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历史事件的主体是历史人物,要了解历史事件,先得学会评价历史人物。本文主要探讨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使学生在学习中能够借鉴。
关键词:中国历史;人物评价;成长性;全面性
从广义上讲,历史包括很多类,无论是正史、野史、小说、演义,都可以囊括进去。事实上,在民间甚至是中学生心目中,小说、演义相比正史而言,地位更高,认可度更深。这就需要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务必做到真实、客观、系统的学习,不能让野史、演义和正史相混淆。鉴于此,笔者根据自身历史教学经验,总结以下学习历史的方法,希望在平常教学当中,能够让学生的学习能力更进一步。
一、从成长经历看历史人物
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历史课本上或者课外读本上所描述的,往往是历史人物在某历史事件中的表现,而后加上一段课本编写者或史学家的评论。对于历史人物的学习而言,单从这些方面来看,自然是远远不够的。
不少的学生对唐太宗李世民没太多好感,认为创出大唐盛世也是全靠手下的文臣武将。但事实上并非如此,学生不喜欢他,最大的原因就在“玄武之变”之中,李世民表现出的无情冷漠。实际上,学生只是从历史书上看到了李世民获得皇位的过程,而并未去将“玄武之变”的前后梳理清楚。这就更要求学习历史时,要从历史人物的成长经历去评价他了。
笔者梳理“玄武之变”的来龙去脉,总结起来,无非是矛盾的开始、矛盾的升级、矛盾的演变、爆发,这四个过程。在《资治通鉴》之中,矛盾的开始是李世民带兵平定了天下,功劳太高,使得坐在太子位置上的李建成感受到了威胁。于是在唐高祖武德九年,也即公元626年,“建成夜召世民,饮酒而鸩之”,其结果是李世民忽然心脏病发作,被人扶着离开。这是矛盾的开始,李建成(太子)已经决定要为了皇位而杀掉亲弟弟。
矛盾的升级,是李建成(太子)和李元吉联合起来,劝说唐高祖李渊杀掉李世民。“元吉密请杀秦王,上曰:‘彼有定天下之功,罪状为著,何以为辞?’”,仔细分析唐高祖的回答,李元吉请求杀了亲哥哥李世民,他们的父亲却说“何以为辞”,也就是“拿什么作借口呢”。这就是矛盾的升级之处了,不仅是李建成和李元吉要杀李世民,就连李世民的父亲李渊也有杀心,否则为何说没有借口这样的话?他想杀掉李世民,如此一来,不会为了争夺皇位而造成天下动荡,只是他没有借口。同时,他下了命令,将李世民“发配”到洛阳,李世民即将动身时,有人察觉李世民的手下无不欢欣鼓舞,于是“上意遂移,事复中止”,皇帝开始担心,怕李世民去了洛阳之后起兵造反,于是收回了圣旨。到了此刻,李世民已经清楚的意识到了危机了,他的三个亲人都想杀了他,这便是矛盾的升级。
矛盾的演变,也即兄弟之间为了谋取皇位的“暗夺”,演变成了“明争”。最先是李建成花重金欲收买李世民的大将尉迟恭,不成,于是便派出刺客,准备刺杀尉迟恭,奈何杀手胆小,畏于尉迟恭的威严,中途逃走。李建成便诬陷尉迟恭,害他坐了牢。李世民便真正开始慌了,他的谋臣长孙无忌第一个前去劝说。劝说的结果是李世民没有反对,“世民召玄龄谋之”,这时候,李世民也动了杀机,于是找来最信任的房玄龄,一起商议,兄弟间的争夺逐渐白热化。
矛盾到了白热化的地步,便急需一个导火索,让之爆发。适逢“突厥郁射将数万骑屯河南,入塞,围乌城”。这时候突厥骑兵入关,李元吉便请兵作战,同时要求带走李世民的大将,“元吉请尉迟敬德、程知节、段志玄及秦府右三军统帅秦叔宝与之偕行”。李世民杀机更浓,李元吉要带走他手下的武将,他的军队便只剩下一个空壳,于是密召房玄龄等,又得到李靖等的支持,几经商议,“于是定计”。终于在初四的一天,在玄武门设下埋伏,诛杀了建成、元吉兄弟,随后派尉迟恭持兵刃面见高祖(其用意值得斟酌),不久后高祖退位。
整个“玄武之变”就已经呈现出来,和学生从历史课本上学到的大不相同。历史课本因篇幅所限,仅仅展现了笔者以上分析的“矛盾爆发”这一方面,只看到了李世民杀了兄弟,逼迫了父亲。实际上,李世民如此作为,全是父兄所迫,无奈之下动手(与史学家的研究或许有所差异,但笔者仅仅是从历史教学的角度考虑,目的是还原历史真相,让学生了解而非研究历史)。
