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产业 建品牌 助推武都脱贫攻坚事业开展

来源 :中国经贸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iwanshi1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基本情况
   陇南市武都区位于甘肃省东南部,地处长江流域嘉陵江水系白龙江中游,秦巴山系结合部,素有“巴蜀咽喉、秦陇锁钥”之称,现为陇南市委、市政府所在地。全区辖36个乡镇、4个街道办事处,650个村、50个社区,总人口60万人,其中农业人口48万人。幅员面积4683平方公里,折合702万亩,有耕地71.53万亩;有林地和疏林地190万亩,呈“七山二林一分田”特点。自然资源丰富,“大红袍”花椒享誉全国,是中国花椒之乡;油橄榄产业可与地中海沿岸媲美,是中国油橄榄之乡;“米仓红芪”饮誉中外,有“千年药乡”之美誉。
   武都区按照市委“433”发展战略,立足油橄榄、花椒、中药材、蜂蜜等特色产业资源,通过政府推动、市场运作、广泛参与、三商联动、多措营销的电商建设,以电商为桥梁打通山大沟深贫困地区农产品销售瓶颈,解决多年以来农产品销售渠道不畅、农户增产不增收的问题,实现农产品原产地与需求市场的直接对接,培育起产业,创建起品牌,助农增收推动了全区脱贫攻坚事业的开展。
   二、主要做法
   (一)电商扶贫模式
   按照“1+2”产业发展模式(每村发展1个主导产业,建立1个专业合作社、开办1家网店)和“145”产业扶贫机制(组建1个扶贫合作社主体,构建“合作社+集体经济”“合作社+产业项目”“合作社+企业”“合作社+电商”4条扶贫路径,5项保障措施),武都区积极推进传统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转型电商发展,开办批发与零售网店,建设电商扶贫村级服务点,帮助对接市场主体与贫困村的带贫关系,以“新电商”思维深化产业发展内涵,把电商与产业、电商与扶贫、电商与农民的组织化程度紧密结合起来,在全区构建起贫困户跟着合作社走,合作社跟着“1688”网店走,“1688”网店跟着市场走,电商促产业、产业带扶贫的“产业+农户+合作社+网店+平台+市场”电商扶贫模式。
   (二)电商促产业
   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重大决策部署,紧抓“国家电商进农村”建设机遇,加强电商技能培训,鼓励广大乡村干部群众开办网店,引导传统生产加工销售合作社和企业转型发展电商,加大产品包装设计和网货开发力度,政府加大财政项目支持力度和市场管理服务力度,支持市场主体发展农产品电商,通过电商搭建起了原产地直销需求市场的桥梁,拓宽了农产品销售渠道,提升了农产品市场品牌影响力,促进了特色产业升级发展。
   花椒产业——武都花椒种植规模稳定在100万亩,年产量4000万斤左右,产值逾40亿元。武都花椒在全国单县区中面积第一、产量第一、产值第一、农民人均收入占比第一(占产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0%以上)。2013年之前,武都花椒完全依靠传统市场手段销售,每斤30余元,通过电商搭建起武都原产地和国内需求市场销售渠道的今天,武都花椒电商市场销售价每斤100—130元,6年来,花椒单价涨幅近100元、花椒收入增加累计达40多亿元。花椒增收,实实在在的鼓起了全区40多万椒农的钱袋子;产业发展,夯实了脱贫攻坚基础。
   (三)产业带扶贫
   通过电商市场销售拉动产业提质增效升级发展,全区油橄榄、花椒、核桃、中药材等特色产业基地总面积达到239万亩,实现产业对适宜区全覆盖、合作社对产区全覆盖、电商对合作社全覆盖。全区545家合作社对接产业村,245家农民合作社(企业)B店与192个贫困村建立起电商扶贫对接帮扶关系。
   丰富的特产资源为电商扶贫提供了有力抓手,产业受益贫困村230个,占全区建档立卡贫困村的80%;受益贫困人口11.27万人,占全区贫困人口总数的95%,花椒适生区贫困发生率由2013年的29.47%下降到13.6%。产区农民可支配收入中特色农产品收入占到30%以上。全区贫困人口由2013年的15.01万人减少到3.01万人,贫困发生率由30.26%下降到6.8%。
   (四)平台服务
   积极鼓励和支持全区电商企业创新发展,分层分级建平台,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多元销售打开农产品市场,线上拉动线下销售,推动产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积极开展电商扶贫区、乡、村三级服务机构建设,建成“区电商扶贫服务中心”1处,乡镇电商扶贫服务站40个,村级电商扶贫服务点319个,电商扶贫合作社及企业与建档立卡贫困户签订带贫协议,吸纳贫困户就业,保护价购销贫困户农产品,构建起扶贫利益联结机制。
