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为何放蒋经国回国

来源 :华夏关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andh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25年10月,经蒋介石批准,16岁的蒋经国和其他90个年轻人一起赴苏留学,进入莫斯科中山大学。1927年4月,蒋介石发动反共政变。这对于蒋经国宛如晴天霹雳,但他转变得很快,马上带头鼓动学生到莫斯科共产国际大厦前游行,并在报纸上公开发表文章谴责:“蒋介石是我的父亲和革命友人,现在却是我的敌人。”
  自然,蒋经国的这一表态得到了苏共和在莫斯科的中共党人的充分肯定。1936年12月,蒋经国申请成为联共正式党员。同月15日,蒋经国被接受为第四类布尔什维克党员。所谓第四类,指的是“人民敌人”的子女。在此期间,蒋介石坚持反共,对苏联也不妥协,以致蒋经国回国之路断绝。
  后来,在日本帝国主义者的威胁下,中苏开始接近,双方都希望以两国的联合来牵制和震慑日本。蒋介石一面与苏联谈判,企图恢复邦交;一面通过外交途径争取让蒋经国回归。
  1936年12月,张学良发动“西安事变”。在和平解决西安事变过程中,有资料说,周恩来曾向蒋担保,蒋经国可以由苏联归来,经国是爱国分子,毫无疑问,也会希望父亲抵抗入侵中国的敌人。
  “西安事变”后,蒋介石停止了对陕甘宁苏区的“围剿”,国共双方加紧了联合抗日的谈判。蒋经国曾致函共产国际主席季米特洛夫和斯大林,要求回国。1937年3月10日,季米特洛夫决定,派蒋经国回国。当时,中共驻莫斯科代表团向蒋经国表示,很快就可以回到中国,但首先要写一个声明,保证回到中国后不跟中共作对,也不能站到托派一方。
  3月25日,蒋经国到中国驻苏大使馆领取护照,向蒋廷黻大使辞行,蒋廷黻随即致电蒋介石报告。当日下午2时,蒋经国乘第2号西伯利亚快车离开莫斯科。4月18日,蒋经国到达杭州。
  (据《福州晚报》)
其他文献
有句老话说:要得腿不老,常踢毽子好。踢毽子对于锻炼人的腿有很大的好处。  人是靠双腿和脚走路,如果腿不好的话,对人的正常行走会有很大的影响。而且有两条美丽而健康的腿也可以增加人的魅力,不仅是女士,对男士也同样如此。  锻炼腿的方式很多,比如说跑步、散步、打球、骑自行车等等,但是,最好的方法就是踢毽子。这是因为踢毽子的时候,双腿是参与运动的最重要部分,长时间踢毽子,会让你的腿部肌肉结实有力,走起路来
期刊
肺癌是全球头号健康杀手,其发病率和死亡率都位居各种恶性肿瘤首位。首都医科大学肺癌诊疗中心主任支修益教授介绍说,近来,肺癌发病率攀升迅速,每4名男性癌症患者中就有1人是肺癌,每5名女性癌症患者中就有1人是肺癌。肺癌的致病危险因素是什么?肺癌诱因可归纳为“五气”,“五气”缠身容易得肺癌:  烟气 吸烟被公认是肺癌的首位原因。我国有3亿吸烟人群,7.4亿人遭受“二手烟”的暴露。每天吸15-20支烟的人,
期刊
卵巢癌 卵巢处于女性盆腔的最深处,因此卵巢癌起病非常隐秘,早期没有明确症状,目前没有成熟的早期筛查和诊断方法。70%患者确诊时已经为晚期,世界各国都很重视。  预防:出现反复腹胀、腹泻等消化道症状结合B超、CT或核磁共振、肿瘤标记物等排查良性肿瘤也应积极处理,不宜拖延。  子宫内膜癌 出现以下症状需要注意:异常阴道出血,即月经期之外出血。绝经后出血更是癌症信号之一。异常阴道排液,阴道分泌物太多或味
期刊