二、看待历史人物要遵循全面性
在学习历史过程中,学生对历史人物的认识不清,往往只是从一两个大家所熟知的角度去看一个人物。比如提起曹操,学生往往会想到一个奸雄的形象,是一个小人,提起周瑜,又会想起他的小肚鸡肠。但历史真相,却往往不是这么简单。这是小说、演义给历史人物带来的负面影响,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受此局限,而不去全面的看一个历史人物。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历史时,务必做到客观、全面地考察,真实的把握住历史人物的特点。
在教学过程中,提到大家所讨厌的皇帝,学生往往能立刻说出一两个名字来,而其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便是隋炀帝杨广。在此,笔者便以他为例,简要分析学习历史过程中如何做到“客观、全面”。
学生对隋炀帝的印象,往往是昏庸无道、奢靡好色。但这也仅仅是其中一两个缺点,学生对于他的认识不清,尤其明显。笔者便在此总结隋炀帝的贤德之处和他的功绩。
真正奢靡好色的是太子杨勇,“勇多内宠”,后宫妃子无数。“上性节俭,勇尝文饰蜀铠,上见而不悦,戒之”,可见杨勇身为太子之时就已经奢靡无道了。“冬至,百官皆偕谒勇,勇张乐受贺”,这一句主要是讲杨勇身为太子,却以皇帝自居,于是引发皇帝不满,“自是恩宠渐衰”。相比之下,杨广却全然不同,“后数称广贤”,独孤皇后多次称赞杨广贤能,“大臣用事者,广皆倾心与交”,对待大臣没有架子,当成是好朋友一般。由此可见,杨广的生活非常检点,基本没什么问题,于是得到皇位。
隋炀帝登基之后,最为人乐道的便是下扬州,其间开凿了运河,初时是方便他游玩,但这条运河自古以来功劳最大,连通了南北,称之为“运河”,便是专门运输货物的河道,为后世子孙创下了大功劳,不亚于长城。长城在当今的用处何在?仅旅游而已,而运河却依旧实用。
历史由历史事件组成,历史事件的主体是历史人物。所以学好历史,首先要注意的就是学会如何客观的去评价一个历史人物。要做到这点,就要用上笔者在本文提出的两个方法,即成长性和全面性。当然,不同的教学者有不同的方法,本文也仅是列举出笔者的教学方法而已。
关键词:中国历史;人物评价;成长性;全面性
从广义上讲,历史包括很多类,无论是正史、野史、小说、演义,都可以囊括进去。事实上,在民间甚至是中学生心目中,小说、演义相比正史而言,地位更高,认可度更深。这就需要学生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务必做到真实、客观、系统的学习,不能让野史、演义和正史相混淆。鉴于此,笔者根据自身历史教学经验,总结以下学习历史的方法,希望在平常教学当中,能够让学生的学习能力更进一步。
一、从成长经历看历史人物
在学习历史的过程中,历史课本上或者课外读本上所描述的,往往是历史人物在某历史事件中的表现,而后加上一段课本编写者或史学家的评论。对于历史人物的学习而言,单从这些方面来看,自然是远远不够的。
不少的学生对唐太宗李世民没太多好感,认为创出大唐盛世也是全靠手下的文臣武将。但事实上并非如此,学生不喜欢他,最大的原因就在“玄武之变”之中,李世民表现出的无情冷漠。实际上,学生只是从历史书上看到了李世民获得皇位的过程,而并未去将“玄武之变”的前后梳理清楚。这就更要求学习历史时,要从历史人物的成长经历去评价他了。
笔者梳理“玄武之变”的来龙去脉,总结起来,无非是矛盾的开始、矛盾的升级、矛盾的演变、爆发,这四个过程。在《资治通鉴》之中,矛盾的开始是李世民带兵平定了天下,功劳太高,使得坐在太子位置上的李建成感受到了威胁。于是在唐高祖武德九年,也即公元626年,“建成夜召世民,饮酒而鸩之”,其结果是李世民忽然心脏病发作,被人扶着离开。这是矛盾的开始,李建成(太子)已经决定要为了皇位而杀掉亲弟弟。
