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让全班教学成绩大面积丰收,就必须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学困生的转化工作中,除了倾注爱心,发现闪光点,因材施教,抓好反复教育外,还要注重学困生非智力因素与智力因素的的培养,运用恰当而有效的方法。
1.培养学困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只有树立起后进生的自信心,我们的转化工作才找到了起点,要想方设法培养学生具有坚强的意志。
2.要用科学的方法教育后进生。多宽容,少责备。要做到“三心”:诚心、爱心、耐心。
3.齐抓共管。由于后进生自我控制、自我意识能力较差,他们一般不可能自觉地形成自我教育的习惯。因此,除了学校的教育外,家庭的配合是转化学困生的外部条件。父母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影响是很明显的,也是极为重要的。教师可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议、家访等多种形式与家长相互交流,沟通信息。
4.备课要想到学困生。备学困生的转化情况,明确学困生理解教材的难点是什么,学困生容易出现的错误是什么?教师备课保证教学质量和转化后进生同时并进。
5.上课要想到学困生。课堂上寻找时机多对学困生的课堂表现予以肯定鼓励,让他们增加自信心。一是课堂提问教师要把较难较大较深的问题分解成较小较易较浅的问题,让学困生也有回答的机会,而不是将他们放在角落里无人问津。二是操作时要想到后进生,要鼓励学困生积极参与,贵在参与,不准再将他们搁置起来,置之不理。三是控制学困生课堂违纪的问题。
6.布置作业时,要想到学困生,让学困生“吃小灶”,一是从数量上照顾,只求准确度,不求数量多,他们的作业可减半,对特别学困生甚至可以用课堂笔记来替代作业的办法;二是从难易程度上来照顾,学困生只需做基础题,对难度大的题目可以不做。
7.教师辅导要把学困生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教师要充分利用早晚自修时间,对学困生进行耐心辅导,辅导要及时。
8.批改作业时,要想到学困生,后进生的作业要优先批改,要当面批改,要精批细改,不能简单地打“√”或“×”了事,不但要在错误处打上记号,还要帮助后进生找出原因,加以改正。用一些富有针对性、指导性、鼓励性强的语言评价他们,激励他们按时、独立完成作业;上讲评课时,要想到学困生,对于学困生哪怕是只有点滴进步,也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群体效应的力量,开展“一帮一、一对红”的活动,帮助学困生尽快赶上来。每次测试后将继续帮助他们分析,肯定好的地方,找出不足,定出下一步奋斗的目标等不断的对学困生给予关注、帮助,促使他们不断进步。
9.坚持不懈。“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学生的后进不是一天形成的,因为后进生的转化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由于受年龄的局限、知识的缺乏、环境的干扰以及性格的影响,他们在思想上往往具有很大的反复性,刚才得到表扬,转身又做错事。教师必须要正视这一点,要细致分析其思想变化,坚持不懈地做细致工作。而不要认为这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或是“朽木不可雕”,而轻率下“不可救药”的结论,而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采用耐心教育和说服的方法,用真诚去唤起他的良知,为差生知错而改创设“台阶”,使学生从心底里埋下对老师耐心教育感激的爱,从而,把错误的思想从其头脑里一点点挤出来。这就要求老师面对后进生必须有水滴石穿的坚韧毅力和耐心。 当分寸,做到长善救失。
10.做好各知识点的错题收集与原因分析工作,尤其是补充习题和书上,学生错得最多的地方,针对这种类型再出一些题目,让学生多练,使自己的教学更有针对性,辅差更有实效性。
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的同时,还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全面提高学习成绩:
1.认真“听”的习惯。为了教和学的同步,教师应要求学生在课堂上集中思想,专心听老师讲课,认真听同学发言,抓住重点、难点、疑点听,边听边思考,对中、高年级学生提倡边听边做听课笔记。
2.积极“想”的习惯。积极思考老师和同学提出的问题,使自己始终置身于教学活动之中,这是提高学习质量和效率的重要保证。学生思考、回答问题一般要求达到:有根据、有条理、符合逻辑。随着年龄的升高,思考问题时应逐步渗透联想、假设、转化等数学思想,不断提高思考问题的质量和速度。
3.仔细“审”的习惯。审题能力是学生多种能力的综合表现。教师应要求学生仔细阅读教材内容,学会抓住字眼,正确理解内容,对提示语、旁注、公式、法则、定律、图示等关键性内容更要认真推敲、反复琢磨,准确把握每个知识点的内涵与外延。建议教师们经常进行“一字之差义差万”的专项训练,不断增强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批判性。
4.独立“做””的习惯。练习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自然延续,是学生最基本、最经常的独立学习实践活动,还是反映学生学习情况的主要方式。教师应教育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不盲从优生看法,不受他人影响轻易改变自己的见解;对知识的运用不抄袭他人现成答案;课后作业要按质、按量、按时、书写工整完成,并能做到方法最佳,有错就改。
5.善于“问”的习惯。俗话说:“好问的孩子必成大器”。教师应积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带着知识疑点问老师、问同学、问家长,大力提倡学生自己设计数学问题,大胆、主动地与他人交流,这样既能融洽师生关系,增进同学友情,又可以使学生的交际、表达等方面的能力逐步提高。
