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尚与中国仅此而已

来源 :北京青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inu90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杜尚 与 /或 /在 中国”展览是中国与杜尚第一次真正的“亲密接触”。除开杜尚作品外,一同展览的还有中国艺术家的作品。参展的 15位中国艺术家中有些人从未见过杜尚作品的实物却深受其影响。对中国当代艺术来说,“杜尚”是一个或许没那么重要却无法回避的名字。
  上世纪 80年代,所有的文艺形式都在不断吸收外来元素,进行自我前进和演变。1986年,黄永砯发起了“厦门达达”运动,9月,他发表了文章《厦门达达——一种后现代?》,并且于 1987年创作了最具的代表性的装置作品——“中国绘画史和西方现代艺术简史在洗衣机洗两分钟”。
  与达达主义主张破坏一切相吻合,“厦门达达”公开宣称建立这个团体的目的,是在当时的全国性前卫运动中进一步“制造和参与混乱”,他们在群展之后,焚烧了所有作品,包括一块“达达展在此结束”的牌子。黄永砯起草了“焚烧声明”:“如果说展出作品是守灵,那么焚烧作品就是火化。守灵是压抑的,而火化则令人兴奋。艺术作品对于艺术家就像鸦片对于人,不消灭艺术,生活不得安宁。但不安宁比安宁更符合生活。达达死了,火小心。”
  几乎在同一时间,艾未未在他漫长的旅居纽约时光中深受“达达主义”的影响,贾斯珀·琼斯,安迪· 沃霍尔和马塞尔·杜尚都是他研究的对象。1990年艾未未回国后组建了一个实验性的、类似纽约艺术家天堂东村的社区,这里后来产生的各种激进艺术都源自他在纽约受到的后现代主义包括杜尚的影响。
  杜尚在中国当代艺术史上近似于“众多救命稻草里的一根”,在上世纪 70年代末到 80年代中期,西方艺术的各种思潮都被引进中国,中国的艺术家们基本上模仿西方艺术史的发展线索重新走了一遍。而杜尚思想中“反艺术”、“生活即艺术”的观念让一直对正儿八经做艺术产生厌烦的前卫艺术家们如获至宝,找到了反叛的先例。杜尚的研究者,也是本次展览的策展人之一唐冠科把“杜尚”之所以会来到中国归结于中国艺术家脱离学院派的一条道路,“当时一些年轻的艺术家决定摒弃学院派,其中的一些人就选择了杜尚”。
  中国艺术家们对杜尚的推崇从最初的模仿到后来的延伸,他的艺术理念成为中国当代艺术庞杂源头中的一支。比如宋冬、赵湘源母子的“物尽其用”,就将杜尚“现成品”进行重组和再置。著名艺术史学家巫鸿,在详细记录“物尽其用”整个完成过程的书中,就这样写道“虽然它对‘现成品’的应用可以追溯到杜尚对艺术的重新定义,但它明显不是对杜尚概念的简单再现。一个关键的事实是:所有这万余件废物都来自一处。它们属于一个特定个人的收集,也被这个人所珍惜。因此,甚至在被转化为艺术材料,进入展厅之前,这些物品已经产生了互相之间的联系。”
  通过这次展览能看出,这些艺术家或模仿或呼应杜尚的作品其实都带有自己的修辞方式,杜尚乃至整个“达达主义”都可以算作中国当代艺术的导师,却绝不是惟一的导师。
   BQ =《北京青年》周刊T=唐冠科(策展人)
   BQ:这次的展览有多少是杜尚原作?
  T:只有《手提的盒子》是杜尚真正的原作,因为 90%的杜尚作品都在博物馆里,现在很难把这些原作拿出来展览。这次展览中的其他杜尚作品都是限量复制品。虽然是复制品,但仍然能传达出杜尚的精神。
   BQ:参加展览的艺术家选择标准是什么?
  T:展览中的所有人都以不同的程度或方式被杜尚影响,对杜尚展现了浓厚的兴趣。我认为这些艺术家的作品非常棒,不仅仅是模仿杜尚,而是用不同的方式延续了杜尚的精神。通过这个展览可以看到杜尚是个多么有趣的艺术家,而他的这种有趣会一直延续下去。
   BQ:这些中国艺术家的作品都是你挑选的吗?
  T:大部分是我选的,有些作品时间很长,像黄永砯的就产生于上世纪 80年代。而有些年轻艺术家以前没有做过相关作品,比如赵赵,我们邀请他们为这个展览专门做一些新作,其中有些作品上周刚刚产生。
   BQ:那些中国艺术家为什么会喜爱杜尚的作品呢?
  T:我觉得杜尚创造了一种新的艺术创作理念和方式,对他来说任何形式和条条框框都不是艺术,他不依靠任何观念或技术创作,他依靠的是本能,而当时的中国艺术正缺乏这样对本能的有效表达。
   BQ:你认为杜尚对于中国艺术有何影响?
  T:我认为不能说杜尚对整个中国艺术或中国艺术史有多么大的影响,只是上世纪 80年代的中国艺术界,无论是绘画、雕塑或其他艺术形式,受到的学院派的训练和影响很大。而当时一些年轻的艺术家决定摒弃学院派,不再做这一类的作品,开始尝试其他类型的创作,而其中的一些人就选择追随、借鉴杜尚的作品,仅此而已。
   BQ:你认为杜尚进入中国普通受众的视野了吗?
