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象在幼儿数学思维发展中的作用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54718964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幼儿园数学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数学教育中只滿足于幼儿会机械地背诵一些抽象的数学概念,而不求幼儿理解的现象已有很大改变。许多幼教工作者已开始重视在教学中为幼儿提供丰富的直观材料,让幼儿亲自动手,已获得丰富的感性经验,这无疑是一个可喜的进步,但是我认为早期数学教育中普遍忽视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即表象在幼儿教学思维发展中的作用。
  在幼儿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应该为他们提供适合每一阶段表征特点的教学材料和教学方式,使他们在每一个阶段都获得充分的发展,同时促进他们适时地向下一个阶段过渡。那么,与幼儿数学概念形成阶段相适应的教学材料和教学方法是什么呢?现在幼儿园的数学教育中较普遍以“实物—图片—数学符号”作为与动作、表象和符号表征阶段相适应的教学材料,教学方法则由教师的教具演示和幼儿的实物或图片操作直接过渡到抽象的概念的运算。这样的教学材料和教学方式是否合理且有益幼儿思维发展呢?
  一、图片是否作为表象表征阶段的教学材料
  回答是否定的。图片实际上也是直观性质的对象,是以画面表示的实物,他不能起到激活幼儿头脑中已有表象的作用。相反,他把幼儿的思维固着在所感知的图片上,会妨碍幼儿充分的发挥头脑中已有表象作用。这也正是目前数学教育中对于实物和图片的运用都十分充分,却仍然不能促使幼儿在抽象水平上掌握数学运算的根本原因。遗憾的是目前幼儿数学教育理论与实践中尚未对此给予应有的重视,甚至是完全忽视的。
  二、通过感知与操作直观材料直接过渡到抽象的概念运算的模式
  教师在演示和让幼儿操作直观材料之后,让幼儿背诵抽象的数学术语,期望幼儿从直观材料的感知直接达到抽象的数学概念的掌握,这种做法显然是不符合幼儿认识与思维发展规律的,其结果是幼儿无法真正完成由具体到抽象的过渡。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对表象概念的误解和对表象的作用认识不足,以及对表象表征材料的误用。数概念的发展是从直接感知到简介感知、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表象在数概念的形成和发展中起着桥梁作用。因此,在幼儿数学教育中只有充分运用口头语言,激活幼儿头脑中已有的丰富的表象,才能促使幼儿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由具体向抽象的过渡。
  三、幼儿数学思维由具体经表象向抽象发展过程相适应,幼儿数学教育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运用直观材料教学阶段,第二阶段是半直观半抽象的运用口头语言教学的阶段,第三阶段是运用数学符号教学的阶段。在幼儿数学教育实践中,往往是第一阶段和第三阶段的教学做的比较充分,而第二阶段的教学却常常被忽视。
  在幼儿加减运算教学上如何说明上述这三个教学阶段的实施?幼儿加减运算能力的发展,也是由具体—表象—抽象的过程,第一阶段为运用加减运算阶段,运算时要以直观材料为工具,主要是通过教师演示直观教具,和幼儿感知与动手操作直观材料,把两种物体合并在一起,或从物体的总数中拿掉一部分问题,从而使幼儿获得有关物体增加过减少的感性经验。第二阶段为运用表象与运算阶段,也是运用口述应用题教学阶段。主要是由教师口述,应用题和幼儿自编应用题,以唤起幼儿头脑中已有表象的积极活动,从而帮助幼儿正确地理解加减含义和应用题的数量关系,进行加减运算,第三阶段为抽象运算阶段,是幼儿运算时,摆脱了直观材料的帮助,直接运用抽象的数字和符号进行运算,是加减运算概括化抽象化。研究表明对于六岁左右的儿童来说,解答算术应用题的关键在于构建一个恰当的有关问题情境的初始心理表征,这个加工过程主要是依靠表象实现的。大班幼儿在进行抽象的加减式题教学之前应加强口述应用题的教学,对幼儿进行专门的加减表象思维的训练,使幼儿学会摆脱直观材料,用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表征应用题的情境,帮助幼儿理解应用题的数量关系,为小学阶段算术应用题的学习及加减运算的掌握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应有效地引导幼儿学习数学概念由具体向抽象发展,在这三个阶段的教学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一是运用直观材料教学的阶段,首先应该让幼儿充分的感知与操作直观材料,以获得丰富的有关数学概念的感性经验。其次教师应正确选择与使用直观材料,用尽可能多的变式材料来表现同一个数学概念的属性,使幼儿从多种变式的材料中获得某一数学概念的感性经验,以形成全面正确的表象。教学中应为幼儿提供多种变式材料,帮助幼儿掌握数学概念的本质属性。对数的实际意义的理解,可让幼儿看一组实物集合,可让幼儿听一组声音的集合,可让幼儿可让幼儿触摸一组物体的集合,也可让幼儿做出一组动作集合,所有这些集合都具有相等数量的元素,幼儿可从感知相当数量元素的经验中抽象出这个数。最后直观材料的使用应与语言紧密结合。由于幼儿感知的无意性和兴趣性,在使用直观材料时必须首先给幼儿讲清感知与操作的目的和方法,引导他们根据目的有顺序地感知与操作。另外教师应用准确,直观的口头语言对幼儿感知与操作直观材料的过程与结果做示范性描述,并启发引导幼儿边感知与操作直观材料,边口述其过程与结果,为进入运用口头语言教学阶段以及完成由具体向抽象的转化做准备。
  二是运用口头语言教学的阶段,应重视与加强幼儿表象思维的训练。这一阶段的教学时间很短,往往是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一带而过,视之为可有可无。正确的方法应该是启发,引导幼儿脱离直观材料,用口头语言描述上一阶段感知操作直观材料的过程与结果,激活幼儿头脑中已经形成的有关表象,用表象进行数学运算,为下一阶段的教学做准备。
  幼儿数学教育过程就是一个促进幼儿数学思维由具体向抽象转化的过程。若不经过较长一段时间的专门的表象思维的训练,这种转化是困难的,甚至是不可能实现的,因此,在数学教育中,切不可急于从具体直接过渡到抽象,而应充分重视表象的作用,让幼儿的表象思维获得充分的发展,促进幼儿数学思维由具体向抽象的转化。
其他文献