6.勇于“辩”的习惯。讨论和争辩是思维最好的媒介,它可以形成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多渠道、广泛的信息交流。让学生在争辩中表现自我、互相启迪、交流所得、增长才干,最终统一对真知的认同。
7.力求“断”的习惯。民族的创新能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表现,因此新大纲强调在数学教学中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应积极鼓励学生思考问题时不受常规思路局限,乐于和善于发现新问题,能够从不同角度诠释数学命题,能用不同方法解答问题,能创造性地操作或制作學具与模型。
8.提早“学”的习惯。从小学生认识规律看,要获得良好的学习成绩,必须牢牢抓住预习、听课、作业、复习四个基本环节。其中,课前预习教材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新知识的要点、重点、发现疑难,从而可以在课堂内重点解决,掌握听课的主动权,使听课具有针对性。随着年级的升高、预习的重要性更加突出。
9.反复“查”的习惯。养成学生检查的能力和习惯,是提高数学学习质量的重要措施,是培养学生自觉性和责任感的必要过程,这也是新大纲明确了的教学要求。练习后,学生一般应从“是否符合题意,计算是否合理、灵活、正确,应用题、几何题的解答方法是否科学”等几个方面反复检查验算。
10.客观“评”的习惯。
学生客观地评价自己和他人在学习活动中的表现,本身就是一种高水平的学习。只有客观地评价自己、评价他人,才能评出自信,评出不足,从而达到正视自我、不断反思、追求进步的目的,逐步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观。
11.经常“动”的习惯。
新大纲强调应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中学习理解数学,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教师应强调学生手脑并用,以动促思,对难以理解的概念通过举实例加以解决,对较复杂的应用题通过画图找到正确的解答方法,对模糊的几何知识通过剪剪拼拼或实验达到投石问路的目的。
12.有心“集”的习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犯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同一问题多次犯错。为避免同一错误经常犯,有责任的教师在教室里布置了错会诊专栏,有心计的学生建立错误的知识档案,将平时练习或考试中出现的错题收集在一起,反复警示自己,值得提倡。
13.灵活“用”的习惯。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加以灵活运用,既能起到巩固和消化知识的作用,又有利于将知识转化成能力,还能达到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的目的。
我相信,只要我们对学困生付出诚心、爱心和耐心,他们将会与大家齐头并进,收获希望!
1.培养学困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只有树立起后进生的自信心,我们的转化工作才找到了起点,要想方设法培养学生具有坚强的意志。
2.要用科学的方法教育后进生。多宽容,少责备。要做到“三心”:诚心、爱心、耐心。
3.齐抓共管。由于后进生自我控制、自我意识能力较差,他们一般不可能自觉地形成自我教育的习惯。因此,除了学校的教育外,家庭的配合是转化学困生的外部条件。父母在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影响是很明显的,也是极为重要的。教师可通过家长学校、家长会议、家访等多种形式与家长相互交流,沟通信息。
4.备课要想到学困生。备学困生的转化情况,明确学困生理解教材的难点是什么,学困生容易出现的错误是什么?教师备课保证教学质量和转化后进生同时并进。
5.上课要想到学困生。课堂上寻找时机多对学困生的课堂表现予以肯定鼓励,让他们增加自信心。一是课堂提问教师要把较难较大较深的问题分解成较小较易较浅的问题,让学困生也有回答的机会,而不是将他们放在角落里无人问津。二是操作时要想到后进生,要鼓励学困生积极参与,贵在参与,不准再将他们搁置起来,置之不理。三是控制学困生课堂违纪的问题。
6.布置作业时,要想到学困生,让学困生“吃小灶”,一是从数量上照顾,只求准确度,不求数量多,他们的作业可减半,对特别学困生甚至可以用课堂笔记来替代作业的办法;二是从难易程度上来照顾,学困生只需做基础题,对难度大的题目可以不做。
7.教师辅导要把学困生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教师要充分利用早晚自修时间,对学困生进行耐心辅导,辅导要及时。
8.批改作业时,要想到学困生,后进生的作业要优先批改,要当面批改,要精批细改,不能简单地打“√”或“×”了事,不但要在错误处打上记号,还要帮助后进生找出原因,加以改正。用一些富有针对性、指导性、鼓励性强的语言评价他们,激励他们按时、独立完成作业;上讲评课时,要想到学困生,对于学困生哪怕是只有点滴进步,也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在此基础上,充分发挥群体效应的力量,开展“一帮一、一对红”的活动,帮助学困生尽快赶上来。每次测试后将继续帮助他们分析,肯定好的地方,找出不足,定出下一步奋斗的目标等不断的对学困生给予关注、帮助,促使他们不断进步。
