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的政治课教学实践

来源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x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新世纪,面对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高中思想政治课怎么教?这是摆在我们每一位政治教师面前的新课题。
  
  1 教学理念的转变
  
  思想政治课的课程性质是对学生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观点教育,以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建设为基本内容,引导学生紧密结合生活,经历探究学习和实践的过程,切实提高参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逐步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但传统的政治都是以知识为本的教学。新课程下的教学应是现代教学,即以人为本,旨在促进人的发展。新课程把发展的内涵界定为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者的整合。所谓“知识与技能”强调的是学科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所谓“过程与方法”强调的是体验问题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并初步掌握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真正学会学习。所以在新课程改革下,我们要认真学习和领会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和要求,转变观念,树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观,并在教学中不断实践,促进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完善和教师自身专业的不断成长。
  
  2 课堂教学的实践
  
  2.1 教师要认真钻研学习,对每一课的地位、内容、教学所要达到的目标等要做到心中有数这一点无论是传统的教学还是新课程改革下的教学都是必须的。下面,本人以《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为例谈谈自己在教学中是如何实践的。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让学生了解认识消费,最终目的是为了能够使学生以科学的态度对待消费,有正确的消费观指导自己的生活消费,这对学生的生活有重要意义。所以,这是本课的重点之一,也是教育目标之所在。
  2.2 新课程改革下的教材坚持“三贴近”原则所以在探究问题的选择上教师不应拘泥于课本,而应从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出发,大胆创新本人的教学思路和设计上做了如下尝试。
  第一个问题是“消费心理面面观”,教材从四种消费心理出发,分别设计了三个探究问题。孔子说:“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乐之者”。教学过程应该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在教学中,我对教材做了大胆的取舍,从学生实际出发自主设计了这样一个探究问题:
  大家应该都有消费的经历。那么,大家在选购商品时的标准是什么呢?
  由于学生都有这样的阅历,所以回答特别踊跃。比如说:要漂亮的;要价格便宜的;要名牌的等等。
  教师点拨,指出大家购物的标准是反映了不同的消费心理。进而导出本节课的第一个问题,四种消费心理。
  关于这个问题,可以设计一个表格,让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辩证思维能力等。如表1所示。
  