   积极搭建销售平台。农产品大宗货平台:针对花椒、中药材、小杂粮等大体量产业的大宗散装农产品特点,打造“1688批发网店”和“阿里巴巴·陇南产业带”,实现原产地直销需求市场。农产品小商品平台:鼓励实体企业建设电商供货平台,引导联合社开发乡镇网货供应平台,面向区内电商从业者和区内名优产品企业,提供产品供应分销服务。建成“善美电商网货供应链联合会”等8处农产品供应分销平台。
   (五)网货开发
   政府购买市场服务,帮助企业、合作社和网店适应多元市场需求,依托产业大力开发网货,在产品种类、产品质量、外包形式、物流标准、商标注册、两证一码(生产许可证、流通許可证、商品条形码)、三品两标认证(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产品、国家质监地标、农业部地标)方面打造区域农产品公共品牌;围绕花椒、油橄榄、中药材、小杂粮、食用菌等富民支柱产业,融入人文历史内涵,改进产品包装设计,开发适应电商物流标准和网购消费需求的优质网货,推进乡镇地域特色网货标准化建设。六年来累计新开发网货700余款。
   (六)品牌创建
   商标申注:在全区近百款农产品商标的基础上,根据电商市场网货开发需求,申注“武都崖蜜”等地理标志证明商标6个,申请乡镇集体商标40个,帮助联贫带贫企业合作社申请农产品商标20余个。
   品牌创建:“微媒矩阵”统一持续发声。全市政务微博、领导微博、政务网站、“今日头条”客户端、政务微信公众平台、抖音大赛等组成宣传推广矩阵,推动提高农产品品牌知晓率。线上网店销售拉动品牌提升。每年举办“双11”电商直播活动,加大电商营销引流推广和销售奖补力度,拓宽电商市场渠道,加大品牌传播力。线下地推活动宣传营销。举办“武都电商年货节”“2018中国(甘肃)中医药产业博览会陇南分会”“西部商品交易会”等节会集中对全市特色农产品销售和宣传报道。跨界融合推动农产品品牌创建。举办“2018、2019陇南电商全明星电子竞技大赛”,开展“扶贫众筹大赛”和“抖音大赛”推广销售农产品,扩大了特色农产品的知名度和销售量。积极组织“三品一标”申报和参评国内外奖项。鼓励农产品行业与经营者积极申报国家驰名商标、国家地标证明商标、省著名商标、市知名商标、国家质监地标保护产品、农业部地标产品及有机、绿色、无公害认证。组织企业多次参加获评国际橄榄油大赛金、银奖。积极组织产品SC认证、食品流通许可证、行业产品标准等市场通行证办理。    (七)多措营销
   主要领导带队推销农产品: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多次组团带队赴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国内一线城市,开展橄榄油、花椒、中药材、食用菌等农产品展销推介,武都橄榄油、花椒等系列产品入驻北京、广州超市,成功实现农超对接和农企对接。组织和支持涉农企业参加国内外节会活动,扩大了特色农产品的知名度和知晓率,取得了实实在在的销售效果。
   东西协作:加强与青岛东西扶贫协作,组织党政代表团赴青岛市宣传营销,武都优势农产品进入青岛,上架青岛陇南馆,供货辽宁舰。
   全媒体营销:在这网络信息爆炸的时代,武都区立足阿里系网店主营电商的同时,紧跟网络媒体迭代步伐,推动电商经营体及广大群众利用微博、微信、微店、微視、今日头条、抖音、快手、火山等新媒体手段,全渠道多媒体开展武都农产品网络宣传与引流营销。武都区区长肖庆康在央视财经频道“厉害了我的国·中国电商扶贫行动”代言武都橄榄油,推动武都电商双11促销。连续十一届举办“武都花椒产销对接(电商)洽谈会”,加大电商营销引流推广和销售奖补力度,初步构建起绕开中转市场直接对接需求市场的原产地集散市场。
   (八)与国内知名电商企业积极合作共创共建电商
   平台合作项目——阿里巴巴·农村淘宝。2015年4月18日,阿里巴巴千县万村计划西部首个“农村淘宝”武都服务中心正式启动运营。三年来,农村淘宝共计建成覆盖21个乡镇的56个村级服务站,其中涉及16个贫困村村级服务站。累计帮助群众代购网货85万单1亿多元,累计帮助村民节约开支800万元。
   阿里巴巴农村淘宝项目在武都区的落地运营,加深了与全国最大的电商公司之间的电子商务协作程度,提高武都电商全社会应用水平。通过村淘站卖出去,解决卖难问题,帮助群众致富增收。通过村淘站买进来,把网络超市搬进村子里,解决买难问题,既让农村生活物质种类更加丰富,又帮助群众节支增收。通过村淘站缴费充值、代订票务、阿里医疗金融等便民服务的开展,促进实现城乡电商一体化建设。
