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的记忆

来源 :焦点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j0tl81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于北京,长年生活在北京的我,一直认定自己是浙江人,尽管我只会说北京话。
  以往每当有出差机会,总要设法到浙江走走,在杭州住上几天。回到北京之后,“杏花春雨江南”依然是挥之不去的记忆,几十年来一直如此。
  近两年常去杭州,是因为父亲的母校浙江工商大学(前身为浙江甲种商业学校),用他的名字成立了一个学院。漫步在钱塘江边美丽的校园内,怀想起历史浪潮中淘不尽的浙江人物,更加深了我对故乡的情愫。
  父亲早年在母校读书,读到经济学课本绪论中“通商大埠,常在大江大河下游”一语,立时倾倒,认为“能够表示一切古书里找不到的知识”,他由此开始与经济学结缘。
  四大古代文明皆与河流有关。有水的地方物产富庶,人也会比较聪明,或许可以概括文化与经济的依存关系,“天下文章在浙江,浙江文章在余杭”,台湾学者陈正祥的《中国文化地理》一书中,有一幅中国历史上的进士地图,浙江出身的进士为全国之冠。浙省人文荟萃,经济是其基础。
  浙江人经商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的越国大夫范蠡,“陶朱遗范”一直被认为是中国传统商业文化的圭臬。东汉时期,浙江煮盐业、制瓷业达到了相当的水平。晋代的宁波商贾,已经北走河淮,南下岭南。隋唐时期浙江的茶业、丝绸业、瓷器业、造纸业极一时之盛,宁波、温州皆为著名的贸易口岸,浙商已东渡扶桑从事贸易。南宋定都临安,奠定了杭州作为江南政治、经济、文化之都的地位。直至明、清两代,浙江皆为天下财赋之薮。
  明代实行海禁政策,扼杀了中国的航海贸易、清代鸦片战争之后,宁波、温州等地相继辟为通商口岸,资本主义工商业迅速发展,出现了胡雪岩那样的红顶商人特别是20世纪初叶江浙财团的崛起,其在金融、政治上的影响力,在30年代备极一时之盛。此后由于内外战争的原因,工商业屡遭重创,民生凋敝。
  自20世纪50年代起,由于国策的转向和政治运动的频繁,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的冲击。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停滞不前,道德文化出现了断层,浙江从古代到近代的商业文化传统也中断了
  80年代随着国家的改革开放,浙江重新成为全国经济最活跃的省份徜徉在美丽的西子湖头、钱塘江畔,你不但可以尽情欣赏如画美景和如云美女,也可以感受到传统与现代的冲撞与融合:层楼大道同古屋深巷,在都市斜阳中相映成趣:灯红酒绿与水韵茶香,于湖山月色中混俗和光。虽然城市化的进程带来的未必全是和谐,社会转型的阵痛仍在持续,但生活也在继续……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似曾相识又不尽相识,这就是我对江南不断更新的记忆。
其他文献
西子湖畔,葛岭山麓,千年古刹玛瑙寺依山而筑,寺内粉墙黛瓦、蓊郁古树,锈刻着历史的痕迹,而那浪漫隽永的诗句,渗入飘散在西湖的氤氲水雾,犹在耳旁声声回旋:“他日移家湖上住,青山青史各千年。”  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一行,踏着青山秀水,花叶芬芳,来到北山路上这处靠山面湖的僻静所在,岳庙管理处主任、连横纪念馆馆长李慧敏引领着他们,追寻那些令人感慨的历史过往。  凭栏悼古,抚今追昔,感慨万千的连战对随行人员说
期刊
关中平原,渭河两岸,是我20年中一再往返之地。潼关、华阴、华县、渭南、长安、成阳、眉县、宝鸡……还有,绕不过去的临潼、骊山和灞桥烟柳、曲江池馆。沉静下来的时候很多片断都会蜂拥而至    1    尽管通往秦陵博物馆和兵马俑的道路永远拥挤,尽管乾陵山一般的剪影永远沉默,但在外人的眼中,八百里秦川是一个深藏不露的谜一般的地方。  它是古老中国不再搏动的心脏,是掩埋文明的深井,是一个传说中的地方。  开
