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地域文化资源在《品德与社会》中的实践运用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eecas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品德与社会》教材中选取的部分素材本地特色不强,影响课堂教学的实效。在把握课程标准要求的前提下,让鲜活的地域性文化资源进入课堂,创新性的利用地方特色教学资源,因地制宜地选择“地域性”素材为品社课教育教学服务,会让课堂效果事半功倍。
  【关键词】地域资源 课堂教学 实践运用
  【中图分类号】G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3-0066-01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提出:在达到课程标准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应考虑地区和城乡的不同特点,选取学生关心的具有教育意义的现实生活和社会问题,创造性地体现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引导学生思考、感悟提供基本的文本依据。
  在《品德与社会》课程中有很多涉及到关于家乡的内容,但因为是省版教材,其中包含的课本材料内容地域的广阔性较强,选取的素材案例没有充分考虑地区和城乡的差异,本地特色的针对性不强,影响了学生的认知兴趣和课堂的实效性。因而在把握课程标准要求的前提下,让鲜活的地域性素材进入课堂,创新性的利用地方特色教学资源,因地制宜地选择“地域性”素材为品社课教育教学服务,就成为我们探讨的话题。下面从“地域性”文化资源运用的选材和应用方面谈一些浅显认识。
  “地域性”素材选材的范围,主要是体现本地特色。我们教师要能够做教学资源开发和利用的“有心人”,在准确把握课标,正确分析理解教材及学生需要基础上,用智慧的眼光、超常的思维视角去挖掘、发现与教材内容同步、相关的“地域性”素材:同时从更多的为学生提供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有时间探究,有机会思考,有能力创新的认识出发,也可把这些资源的搜集任务,布置成学生用采访、调查、收集以及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等方式的课外实践,通过课外实践活动的有益尝试,让他们以学生的视角去关注社会生活,从社会生活中选取有价值、有意义的事件或人物,补充辅助教材内容。这是延伸课堂教学活动,巩固教学效果和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好机会。
  当然,为了能够因地制宜的恰当运用这些来之不易的“地域性”素材,做到与教材教学内容恰当融合,教师应该对搜集来的“地域性”素材进行整理、加工和分类,如视频类、图片类、文字类,建立起自己的“地域性”素材教学资源储备,方便自己和教师备课、制作课件时查找、交流使用。运用这些具有浓厚地域特色的“区域性”素材,发挥资源应有的重要作用,我们可以考虑以下几方面的因素:
  1.依据“三维”教学目标,提高“地域性”素材资源运用的针对性。尽管学生对于教师选取的乡土事例素材感觉很近,真实可信,但教学中使用这些素材时,要紧紧围绕每节课的“三维”教学目标来合理的进行“去粗取精”,处理好目标与素材的对应统一关系,是实现品德课课堂有效教学的保证。这样,学生在可感可知的案例中情感得到熏陶,思想得到升华,达到了预期教学目标。比如:四年级品社《美丽富饶的家乡》的第二部分《富饶的物产》时,我对唐山丰富的自然、物质资源进行了广泛的搜集并进行了分类:北部山区盛产干鲜果品,“京东板栗”驰名中外:中部平原盛产农副产品,素有“冀东粮仓”之美誉:南部沿海既是渤海湾的重要渔场,又是原盐的集中产区?,?南堡盐场是亚洲最大盐场。矿产资源品种多,为全国焦煤主要产区,是全国三大铁矿区之一。
  2.做到“两个贴近”,选择见得到、摸得着的“地域性”素材。选择贴近学生熟悉的生活,贴近学生身边的生活素材,这样学生就能在极具真实的生活环境中感知、探究、获知,进而获得情感体验,升华道德理性。例如,在学习四年级《我为家乡做贡献》时,我就采用了学生在开展实践活动中拍摄的唐山大南湖图片,特别展示了由垃圾山变身凤凰台的经典实例。这样,他们在设身处地的生活环境中,真真切切感受到环境污染在我们身边无处不在,我们时时面临环境恶化的威胁。在通过“保护环境我来说两句”、“我为环保先献一计”等活动环节,学生在探究中不仅学到了知识,进而唤起了学生的主人翁意识,激发了学生对家乡的强烈热爱和保护环境、建设家乡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达到了很好的教育教学效果。不仅如此,我们教师把时间留给学生,让学生参加他所喜欢的一些实践活动,还能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3.彰显“生活德育”理念,选择体现鲜明时代感和强大震撼力的“地域性”素材。品社课教学是实施学生思想道德教育,提升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途径。我们应重视把道德教育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从他们所熟悉的事件、人物和环境入手,这样,选择和运用“地域性”素材进行思想品德课教学,就成为学生获知的需要,也是道德教育的必然。