  引导学生科学地评价消费心理。教师可以找些案例让学生判断,这样既增加了知识的趣味性,又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最后,教师总结得出:学生都有求实的消费心理,是理智的消费者。要做一个理智的消费者,就必须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从而过渡到第二个问题: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
  2.3 新课程改革为为教师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平台,有利于教师个性化发展在教学中,除了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外,教师应充分挖掘和利用课本现有的素材,也可以在不影响教学目标的基础上对教材顺序做适当的调整在消费原则的处理上,我是这样做的。
  什么才是正确的消费观念呢?让学生讨论完成:观点一:一经济学家曾以蜜蜂作比喻,说在蜜蜂的“社会”里,奢侈之风盛行时,各行各业都兴旺,当节俭之风代替奢侈之风后,“社会”反而衰落了。观点二:我国古语: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通过讨论得出第一个原则,量入为出,适度消费。在这里可以设计两个问题,第一个,结合 “贷款消费”提出这种消费方式是否为量入为出,只要在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之内的消费都属于量入为出。第二个,怎样正确认识节俭?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民族的精神财富,任何时候都应该发扬光大。但不能过于节俭,同时得出第二个消费原则,勤俭节约。
  以电影《购物狂》为情景导入第三个原则,理性消费。在这个原则上,除了避免跟风随流,避免情绪化消费外,要根据课本漫画《重物质消费,轻文化消费》着重强调避免只重物质消费忽视精神消费的倾向。让学生忆一忆,气候恶劣,能源紧缺…是否与我们的消费有关呢?同学讨论后,得出第四个原则,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强调绿色消费的主旨是保护消费者健康和节约资源,核心是可持续性消费。
  2.4 从教学目标出发,结合研究性学习,让学生达到知行统一,最终达到我们的教育目的“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因此,在这节课上,我是这样设计的:
  最后布置两道问题,一是搜集有关勤俭方面的名言警句,通过此项自主学习活动加深学生对勤俭节约的认识,使生硬的道理变成学生内省的自觉行为。
  第二个是结合研究性学习,调查中学生的消费现状,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目的是提高学生自主探究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巩固本节课的知识和德育双重目标。
  2.5 波斯纳曾提出过一个个教师成长的简要公式:经验 反思=成长,这个公式揭示了反思对于教师成长的重要意义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反思已成为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在本课的教学中,同学们思维活跃。于是我想,本节课是否可以这样设计呢?让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把学生分成两组,让他们分工协作,查找资料、整理资料、撰写、辩论。通过辩论赛的形式,自觉地生成结论,最后教师点评。这样是不是比说教效果更好呢?我们可以通过下一次的实践来验证。如果在教学中我们能不断地反思总结实践,无论是对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还是对促进学生的发展都会是一种有益的尝试。
其他文献
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把“整个的语文”带给学生。   教师之“教”,学生之“学”,在语文课堂统一为彼此和谐融合的“教学”。教师和学生是课堂依存性的主体,就像《易经》中太极图的 “阴阳鱼”。白者表示阳,黑者表示阴;阳中有阴,阴中有阳;阳显阴藏,阴阳互易。在特定的语文教学情境中,师生交替变换,时而凸显为“白鱼”,时而隐身为“黑鱼”,课堂浑然天成,如鱼戏水,尽享自然妙趣。教,真正服务“学”,始于教学设计,
1 互联网使用现状    互联网由于其先天的高度操作交互性、自主性,信息需求的人性化、多元化和宽泛化,知识概念的前卫化、时尚化,思想交流的高度开放性、跨地域性,网络身份的隐藏性、虚拟化,信息流通的即时性、便捷性等特性,吸引着青少年。然而,在众所周知的网络“黄、黑、毒、暴”的严重干扰下,由于社会、法律机制对网络还缺乏有效的监督、管理,对一些学生的生理、心理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解决好这个问题的最佳办法
在分析教师职业惰性产生原因的基础上,从3个方面探讨教师利用Blog克服职业惰性,促进自我发展的功效,即它不仅可提供学术性知识,又可提供师范性知识;它能够提供环境支持,激发学习动机,增强教师创新意识;它可以促进反思,增强教师教育教学感情投入。    教师职业惰性及原因分析    教师在专业发展过程中“惰性”,是指由于教师职业的特点,在教师发展的某一阶段,教师教学活动往往喜欢以一种默会的思想指导,以自
选文篇目:  《树叶蝴蝶》 《听听,秋的声音》  《秋天在哪里》 《秋天的书》  《树叶的香味》  教学目标:  1.通过诵读,感受儿童诗充满情趣、富有节奏感等特点。  2.激发学生阅读儿童诗的兴趣,唤起学生内在的诗情,并激发学生用心观察生活、热爱自然的情感。  3.体会想象在儿童诗创作中的作用,感受诗人是如何通过视觉、听觉、嗅觉等感官刺激加以想象,并进行创作的。  教学过程:  一、与秋天的邂
记者:李老师,您好!您和您的团队所进行的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经过了一个什么样的研究和实践过程,能给我们介绍一下吗?  李怀源:我和团队研究实践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是从2005年开始的,大概有15年的时间了。2005年7月至2008年7月是从教学理念到教学设计的阶段;2008年7月至2014年7月是教学实践落地和深化的阶段;2014年7月至今,是理论和实践更深层次的研究阶段,我们在此期间研究美国的“
“绘本”又称“图画书”,是由图画和文字共同来讲述故事的。绘本起源于西方,诞生于19世纪后半叶的欧美。绘本是基于儿童的兴趣、接受和阅读需要产生的,日本儿童读物研究会撰写的《儿童和绘本的学校》在概括绘本的定义时认定其“内容、表现、造书都以儿童为主要对象设计”,明确了绘本“为儿童”的性质。  一、学生绘本阅读状况的调查分析                 笔者针对我校600多名低年级学生开展了
教材解读  六年级上册习作《 让生活更美好》,要求学生围绕“ 让生活更美好”这一开放性话题,联系生活,选择合适的事例表达生活的美好。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具备完整叙述一件事情的能力,但在事物描写中如何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更好地融入感情,缺乏方法和策略。因此,本课教学将紧紧依托教材习作文本,集中围绕本单元语文要素“融入感情,表达看法”来展开设计。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围
如若可以,将生活的镜头快速倒退到10年前。那是2009年,我考上大学的那个夏天。我如约进入汉语言文学专业,成为期待已久的文学院的一名学生。终于,终于可以彻彻底底,痛痛快快地醉身于语文。  语文,是什么?  于我而言,是从小傲人的语文单科成绩?是各种竞赛时,语文老师心头的第一人选?是同学们交口称赞的习作能力?不,我骄傲地认为,不仅如此。  于我而言,语文是抬眼瞥见一树桃花,被那扑面而来的“逃之夭夭,
统编本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口语交际课“我是小小讲解员”的“讲解”,教材提出讲解表达的具体要求,有语气语速的要求(要适当),有体态情态的要求(可借助),还有讲解时利用辅助资源的要求(展板、图片、影音等)。展开这一部分的教学,还要落实讲解时应对的要求,即“根据听众的反应,对讲解的内容作调整”。  一、任务导学,自主策划  讲解前的准备任务繁多,学生要利用课余时间,动手、动口又动脑,处理好四个方面的工作:
本文研究的是宁波市镇海区教育局组织实施的常规教育装备专项普查工作内容之一,旨在通过调查问卷及座谈会的形式,来了解当前中小学校常规教育装备教师队伍思想状况,探讨如何从“教师”角度,来进一步发展教育技术装备工作,促进学校教育管理工作均衡发展。    引言    平等地看待每一种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从教师(而不是技术专家)的角度看媒体,技术才能最好地整合到教学中[1]。而当前,教育信息化大行其道,常规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