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心,中国情贝天牧:中国孤儿的“洋爸爸”

来源 :晚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phie_LG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来自美国的贝天牧(Tim Baker)夫妇,20年间在中国救治、收养孤残儿童超过3000名。贝天牧夫妇的故事被很多网友在论坛和微博中分享、热传,网友将贝天牧誉为“洋雷锋”“当代白求恩”。
  爱心,聚成“牧羊地儿童村”
  位于京津之间的天津武清区有一片牧羊地,贝天牧夫妇在这里为孤残儿童建立了一个家,取名为“牧羊地儿童村”。这个儿童村已成为中国最大的外资孤残扶助机构,先后收养3000多名孤残儿童。
  “儿童村里95%的儿童都有残疾,他们大部分在出生时因为有缺陷被父母抛弃,辗转被送到这里。”儿童村的“村长”贝天牧说,还有些孩子是国内其他福利院无法照顾而送来的特别病残的孤儿,“我们这里不会选择孩子,不管有什么样的疾病和缺陷,我们都会接收。”
  刚接收来的孩子大多很虚弱,需要在儿童村的医院接受治疗,病情严重的,贝天牧还要带他们去大医院做手术。“现在,我们就有4个孩子在北京接受手术。每年我们要做30个到40个手术,治疗一些有心脏问题、唇腭裂和其他问题的孩子。”贝天牧说。
  现在,儿童村里住着80个孩子,年龄从几个月到十几岁。儿童村按照正常家庭形式照顾他们,平均每2至3个孩子就有一个“妈妈”负责护理,每个“家”都生活在一个独立的小楼里。孩子们在这样的环境里成长,直到他们被家庭收养。
  4岁以上行动能够自理的孩子,可以去儿童村里的“小羊羔”学校上学。学校的课程很多,这里有中文老师教他们学习语文、数学、美术、手工,还有来自美国的义工教他们学习英语。老师会根据孩子们的情况安排不同的上课内容。
  善心,一直延续20年
  “牧羊地儿童村”在2006年正式建成启用。但贝天牧救治、收养中国残疾孤儿的行动,早在20年前就开始了。
  今年55岁的贝天牧生于美国威斯康辛州,在大学毕业那年,听老师说“许多国家急需英语教师”,贝天牧和妻子潘姆拉(Pam Baker)决定到中国支教一年。1988年,夫妻俩第一次带着孩子到中国抚顺任教。一年后,他们回国攻读研究生学位,并在读完研究生后又举家来到中国,开始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当外教。
  从1991年起,贝天牧夫妇就不断地资助儿童福利院,每年都要把一批批婴幼儿用品和食品,赠送给天津、北京和石家庄等地的儿童福利院。1992年,贝天牧在贵阳儿童福利院收养了一个中国残疾女孩。之后的几年,他又陆续收养了一对双胞胎兄弟和一个患有唇腭裂的男婴。之后,贝天牧夫妇萌生了自己创办福利院的想法,辞去了工作,成立了飞利浦海德基金会开始运营一个小的福利院。
  “最初,有中国爱心人士向我们提供场所,我们在廊坊成立了儿童村。”贝天牧说,但随着接收的孩子越来越多,需要扩大规模。2002年,天津市武清区大王古庄镇政府以一元钱一亩地的象征性价格,将一大片牧羊地的使用权给了贝天牧,建成了现在的“牧羊地儿童村”。
  现在,儿童村能够同时容纳80多个孩子,有教学楼、宿舍楼、招待所以及将近100名专职医疗和教育工作者、志愿者。“从1996年到现在,儿童村已经为300多个伤残孩子做了手术治疗,并且为900多个孩子找到了永久的收养家庭。”贝天牧颇感自豪。
  爱,是奇妙的理由
  白皮肤、蓝眼睛的贝天牧,是典型的美国人,可他却说,在中国生活了20多年,他早把自己当成了中国人。
  贝天牧的工作大致分两部分,一部分是呆在儿童村哄孩子,另一部分是为儿童院的生存奔波,为给孩子做手术,他常常要在中国、美国募捐。
  “我们的募捐常常得到好心人的支持。”贝天牧说,儿童村的建设,就得益于大家的“添砖加瓦”:美国一公司免费做建筑规划和室内设计、法国拉法基集团捐助水泥、立邦漆公司捐助油漆、施耐德电气公司安装变压器、康明斯(中国)投资有限公司送来柴油发电机、廊坊热力供应中心免费给儿童村供暖……
  募捐的同时,贝天牧也会劝有爱心的外国人收养这些孤儿,给他们家庭的温暖。几乎每年都会有30个左右的孩子被收养,腾出床位来,他再收留新的孩子。
  “我们已经有900多个孩子找到了永久收养家庭,养父母以美国人为主。”贝天牧说,这些收养人大多没到过中国,只是因为收养与中国有了联系,他们都狂热地爱着中国,用筷子吃西餐,过中国的春节和中秋节。“爱,是奇妙的理由。”贝天牧说。
  那些没有找到永久收养家庭、且年满14周岁又不能再被收养的孩子,贝天牧从2008年开始在儿童村里筹建一座3000平方米的康复和技能中心,用于培训这些青少年,对他们进行专业培训、心理辅导、康复训练,使他们掌握一技之长。
  “我爱中国,爱中国人民,更爱牧羊地和这个工作,我要竭尽所能帮助这些孩子,永远和他们在一起,直到我进天堂。”贝天牧说。