2010年我很荣幸的成为了一名小学数学老师,回想起第一次站在三尺讲台上的感觉,那种幸福与胆怯并存的心情,至今记忆犹新。转眼间,我已经与这所小学共同度过了四个春夏秋冬。每天清晨都能看到一张张灿烂的笑脸,还有那银铃般动听的“老师好”,温暖着我的心房。我与孩子们一起学习,一起进步,一起感受数学带给我们的快乐。小学数学是数学教学的基础,在四年的教学中,我不断的去学习,汲取他人的长处,来充实自己的教学经验,
期刊
合作学习作为一种良好的改善数学课堂教学氛围、促进师生之间的良好交流、实现高效课堂教学目标的有效策略,在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在我国新课改的推动下,合作学习以其多样化的互动形式,在帮助学生转变学习方式的高效性方面得到了广泛实践。农村小学的生源比较差,学生的自控能力也较为薄弱,各种行为习惯较差。再加之,在农村数学教学中很多教师的教育观念比较陈旧,导致不能有效地引导农村小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
期刊
怎样更好地通过作业的批改,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教学效果,发挥主体能动性,从而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现我谈谈在语文作业批改方面做的一些体会。  一、丰富作业批改语言  评语,是语文作业批改中一种常见的批阅方式,便于学生更清楚地了解自己作业中的优缺点,还可加强师生间的情感交流,促进学生各方面和谐统一的发展。将评语引入语文作业的批改中,指出其不足,肯定其成绩,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期刊
兴趣是学习入门的先导,是学习动机的重要心理成分。培养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重要手段,学生对数学有了兴趣就会为学习创造了有利条件。为了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教师就要想学生所想,把数学知识跟学生熟知的实际生活相联系,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使内心动力转化为兴趣,及时迁移其它兴趣转化为数学学习兴趣,教师要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巧妙的教学方法,与学生产生共鸣,从而引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一、
期刊
美国著名的数学家哈尔莫斯说过“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学生有了问题意识,就会产生解决问题的需要和强烈的内驱力。因此,让问题成为知识的纽带,让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成为现代教育的目标之一。下面谈谈我的粗略看法:  一、设立科学可行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实施的方向和预期达到的结果,它分成三个部分,即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教学目标要根据自己学生的实际情况
期刊
一、兴趣引路,快乐习作  我按照“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将全班学生分成了13个小组。每组四名成员,兼顾优中差三类学生,这样既有利于组内成员的互助合作,又可以使小组间在同一起跑线上进行公平竞争。组长竞争上岗,对组员进行组织管理,组长要根据表现不定期的进行调整,由于每一组几个成员是共用一个日记本,为了更好的发挥团队合作精神,要求每一组为自己的小组起一个有本组特色的名字,用彩笔给日记本设计有创意的
期刊
96年从贺师毕业,一晃20多年过去了,毕业至今我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如果说人生是一出戏,那么班主任就是我人生中一个重要的角色,几乎每天我都在倾情上演。而今回顾过去,感慨颇多。从最初的迷茫,到现在的从容,在这儿浅谈一下我的小小心得。  一、作为班主任,首先要有高度的责任心  班主任工作是一项关乎人的良心工程,班级事多而且繁琐,作为班主任,要本着对班级集体中每一位学生负责的态度,把班级看做自己的“家”
期刊
一、情感的内涵  心理学认为:情感教育是完整教育过程的一个组成部分,通过在教育过程中尊重和培养学生的社会性情品质,发展他们的自我情感,调控能力,促使他们对学习、生活和周围一切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以形成独立健全的个性与人格特征。  英语教学作为一种优美、生动、活泼、鲜明的语言教学活动,决不仅仅是语言知识与技能的传授与训练,更是一种温馨和谐的情感交流,是一种智慧潜能的开发。教师的情感投入将直接转化为培
期刊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朗读提出的要求是:“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强调“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与默读”。朗读是学生与课文直接对话的主要方式,是学生积极参与阅读实践的个性化行为,是学生用自己的声音把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表达出来的一个过程,是学生获得语文能力和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所以,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明确朗读的地位、重视朗读的作用,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朗读训练,不断提高小学生的朗
期刊
日常生活中说话口语是人们进行交际的主要工具。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和人们工作节奏的加快、效率的提高,人们更需要能及时、快速、准确地摄取和传递信息;说话是人们进行交际的主要工具,说话口语交际是现代公民必备的能力,是人与人之间运用口头语言进行沟通的言语活动。培养学生用说话进行交际的能力,是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是当前国家建设的需要,更是现代社会进步的需要。因此,教师要充分利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培养学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