  T:对于很多中国普通人来说,杜尚仍然是一位难以理解难以接近的艺术家,因为杜尚的作品不仅仅是用来观赏的,而是必须思考其中的意义。不过通过这次在 UCCA的展览,更多的普通中国人能够开始理解杜尚想表达的内容。
  其实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欧洲和美国,很多人能够认识到杜尚是一位天才,但也有很多人觉得他很令人费解。我想对于绝大部分人来说,理解杜尚要比理解毕加索难得多。

其他文献
4月12日凌晨12点,日本作家村上春树的最新长篇小说《没有色彩的多崎造和他的巡礼之年》(暂译)在日本首发。一周之后即以37.2万册的成绩登上畅销榜首,至今累计发行超100万册,各大书店陆续脱销。村上大神的作品三年不出,一出争锋,成为日本今年最畅销小说已成定局。要证明大神的人气到底有多高?一件事足矣:连书中提到的李斯特的CD也随之脱销。  在日本,普通文学作品初版时大多仅发行数千册,即使是畅销作者的
期刊
圆明园的鼠首和兔首本来与 Gucci的手袋、 Alexander McQueen的礼服、 Boucheron的珠宝和 PUMA的运动鞋是没有必然联系的。但是,法国皮诺家族近日借法国总统来华访问的东风,向中国国家文物局表示愿将这两个兽首无偿捐献给中国政府一个举动,不但使得四年前在法国巴黎佳士得拍卖引起轩然大波的圆明园十二兽首之鼠首、兔首终于圆满收官。而且在一时之间把奢侈品和文物归还两个话题牵扯到了一
期刊
春气发生须尽欢,“高级定制 ”来下单。三月里来,听闻不少同行都想说说“高定 ”这码事,可某人的微博中竟然把“高定 ”写成了“高订 ”?!一字之差,相差甚远。 BQ延请京城名士张又旭先生为“高级定制 ”这一概念正本清源,并就此对话新生代富豪玩家李抒先生。一老一少,两人的见解庶几廓清了“高定 ”在中国的前世今生以及未来走向。我们不愿随波逐流,为莫须有的概念捕风捉影,如是讲说“高级定制 ”腕表在今日中国
期刊
又到母亲节,又到子女们感恩妈妈的时节。伴随我们的长大,即便同在一座城市中,我们与妈妈的距离也并未因此拉近。当我们将全套的护肤品或是奢侈的皮包作为礼物送给妈妈时,或许她们需要的并非物质,而是与我们心灵上的贴近。一款数码产品或许能拉近这样的距离,即便身处两大洲,轻击屏幕,连接网络,我们的声音与图像便会浮现妈妈眼前。此时,或许只是一句“妈妈,我爱你”,便已胜过任何礼物。   Nano 7  虽然不是通讯
期刊
不要拼命地想知道。  所有想知道的努力停止了,  才会有头脑无法创造的东西存在。未知比已知广大得多,  已知只是未知海洋上的小帆船。  让所有的事情都顺其自然吧。
期刊
舞台剧《贾宝玉》在兰州演出那天,下午四点开始,剧场附近就出现大批着装新潮的女孩子,在剧场旁徘徊。晚上十二点,四小时的演出结束后,观众们(绝大多数都是女性,年龄遍布老中青各个年龄段)聚集在后台,等待演员们离开时的短暂亮相。半个小时后,主创和演员们陆续走出来,人群中不断爆发出掌声和欢呼,何韵诗最后一个出现时,掌声和尖叫响成一片。那个场景让人深深诧异,一个并不算大众的明星,在一个西部城市,却能得到如此诚
期刊
与起源于时装界的高级定制相比,高级珠宝的定制体现为一种更纯粹更具惟一价值的顶尖艺术品缔造,每一件传世珠宝几乎都来自珠宝设计师与私人合作的高级定制佳话。高级定制珠宝根据顾客的定制需求,通过著名设计师的妙笔生辉,最终为顾客呈现的是具有独特设计风格的时尚设计珍品,更重要的是,这其中包含了个人的故事、喜好和美好心意的寄托。也许对于大多数人而言,高级定制还是一个陌生而充满奢华气息的概念,尤其是中国的“高级定
期刊
东四十四条15号被封,非典带来家变  这里是东城区一处普通的平房小院,周围小饭馆、小商铺林立,过了马路再拐个弯,就是东直门医院,距离不过两百来米。午后一点,记者走进东四十四条胡同,一切平常又平淡。  就在记者挨个端详门牌,找到15号的时候,从里面走出两个人,我认出其中一位,就是这里的主人,杨志霞。10年前,那个慌乱的春天,她位于此处的家,成为北京第一个因非典被封的民宅。  四目相对之时,她便知道了
期刊
国家博物馆开幕展览一个个都是“掷地有声”的重量级展览,像《复兴之路》、《瓷之韵——大英博物馆、英国国立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藏瓷器精品展》、《佛罗伦萨与文艺复兴》等等。2月1日~5月9日,又一个重磅大展来了——“道法自然——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精品展”。中国观众不用坐飞机去美国,就可以欣赏到伦勃朗、凡·高、莫奈、雷诺阿、塞尚等西方艺术大师的130件艺术珍品。  展览原名为“土地、海洋和天空”,到达中国
期刊
还记得大画家梵高的作品在国博展出时的场景吗?中国观众每日络绎不绝的排队热情十足。这一次,杜尚来到中国。他就是那个把小便池寄到展览会,给蒙娜丽莎画上胡子的怪人。对于他的作品,中国当代艺术教父栗宪庭曾经说,“艺术史上其实杜尚比梵高重要得多”。这位改变了西方现代艺术的艺术家,其作品是首次在国内亮相。  要怎么开始介绍杜尚,这让我很困惑:他的人生态度?他的艺术?他的生活?他的桩桩轶事,都“有料”到无从下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