其他文献
渔舟唱晚 刘海燕/摄  刘海燕——北京市原副市长,华夏银行原董事长。
期刊
“6点起床、7点吃好早饭、8点看报纸、9  点看电视、10点听钟摆、11点听钟摆、12点听钟摆、1点听钟摆、2点听钟摆、4点听送 牛奶的车声、5点听扫地阿姨的声音……”这是一位单身老人形容的单身生活,“家是无声的世界,只有钟的滴答声和电视机传出的嘈杂声音。”他也道出了众多单身老人的生活状态——孤单、空虚、寂寞。  在传统观念里,单身老人应该“独善其身”,自己或者跟亲生的子女住在一起,不应该再有什么
期刊
2012年6月3日,江阴苏南国际码头。一声绵长的汽笛在空中回荡,承载着“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的“向阳红09”船缓缓驶离码头。“试验将面临最大设计水深,挑战与困难都很大,因为这是我国首次载人深潜7000米级海试。但是我们已经作好了充分的准备。”“蛟龙”号总设计师徐芑南说。有人说,他的人生高度,几乎可以用中国深海潜水器的下潜深度来衡量。  “潜水”半世纪“他这个  人,没有其他的爱好,只喜欢自己的专业。
期刊
每到逢年过节,给父母送什么礼愁坏了许多子女。然而,2012年,这一难题似乎有了不同的答案。一整年的时间,不少人都曾听到这则广告:“妈妈的回忆录写成的那天,她激动地哭了。已经多少年,她没有在我面前掉过眼泪。我总以为,让她吃好喝好,住上大房子,有钱四处旅游,就是她最大的快乐。但那天我发现,回忆才是她所有快乐的源泉。了解你的家人,给他们最想要的。”  这是一家撰写回忆录的公司所做的广告,“写回忆录”这一
期刊
“千万不要以为八十岁的老太太不会幻想,到了我们这个年岁这何尝不是支撑我们的力量。如果膝下有子,明天他会不会说:妈,和我一起住吧,不要去那种地方。”  我是一位老人,这是不争的事实,因为今年我已过了八十,因为明天我就会住进养老院。  大家千万不要误解,住进养老院完全是我自己的选择,趁着自己身体还算健朗,头脑还不算糊涂,早些打算,选择的范围也可以宽泛一些。  不过终究有些舍不得,舍不得住了大半辈子的屋
期刊
人老了死都不怕,还害怕什么?真的是这样的吗?不要相信家中老人善意的谎言。只有真正懂得老年人心理的人才会透析老人的话中话。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人物质生活保障比较充足,但心理问题的出现呈上升趋势。很多老年人一生辛劳,年轻时忙工作,中年时忙家庭,好不容易退休了,还要为了让孩子、孙子过上更好的生活操心、奉献“余热”。甚至有人调侃地说,老人活着10%为自己,20%为子女,70%为孙子。但是如果只懂奉
期刊
据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近期发布的2011年度中国老龄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老年人居住养老机构的意愿逐步下降,城镇老年人愿意住养老机构的比例10年间从18.6%降到11.3%,农村老年人则从14.4%下降到12.5%。可见,养老机构并非是多数老年人养老的选择,老人同样期待着与家人一起享受夕阳的时光,期待着丰富多彩的老年生活,期待着社会的关怀和关注。  以下这些老人的做法值得我们品味和深思。他们的
期刊
1946年11月4日出生的张德江,在中共中央领导集体中算是年轻的。在他的简历中,明明白白写着“吉林省汪清县罗子沟公社太平大队知青”,他也是一名插队知青。  “插队知青”的全称是“上山下乡插队知识青年”。因为“停课闹革命”而被耽误了正常学习进程的1966年的高中和初中毕业生、在校生,又被习惯称为“老三届”。“老三届”中资格最老的,当然是1966年没有机会入读大学的应届高中毕业生,习称“老高三”。张德
期刊
1969年初,毕业于北京35中的王岐山,随两万多名北京知青来到陕西,在延安冯庄公社插队落户。王岐山在延安插队落户的这段经历,留下的资料甚少。  当时最大的问题是吃。王岐山多年后回忆,当时他选择了延安圣地,没有去黑龙江,“后来跟黑龙江的同学见面后我都想哭,他们干活累了至少还吃得饱啊,我这是累了还吃不饱,知道饿是什么滋味了。”  在2009年2月22日举行的“北京知青赴延安县冯庄公社40周年联谊会”上
期刊
生活中我们面临太多的选择,有简单,有繁复;有低调,有张扬;有荤,也有素。如今,疲惫不堪的都市人越来越意识到,也许,朴实无华的“素生活”才是抵御浮躁的一剂良药。  “素食”能长寿  清代文人朱锡绶说:“素食则气不浊”,可如今“气浊”的人却不少。越来越多的人经常在暴饮暴食、大鱼大肉下生活,肉吃得多,酒喝得也不少,而且往往追求重口味,油、盐放少了,觉得不香;辣椒、花椒放少了,觉得不过瘾,结果每个月总有那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