期刊
今日早起,神清目朗,心中明亮,绝无一丝冗杂,惟有晨光中小鸟的影子在桌案上轻灵而无声地跳动,于是生出画画的心情。这便将案头的青花笔洗换上清水,取两只宋人白釉小盏,每盏放入姜思序堂特制的轻胶色料十余片,一为花青,一为赭石,使温水浸泡;色沉水底,渐显色泽。跟着,铺展六尺白宣于画案上,以两段实心古竹为镇尺,压住两端。纸是老纸,细润如绸,白晃晃如蒙罩一片月光,只待我来纵情挥洒。  此刻,一边开砚磨墨,一边放
期刊
6月13日上午9时,著名美术家、漫画家华君武因心脏衰竭在北京友谊医院去世,享年95岁。  华君武是我国著名漫画家、美术活动家。从1934年第一张漫画作品发表到现在已近80年,一生画过无数漫画。他的一生,经历过无数风雨,以漫画作为战斗武器,投入革命文艺事业。上中学时就曾在《浙江日报》、《论语》、《时代漫画》、《独立漫画》、《上海漫画》、《辛报》、《大美晚报》、《华美晚报》等报刊上发表漫画作品。在延安
期刊
恒河,一直是我心头那个不敢去触碰的感情烙痕,印度之旅中的它是刻入我心头最深的那道。回国一个多月了,写了好几篇文章,但就是不敢去碰触它,怕一去拨动,厚厚结痂下的鲜血就会磅礴勃发而出,怕这烙痕撩起我交融浓密几近燃烧的激情,又怕因太过疼痛、激动使文字无法清晰地表达。  久久、久久,直至今日,我仍会失神在恒河的情境之中,是悲怆、非悲怆,是思悟、非思悟,但真真实实是来自灵魂的体悟。  “我拒绝说它美丽”,这
期刊
西湖,是3000年前为城市饮水而筑建的水库。  人类,截海成湖,筑城饮水,呕心沥血3000年,成就了今天的杭城西湖。  人文,使西湖的生命周期,远胜于其他人工湖河,经千年而存留至今,历代人类对文明的追逐,对西湖的治理,使人文与西湖山水自然和谐结合,成就了今天西湖的文化景观,杭城因西湖而美丽繁荣,生命依湖而居,因西湖而得以延续繁衍。  历史的承载和文明的史书,西湖封存着历史沿革的珍贵片段,蕴藏着七大
期刊
人文和生态,恰恰有杭州西湖,把两者结合在了一起,而且结合得浑然一体,共同为世人捧出了一湖碧水,一湖文脉。追哥这3000年的城池,探问城西的湖,来西湖看花,在湖畔夜饮,去龙井问茶,孤山印春秋,断桥连因缘。文明随着湖水从水源款款走来……  西湖开发治理的历史,蕴含着丰富的人类生态学信息,看到我们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人文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美景在当今时代有着更为深刻的意义。    毛昭晰    浙江大学教授
期刊
《焦点》:刘局长,您好。感谢您百忙之中接受我们的采访。请问应该怎幺理解西湖与杭州城市的发展关系呢?  刘局长:水是生命的摇篮,是文明的渊薮。一座城市也往往因水而诞生、因水而繁荣、因水而伟大。西湖与杭州城就是如此,西湖是杭州的根与魂。两者注定相濡以沫,和谐共生,一起谱写着动听的文化乐章。  《焦点》:杭州是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七大故都之一,请问西湖之于杭州这种地位的重要性是如何体现的?  刘局长:人
期刊
地处西湖一侧孤山,高仅10余丈,广不过20顷,区区弹丸之地,却是个人杰地灵文脉绵长的地方。被誉为“天下第一名社”的西泠印社便位孤山西麓,西泠桥畔。  西泠印社的社址,是一座精致、幽雅、小巧玲珑的园林,康有赞曾题为“湖山最胜”。小小的天地经过艺术大师们匠心独运的布置以后,空间层次丰富,步移景易,引人入胜。加之园内典迹甚多,蔚然一种淡淡的气韵——扶疏的树影、空灵的乌鸣,蔓藤织生,摩崖石刻间沉睡的寂寞苍
期刊
前些年经过杭州,可惜将行程都放在了车上。经过西湖时,也只能静静看着湖面上映着的阑珊灯影,偶尔木舫滑过,飞快的桨将碎影打成波光泛湖漾开去了,吹进车窗湿柔的水汽夹杂着清新的泥土混合草木好闻的气息,让人忍不住多深吸几下。西湖留给我的印象,只是浓重夜色中的惊鸿一瞥。  一日在家,阳光大好。于是就把小木桌搬到露台上,泡一壶上好的龙井,放几碟小点,拿出杭州好友寄来的照片细细翻看。忽然有张照片滑落到了桌上,信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