   平台合作项目——阿里巴巴·陇南产业带。2016年7月31日,全省首家最大的特色农产品线上批发平台“阿里巴巴·陇南产业带”落户武都,两年多来,平台效果初步显现:一是平台推送能力强。客户在互联网上搜索时将直达武都原产地网店“1688”网店均有完善的上下游链条、批量货源、批量优惠价格和原产地品质等保障;二是产品成交机会多。帮助实体商家实现大量曝光机会和成交机会,且不需要每天耗人耗时组织货源、包装发货、旺旺客服、营销推广等环节,投入产出比高。三是商家享受服务好。借力阿里巴巴的平台流量优势、地方政府政策扶持优势和第三方专业服务商提供的服务优势,提升本地优势企业的线上市场竞争力。
   三、电商扶贫工作成效
   武都区在历经发展起初的电商规模扩张发展阶段(2013—2015年)和电商提质增效发展阶段(2016—2017年)两个阶段后,步入当下的电商结合融合发展阶段(2018年至今)。六年来,武都区在推进市场主体开展电商转化的基础上深化电商发展内涵,推进电商助力脱贫攻坚事业开展。
   截至2019年8月,全区有效运营网店1887家,其中“1688”网店245家,天猫网店4家、淘宝网店1192家、微店203家、拼多多74家、一亩田71家、惠农网43家、竞信商城20家、其他平台网店35家。2013年至今累计电商销售总额逾51亿元。2019年前8个月实现电商销售额8.93亿元(线上2.34亿元、线上询盘线下交易6.59亿元)。
   全区开发网货9大类300余种770余款,培训电商人员5.3万人次,帮助农村妇女、残疾人、复退军人、返乡青年、未就业大学生等4.7万余人实现就业创业。发展配套物流快递企业55家,建立199多个物流快递配送网点。阿里巴巴菜鸟物流区村直通54个村点。物流快递串联起“原产地产业+农户+合作社+网店+平台服务+需求市场”农产品供应链。◆
其他文献
2018年以来,山西省大同市天镇县构建起以党建扶贫为引领、“天镇山泉粮”区域扶贫公共品牌为对外窗口,“农业认养”为创新方向,电商扶贫为重要抓手,“五进九销”为具体路径的消费扶贫模式。2018年,全县消费扶贫规模超过2亿元。2019年4月,天镇县出台《关于创新开展“农业认养”消费扶贫助力精准脱贫的指导意见》,短短4个月时间,已有累计超过240亩土地被认养,惠及200余名贫困户,亩均增收2000元。 
期刊
摘 要:全面开放新格局背景下,外商直接投资对我国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效应争议不断。以广东省为例,运用2005-2016年广东省20个市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第一,FDI对广东省全省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呈“U”型特性,现阶段正处于抛物线右侧;第二,区域性特征,粤西地区呈“U”型关系,而在珠三角地区倒“U”关系;第三,产业性特征,第三产业的FDI与第二产业的FDI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存在差异。
期刊
中国目前将近2800个县(市、区),2019年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县域经济总量达到39.1万亿元,约占全国经济总量的41%。县域经济是中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单元,是联接农村经济和城市经济的重要节点,是建设经济强国的基础力量,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工业化程度低、支柱产业缺乏、产业关联度不强、城镇化发展相对迟缓是县域经济的基本特征。“郡县治,则天下安”,县域经济强大起来,中国的经济才能真正强大起
期刊
一、铜仁市基本情况   贵州省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铜仁市地处贵州省东部,隶属于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的武陵山片区。全市下辖2区8县,设立了9个省级经济开发区、1个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总人口440万,聚居着汉、苗、侗、仡佬等29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70.45%。铜仁市10个区(县)均为国家级贫困县,共有1565个贫困村,其中沿河县为深度贫困县,石阡县国荣乡和德江县桶井乡
