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房(外一题)

来源 :小小说月刊·上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kyzero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房的儿子满脸阴郁地来诊所请我,想让我给他父亲把脉,判断一下还能活几天,便于给父亲准备后事。我有些吃惊,刚知天命的新房怎么会突然病入膏肓了呢?
  原先新房家没有房子住,新房出生时,他们家用黏土垒了一座土坯房。父亲高兴,就给儿子取名叫新房。
  土坯房见不得水泡。那年,李庄镇遭遇连阴雨,茅草覆盖的屋顶一直漏雨,滴滴答答。最要命的是大雨泡坏了地基,房子塌了,新房一家差一点被砸死在房里。死里逃生的新房长大后决心当一名泥瓦匠,建造属于自己的坚固房子。
  新房就是一架造房子的机器,他把自己的整个身心交给了房子。几十年间,各种逐渐改进的时髦住房在李庄镇一代接一代更替创新。新房也随着潮流把自己的房子及时翻盖成李庄镇最时髦的样式,资金不足时,哪怕借贷也要翻盖,生怕被村里人赶超。新房常常盯着自己刚刚翻修好的新房子,无限感慨地说,人的一生啊,除了传宗接代,剩下的就是盖房子!
  轰轰烈烈盖了一辈子房子的新房慢慢老了,五十多岁的人看着像古稀之人,步履维艰,老态龙钟。他走路时,双手僵硬而呆板地托在腰后,双脚呈八字步,李庄镇泥瓦匠标准的行走步态。包工头不敢再雇他盖房,新房突然感到茫然无助。这时,新房发现,李庄镇人像拔地里的萝卜一样逐渐减少,人们疯了似的在城里买商品房搬离李庄镇。
  老了的新房常常揪着花白的头发跟我说,落伍了,落伍了!话语里有诸多不甘。我知道新房有些抑郁,总是开导他,他却如一块朽木,一句话也听不进。新房闲不住,挣钱的欲望非常强烈。他到玫瑰园找活儿干,白天种玫瑰,晚上看园子,还到垃圾桶里捡拾空饮料瓶子,一切能赚钱的工作都做,再苦再累的活儿也干。新房总是说,攒钱给儿子在城里买房哩。村里人就笑他,那挖耳勺一样的钱管个鸟用!新房却不恼,说,蚂蚁蜢虫也是肉呢!
  我想,导致新房病入膏肓的原因肯定是他过度的劳累,透支了生命。
  新房的亲人们像臣民迎接皇帝一样,把我迎进家门,期待我能妙手回春,挽狂澜于既倒, 扶大厦之将倾。
  新房蜷缩在一张单人木床上,被一条脏兮兮的薄棉被包裹着。我瞬间惊呆了。
  新房脸色蜡黄,皮肤紧绷在颧骨上像突兀的悬崖,陡峭险峻。他的鼻孔向上翻,张扬跋扈;眼窝深陷,眼圈晦暗,死鱼样睁着眼,怔怔地一动不动盯着某处。
  新房的儿子从被窝里拉出他的手让我把脉。新房犹如棉花枯枝的手骨节虬曲隆突,手指僵直地聚拢在一起。手背皮肤完全贴着掌骨,几条墨蓝色的静脉蚯蚓掘洞般匍匐在皮下。
  通过把脉,新房的脉象叫作“屋漏脉”,是一种死脉,属于不治之症。屋漏脉极像遭遇连阴雨的茅草屋漏水,滴答滴答,时快时慢。根据屋漏脉的节律大小、快慢程度来判断濒死病人死亡的时间非常准。依我多年的行医经验可以断定,这种脉象的病人活不过一天。
  我毫不怀疑自己的判断,却没有起死回生的能耐。我无奈地把新房那根棉花枯枝塞回被窝,不动声色地扭身走出来。焦急等候的亲戚们像受了惊吓的鹅,一个个伸长脖子望着我的脸,希望从我的表情上判断出新房病情的吉凶。我长叹一声说,准备后事吧!
  李庄镇人就像地里的庄稼,一茬茬地成熟一茬茬地收割,老的死去,新生的还会补充,自然法则,谁也更改不了。我对即将死去的病人只做短暂的慨叹之后,便又全身心地投入治病救人的工作之中,把新房丢到脑后。
  三天之后,新房的儿子又来逢春诊所,请我给他父亲把脉。我听了吃惊不小,按说那天我切出的脉象是死脉,新房居然没有死。我带着诧异来到新房的家。
  新房的亲友依然庄严肃穆地挤在屋里,等待着新房的最后时刻。我再次给骨瘦如柴的新房把脉。脉象依旧是屋漏脉,是死脉,没错,千真万确!我百思不解,就再看新房的脸。脸还是蜡黄的,一张脸皮紧紧贴在高高的颧骨上,眼窝深陷,死鱼样的眼睛黑少白多,直直地盯着某处,嘴巴微微张开,欲说不能的样子。
  我心生疑窦,把新房的儿子叫到外边,让他好好想想,新房是不是还有没了却的心事。新房的儿子想都没想就脱口说出,是房子。我听了心痛不已,这新房临死还念念不忘房子的事情!