在日本川崎市一栋简易旅馆中,超过半数的居住者都是接受政府救济的老年人。前不久这里发生了一次火灾,让10位老人失去了生命。其实,按法律规定,简易旅馆不能供长期居住,它是日本经济高速增长期接纳务工者的临时居所。旅馆的这场火灾暴露出的一个严峻现实就是,日本正在遭受贫困蔓延的威胁。  最新数据显示,日本80岁以上人口现已突破千万。老龄化加速、财政困境等诸多因素,使日本的社保和福利预算雪上加霜。  近来,一
期刊
冬季看到穿短裙的姑娘,老人们常说,“这样会冻出关节炎,年轻时不觉得,年纪大了膝盖就会疼。”其实,关节炎的产生与受冻无关。但如果已经得了关节炎,寒冷会诱发疼痛发作,加重病情。  骨关节炎的产生与诸多因素有关,年龄增长、肥胖、劳损、创伤、关节先天性异常、关节畸形等都会引起关节软骨退化损伤、关节边缘和软骨下骨反应性增生,与关节受寒并无直接关联。人们之所以认为“关节炎是冻出来的”,主要是因为天气变化、潮湿
期刊
在刚刚过去的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许多地方都举行了悼念活动。与此同时,一些民间对日索赔仍在继续。而国家层面的对日索赔,早在1972年中日建交时,我国就已经放弃。当时曾任周总理日语翻译的林丽韫,对此有亲身的经历。  “不要赶不上最后一趟班车”  1972年9月25日,首都机场上,少先队员们高举鲜花,载歌载舞,迎接日本首相田中角荣一行的到来。周总理亲自前往机场迎接,林丽韫紧随在周总理身后。  当
期刊
一封毛泽东、朱德在1937年给时任英国工党领袖克莱门特·艾德礼的亲笔签名信,12月15日将在伦敦苏富比拍卖。不同国家之间领袖人物致亲笔信,是一种外交方式。亲笔信外交,也演绎了不少故事。  签名信促进会晤  伦敦苏富比将要拍卖这封信件。这封英文信件是打字机打出来的,上面有毛泽东和朱德的亲笔中英文签名。写信的时间是1937年11月1日。  1937年10月,新西兰记者詹姆斯·贝特兰抵达延安,采访了毛泽
期刊
1957年开展的反右派斗争,是以6月8日《人民日报》的一篇社论《这是为什么?》正式拉开帷幕的。而这篇社论又是以卢郁文的匿名信事件破题展开的。卢郁文匿名信事件的来龙去脉究竟如何?  收到匿名信被骂“为虎作伥”  卢郁文时任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委员、国务院秘书长助理。《人民日报》社论中所提到的恐吓卢郁文的匿名信,要从1957年5月25日民革中央讨论怎样帮助共产党整风的座谈会谈起。  卢郁文在座谈会
期刊
1943年7月初,蒋介石的爱将胡宗南已升任第八战区副司令长官,此时,他接到蒋介石的密令,趁苏联斯大林解散共产国际之机闪击延安,一举攻占陕甘宁边区。胡宗南受命后正在加紧战前部署,恰巧这时,周恩来、邓颖超夫妇从重庆回延安路过西安。于是胡宗南表面上对周恩来执弟子礼(胡宗南系黄埔军校一期生),提出宴请周恩来,背地里又向他的同僚和下属下命令:对周以师礼相待,多敬酒,最好把周灌醉。  胡宗南为了将周恩来灌醉,
期刊
张学良和汪精卫同是民国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二者都是年纪轻轻就声名鹊起,一个是统领千军万马、叱咤风云的少帅;一个是“慷慨歌燕市,从容做楚囚”的民主革命者。在其后的发展中,一个被铭刻于历史的纪念碑上,赢得亿万民众的尊敬;一个则被钉在民族的耻辱柱,遭到世人的唾骂。两个出身、经历、追求和信仰都不相同的人物,却因时运与机缘,演绎了一段恩怨与情仇。  “年轻时我最佩服汪精卫”  汪精卫,1883年生于广东三水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