矛盾的升级,是李建成(太子)和李元吉联合起来,劝说唐高祖李渊杀掉李世民。“元吉密请杀秦王,上曰:‘彼有定天下之功,罪状为著,何以为辞?’”,仔细分析唐高祖的回答,李元吉请求杀了亲哥哥李世民,他们的父亲却说“何以为辞”,也就是“拿什么作借口呢”。这就是矛盾的升级之处了,不仅是李建成和李元吉要杀李世民,就连李世民的父亲李渊也有杀心,否则为何说没有借口这样的话?他想杀掉李世民,如此一来,不会为了争夺皇位而造成天下动荡,只是他没有借口。同时,他下了命令,将李世民“发配”到洛阳,李世民即将动身时,有人察觉李世民的手下无不欢欣鼓舞,于是“上意遂移,事复中止”,皇帝开始担心,怕李世民去了洛阳之后起兵造反,于是收回了圣旨。到了此刻,李世民已经清楚的意识到了危机了,他的三个亲人都想杀了他,这便是矛盾的升级。
矛盾的演变,也即兄弟之间为了谋取皇位的“暗夺”,演变成了“明争”。最先是李建成花重金欲收买李世民的大将尉迟恭,不成,于是便派出刺客,准备刺杀尉迟恭,奈何杀手胆小,畏于尉迟恭的威严,中途逃走。李建成便诬陷尉迟恭,害他坐了牢。李世民便真正开始慌了,他的谋臣长孙无忌第一个前去劝说。劝说的结果是李世民没有反对,“世民召玄龄谋之”,这时候,李世民也动了杀机,于是找来最信任的房玄龄,一起商议,兄弟间的争夺逐渐白热化。
矛盾到了白热化的地步,便急需一个导火索,让之爆发。适逢“突厥郁射将数万骑屯河南,入塞,围乌城”。这时候突厥骑兵入关,李元吉便请兵作战,同时要求带走李世民的大将,“元吉请尉迟敬德、程知节、段志玄及秦府右三军统帅秦叔宝与之偕行”。李世民杀机更浓,李元吉要带走他手下的武将,他的军队便只剩下一个空壳,于是密召房玄龄等,又得到李靖等的支持,几经商议,“于是定计”。终于在初四的一天,在玄武门设下埋伏,诛杀了建成、元吉兄弟,随后派尉迟恭持兵刃面见高祖(其用意值得斟酌),不久后高祖退位。
整个“玄武之变”就已经呈现出来,和学生从历史课本上学到的大不相同。历史课本因篇幅所限,仅仅展现了笔者以上分析的“矛盾爆发”这一方面,只看到了李世民杀了兄弟,逼迫了父亲。实际上,李世民如此作为,全是父兄所迫,无奈之下动手(与史学家的研究或许有所差异,但笔者仅仅是从历史教学的角度考虑,目的是还原历史真相,让学生了解而非研究历史)。
二、看待历史人物要遵循全面性
在学习历史过程中,学生对历史人物的认识不清,往往只是从一两个大家所熟知的角度去看一个人物。比如提起曹操,学生往往会想到一个奸雄的形象,是一个小人,提起周瑜,又会想起他的小肚鸡肠。但历史真相,却往往不是这么简单。这是小说、演义给历史人物带来的负面影响,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受此局限,而不去全面的看一个历史人物。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历史时,务必做到客观、全面地考察,真实的把握住历史人物的特点。
在教学过程中,提到大家所讨厌的皇帝,学生往往能立刻说出一两个名字来,而其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便是隋炀帝杨广。在此,笔者便以他为例,简要分析学习历史过程中如何做到“客观、全面”。
学生对隋炀帝的印象,往往是昏庸无道、奢靡好色。但这也仅仅是其中一两个缺点,学生对于他的认识不清,尤其明显。笔者便在此总结隋炀帝的贤德之处和他的功绩。
真正奢靡好色的是太子杨勇,“勇多内宠”,后宫妃子无数。“上性节俭,勇尝文饰蜀铠,上见而不悦,戒之”,可见杨勇身为太子之时就已经奢靡无道了。“冬至,百官皆偕谒勇,勇张乐受贺”,这一句主要是讲杨勇身为太子,却以皇帝自居,于是引发皇帝不满,“自是恩宠渐衰”。相比之下,杨广却全然不同,“后数称广贤”,独孤皇后多次称赞杨广贤能,“大臣用事者,广皆倾心与交”,对待大臣没有架子,当成是好朋友一般。由此可见,杨广的生活非常检点,基本没什么问题,于是得到皇位。
隋炀帝登基之后,最为人乐道的便是下扬州,其间开凿了运河,初时是方便他游玩,但这条运河自古以来功劳最大,连通了南北,称之为“运河”,便是专门运输货物的河道,为后世子孙创下了大功劳,不亚于长城。长城在当今的用处何在?仅旅游而已,而运河却依旧实用。
历史由历史事件组成,历史事件的主体是历史人物。所以学好历史,首先要注意的就是学会如何客观的去评价一个历史人物。要做到这点,就要用上笔者在本文提出的两个方法,即成长性和全面性。当然,不同的教学者有不同的方法,本文也仅是列举出笔者的教学方法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