  我命令新房的儿子把新拿到的房本放在新房目光直视的地方。果然,新房鼓起的死鱼眼慢慢塌陷下去,合了眼皮,眼睛迅速变成两个黑黑的大洞,顺着眼角流下一滴浑浊的泪,就再也没了变化。房子里所有人都静默了,仿佛深夜一样沉寂。空气凝固,时间定格。我再次给新房把脉,已经摸不到脉了……
  这以后的许多时间里,我的脑海里时常浮现出新房那木乃伊样的身形。他仿佛是一只挥之不去的黑色鹩哥,盘旋在我的四周,让我一直从沉闷里不能自拔。
  每当这个时候,我不由自主来到城边一座立交桥的最高处向城里瞭望,把城里高聳入云的摩天大楼逐个审视一番,除了钢筋混凝土和一拉一溜的形似鸽笼似的窗户之外,我并没有发现什么不同寻常的地方。我不明白李庄镇人为什么拼了毕生的血汗,趋之若鹜地挤在那些逼仄的地方。我为新房们的悲情结局唏嘘不已。我的目光迷离,那三座最高的住宅楼在暮春的傍晚泛着橘黄的霞光,恰如香炉里燃烧着的烟,氤氲盘旋,直达云霄。这是为新房们祈祷吗?
  剁  手
  午后的光线异常强烈,老千行走在阳光里就有些躁动,时不时伸出双手与目光对视一番,这是一双有着厚厚肉掌和短粗指头的手。老千想起曾经要剁掉这双手,暗笑那时的幼稚。阳光下,他的手变得僵硬和生涩,有些久违的陌生。
  老千在李庄镇的街巷寻寻觅觅,棋牌室、老年活动中心,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在眼前。崭新的一沓钱让口袋鼓鼓囊囊,使他有了跃跃欲试的冲动。老千想,钱壮怂人胆:“五百块,还怕个毛啊!”
  年轻时,老千是李庄镇出名的千王,爱赌博胜于爱老婆。每晚都要赌上一把,风雨无阻。他性格刚烈,容不得别人超越自己。他潜心研究赌博技艺,一双短粗厚实的手,历练得神出鬼没。一百四十四张麻将,不拿眼瞧,指腹轻轻一摸,绿发白板红中分明。他还创造性地设了世上独有的“番”。比如幺鸡配东风和南风叫“孔雀东南飞”;九条配两张幺鸡叫“美国911”。老千的花样层出不穷,战胜李庄镇几多赌博高手,终成千王。   老千打完牌回家,老婆拉下一张驴脸数落他:“这一家人的日子咋过呢!”
  老千却不无自豪地指着房子说:“地脚是张三赠送,屋顶由李四捐助,咱屋里所有的陈设不都是王二麻子从牌桌上送给我们的吗?”老婆嘴角咧到耳根:“这哪里像个家哟!”
  各家事业各家经营,生活一步步向好,李庄镇日新月异。老千老婆惊奇地发现,镇上能坚持赌博的只剩几位老人,有劳动力的都没闲着,找份工作挣钱去了。镇里人都把院落修葺一新,县城里置了房,还在门前摆了辆崭新的小轿车。想想自家寒酸破败的样子,老婆大哭,就恨老千爱赌的手。老婆咬碎玉牙骂:“咋不弄把刀剁了你这短手!”
  家里的景象和老婆的哭诉让老千如梦方醒,他伸出短粗的肉手放在眼前长久端详,屈伸一番棒槌似的指头,对老婆说:“这分明是一双砌墙的手哩。”
  尽管梦醒的老千黄牛样拼命劳作,起步太晚的他再也撵不上李庄镇的步伐。每次干罢活,腰酸背痛回到家,望着家里西北风轻易洞穿的老墙,老千的心也像西北风穿透一样,凉飕飕的。他无数次瞪起圆眼,审视一根根变得粗糙生茧的手指,操起案板上的菜刀,让刀刃在指节上划来划去。老千恶狠狠地说:“真想把这指头剁了去!”