  唐山人才辈出。享誉世界的文学巨匠、《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祖籍是唐山丰润人:中国评剧主要创始人成兆才出生在唐山的滦南县: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先驱、中国共产党主要创始人之一李大钊的家乡在唐山乐亭县。唐山人民勤劳智慧,坚韧不拔。富于创造精神。在长期革命和建设中,铸成了开滦矿工“特别能战斗”精神、西铺“穷棒子”精神、沙石峪“当代愚公精神”、还有在抗震救灾中凝成的抗震精神,这些都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这些也都是能够触动学生心灵深处道德情感,促进学生进行理性思考,进而感受思想品德理论的道德力量的“地域性”素材。
  4.选择突出地区和城乡特色的“地域性”素材,实现教学内容的“本土化”。根据教学需要和教学目标的要求,恰当的“切dr"反应本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地域文化,让学生在自然亲切的感觉氛围中,轻松完成学习任务。
  我们学校是唐山危旧平房改造异地搬迁后新建的学校。在讲《日新月异的变化》时,我把同学们原来居住的简陋的旧平房和现在居住的环境优美楼房影像资料进行对比,学生们有说不完的亲历感受,这样让学生由身边巨大变化感受到政府的人文关怀,感受到家乡经济的飞速发展,进一步增强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道德情感。
  总之,“地域性”素材为充实、丰富思想品德课教学内容,提供了非常好的资源利用契机。教师要在新课程教学理念与策略的指导下,感受困惑,反思解惑,从课程标准和学生实际需要出发,考虑学生所处地区和城乡的不同特点,关注“地域性”素材的时代教育意义及其对学生健康成长的价值取向,对“地域性”素材做到精心收集、正确分类、合理筛选、恰当运用,精心设计教学并在实践中克服影响教学如教师思想僵化、教法落后、手段单一等不利因素,让“地域性”素材扮靓品社课堂,实现品社课预期的教育教学目标,为学生的发展奠基。
其他文献
【摘要】识字是学习知识的开始,是积累知识的最基本的工具。教师可以通过激发兴趣,让孩子们积极识字;巧用方法,让孩子们巧妙识字;融入生活,让孩子们自主识字;要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活动,经常给学生展示识字的机会,提供展示能力的舞台,增强学生识字的信心,让学生喜于学,乐于学,巧用方法,快乐识字。  【关键词】兴趣 巧用方法 生活 快乐识字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
会议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3-0057-01  我任职的学校是一所普通高中,生源基础相对较差。老师们在交流教学感受的时候,经常会提到,这些学生,连句完整的话都说不出来,或者说,平时上课回答问题的时候,还能说对,到考试做题的时候就不会了。这些确实都是困扰老师们的问题。我们抱怨学生差,这种归因有它的合理之处,但合理的归因在现实中却不能成为
【摘要】本文着力探究如何在“五元”教学模式下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生,提高教师的教学效力,为学生营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  【关键词】“五元”教学模式 学生 学习积极性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3-0059-02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河南省西峡县的“五元”课堂教学模式在我县开展的是如火如荼。所谓“五元教学”模式,是我县在深化课程
会议
在中国质量万里行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于去年10月15日受到了该活动组委会的表彰。中国质量万里行活动开始于1992年。5年来,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等5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3-0062-01  语文创新教学是语文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体现在语文教学中,不是要求教师和学生必须在每篇课文学习中都能有独特的做法,而是要求学生在教师设计的富有诱导性的教学训练过程中,理解和掌握知识和技能,从一定意义上实现人的创造性价值,努力达到创造力培养之目的。  随着语文素质教育的逐步深入和知识经济的日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