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至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等谚语。后来,由于清明节与寒食节的日子接近,人们就将这两个节日合并了。
追源溯古
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
——《岁时百问》
清明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由于二十四节气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所以古代劳动人民以此来安排农事活动。清明最早只是一种节气的名称,其后来渐渐变成纪念祖先的节日与寒食节有关。据传,清明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的沿袭逐渐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如今,清明节扫墓已经成为中国人追忆祖先的一种方式,同时清明节踏青、放风筝等习俗依旧在我国民间长期被保留。
【反思】当清明节失去了祭奠先人的风俗,还是不是清明节?为了大力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从2014年起,我国将每年的清明假期延长至3天。人们在假期里,可以重拾对清明的认识、对传统文化的认知。
清明诗韵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唐代诗人杜牧的这首七言绝句《清明》已成为千古传唱,它似乎奠定了清明节“清冷伤情”的情绪基调。正是因为这份特殊,引来了不少文人墨客对清明时节的描绘,成就了一首首永久流传的古诗。
途中寒食
[唐代]宋之问
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
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
【鉴赏】前两句写寒食节的景象,为下面的抒情做铺垫。后两句直接抒情,抒发失去家园之痛。作者借用途中见到的景物抒发对故国的怀念之情,以及对君主的惦念之情。
【写作借鉴】这是一首前两句写景,后两句直接抒情的诗歌。这种写作方式的好处就是作者可以利用景物来表达此刻的心情。
千百年来,每逢清明时节,人们纷纷走出家门,或扫墓祭祖,追思先人;或踏青郊游,享受大自然的清新。不过,近年来,我们也看到清明节习俗的怪象丛生,如今的纸祭品甚至包括“护照”“房产证”“名牌服装”“私人飞机”,还有“男管家”等。
观点速记:革新传统习俗
在现代传播媒介日益兴盛的环境下,消费主义文化盛行不衰,我们要警惕清明节文化内涵的流失,防止把它变成一个纯粹的“焚烧”与“消费”结合的节日。
在清明节,我们除了公祭民族英雄,祭奠家族的祖先,还可以亲近大自然。特别要强调的是,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尤其须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把清明节中“祭祖拜宗,慎终追远”的文化情怀、精神内涵、民族特性发扬光大,关注、保护和宣扬那些强调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相处的文化生态。传承和发展清明文化需要我们更多的努力,比如传播科学的生死观,提倡对老年人厚养薄葬;通过营造文化氛围,把令人感到阴森恐怖的墓园打造成净化生者灵魂的场所。
清明节有着不可忽视的文化价值,它凝聚了民族精神,传承了中华文明的祭祀文化,抒发了人们尊祖敬宗、继志述事的道德情怀。在新时期,继承清明节丰富的文化习俗,弘扬其深厚的文化内涵,无疑是我们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应有之义。(仲富兰)
寒食
[唐代]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鉴赏】这首诗描写宫廷寒食节的景象。诗人以汉喻唐,引用贴切的典故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特权及宦官得宠专权的腐败现象。
【写作借鉴】诗歌以用典为主,这样比直接描述更清楚地表达了自己的思想。作为一首以清明时节为题材的诗,被作者用来讽刺腐败也是该诗的一大亮点。可见,写文章千万不要局限题材本身,尽量去挖掘题材背后的悲喜,这就要求作者观察入微,多思多想。
人物画像
介子推不言禄
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为逃避迫害而流亡国外。途中,介子推为救重耳,从大腿上割下一块肉,用火烤熟了送给他吃。十九年后,重耳成为著名的晋文公,他奖赏了当初伴随他流亡的功臣,唯独忘了介子推。有人为介子推鸣不公,但介子推却不爱争功讨赏,因此他带着母亲到绵山隐居。晋文公听说后十分羞愧,并去绵山寻他。寻不得,有人就献计用火逼介子推出来。但是火烧遍绵山也不见人影,火熄后,人们才发现背着老母亲的介子推已在一棵老柳树下死了。装殓时,晋文公从树洞里发现一封血书,上面写道:“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为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将这一天定为寒食节,并把寒食节的第二天定为清明节。
【人物素描】“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种精神孕育和造就了中国历史上无数仁人志士、英雄豪杰,他们构成了中华民族的脊梁。介子推对功名利禄的鄙弃,他那“割股食君”的牺牲精神,正是中华民族淳厚尚俭、信实礼让的传统美德的体现。