  成年后的儿子死活不跟老千学泥瓦匠,整日迷恋网络游戏,啃老。儿子生了一双女孩子样的巧手,手指细长柔软,葱白一样粉嫩。瞪着儿子的手在电脑键盘上如蚂蚱一样蹦跶,老千的气不打一处来。这哪里是泥瓦匠的手啊,分明是一双败家的手!他吼:“惹急了老子,掂刀剁了你的手!”儿子却不服气:“有其父必有其子,俺跟老子学哩。”老千硬不起嘴,整晚看着自己的肉手发愣,目眦欲裂。老婆也不睡了,生怕老千拎刀剁手指头。
  活该老千时来运转。沉迷游戏的儿子不知中了什么魔,要随镇上的年轻人去菲律宾打工。老千颇感意外,担心没手艺无法给外国人砌墙。儿子不屑一顾地说:“你年轻的时候不砌墙也能过活!”弄得老千一头雾水。
  儿子衣锦还乡,城里置房,购买豪车,风光无限。李庄镇人羡慕得咂舌,不乏溢美之词:“菲律宾允许网络博彩哩。”
  有大把钞票的儿子晚上在电脑前忙活,白天就跟一干年轻人玩扑克牌。儿子极其瞧不惯一身灰的泥瓦匠老千,瞪着他粗糙的短手,鄙夷地说:“歇歇你的手吧,难看死了!”老千却不发火,顺坡下驴,说:“歇,跟歇有仇是孙子!”
  歇了的老千意外发现,粗糙的短手变得如儿子样细腻柔软。这让他心生躁动,像困在笼里的鸟,在院子里来回折腾。
  屋里,儿子依旧打扑克消磨时光。老千知道他们在玩“炸金花”。玩法是每人三张牌,比大小论输赢,赌资没限制,小可一元,大可上万。快捷刺激,深受年轻人喜爱。
  年轻人赌兴正浓,发出阵阵嘘声,撩拨老千那颗躁动的心。院子里,老千一会儿搓手,一会儿踱步,一刻不停,几十年前的那颗心返老还童般复活了。他实在挡不住诱惑,旧病复发。摸摸口袋的几十块钱,鼓足勇气迈步进门,把十元的纸币很响亮地拍在牌桌上,伸手就要摸牌。
  儿子及时挡住了老千的手,捡出那张十元钱,又随便从百元大钞堆里扯出五张,一并递给老千,黑着脸说:“你玩不了这个!去街上棋牌室吧。”
  老千却不恼,有了五百块钱,到哪儿都能赌。早年没日没夜打牌,口袋里哪装过这么多钱啊!
  走在街上,老千心情愉快。他发现,这几年李庄镇的街上,棋牌室、老年活动中心比比皆是。老千意气风发,他要重出江湖。
  现实却很冷酷。老千每到一处,牌桌上的赌资令他干云的豪气瞬间消失殆尽,穿孔气球样干瘪无力。老千恶狠狠地拍口袋:“五百块,够个毛!”
  街巷转了一整圈,老千的脾气越来越暴躁,仿佛是一触即发的炸药包,迟早要爆炸。老千喘着粗气,气鼓鼓回到家,谁也不理会,拎起案板上的切菜刀,在水缸沿上“霍霍”地磨了起来。
  一会儿,厨房传出老婆杀猪般叫声:“儿子,你爹真要剁手了。”
  兒子此刻输了不少钱,情绪有些低落,却并不着急,用纤纤玉手捏住三张牌,幽幽地说:“那短手有用个毛啊!”
其他文献
贺卓群上八年级了,班主任说要竞选新班长,虽然有压力,但他这个老班长应该会稳操胜券的。  上学的路好像长了一大截,拐个弯,贺卓群突然发现一棵小柳树耷拉下脑袋,他莫名地有种不祥之感。  树从腰间被劈开了,只连着一点皮,卓群想树得多疼啊。  他解下两根鞋带,使出浑身的劲儿把树扶正,让树干、树皮连到一起,再拿鞋带一圈一圈地缠。  “好小子,我可逮着你了。”一个“黄马甲”突然冲上来,把卓群吓得一哆嗦。  “
期刊
嘈杂的脚步声和马蹄声响了一夜,德旺老爹在他的土房子里一夜没敢合眼。村里的妇女小孩和年轻人都跑进了深山里,他已经八十了,没什么怕的了,唯一担心的就是道边地里的半亩萝卜。  一大早,德旺老爹来到地里,果然,许多萝卜不见了踪影,留下一片残叶。德旺老爹数了数,整整少了五十棵。德旺老爹破口大骂,村里人劝他:“别骂了,没给你全部拔走就不错了!让兵老爷听到了,下一次连小命都给你收了!”  德旺老爹:“你们种的萝
期刊