期刊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对我国经济学界提出了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的重大任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代又一代经济学者,努力把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与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际相结合,并借鉴、吸纳西方经济学中合理、有益成分,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不断进行理论探索创新,为党和国家重要决策提供了有力支持,也为创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积累
期刊
岑巩县古称“思州”,隶属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地处贵州省东部,面积1486.5平方公里,辖9镇2乡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总人口2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5.8万人,属于国家级贫困县。   自2013年定点帮扶贵州岑巩县以来,电子科技大学高度重视消费扶贫工作,校地双方共同探索并实践出了“一个目标、两大保障、三项计划”的消费扶贫路径。2018年采购贫困地区农特产品324.04万元,帮助销售农特产品
期刊
“乌苏里江水长又长……白云飘过大顶子山……”一首《乌苏里船歌》让边境小城饶河闻名中外,而如今,大顶子山下的西林子乡小南河村再一次聚集了人们的目光。这个沉寂了80多年的偏远贫困村,在短短几年间骤然变成一个全国关注的地方,从“花钱等救济,吃饭靠天收”到“绿水青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谋划发展特色乡村旅游,走旅游与产业互哺互促的路子。实现了脱贫“摘帽”,走上了勤劳致富之路。小南河村也被国家
期刊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发达省(市)对口支援四川云南甘肃省藏区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14〕41号)要求,广东省对口支援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广东省安排8个市对口支援甘孜州18个县(市),其中珠海市对口支援甘孜州稻城县、理塘县。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关注扶贫工作,多次指出“扶贫开发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要动员和凝聚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并强调“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的根本之策”等
期刊
石渠县地处川、青、藏三省区结合部,甘孜州最北面,幅员面积25191平方公里、平均海拔4526米,县城距州府康定697公里、省会成都1070公里,是四川省面积最大、海拔最高、区位最边远的县,也是全省乃至全国贫困面最广、贫困量最大、贫困程度最深的县之一,有建档立卡贫困村112个,贫困户5824户23837人。近年来,石渠县始终坚持以脱贫攻坚工作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紧扣“两不愁、三保障”目标,用好用活
期刊
问:请您具体介绍下本次发行业务指引修订的主要背景?   答:为规范企业债券发行行为,保护各参与方合法权益,国家发改委2014年4月发布了《企业债券簿记建档发行业务指引(暂行)》及《企业债券招标发行业务指引(暂行)》,企业债券发行统一在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央结算公司”)以簿记建档和招标方式发行,发行和定价流程更加规范、透明,保障了企业债券发行业务平稳、有序推进。   近年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