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雷针的变迁

来源 :发明与创新(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y0907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早在三国时期和南北朝时期,我国古籍上就有“避雷室”的记载。据唐代王睿的《毂子》记载,我国汉代就有人提出,把瓦做成鱼尾形状,放在屋顶上就可以防止雷电引起的火灾。在我国的一些古建筑上,也发现设有避雷的装置,法国旅行家卡勃里欧别·戴马甘兰游历中国之后,于1688年写的《中国新事》一书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当时中国屋宇的屋脊两头,都有一个仰起的龙头,龙口吐出曲折的金属舌头,伸向天空,舌根连着一根根细的铁丝,直通地下。这种奇妙的装置,在发生雷电的时刻就大显神通,若雷击中了屋宇,电流就会从龙口沿线下行泄至地下。起到了保护作用。”由此可见,世界上第一个避雷针是由具有聪明才智的中国劳动人民制造的。
  避雷针发展到今天,世界上有了更安全的避雷针。更安全的避雷针已不是针状,而像鸡毛掸子。这种避雷针是由两位美国人发明的。据最近美国《纽约时报》报道,这种避雷针中心是一根管子,其顶端引出2000条细细的导线,这些导线呈辐射状分布。这种方式可以更好地驱散聚集在建筑物周围的静电荷。 目前,我国研制成功了半导体消雷器,它的防雷效果远远超过避雷针,也远远超过美国、法国、澳大利亚生产的同类产品。半导体消雷器具有两大功能:当建筑物上空出现强雷云的时候,它发出长达1米的电晕火花,中和天空电流,起到消减雷击的作用;万一雷击下来,半导体消雷器上的有关装置,也可以把雷击放出的强大电流阻挡住。
其他文献
面对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脱贫攻坚硬任务,黔南人社聚焦主业主责,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把握切入点,为加快打造民族地区创新发展先行示范区,开启基本现代化建设新征程更加积极地作
笔者看了刘建峰老师发表在《中国教育报》上的《让英语教学活起来》一文,感触颇多。结合本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实际情况,谈谈自己的看法。  大学英语教学没有中学英语教学的任务重,但相比较其它学科而言,仍是有压力的。学生必须通过英语能力测试,并参加四、六级过级考试。大学英语教学受到学校领导和师生们的共同关注,但现在它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教师方面    1 教学任务重。大学英语教师的教学任务都比较繁
本文针对当前高中英语中词汇教学的现状进行了探讨,在对词汇教学中好的现象进行必要的肯定同时,也分析了目前高中英语中词汇教学存在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教学建议
愉快教学,简单地说,就是在教与学的活动中让学生愉快地学习;思考,在愉快中获得知识,在愉快中锻炼学生的动脑动手能力,在愉快中培养学生当学习的主人。关于“愉快教学”,古今中外不少
科举制度,是中国封建王朝设科考试选拔官员的制度,同时也是一种教育制度,因分科取士而得名。科举制始于隋,确立于唐,中经宋、元、明、清,一直到清末被废除,有1300年历史。  英国学者坦普尔从中国丰富多彩的科技遗产中,选择出在时间上或科技内容上居世界第一的100个事例。其中10世纪以前的1100年间共有61项世界第一,10世纪以后的1100年间,共有15项世界第一。  同样的时间间隔、同样的封建政治经
<正>牙刷是中国人的一大发明,比之西方要早七八百年之久。早在汉代,我国已出现了用杨枝的一端砸扁或咬成刷状,露出纤维,或蘸水或蘸药或蘸盐,用以刷牙的杨枝牙刷。东汉高世安
摘要:高中物理是高中阶段一门重要课程,它对学生培养创新思维能力,提高科学素养都有着重要作用。一年一度的高考也是检验所有学生物理知识掌握程度的试金石,因此,作为教师,应当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基础上,去提高学生的物理知识水平。  关键词:培养提高 高中物理 学习能力    1、 前言   作为新时期的高中物理教师,再像数十年前那样一本书、一块黑板去教学已经不符合时代发展需求了,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和
中国科学家成功地用人体头发结晶合成了钻石。头发变钻石的过程如下:采集人体5~10克发丝,经过1800~3000℃高温碳化,再送进类似地壳模拟环境下高温、高压结晶,经过至少10个星期以上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必须长期坚持、不断完善。要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发挥人大
市场经济与党风建设二者之间存在着相互适应又相互制约的部分。二者关系处理得当,将起到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作用;处理不当,将会起到相互干扰、相互影响的作用。从相互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