设计,所设计的练习题或是教学知识的简单重复,或是相同内容的简单累加,没有新意,没有趣味,以致于练习没有达到预期效果,甚至还会让学生对数学练习产生抗拒和厌烦心理。基于此,本文章对小学数学教学中课堂练习质量
期刊
摘要:对于教学工作者来讲,提高教学质量、提升教学效果是永恒的主题和目标。小学阶段是学生们树立正确人生观、学习基础知识的重要时间段,因此阅读教学成为了语文学科学习的重要部分。在新课程对小学语文教学的要求下,文章就如何有效为学生提供阅读指导为课题进行探讨和研究,简要分析语文教学中教师对于阅读教学的态度及方式以及在教学课堂上应该采用的方法和策略。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G
期刊
摘要:在统编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中,文言文共编排了14篇,且在三年级上册已经开始出现文言文。小学语文课本中的文言文难度并不大,多是人们耳熟能详的经典故事,如《守株待兔》《司马光》《精卫填海》等。近年来,我国逐步加强对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为了贯彻这一教育方针,应从小学阶段开始抓好文言文教学,以从小培养小学生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而“如何教好文言文?文言文该学些什么?学生需学到什么程度”是目前小学
期刊
摘要: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工作中,教会学生识字认字是使学生具备基本语文学习能力的基础性教学,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工作中,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多角度的教学实践。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用微课,实现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的教学质量提升,有效将微课与小学语文教学知识点联系在一起。本文基于微课在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中的应用进行简要研究,旨在提升微课在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关键词:微课;小学
期刊
摘要:德育通常来说就是道德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的统称。德育工作的基本内容可以分为三个主要层次:一是基本的道德行为规范的教育,二是公民道德与政治品质的教育,三是较高层次的世界观与人生观,理想教育等。初中生加入德育工作的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能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端正自身的思想品德,对社会和国家有正确的认识。当学生具备这些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思想品质时,在未来面对困难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就会
期刊
摘要:项目式教学法本质是让学生自行规划、设计、实施并完成一个相对独立的项目,并进行有效的评价,是实践与体验的重要表现形式。在信息技术课堂中,教师可以应用项目式教学法,坚持“以终为始”,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自行组建团队、选题规划、探究实施、开展评价,调动内在潜力,主动学习、自主探究,提高问题解决能力及创新能力,实现知识技能的建构及在实践中的有效延伸。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項目式教学互动策略探究  
期刊
摘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小学语文的重点教学任务,小学生通过阅读能力的提高,能够激发想象力和创造力,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阅读语感,加强学生的文字及语言组织能力。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创新教学形式,在教学过程中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丰富学生的语文阅读渠道,通过教师的正确引导,全方位、深层次的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阅读能力。为将来的语文学习打下扎實基础。本文针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策略进行
期刊
摘要: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要将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主阵地放在数学课堂之上。对此,数学教师就应该深刻地意识到这一点,不断探究培养学生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方法和途径,让学生的学习能力能够在数学课堂上得到进一步的提升。文章基于此点,探究了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培养的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 逻辑思维能力 策略探究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期刊
摘要:作业不仅是帮助学生进行课堂学习知识巩固与复习的过程,还是带领学生进行自我突破的过程,使得学生可以对课堂知识进行内化,促进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小学语文教师要认识到互联网的重要性,运用互联网进行语文个性化作业的设计,丰富语文作业的内容,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发展,从而深化语文作业的作用。本文探讨了如何实现小学语文作业的个性化设计,并提出了一系列科学有效的对策。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业个性化设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