千镒金  我把短剑横在项上时,第一个跳起来的是母亲。母亲疯了似的扑过来,抱住我的胳膊,尖叫声几乎掀翻屋顶。  其实我也没想自刎,但父亲做的实在太过了。二弟因为杀人,被囚禁在楚国的大牢,杀人虽是死罪,但楚国也有规定,家有千金的子弟,不会被处死在闹市。父亲想救二弟,东挪西借,凑够了千镒金,交由他的小儿子——我的三弟送往楚国。  我就是想让父亲明白,我是长子,这个家里未来的顶梁柱。他不能把我当成一块泥巴
期刊
“快嘴王”这名号可不是白来的,一分钟能从他的嘴里蹦出多少个字儿来,没有人数得过来,蹦出那些字儿像珠子一样噼里啪啦地散落,纵是你多长个耳朵,也会有收不到的音儿。  偌大一个说书的场子,快嘴王一出场,扇子一摇,醒目一拍,全场顿时敛起声,针鼻大的气儿都不会出了。  旧社会牡丹江老道巷子这地儿,各色人等混杂其中,这说书场子更是囊括林林总总,没名没号的且不论,有头有脸的坐成了片,能把这么大个场子震得住,且让
期刊
毒贩麻三叼着一支烟,斜眯着眼,面无表情地将一沓钱拍在台面上。  跑腿的马仔六子、皮蛋、长毛立即蚂蟥见血般蹿了上去,柳小飞拖着残疾的腿,一瘸一拐也想凑过去。麻三将烟头啐在地上,抬手就给柳小飞一巴掌,接着狠狠地一脚将他踹倒,骂道:“废物!一边呆着去,哪有你的份!”柳小飞擦掉嘴角的血丝,低声下气道:“钱好歹也分点给我。”麻三冷笑道:“你腿坏成这样,送不了货,拿什么钱?”柳小飞道:“我腿坏还不是因为逃警察
期刊
【编者按】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脱贫攻坚的决战决胜之年。伟大的历史时刻,尤为需要一种凝聚人心的榜样精神,一种催人奋进的道德力量。为此,河北省文明办、河北省文联组织文学艺术家深入采访近年来河北大地涌现出的道德模范、“中国好人”,创作短篇报告文学、新故事、散文、短篇小说、诗歌等。本刊特推出“榜样”专栏,刊发“榜样”系列小小说,让社会主义道德的阳光温暖人间,让文明的雨露
期刊
便利店在小区门口,偶尔有过路人进来买水、买烟,大部分光临者是本小区或者附近的业主,有的能叫出名字,叫不上来名字的也面熟。他一人看店,既是老板,也是售货员。媳妇曾说找个帮手吧,他说不必。小店本微利薄,多一个人工,不挣钱了。  如果进库房搬货,或者上厕所、站门口吸烟透气,店里就暂时沒人看管。好在,有监控录像呢,很少丢东西。  下午三点多,“欢迎光临”的提示音有一阵子没响了。他有点儿困,眼皮正打架时,进
期刊
李乞8岁开始练铁砂掌。10年后,挥起一掌把碗口粗的木桩砍断,李乞就觉得铁砂掌练成,该行走江湖、行侠仗义了。临行前,他告别老张头:今后,我要做一条好汉!  李乞是孤儿。他的铁砂掌,是跟钉马掌的老张头学的。  老张头喝过李乞敬的酒,教给他最后一招:打不过,就跑!  李乞很不以为然,觉得老张头是在戏弄他。因此,在行走江湖的路上,李乞一边暗暗心疼孝敬老张头的地瓜干子酒,一边在心里头偷偷咒骂老张头,骂他是混
期刊
都说,就怕土匪有文化。其实不然。古薛黑风口山上的土匪,老大於秀庭念过私塾,识文断字,棋琴书画皆通,尤其喜欢书法收藏字画,他自称:雅匪。  雅匪,雅是雅了,只是雅得有点儿瑕疵。老大於秀庭有个小嗜好,喜生食大蒜,而且是当零食吃。於秀庭坐在书房里赏画或是写字的时候,嘴里不停地咀嚼着大蒜。於秀庭说话喘气蒜臭味熏死人,因此就把雅字熏掉了,只剩下匪了。其实生活在这一地域的人,基本上都喜生食葱姜蒜,煎饼卷大葱是
期刊
老吕是谁?2018年9月8日之前你肯定不知道。后来怎么知道的?因为那天不寻常。  老吕是个热心肠,他在无极县城一个菜市场卖鸡蛋,起早贪黑挣个辛苦钱,不过,这也没耽误他帮助别人。看到有人被車撞了,老吕急忙找到这家人,还帮着他们把人送到医院。有人的腿突然不能走路了,老吕二话不说开上车就送到了市里救治;听到有个老人走丢了,老吕带着乡亲们找了半夜……哪里有需要,老吕就在哪里,这样的事可多了。  那天,就在
期刊