9.坚持不懈。“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学生的后进不是一天形成的,因为后进生的转化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由于受年龄的局限、知识的缺乏、环境的干扰以及性格的影响,他们在思想上往往具有很大的反复性,刚才得到表扬,转身又做错事。教师必须要正视这一点,要细致分析其思想变化,坚持不懈地做细致工作。而不要认为这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或是“朽木不可雕”,而轻率下“不可救药”的结论,而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采用耐心教育和说服的方法,用真诚去唤起他的良知,为差生知错而改创设“台阶”,使学生从心底里埋下对老师耐心教育感激的爱,从而,把错误的思想从其头脑里一点点挤出来。这就要求老师面对后进生必须有水滴石穿的坚韧毅力和耐心。 当分寸,做到长善救失。
10.做好各知识点的错题收集与原因分析工作,尤其是补充习题和书上,学生错得最多的地方,针对这种类型再出一些题目,让学生多练,使自己的教学更有针对性,辅差更有实效性。
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的同时,还要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全面提高学习成绩:
1.认真“听”的习惯。为了教和学的同步,教师应要求学生在课堂上集中思想,专心听老师讲课,认真听同学发言,抓住重点、难点、疑点听,边听边思考,对中、高年级学生提倡边听边做听课笔记。
2.积极“想”的习惯。积极思考老师和同学提出的问题,使自己始终置身于教学活动之中,这是提高学习质量和效率的重要保证。学生思考、回答问题一般要求达到:有根据、有条理、符合逻辑。随着年龄的升高,思考问题时应逐步渗透联想、假设、转化等数学思想,不断提高思考问题的质量和速度。
3.仔细“审”的习惯。审题能力是学生多种能力的综合表现。教师应要求学生仔细阅读教材内容,学会抓住字眼,正确理解内容,对提示语、旁注、公式、法则、定律、图示等关键性内容更要认真推敲、反复琢磨,准确把握每个知识点的内涵与外延。建议教师们经常进行“一字之差义差万”的专项训练,不断增强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批判性。
4.独立“做””的习惯。练习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自然延续,是学生最基本、最经常的独立学习实践活动,还是反映学生学习情况的主要方式。教师应教育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不盲从优生看法,不受他人影响轻易改变自己的见解;对知识的运用不抄袭他人现成答案;课后作业要按质、按量、按时、书写工整完成,并能做到方法最佳,有错就改。
5.善于“问”的习惯。俗话说:“好问的孩子必成大器”。教师应积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带着知识疑点问老师、问同学、问家长,大力提倡学生自己设计数学问题,大胆、主动地与他人交流,这样既能融洽师生关系,增进同学友情,又可以使学生的交际、表达等方面的能力逐步提高。
6.勇于“辩”的习惯。讨论和争辩是思维最好的媒介,它可以形成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多渠道、广泛的信息交流。让学生在争辩中表现自我、互相启迪、交流所得、增长才干,最终统一对真知的认同。
7.力求“断”的习惯。民族的创新能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表现,因此新大纲强调在数学教学中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师应积极鼓励学生思考问题时不受常规思路局限,乐于和善于发现新问题,能够从不同角度诠释数学命题,能用不同方法解答问题,能创造性地操作或制作學具与模型。
8.提早“学”的习惯。从小学生认识规律看,要获得良好的学习成绩,必须牢牢抓住预习、听课、作业、复习四个基本环节。其中,课前预习教材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新知识的要点、重点、发现疑难,从而可以在课堂内重点解决,掌握听课的主动权,使听课具有针对性。随着年级的升高、预习的重要性更加突出。
9.反复“查”的习惯。养成学生检查的能力和习惯,是提高数学学习质量的重要措施,是培养学生自觉性和责任感的必要过程,这也是新大纲明确了的教学要求。练习后,学生一般应从“是否符合题意,计算是否合理、灵活、正确,应用题、几何题的解答方法是否科学”等几个方面反复检查验算。
10.客观“评”的习惯。
学生客观地评价自己和他人在学习活动中的表现,本身就是一种高水平的学习。只有客观地评价自己、评价他人,才能评出自信,评出不足,从而达到正视自我、不断反思、追求进步的目的,逐步形成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观。
11.经常“动”的习惯。
新大纲强调应重视从学生的生活经验中学习理解数学,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教师应强调学生手脑并用,以动促思,对难以理解的概念通过举实例加以解决,对较复杂的应用题通过画图找到正确的解答方法,对模糊的几何知识通过剪剪拼拼或实验达到投石问路的目的。
12.有心“集”的习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犯错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同一问题多次犯错。为避免同一错误经常犯,有责任的教师在教室里布置了错会诊专栏,有心计的学生建立错误的知识档案,将平时练习或考试中出现的错题收集在一起,反复警示自己,值得提倡。
13.灵活“用”的习惯。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要求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加以灵活运用,既能起到巩固和消化知识的作用,又有利于将知识转化成能力,还能达到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的目的。
我相信,只要我们对学困生付出诚心、爱心和耐心,他们将会与大家齐头并进,收获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