【适用话题】奉献精神/忠君与爱国/清廉品德
追源溯古
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
——《岁时百问》
清明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由于二十四节气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所以古代劳动人民以此来安排农事活动。清明最早只是一种节气的名称,其后来渐渐变成纪念祖先的节日与寒食节有关。据传,清明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的沿袭逐渐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如今,清明节扫墓已经成为中国人追忆祖先的一种方式,同时清明节踏青、放风筝等习俗依旧在我国民间长期被保留。
【反思】当清明节失去了祭奠先人的风俗,还是不是清明节?为了大力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从2014年起,我国将每年的清明假期延长至3天。人们在假期里,可以重拾对清明的认识、对传统文化的认知。
清明诗韵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唐代诗人杜牧的这首七言绝句《清明》已成为千古传唱,它似乎奠定了清明节“清冷伤情”的情绪基调。正是因为这份特殊,引来了不少文人墨客对清明时节的描绘,成就了一首首永久流传的古诗。
途中寒食
[唐代]宋之问
马上逢寒食,途中属暮春。可怜江浦望,不见洛桥人。
北极怀明主,南溟作逐臣。故园肠断处,日夜柳条新。
【鉴赏】前两句写寒食节的景象,为下面的抒情做铺垫。后两句直接抒情,抒发失去家园之痛。作者借用途中见到的景物抒发对故国的怀念之情,以及对君主的惦念之情。
【写作借鉴】这是一首前两句写景,后两句直接抒情的诗歌。这种写作方式的好处就是作者可以利用景物来表达此刻的心情。
千百年来,每逢清明时节,人们纷纷走出家门,或扫墓祭祖,追思先人;或踏青郊游,享受大自然的清新。不过,近年来,我们也看到清明节习俗的怪象丛生,如今的纸祭品甚至包括“护照”“房产证”“名牌服装”“私人飞机”,还有“男管家”等。
观点速记:革新传统习俗
在现代传播媒介日益兴盛的环境下,消费主义文化盛行不衰,我们要警惕清明节文化内涵的流失,防止把它变成一个纯粹的“焚烧”与“消费”结合的节日。
在清明节,我们除了公祭民族英雄,祭奠家族的祖先,还可以亲近大自然。特别要强调的是,在新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尤其须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把清明节中“祭祖拜宗,慎终追远”的文化情怀、精神内涵、民族特性发扬光大,关注、保护和宣扬那些强调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相处的文化生态。传承和发展清明文化需要我们更多的努力,比如传播科学的生死观,提倡对老年人厚养薄葬;通过营造文化氛围,把令人感到阴森恐怖的墓园打造成净化生者灵魂的场所。
清明节有着不可忽视的文化价值,它凝聚了民族精神,传承了中华文明的祭祀文化,抒发了人们尊祖敬宗、继志述事的道德情怀。在新时期,继承清明节丰富的文化习俗,弘扬其深厚的文化内涵,无疑是我们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应有之义。(仲富兰)
寒食
[唐代]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鉴赏】这首诗描写宫廷寒食节的景象。诗人以汉喻唐,引用贴切的典故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特权及宦官得宠专权的腐败现象。
【写作借鉴】诗歌以用典为主,这样比直接描述更清楚地表达了自己的思想。作为一首以清明时节为题材的诗,被作者用来讽刺腐败也是该诗的一大亮点。可见,写文章千万不要局限题材本身,尽量去挖掘题材背后的悲喜,这就要求作者观察入微,多思多想。
人物画像
介子推不言禄
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为逃避迫害而流亡国外。途中,介子推为救重耳,从大腿上割下一块肉,用火烤熟了送给他吃。十九年后,重耳成为著名的晋文公,他奖赏了当初伴随他流亡的功臣,唯独忘了介子推。有人为介子推鸣不公,但介子推却不爱争功讨赏,因此他带着母亲到绵山隐居。晋文公听说后十分羞愧,并去绵山寻他。寻不得,有人就献计用火逼介子推出来。但是火烧遍绵山也不见人影,火熄后,人们才发现背着老母亲的介子推已在一棵老柳树下死了。装殓时,晋文公从树洞里发现一封血书,上面写道:“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为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将这一天定为寒食节,并把寒食节的第二天定为清明节。
【人物素描】“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种精神孕育和造就了中国历史上无数仁人志士、英雄豪杰,他们构成了中华民族的脊梁。介子推对功名利禄的鄙弃,他那“割股食君”的牺牲精神,正是中华民族淳厚尚俭、信实礼让的传统美德的体现。
【适用话题】奉献精神/忠君与爱国/清廉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